量子通信系统及其通信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13442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量子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在一安全终端使用至少一用户量子密钥加密至少一通信信息,获得加密的该通信信息;和

S2:发送加密的该通信信息至一目标的所述安全终端,其中,所述加密的该通信信息被发送至与所述安全终端对应的一量子通信结点,通过所述安全终端的对应的所述量子通信结点将加密的该通信信息发送至目标的所述安全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量子通信方法,其中,在步骤S1之前,进一步包括步骤S0:预设至少一所述用户量子密钥至所述安全终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量子通信方法,其中,在步骤S2之后,进一步包括步骤S3:解密加密的该通信信息,其中,所述目标的安全终端通过使用与所述目标的安全终端对应的所述量子通信结点提供的所述用户量子密钥对加密的该通信信息进行解密。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量子通信方法,所述步骤S2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S2.1:加密的所述通信信息被发送至与所述安全终端对应的所述量子通信结点;

S2.2:通过使用预设在量子通信结点中的对应的所述用户量子密钥解密加密的该通信信息,获得该通信信息;

S2.3:判断对应的所述量子通信结点是否为目标的所述安全终端对应的所述量子通信结点,若对应的所述量子通信结点为目标的所述安全终端对应的所述量子通信结点,则执行步骤S2.6,若对应的所述量子通信结点不是目标的所述安全终端对应的所述量子通信结点,则执行步骤S2.4;

S2.4:搜索目标的所述安全终端对应的所述量子通信结点;

S2.5:传送该通信信息至目标的所述安全终端对应的所述量子通信结点;

S2.6:通过使用对应的所述用户量子密钥加密该通信信息,获得另一加密的该通信信息;和

S2.7:传送另一加密的该通信信息至目标的所述安全终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量子通信方法:其中,所述步骤2.1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S2.1.1:确定对应的所述量子通信结点;

S2.1.2:确定将加密的该通信信息从所述安全终端传送到对应的所述量子通信结点的所述通信路径;

S2.1.3:通过确定的将加密的该通信信息发送至对应的所述量子通信结点的所述通信路径将加密的该通信信息发送至对应的所述量子通信结点;和

S2.1.4:检测所述安全终端所在的通信区域是否发生变化,若所述安全终端所在的通信区域发生变化,则执行步骤S2.1.3,其中,步骤S2.1.3和步骤S2.1.4同时执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量子通信方法,其中,所述步骤2.1.2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S2.1.2.1:判断所述安全终端是否位于对应的所述量子通信结点的通信区域,若所述安全终端位于对应的所述量子通信结点的通信区域,则所述通信路径为所述安全终端至对应的所述量子通信结点,执行步骤S2.1.3;若所述安全终端位于对应的所述量子通信结点的通信区域之外,则执行步骤S2.1.2.2;

S2.1.2.2:确定所述安全终端所在的通信区域所属的所述通信结点;

S2.1.2.3:所述安全终端发送加密的该通信信息至所述安全终端所在的通信区域所属的所述通信结点;和

S2.1.2.4:所述安全终端所在的通信区域所属的所述通信结点发现从所述通信结点至所述量子通信结点的所述通信路径,执行步骤S2.1.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量子通信方法,其中,若所述安全终端所在的通信区域所属的所述通信结点发现多条所述通信路径,最短的所述通信路径被确定为将加密的该通信信息发送至对应的所述量子通信结点的所述通信路径。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量子通信方法,其中,所述步骤S2.5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S2.5.1:确定从对应的所述量子通信结点至目标的所述安全终端对应的所述量子通信结点的所述通信路径;

S2.5.2:根据从对应的所述量子通信结点至目标的所述安全终端对应的所述量子通信结点的所述通信路径,确定下一所述量子通信结点;

S2.5.3:获取该量子密钥,其中,获取对应所述量子通信结点的所预设该量子密钥,若对应的所述量子通信结点不存在预设的量子密钥,则对应的所述量子通信结点与下一所述量子通信结点协同工作,进行量子密钥分配,获得该量子密钥;

S2.5.4:对应的所述量子通信结点使用所获取的该量子密钥进行加密,获得结点加密的该通信信息:

S2.5.5:发送结点加密的该通信信息至下一所述量子通信结点,定义下一所述量子通信结点为当前所述量子通信结点;

S2.5.6:判断当前的所述量子通信结点是否为目标的所述安全终端对应的所述量子通信结点,若当前的所述量子通信结点为目标的所述安全终端对应的所述量子通信结点,则执行步骤2.5.13;若当前的所述量子通信结点不是目标的所述安全终端对应的所述量子通信结点,则执行步骤2.5.7:

S2.5.7:确定从当前的所述量子通信结点至目标的所述安全终端对应的所述量子通信结点的该通信路径;

S2.5.8:解密结点加密的该通信信息,其中,当前的所述量子通信结点使用预设的该量子密钥对结点加密的该通信信息进行解密,获得该通信信息,其中,若当前的所述量子通信结点不存在预设的该量子密钥,则当前的所述量子通信结点使用所分配的该量子密钥对结点加密的该通信信息进行解密,获得该通信信息;

S2.5.9:确定下一所述量子通信结点;

S2.5.10:获取该量子密钥,其中,对应的所述量子通信结点获取预设的该量子密钥,若对应的所述量子通信结点不存在预设的量子密钥,则进行量子密钥分配,其中,当前的所述量子通信结点与下一所述量子通信结点协同工作,进行量子密钥分配,获得该量子密钥;

S2.5.11:通过使用所获取的该量子密钥对该通信信息进行加密,获得结点加密的该通信信息;

S2.5.12:发送结点加密的该通信信息至下一所述量子通信结点,定义下一所述量子通信结点为当前所述量子通信结点,执行步骤2.5.6;和

S2.5.13:通过使用所获取的的该量子密钥对结点加密的该通信信息进行解密,获得该通信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量子通信方法,其中,所述步骤2.7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S2.7.1:判断所述目标的所述安全终端是否处于与目标的所述安全终端对应的所述量子通信结点的通信区域,若所述目标的所述安全终端是否处于与目标的所述安全终端对应的所述量子通信结点的通信区域,则与目标的所述安全终端对应的所述量子通信结点发送另一加密的该通信信息至目标的所述安全终端;若所述目标的安全终端处于与目标的所述安全终端对应的所述量子通信结点的通信区域之外,则执行S2.7.2;

S2.7.2:确定目标的所述安全终端当前所在的通信区域的所属的所述的通信结点;

S2.7.3:确定从与目标的所述安全终端对应的所述量子通信结点至目标的所述安全终端当前所在的通信区域的所属的所述的通信结点的通信路径;

S2.7.4:根据与目标的所述安全终端对应的所述量子通信结点至目标的所述安全终端当前所在的通信区域的所属的所述的通信结点的通信路径发送另一加密的该通信信息至目标的所述安全终端;和

S2.7.5:检测目标的所述安全终端当前所在的通信区域是否发生变化,若目标的所述安全终端当前所在的通信区域是否发生变化,则执行S2.7.2,其中,步骤S2.7.4和S2.7.5同时执行。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量子通信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骤2.7.3中,若与目标的所述安全终端对应的所述量子通信结点发现从与目标的所述安全终端对应的所述量子通信结点至目标的所述安全终端当前所在的通信区域的所属的所述的通信结点的多条通信路径,与目标的所述安全终端对应的所述量子通信结点选择通过所述通信结点最少的通信路径。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量子通信方法,其中,步骤S1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S1.1:确定所述用户量子密钥的使用期限;

S1.2:选择加密所述用户量子密钥的一加密方法;和

S1.3:使用所选择的加密方法和所述用户量子密钥对该通信信息进行加密,获得加密的所述通信信息,其中,若在加密的过程中,所述用户量子密钥的使用期限过期,则更换另一所述用户量子密钥。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量子通信方法,其中,步骤S2.5.4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S2.5.4.1:确定该量子密钥的使用期限;

S2.5.4.2:选择加密该量子密钥的一加密方法;和

S2.5.4.3:使用所选择的加密方法和该量子密钥对该通信信息进行加密,获得结点加密的所述通信信息,其中,若在加密的过程中,该量子密钥的使用期限过期,则更换另一该量子密钥。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所述的量子通信方法,其中,步骤S2.5.8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S2.5.8.1:确定该量子密钥的使用期限;

S2.5.8.2:选择与所选择的加密方法对应的一解密方法;和

S2.5.8.3:使用所选择的加密方法对应的所述解密方法和该量子密钥对该通信信息进行加密,获得结点加密的所述通信信息,其中,若在加密的过程中,该量子密钥的使用期限过期,则更换另一该量子密钥。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量子通信方法,其中,步骤S2.5.11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S2.5.11.1:确定该量子密钥的使用期限;

S2.5.11.2:选择加密该量子密钥的一加密方法;和,

S2.5.11.3:使用所选择的加密方法和该量子密钥对该通信信息进行加密,获得结点加密的所述通信信息,其中,若在加密的过程中,该量子密钥的使用期限过期,则更换另一该量子密钥。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量子通信方法,其中,所述加密方法选自该组加密方法的其中一种:DES、3DES、TDEA、Blowfish、RC5、IDEA或ADES。

1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量子通信方法,其中,步骤S0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S0.1:通过所述量子通信结点产生至少一对用户量子密钥;

S0.2:复制所述用户量子密钥至所述安全终端;和

S0.3:对应的所述用户量子密钥被存储于所述量子通信结点。

17.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量子通信方法,其中,步骤S0.2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S0.2.1:通过所述量子通信结点提供至少一复制接口;和

S0.2.2:通过将所述安全终端接入所述复制接口,复制所述用户量子密钥至所述安全终端。

18.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量子通信方法,其中,步骤S0.2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S0.2.1’:通过所述量子通信结点提供至少一复制接口;

S0.2.2’:通过所述复制接口将所述用户量子密钥复制至至少一可读存储介质;和

S0.2.3’:通过所述可读存储介质将所述用户量子密钥复制至所述安全终端。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量子通信方法,其中,步骤S0.2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S0.2.1a:通过所述量子通信结点提供至少一复制接口;

S0.2.2a:通过所述复制接口复制所述用户量子密钥至至少一服务器;和

S0.2.3a:通过所述服务器将所述用户量子密钥下载至所述安全终端。

20.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量子通信方法,其中,步骤S0.1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S0.1.1:通过所述量子通信结点产生至少一量子随机数:和

S0.1.2:根据所述量子随机数生成至少一对所述用户量子密钥。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量子通信方法,其中,所述安全终端选自:用户终端、安装有量子安全应用模块的智能终端和与一量子安全终端通信地连接的智能终端。

22.一量子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1:在一安全终端与一目标的安全终端之间选定一通信路径,其中,所述通信路径通过所述安全终端对应的一量子通信结点;

A2:通过所述安全终端使用至少一所述用户量子密钥对该通信信息进行加密,获得加密的所述通信信息;

A3:加密的所述通信信息沿着所述通信径被传送至对应的所述量子通信结点;和

A4:加密的所述通信信息被对应的所述量子通信结点传送至目标的所述安全终端。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量子通信方法,其中,所述步骤A1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A1.1:接入一通信结点,所述安全终端被接入所述通信结点以选定所述安全终端与所述通信结点之间的所述通信路径;

A1.2:通过确定对应的所述量子通信结点,选定所述通信结点与对应的所述量子通信结点之间的所述通信路径;

A1.3:判断对应的所述量子通信结点是否为与目标的所述安全终端对应的所述量子通信结点,若对应的所述量子通信结点为目标的所述安全终端对应的所述量子通信结点,则执行步骤A1.6,若对应的所述量子通信结点不是目标的所述安全终端对应的所述量子通信结点,则执行步骤A1.4;

A1.4:通过确定目标的所述安全终端对应的所述量子通信结点,选定对应的所述量子通信结点与目标的所述安全终端对应的所述量子通信结点之间的所述通信路径;

A1.5:通过确定接入目标的所述安全终端的所述通信结点,选定与目标的所述安全终端对应的所述量子通信结点与接入目标的所述安全终端的所述通信结点之间的所述通信路径;

A1.6:通过确定接入目标的所述安全终端的所述通信结点,选定对应的所述量子通信结点与接入目标的所述安全终端的所述通信结点之间的所述通信路径;和

A1.7:确定所述安全终端与目标的所述安全终端之间的所述通信路径。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量子通信方法,其中,步骤A2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A2.1:预设至少一所述用户量子密钥至所述安全终端;和

A2.2:所述安全终端使用所述用户量子密钥对该通信信息进行加密,获得加密的所述通信信息。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量子通信方法,其中,步骤A2.1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A2.1.1:通过所述安全终端接入所述量子通信结点,配对所述安全终端与所述量子通信结点,其中,所述量子通信结点被定义为对应的所述量子通信结点;

A2.1.2:根据量子随机数,生成一对所述用户量子密钥;

A2.1.3:其中一所述用户量子密钥被设置于所述安全终端;和

A2.1.4:另一所述用户量子密钥被设置于所述量子通信结点。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量子通信方法,其中,步骤A2.1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A2.1.1’:根据量子随机数生成一对所述用户量子密钥;

A2.1.2’:通过所述安全终端接入所述量子通信结点,配对所述安全终端与所述量子通信结点,其中,所述量子通信结点被定义为对应的所述量子通信结点;

A2.1.3’:其中之一所述用户量子密钥被设置于所述安全终端;和

A2.1.4’:另一所述用户量子密钥被设置于所述量子通信结点。

27.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量子通信方法,其中,步骤A2.1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A2.1.1a:根据所述量子随机数生成一对所述用户量子密钥;

A2.1.2a:通过所述可读存储介质接入所述量子通信结点;

A2.1.3a:其中之一所述用户量子密钥被设置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

A2.1.4a:另一所述用户量子密钥被设置于所述量子通信结点;和

A2.1.5a:所述安全终端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获取其中之一所述用户量子密钥,其中,所述量子通信结点被定义为所述安全终端对应的所述量子通信结点。

28.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量子通信方法,其中,步骤A4进一步包括:

A4.1:通过使用对应的所述用户量子密钥对加密的所述通信信息进行解密,获得所述通信信息;

A4.2:若对应的所述量子通信结点为目标的所述安全终端对应的量子通信结点,则执行步骤A4.6,若对应的所述量子通信结点不是目标的所述安全终端对应的所述量子通信结点,则执行步骤A4.3;

A4.3:通过使用所述量子密钥对所述通信信息进行加密,获得结点加密的所述通信信息;

A4.4:结点加密的所述通信信息被发送至目标的所述安全终端对应的所述量子通信结点;

A4.5:通过目标的所述安全终端对应的所述量子通信结点使用对应的所述量子密钥对结点加密的所述通信信息进行解密,获得所述通信信息;

A4.6:通过目标的所述安全终端对应的所述量子通信结点使用另一所述用户量子密钥对所述通信信息进行加密,获得另一加密的所述通信信息;

A4.7:发送加密的所述通信信息至接入目标的所述安全终端的所述通信结点;和

A4.8:加密的所述通信信息通过接入目标的所述安全终端的所述通信结点被发送至目标的所述安全终端。

29.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量子通信方法,其中,进一步包括步骤A5:解密加密的所述通信信息,其中,目标的所述安全终端使用所述用户量子密钥对加密的所述通信信息进行解密。

30.一量子通信结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用户量子密钥管理模块,所述用户量子密钥管理模块管理至少一对用户量子密钥;

至少一加密模块,所述加密模块通信地连接与所述用户量子密钥管理模块,所述加密模块从所述量子密钥管理模块获取该用户量子密钥加密该通信信息,获得加密的该通信信息;和

至少一通信模块,所述通信模块通信地连接所述加密模块,其中,所述通信模块将加密的该通信信息传送至移动的对应的该通信终端。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该量子通信结点,其中,进一步包括至少一解密模块,所述解密模块分别通信地连接所述用户密钥管理模块和所述通信模块,其中,对应的该通信终端所发送的加密的该通信信息被所述通信模块接收后,加密的该通信信息被传送至所述解密模块,其中,所述解密模块从所述用户量子密钥管理模块获取所述用户量子密钥,所述解密模块使用所获取的所述用户量子密钥对加密的该通信信息进行解密,获得该通信信息。

32.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该量子通信结点,其中,进一步包括一结点密钥分配模块,所述结点密钥分配模块分别通信地连接所述加密模块和所述解密模块,其中,所述结点密钥分配模块与另一所述量子通信结点的对应的所述结点密钥分配模块协同工作,进行量子密钥分配,获得分配的该量子密钥,其中,所述加密模块使用分配的访量子密钥进行加密,所述解密模块使用所分配的该量子密钥进行解密。

33.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量子通信结点,其中,进一步包括至少一密钥处理方式选择模块,所述密钥处理方式选择模块提供至少一种对密钥的处理方式,其中,所述加密模块从所述密钥处理方式选择模块中选择一加密方式,结合所分配的该量子密钥进行加密,其中,所述解密模块从所述密钥处理方式选择模块中选择一关于加密方式的对应解密方式进行解密。

34.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量子通信结点,其中,所述加密处理方式包括DES、3DES、Blowfish、RC5、IDEA和ADES。

35.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量子通信结点,其中,所述用户量子密钥管理模块进一步包括至少一量子随机数发生模块、至少一用户量子密钥生成模块和至少一密钥存储模块,其中,所述量子随机数发生模块生成该量子随机数,所述用户量子密钥生成模块根据该量子随机数生成至少一对所述用户量子密钥,该对所述用户量子密钥生成模块将生成的所述用户量子密钥存储于所述密钥存储模块。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量子通信结点,其中,所述用户量子密钥管理模块进一步包括至少一密钥接口,所述密钥接口供通信地连接该通信终端,其中,在所述密钥接口通信地连接该通信终端后,其中之一该用户量子密钥通过所述密钥接口设置于该通信终端,另一该用户量子密钥被存储于该密钥存储模块。

37.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量子通信结点,其中,所述用户量子密钥管理模块进一步包括至少一密钥接口,所述密钥接口通信地连接该通信终端,其中,在所述密钥接口通信地连接该通信终端后,所述用户量子密钥生成模块从所述量子随机数发生模块获取所述量子随机数,其中,所述用户量子密钥生成模块根据所获取的所述量子随机数生成一对所述用户量子密钥,其中之一该用户量子密钥通过所述密钥接口设置于该通信终端,另一该用户量子密钥被存储于该密钥存储模块。

38.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量子通信结点,其中,所述用户量子密钥管理模块进一步包括至少一密钥接口,所述密钥接口供通信地连接该可读存储介质,其中,在所述密钥接口通信地连接该可读存储介质后,所述用户量子密钥生成模块从所述量子随机数发生模块获取所述量子随机数,其中,所述用户量子密钥生成模块根据所获取的所述量子随机数生成一对所述用户量子密钥,其中之一该用户量子密钥通过所述密钥接口设置于可读存储介质,另一该用户量子密钥被存储于该密钥存储模块。

39.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量子通信结点,其中,所述用户量子密钥管理模块进一步包括至少一密钥接口,所述密钥接口供通信地连接该服务器,其中,在所述密钥接口通信地连接该服务器后,所述用户量子密钥生成模块从所述量子随机数发生模块获取所述量子随机数,其中,所述用户量子密钥生成模块根据所获取的所述量子随机数生成一对所述用户量子密钥,其中之一该用户量子密钥通过所述密钥接口设置于该服务器,另一该用户量子密钥被存储于该密钥存储模块。

40.一量子通信系统的量子用户密钥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B1:产生至少一量子随机数,其中,通过一量子随机数发生模块产生至少一量子随机数;

B2:配对一量子通信结点与一通信终端,其中,通过所述通信终端接入所述量子通信结点,所述量子通信结点与所述通信终端进行配对;

B3:根据所述量子随机数,生成一对用户量子密钥;和

B4:其中之一所述用户量子密钥被设置于所述通信终端,另一所述用户量子密钥被设置于所述量子通信结点。

41.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量子用户密钥获取方法,其中,步骤B2可被替换为B2’:配对一量子通信结点与一可读存储介质,其中,通过所述可读存储介质通信地连接所述量子通信结点,所述量子通信结点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进行配对。

42.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量子用户密钥获取方法,其中,步骤B4可被替换为B4’:其中之一所述用户量子密钥被存储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另一所述用户量子密钥被存储于所述量子通信结点。

43.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量子用户密钥获取方法,其中,步骤B4’后进一步包括步骤B5’:设置其中之一所述用户量子密钥至一通信终端,其中,所述通信终端将存储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的其中之一所述用户量子密钥复制至所述通信终端,且,所述通信终端通过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与所述量子通信结点进行配对。

44.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量子用户密钥获取方法,其中,步骤B2可被替换为B2”:配对一量子通信结点与一服务器,其中,通过所述服务器通信地连接所述量子通信结点,所述量子通信结点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进行配对。

45.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量子用户密钥获取方法,其中,步骤B4可被替换为B4”:其中之一所述用户量子密钥被存储于所述服务器,另一所述用户量子密钥被存储于所述量子通信结点。

46.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量子用户密钥获取方法,其中,步骤B4’后进一步包括步骤B5”:设置其中之一所述用户量子密钥至一通信终端,其中,所述通信终端将存储于所述服务器的其中之一所述用户量子密钥复制至所述通信终端,且,所述通信终端通过所述服务器与所述量子通信结点进行配对。

47.一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量子安全模块;和

至少一终端通信模块,所述终端通信模块通信地连接所述量子安全模块,所述量子安全模块管理至少一用户量子密钥,所述量子安全模块使用所述用户量子密钥加密该通信信息形成加密的通信信息,加密的通信信息通过所述终端通信模块发送;其中,在所述终端通信模块接收加密的该通信信息后,发送至所述量子安全模块,所述量子安全模块使用所述用户量子密钥对加密的通信信息进行解密。

48.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通信终端,其中,所述量子安全模块进一步包括至少一量子密钥管理模块、至少一终端加密模块和至少一终端解密模块,所述量子密钥管理模块分别通信地连接所述终端加密模块和所述终端解密模块,所述量子密钥管理模块管理所述用户量子密钥,其中,所述终端加密模块从所述量子密钥管理模块获取所述用户量子密钥对该通信信息进行加密,所述终端解密模块从所述量子密钥管理模块获取所述用户量子密钥对加密的该通信信息进行解密。

49.根据权利要求47或48所述的通信终端,其中,所述量子通信终端进一步包括至少一通信模式选择模块,所述通信模式选择模块分别通信地连接所述量子安全模块和所述终端通信模块;其中,所述通信模式选择模块提供不通过所述用户量子密钥进行加密的通信模式和使用所述用户量子密钥进行加密的通信模式。

50.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通信终端,其中,所述量子密钥管理模块存储所述用户量子密钥,其中,所述量子密钥管理模块通信地连接一量子通信结点以使得在该量子通信结点所生成的一对用户量子密钥中,其中之一该用户量子密钥被存储于所述量子密钥管理模块,其中,该量子通信结点被定义为对应的该量子通信结点。

51.根据权利要求50所述的通信终端,其中,所述通信模式选择模块进一步提供密钥处理方式,其中,所述密钥处理方式选自DES、3DES、Blowfish、RC5、IDEA和ADES。

52.根据权利要求50所述的通信终端,其中,所述终端通信模块判断是否接入对应的量子通信结点,若所述终端通信模块接入对应的量子通信结点,则所述终端通信模块与对应的量子通信结点之间传输加密的该通信信息,其中,若所述终端通信模块接入一通信结点,所述终端通信模块与该通信结点之间传输加密的该通信信息,加密的该通信信息通过该通信结点传输至对应的该量子通信结点。

53.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通信终端,其中,所述通信终端进一步包括至少一通信模式选择模块,所述模式选择模块通信地连接所述量子安全模块,所述通信模式选择模块提供加密通信模式和正常通信模式选择,其中,若选择加密通信模式,则所述通信终端使用该用户量子密钥对通信信息进行加密。

54.一量子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量子通信结点,所述量子通信结点提供至少一对用户量子密钥,其中,所述量子通信结点提供设置该用户量子密钥于一通信终端,所述量子通信结点提供对应的该用户量子密钥被设置于所述量子通信结点,其中,互相连接的两所述量子通信结点之间通过进行量子密钥分配,获得至少一对量子密钥,其中,互相连接的两所述量子通信结点之间使用所述量子密钥进行加密通信,所述量子密钥结点与该通信终端之间使用所述用户量子密钥进行加密通信,以供所述通信终端通过所述用户量子密钥可移动地与所述量子通信结点进行通信,从而使得使用量子密钥的加密通信应用于可移动的通信终端。

55.根据权利要求54所述的量子通信系统,其中,所述量子通信系统进一步包括一通信结点,所述通信结点分别通信地连接所述量子通信结点和该通信终端,其中,使用该用户量子密钥进行的加密通信通过所述通信结点在所述量子通信结点与该通信终端之间传输。

56.根据权利要求54或55所述的量子通信系统,其中,所述量子通信结点进一步包括:

至少一用户量子密钥管理模块,所述用户量子密钥管理模块管理至少一对所述用户量子密钥;

至少一结点密钥分配模块,所述结点密钥分配模块与另一所述量子通信结点的对应的所述结点密钥分配模块协同工作,通过进行量子密钥分配,获得一对所述量子密钥;

至少一加密模块,所述加密模块使用所述用户量子密钥对该通信信息进行加密,获得加密的通信信息,其中,所述加密使用所述量子密钥对该通信信息进行加密,获得结点加密的通信信息;

至少一解密模块,所述解密模块通过使用对应的所述用户量子密钥对加密的该通信信息进行解密,获得该通信信息,其中,所述解密模块通过使用所述用户量子密钥对结点加密的该通信信息进行解密,获得该通信信息;和

至少一通信模块,其中,所述通信模块将所接收加密的该通信信息传送至所述解密模块,其中,所述通信模块将所述接收的结点加密的该通信信息传送至所述解密模块,其中,所述通信模块发送从所述加密模块所获取加密的该通信信息,其中,所述通信模块发送从所述加密模块所述获取的结点加密的该通信信息。

57.根据权利要求56所述的量子通信系统,其中,所述用户量子密钥管理模块进一步包括:

至少一量子随机数发生模块,所述量子随机数发生模块产生该量子随机数;

至少一用户量子密钥生成模块,所述用户量子密钥生成模块根据该量子随机数生成所述用户量子密钥;

至少一密钥存储模块,所述密钥存储模块存储所述用户量子密钥;和

至少一密钥接口,其中,在该通信终端被接入所述密钥接口后,所述用户量子密钥生成模块从所述量子随机数发生模块获取所述量子随机数,所述用户量子密钥生成模块根据所获取的所述量子随机数生成一对所述用户量子密钥,其中,所述用户量子密钥生成模块将其中之一所述用户量子密钥通过所述密钥接口设置于该通信终端,所述用户量子密钥生成模块将另一所述用户量子密钥存储于所述密钥存储模块。

58.根据权利要求57所述的量子通信系统,其中,所述密钥接口提供接入该可存储介质,其中,在该可存储介质被接入所述密钥接口后,所述用户量子密钥生成模块从所述量子随机数发生模块获取所述量子随机数,所述用户量子密钥生成模块根据所获取的所述量子随机数生成一对所述用户量子密钥,其中,所述用户量子密钥生成模块将其中之一所述用户量子密钥通过所述密钥接口设置于该可存储介质,所述用户量子密钥生成模块将另一所述用户量子密钥存储于所述密钥存储模块。

59.根据权利要求57所述的量子通信系统,其中,所述密钥接口提供接入该服务器,其中,在该服务器被接入所述密钥接口后,所述用户量子密钥生成模块从所述量子随机数发生模块获取所述量子随机数,所述用户量子密钥生成模块根据所获取的所述量子随机数生成一对所述用户量子密钥,其中,所述用户量子密钥生成模块将其中之一所述用户量子密钥通过所述密钥接口设置于该服务器,所述用户量子密钥生成模块将另一所述用户量子密钥存储于所述密钥存储模块。

60.根据权利要求57所述的量子通信系统,其中,所述量子通信结点进一步包括一密钥处理方式选择模块,所述密钥处理方式选择模块提供至少一种对密钥的处理方式,其中所述对密钥的处理方式是指加密的密钥处理方式及对应的解密方式,其中,所述加密模块通过所选择的密钥处理方式使用该量子密钥对该通信信息进行加密,获得结点加密的该通信信息。

61.根据权利要求60所述的量子通信系统,其中,所述解密模块通过所选择的对应的密钥处理方式使用该量子密钥对结点加密的该通信信息进行解密,获得该通信信息。

62.根据权利要求61所述的量子通信系统,其中,对应加密的密钥处理方式选自:DES、3DES、Blowfish、RC5、IDEA和ADES。

63.根据权利要求57所述的量子通信系统,其中,所述通信结点进一步包括:

至少一通信路径选择模块,所述通信路径选择模块选择通信路径;和

至少一结点通信模块,所述结点通信模块通信地连接所述通信路径选择模块,其中,所述结点通信模块接收由该通信终端所发送的加密的该通信信息,然后传送至所述通信路径选择模块,所述通信路径选择模块根据加密的该通信信息将该加密的该通信信息发送至生成该通信终端所使用的所述用户量子密钥的该量子通信结点。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