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投射系统、投影仪以及图像投射系统的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624354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图像投射系统、投影仪以及图像投射系统的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图像投射系统、投影仪以及图像投射系统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拍摄投影仪所投射的投射图像以对投射图像的状态进行操作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公开了具有投影装置和终端装置的投影系统,该投影装置将包含标记在内的图像投影到投影面上,该终端装置根据拍摄投影面的拍摄图像,生成校正标记位置的校正信息并发送至投影装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92098号公报

然而,在专利文献1的结构中,需要以能够适当地拍摄投影面的状态保持终端装置。因此,用户使用终端装置进行拍摄的作业变得繁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高利用终端装置对投影仪所投射的投射图像的状态进行操作的情况下的操作性。

为了达成该目的,本发明的投射系统是具有投影仪和终端装置的图像投射系统,该图像投射系统的特征在于,所述投影仪具有:投射部,其投射图像;投射部,其投射图像;生成部,其生成表示由所述投射部投射的投射图像与能够移动所述投射图像的区域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对应图像;以及发送部,其将所述生成部生成的所述对应图像发送至所述终端装置,所述终端装置具有:显示部,其具有显示画面;操作部,其受理对所述显示画面的操作;以及控制部,其使所述显示画面显示所述投影仪发送的所述对应图像,并将操作数据发送至所述投影仪,该操作数据表示在所述对应图像的显示中由所述操作部受理的操作,所述投影仪根据所述操作数据所表示的操作对所述投射部进行控制,使所述投射图像的投射位置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结构,在终端装置的显示画面上显示有从投影仪发送来的表示投射图像与能够移动投射图像的区域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对应图像。因此,在终端装置上能够一边目视确认从投影仪发送来的对应图像一边进行操作。因此,能够提高通过终端装置对由投影仪投射的投射图像的状态进行操作的情况下的操作性。

并且,本发明在上述结构的图像投射系统中,特征在于,所述投影仪具有拍摄所述投射图像的拍摄部,所述生成部根据所述拍摄部的拍摄图像而生成所述对应图像。

根据本发明的结构,根据投影仪的拍摄部所拍摄的拍摄图像而生成对应图像。投影仪的拍摄部从固定的位置拍摄投射图像。因此,能够利用从固定的位置拍摄到的拍摄图像,使终端装置显示表示投射图像与能够移动投射图像的区域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图像。

并且,本发明在上述结构的图像投射系统中,特征在于,所述投射部具有投射镜头和镜头移动机构,该镜头移动机构使所述投射镜头移动而使所述投射图像的投射位置移动,所述生成部生成表示所述镜头移动机构通过使所述投射镜头移动而能够使所述投射图像移动的区域的所述对应图像。

根据本发明的结构,能够在对应图像上显示能够通过镜头移动机构来移动投射镜头的区域。

并且,本发明在上述结构的图像投射系统中,特征在于,所述投射部向投射对象投射图像,所述生成部生成如下这样的所述对应图像,该对应图像包含表示所述投射图像、所述能够移动所述投射图像的区域、以及所述投射图像与所述能够移动所述投射图像的区域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图形数据,并且该对应图像是将从所述拍摄图像中提取与所述投射图像对应的部分而得到的提取图像与所述图形数据合成而成的。

根据本发明的结构,能够生成表示投射图像、能够移动的区域以及投射图像与能够移动的区域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对应图像。因此,能够根据显示于终端装置上的对应图像而识别投射图像与能够移动的区域的位置关系。

并且,由于从拍摄投射图像得到的拍摄图像中提取与投射图像对应的部分并与对应图像合成,因此能够在对应图像上明确地示出与投射图像对应的部分。

本发明的投影仪的特征在于,具有:投射部,其投射图像;生成部,其生成表示由所述投射部投射的投射图像与能够移动所述投射图像的区域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对应图像;发送部,其将所述生成部生成的所述对应图像发送至终端装置;以及控制部,其根据所述终端装置发送的操作数据所表示的操作对所述投射部进行控制,使所述投射图像的投射位置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结构,使终端装置的显示画面显示表示投射图像与能够移动投射图像的区域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对应图像,根据从终端装置发送来的数据所表示的操作来移动投射图像的投射位置。因此,能够使终端装置显示辅助终端装置上的操作的信息,提高终端装置上的操作性。

在本发明的图像投射系统的控制方法中,所述图像投射系统具有投影仪和终端装置,该图像投射系统的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投影仪中具有以下步骤:生成表示由投射图像的投射部投射的投射图像与能够移动所述投射图像的区域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对应图像;以及将进行生成的步骤中生成的所述对应图像发送至所述终端装置,在所述终端装置中具有以下步骤:将所述投影仪发送的所述对应图像显示于显示画面上;在所述对应图像的显示中由操作部受理对所述显示画面的操作;以及将表示所受理的所述操作的操作数据发送至所述投影仪,在所述投影仪中还具有根据所述操作数据所表示的操作而使所述投射图像的投射位置移动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的结构,在终端装置的显示画面上显示有从投影仪发送来的表示投射图像与能够移动投射图像的区域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对应图像。因此,能够在终端装置上一边目视确认从投影仪发送来的对应图像一边进行操作。因此,能够提高通过终端装置对由投影仪投射的投射图像的状态进行操作的情况下的操作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图像投射系统的概略结构的图。

图2的(a)和(b)是示出投影仪和终端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3是示出投影仪和终端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4是示出投影仪和终端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5是示出投影仪和终端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6是示出投影仪和终端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7是示出位置关系图像数据的图。

图8是示出显示于终端装置的显示面板上的合成图像的图。

标号说明

1:图像投射系统;100:投影仪;110:显示部;111:光源部;112:光调制装置;113:投射光学系统;114:投射镜头;121:光源驱动部;122:光调制装置驱动部;123:投射光学系统驱动部(镜头移动机构);125:投射部;131:操作面板;132:遥控受光部;133:输入处理部;137:无线通信部(发送部);140:拍摄部;151:图像输入部;152:图像处理部;153:帧存储器;160:控制部;161:投射控制部;162:拍摄控制部;163:web服务执行部;164:合成图像生成部(生成部);165:认证部;166:会话管理部;170:存储部;171:web服务;200:图像供给装置;300:终端装置;301:移动体通信部;302:显示部;303:显示面板(显示画面);304:操作输入部(操作部);305:存储部;306:web浏览器;310:控制部;sc:屏幕(投射对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示出图像投射系统1的概略结构的图。图像投射系统1具有投影仪100和终端装置300,投影仪100和终端装置300经由互联网等网络n而以彼此能够进行数据通信的方式连接。

投影仪100的设置状态可以采用落地在作为投射对象的屏幕sc的前方的落地设置,也可以采用从天花板悬吊的悬吊设置。在投影仪100采用落地设置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将投影仪100放置在设置于地板上的承载台之上的承载台设置。并且,投影仪100投射图像的对象可以是屏幕sc或建筑物的壁面等平坦的投射面,也可以是建筑物或物体等不是均匀平坦的物体。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将图像投影于屏幕sc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并且,终端装置300例如是智能手机、便携电话、平板pc(personalcomputer:个人计算机)、pda(personaldigital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等能够携帯使用的通信设备。在本实施方式中,以终端装置300是智能手机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终端装置300与投影仪100进行无线通信,对投影仪100例如指示投影仪100所投射的图像在屏幕sc上的显示位置的变更。

投影仪100例如经由无线路由器(省略图示)与网络n连接。网络n例如是由公共线路网或专用线等构成的通信网,可以是互联网等开放的网络,也可以是特定的装置能够访问的封闭的网络。无线路由器对投影仪100与终端装置300之间的数据通信进行中转。

终端装置300例如经由移动体通信线路连接于与网络n连接的基站(省略图示)。基站对投影仪100与终端装置300之间的数据通信进行中转。

图2是示出投影仪100和终端装置300的结构的框图。图2的(a)示出投影仪100的结构,图2的(b)示出终端装置300的结构。

首先,对投影仪100的结构进行说明。投影仪100连接有图像供给装置200。图像供给装置200是向投影仪100供给图像信号的装置。投影仪100将从图像供给装置200供给来的图像信号或基于事先存储于后述的存储部170中的图像数据的图像投射到屏幕sc上。作为图像供给装置200,例如使用视频播放装置、dvd(digitalversatiledisk:数字多功能光碟)播放装置、电视调谐装置、catv(cabletelevision:有线电视)的机顶盒、视频游戏装置等视频输出装置、个人计算机等。

投影仪100具有图像输入部151。图像输入部151具有连接线缆的连接器和接口电路(都省略图示),输入从经由线缆而连接的图像供给装置200供给来的图像信号。图像输入部151将输入的图像信号转换为图像数据并输出到图像处理部152。

图像输入部151所具备的接口例如可以是ethernet(注册商标)、ieee1394、usb等数据通信用的接口。并且,图像输入部151的接口也可以是mhl(注册商标)、hdmi(注册商标)、displayport等图像数据用的接口。

并且,图像输入部151作为计算机可以是具有输入模拟视频信号的vga端子和输入数字视频数据的dvi(digitalvisualinterface:数字视频接口)端子的结构。而且,图像输入部151具有a/d转换电路,在经由vga端子输入了模拟视频信号的情况下,通过a/d转换电路将模拟视频信号转换为图像数据并输出到图像处理部152。

投影仪100具有显示部110,该显示部110进行光学的图像的形成并向屏幕sc投射(显示)图像。显示部110具有作为光源的光源部111、光调制装置112以及投射光学系统113。

光源部111具有氙气灯、超高压水银灯、led(lightemittingdiode:发光二极管)或激光光源等光源。并且,光源部111也可以具有将光源发出的光导向光调制装置112的反射器和辅助反射器。而且,光源部111也可以具有用于提高投射光的光学特性的透镜组、偏光板或使光源发出的光的光量在通往光调制装置112的路径上降低的调光元件等(都省略图示)。

光源部111由光源驱动部121进行驱动。光源驱动部121与内部总线180连接。光源驱动部121根据控制部160的控制而使光源部111的光源点亮或熄灭。

光调制装置112例如具有与rgb三原色对应的三个液晶面板。光源部111发出的光被分离为rgb这三种颜色的色光,并向对应的液晶面板入射。三个液晶面板是透过型的液晶面板,对透过的光进行调制而生成图像光。通过各液晶面板而被调制后的图像光被十字分色棱镜等合成光学系统合成再向投射光学系统113射出。

光调制装置112连接有对光调制装置112的液晶面板进行驱动的光调制装置驱动部122。光调制装置驱动部122与内部总线180连接。

光调制装置驱动部122根据从图像处理部152输入的显示图像数据(后述)而分别生成r、g、b的图像信号。光调制装置驱动部122根据生成的r、g、b的图像信号,对光调制装置112的对应的液晶面板进行驱动,将图像描绘到各液晶面板上。

投射光学系统113具有对光调制装置112调制后的图像光进行放大投射的投射镜头114。投射镜头114是将光调制装置112调制后的图像光以期望的倍率投射于屏幕sc的变焦镜头。

投射光学系统113连接有投射光学系统驱动部(镜头移动机构)123。投射光学系统113和投射光学系统驱动部123构成投射部125。投射光学系统驱动部123与内部总线180连接。投射光学系统驱动部123根据控制部160的控制而进行如下的镜头移动调节:使投射镜头114在与投射镜头114的光轴垂直的面内移动,从而使投射在屏幕sc上的图像在上下左右方向上移动。

投影仪100具有操作面板131和输入处理部133。输入处理部133与内部总线180连接。

在作为用户接口发挥功能的操作面板131上显示有各种操作键和由液晶面板构成的显示画面。当显示于操作面板131上的操作键被操作时,输入处理部133将与被操作的键对应的数据输出到控制部160。并且,输入处理部133根据控制部160的控制,使操作面板131显示各种画面。

并且,检测与操作面板131的接触的触摸传感器和操作面板131重合地一体形成。输入处理部133检测用户的手指等接触的操作面板131的位置作为输入位置,并将与检测到的输入位置对应的数据输出到控制部160。

并且,投影仪100具有遥控受光部132,该遥控受光部132接受从用户使用的遥控器5发送来的红外线信号。遥控受光部132与输入处理部133连接。

遥控受光部132接受从遥控器5发送来的红外线信号。输入处理部133对遥控受光部132接受的红外线信号进行解码,生成表示遥控器5的操作内容的数据并输出到控制部160。

投影仪100具有无线通信部(发送部)137。无线通信部137具有天线或rf(radiofrequency:射频)电路(都省略图示)等,通过无线lan(localareanetwork:局域网)进行与无线路由器的通信。从投影仪100发送的数据经由无线lan、网络n以及移动体通信线路发送到终端装置300。无线通信部137的无线通信方式不限于无线lan,能够采用bluetooth(注册商标)、uwb、红外线通信等近距离无线通信方式或使用移动体通信线路的无线通信方式。

投影仪100具有拍摄部140。

拍摄部140具有摄像光学系统、摄像元件、接口电路等,根据控制部160的控制而拍摄投射光学系统113的投射方向。

拍摄部140的拍摄范围即视角是以包含屏幕sc及其周边部在内的范围为拍摄范围的视角。拍摄部140将拍摄的拍摄图像数据输出到控制部160。

投影仪100具有图像处理系统。图像处理系统以统一控制投影仪100整体的控制部160为中心构成,此外还具有图像处理部152、帧存储器153以及存储部170。控制部160、图像处理部152以及存储部170与内部总线180连接。

图像处理部152根据控制部160的控制,将从图像输入部151输入的图像数据展开到帧存储器153中。图像处理部152对展开于帧存储器153中的图像数据例如进行分辨率转换(缩放)处理或尺寸调整处理、畸变像差的校正、形状校正处理、数字变焦处理、图像的色调和明亮度的调节等处理。图像处理部152执行控制部160所指定的处理,根据需要,使用从控制部160输入的参数进行处理。并且,图像处理部152当然可以组合上述处理中的多种处理来执行。

图像处理部152从帧存储器153读出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并作为显示图像数据输出到光调制装置驱动部122。

控制部160具有cpu、rom以及ram(都省略图示)等硬件。rom是闪存rom等非易失性存储装置,保存控制程序和数据。ram构成cpu的工作区。cpu将从rom和存储部170读出的控制程序展开到ram中,执行展开于ram中的控制程序,对投影仪100的各部分进行控制。

并且,控制部160作为功能块具有投射控制部161、拍摄控制部162以及web服务执行部163。web服务执行部163是通过执行存储于存储部170中的web服务(webserver)171而实现的功能部,具有合成图像生成部(生成部)164、认证部165以及会话管理部166。这些功能块是通过cpu执行存储于rom和存储部170中的控制程序而实现的。

投射控制部161对投射光学系统驱动部123进行控制,调节显示部110的图像的显示形态,执行朝向屏幕sc的图像的投射。

具体而言,投射控制部161对图像处理部152进行控制以使其实施针对从图像输入部151输入的图像数据的图像处理。此时,投射控制部161也可以从存储部170读出图像处理部152进行处理所需的参数并输出到图像处理部152。

并且,投射控制部161对光源驱动部121进行控制以使其点亮光源部111的光源并调节光源的亮度。由此,光源发光,光调制装置112调制后的图像光通过投射光学系统113投射到屏幕sc上。并且,投射控制部161根据镜头移动量参数,对投射光学系统驱动部123进行控制。投射控制部161根据镜头移动量参数对投射镜头114的镜头位置进行管理。在镜头移动量参数中包含有表示投射镜头114的垂直方向的移动量的垂直移动量参数和表示投射镜头114的水平方向的移动量的水平移动量参数。

拍摄控制部162使拍摄部140执行摄像,并取得拍摄部140拍摄的拍摄图像数据。

web服务执行部163执行存储于存储部170中的web服务171,根据来自web浏览器306(参照图2的(b))等客户机软件的请求,而通过网络n进行构成web页的html数据等数据的交换。

合成图像生成部164生成合成图像。后面描述合成图像的详细内容,在要通过终端装置300的操作而使投影仪100进行镜头移动调节的情况下,是显示于终端装置300的显示面板(显示画面)303上的图像。

认证部165对发出了登录请求的用户进行认证。会话管理部166管理被认证部165认证为成功的用户的会话信息。

存储部170是非易失性存储装置,例如通过闪存、eprom(erasableprogrammable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electricallyeprom:电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hdd(harddiscdrive:硬盘驱动器)等存储装置而实现。存储部170存储作为控制程序的web服务171,该web服务171在万维网(www)上具有数据发送接收的功能。并且,存储部170存储用户的用户id和密码作为认证注册的用户的认证信息。而且,存储部170存储设定给投影仪100的ip地址和通过显示部110向屏幕sc投射的作为图像数据的图案图像数据(后述)。

接下来,对终端装置300的结构进行说明。

终端装置300具有移动体通信部301、显示部302、操作输入部(操作部)304、存储部305以及控制部310。

移动体通信部301与lte(longtermevolution:长期演进)线路、3g线路等移动体通信线路连接,与基站之间进行无线通信。移动体通信线路是不仅能够进行语音通话还能够进行数据通信的线路。从终端装置300发送的数据经由移动体通信线路、网络n以及无线lan被送至投影仪100。

显示部302具有液晶显示器等显示面板(显示画面)303。显示部302根据控制部310的控制而使显示面板303显示图像。显示面板303不限于液晶显示器,也可以是有机el(electro-luminescence:电致发光)显示器。

操作输入部304具有检测手指或触摸笔与显示面板303的接触的触摸传感器。触摸传感器的方式可以是静电电容式、超声波式、压敏式、电阻膜式、光检测式等任意方式,与显示面板303一体构成。操作输入部304确定指示体所接触的显示面板303的位置,并将表示所确定的位置的数据(坐标数据)输出到控制部310。

并且,操作输入部304具有配置于显示部302的周围的多个按钮键。操作输入部304受理按钮键的按下操作,并将表示设定于受理的按钮键的操作的数据输出到控制部310。

存储部305存储控制部310的cpu所执行的os(operatingsystem:操作系统)和通用的web浏览器306等应用程序。并且,存储部305以非易失方式存储控制部310处理的数据。

控制部310作为硬件具有cpu、rom、ram,cpu将存储于rom和存储部305中的控制程序展开到ram中,通过执行展开的控制程序而对终端装置300的各部分进行控制。控制部310执行存储部305存储的web浏览器306,在与作为服务器发挥功能的投影仪100之间进行构成web页的html数据等数据的交换。

图3~图6是示出投影仪100和终端装置300的动作的流程图。

用户对终端装置300进行操作使web浏览器306启动。作为使web浏览器306启动的终端装置300的操作,包含有按钮键的操作或对显示面板303的触摸操作。终端装置300的控制部310待机直至受理使web浏览器306启动的操作(步骤s1/否)。并且,控制部310在受理使web浏览器306启动的操作后(步骤s1/是),执行web浏览器306(步骤s2)。

接着,用户在显示于显示面板303的web浏览器306的显示画面上输入投影仪100的ip地址。投影仪100的控制部160在从操作面板131或遥控器5受理了ip地址的显示请求的情况下,可以将设定给投影仪100的ip地址显示在操作面板131上。并且,控制部160也可以将具有投影仪100的ip地址或与ip地址对应的url作为与投影仪100连接的信息的qr码(注册商标)等二维码显示在屏幕sc上。用户通过搭载于终端装置300上的照相机(省略图示)来拍摄二维码。终端装置300的控制部310根据照相机的拍摄图像数据而解析二维码来取出连接信息,从而使终端装置300与投影仪100连接。

接着,终端装置300的控制部310判定是否向利用web浏览器306显示的显示画面的地址栏输入了ip地址(步骤s3)。在没有ip地址的输入的情况下(步骤s3/否),控制部310待机直至ip地址被输入。并且,控制部310在受理了ip地址时(步骤s3/是),将web页的数据的取得请求发送至所受理的ip地址所确定的投影仪100(web服务171)(步骤s4)。

投影仪100的web服务执行部163待机直至经由网络n接收到web页的数据的取得请求(步骤t1/否)。

投影仪100的web服务执行部163在接收到web页的数据的取得请求时(步骤t1/是),将能够输入id和密码的web页的数据发送至发送了web页的数据的取得请求的终端装置300(步骤t2)。

终端装置300通过移动体通信部301接收从投影仪100经由网络n发送来的web页的数据。控制部310使显示面板303显示移动体通信部301所接收的web页的数据(步骤s5)。

在显示于显示面板303的web页上显示有id和密码的输入栏。用户通过按钮键的操作或触摸操作,向显示于web页上的输入栏输入id和密码。控制部310判定是否通过按钮键的操作或触摸操作输入了id和密码(步骤s6),在没有输入的情况下(步骤s6/否),待机直至有输入。并且,控制部310在受理了id和密码时(步骤s6/是),将受理的id和密码发送至投影仪100(步骤s7)。

投影仪100的web服务执行部163等待处理直至接收到从终端装置300发送来的id和密码(步骤t3/否)。当接收到从终端装置300发送来的id和密码时(步骤t3/是),web服务执行部163判定接收到的id和密码是否与存储于存储部170中的id和密码一致,进行用户认证(步骤t4)。在接收的id和密码与存储于存储部170中的id和密码不一致的情况下,web服务执行部163判定为用户认证失败(步骤t5/否)。在该情况下,web服务执行部163向终端装置300通知登录错误(步骤t6),请求用户再次输入id和密码。

终端装置300的控制部310在从投影仪100接收到了登录错误的通知的情况下,判定为认证失败(步骤s8/否),使显示面板303显示登录错误(步骤s9)。然后,投影仪100的web服务执行部163待机直至从终端装置300发送来新的id和密码(步骤t3),当接收到新的id和密码时(步骤t3/是),再次进行用户认证(步骤t4)。web服务执行部163在用户认证失败的情况下(步骤t5/否),通知终端装置300登录错误(步骤t6),但在用户认证失败了事先设定的次数的情况下,也可以以如下方式进行处理:中止用户认证,使该用户在一定期间内无法登陆。

并且,web服务执行部163在接收到的id和密码与存储于存储部170中的id和密码一致的情况下,判定为用户认证成功(步骤t5/是)。在该情况下,web服务执行部163将显示有能够操作终端装置300来控制投影仪100的功能的一览表的web页的数据发送至终端装置300(步骤t7)。终端装置300的控制部310判定为认证成功(步骤s8/是),使显示面板303显示web页(步骤s10)。在该web页上例如显示有镜头移动调节、图像的颜色和明亮度的调节、向屏幕sc投射的图像的形状校正等功能。

用户通过触摸操作或按钮键的操作在显示有web页的显示面板303上选择镜头移动调节的功能。

控制部310根据从操作输入部304输入的数据,判定是否受理了操作(步骤s11)。控制部310在没有来自操作输入部304的数据的输入的情况下,判定为没有受理操作(步骤s11/否),待机直至数据被输入。控制部310在从操作输入部304输入了数据而判定为受理了操作时(步骤s11/是),生成指示由所受理的操作选择的功能的执行的指示命令(步骤s12)。控制部310对移动体通信部301进行控制,通过无线通信将生成的指示命令发送至投影仪100(步骤s13)。

投影仪100的web服务执行部163判定是否通过无线通信部137接收到了从终端装置300发送来的指示命令(步骤t8)。在没有接收到指示命令的情况下(步骤t8/否),web服务执行部163待机直至接收到指示命令。并且,在接收到了指示命令的情况下(步骤t8/是),web服务执行部163判定接收到的指示命令是否是指示镜头移动调节的执行的命令(步骤t9)。在不是指示镜头移动调节的执行的命令的情况下(步骤t9/否),web服务执行部163执行与接收到的指示命令对应的处理(步骤t10),并返回步骤t8的判定。

并且,在接收到的指示命令是指示镜头移动调节的执行的命令的情况下(步骤t9/是),控制部160通过合成图像生成部164生成位置关系图像数据(步骤t11)。

图7是示出位置关系图像数据的图。

位置关系图像数据是表示镜头可移动区域(能够移动投射图像的区域)与投射区域之间的相对关系的图像数据。在位置关系图像数据中显示有表示镜头可移动区域的图形数据501和表示镜头可移动区域内的投射区域的尺寸、位置的图形数据502。

镜头可移动区域表示通过镜头移动调节使投射镜头114在与投射镜头114的光轴垂直的面内移动而能够投射图像的范围。投射区域表示在投射镜头114的当前的镜头位置所投射的图像的范围。并且,以下,将由投影仪100投射到屏幕sc上的图像称为投射图像。

在镜头移动调节处理开始时,合成图像生成部164首先从投射控制部161取得镜头移动量参数(垂直移动量参数和水平移动量参数)和投射镜头114的变焦倍率。

合成图像生成部164根据所取得的垂直移动量参数的当前的值和垂直移动量参数能够采用的值的范围,判定垂直方向上的投射区域与镜头可移动区域之间的相对关系。并且,合成图像生成部164根据水平移动量参数的当前的值和水平移动量参数能够采用的值的范围,判定水平方向上的投射区域与镜头可移动区域之间的相对关系。并且,合成图像生成部164根据取得的变焦倍率,判定投射镜头114的投射区域。合成图像生成部164根据进行判定得到的这些信息,生成位置关系图像数据。

接着,合成图像生成部164从存储部170读出图案图像数据,并将读出的图案图像数据输出到图像处理部152。在图案图像数据中例如形成有事先设定的固定的颜色或花纹的图像。并且,图案图像数据只要是如下的图像即可:在将基于图案图像数据的图像投射到屏幕sc上并通过拍摄部140进行拍摄时,能够根据拍摄部140所拍摄的拍摄图像数据确定基于图案图像数据的图像。另外,以下,将基于图案图像数据的图像简称为图案图像。

图像处理部152将从合成图像生成部164输入的图案图像数据作为显示图像数据输出到光调制装置驱动部122。光调制装置驱动部122根据显示图像数据而分别生成r、g、b的图像信号,并将基于生成的这些图像信号的图像(图案图像)描绘到光调制装置112的液晶面板上。描绘到光调制装置112的液晶面板上的图案图像通过投射光学系统113而被投射在屏幕sc上(步骤t12)。

接着,拍摄控制部162对拍摄部140进行控制使其拍摄包括屏幕sc及其周边部分在内的范围并生成拍摄图像数据(步骤t13)。拍摄部140将生成的拍摄图像数据输出到控制部160。

合成图像生成部164中输入从拍摄部140发送来的拍摄图像数据,根据所输入的拍摄图像数据来确定图案图像被拍摄的范围(以下,称为图案拍摄图像(提取图像))。而且,合成图像生成部164计算将所确定的图案拍摄图像与表示位置关系图像数据的投射区域的图形数据502相关联的形状变换的参数(步骤t14)。

例如,合成图像生成部164对所确定的图案拍摄图像的纵向的尺寸和表示投射区域的图形数据502的纵向的尺寸进行比较,计算以使图案拍摄图像的尺寸与表示投射区域的图形数据502的尺寸一致或者使图案拍摄图像收敛于表示投射区域的图形数据502内的方式进行转换的参数。同样地,合成图像生成部164对图案拍摄图像的横向的尺寸和表示投射区域的图形数据502的横向的尺寸进行比较,计算以使图案拍摄图像的尺寸与表示投射区域的图形数据502的尺寸一致或者使图案拍摄图像收敛于表示投射区域的图形数据502内的方式进行转换的参数。

并且,在根据拍摄图像数据而确定的图案拍摄图像不是矩形的图像的情况下,也可以在以图案拍摄图像的形状变为矩形方式进行形状校正后,再计算参数。

接着,合成图像生成部164使用生成的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参数对拍摄图像数据进行形状变换(步骤t15)。而且,合成图像生成部164将形状变换后的拍摄图像数据与位置关系图像数据合成,生成合成图像数据(对应图像)(步骤t16)。合成图像生成部164将拍摄图像数据中的图案拍摄图像合成到表示位置关系图像数据的投射区域的图形数据502内。并且,合成图像生成部164将图案拍摄图像以外的拍摄图像数据合成到图形数据502的外侧,生成合成图像数据。

另外,在拍摄图像数据的尺寸比位置关系图像数据的图形数据501大且拍摄图像数据向图形数据501的外侧溢出的情况下,也可以删除溢出的部分的拍摄图像数据。

接着,合成图像生成部164对无线通信部137进行控制而将生成的合成图像数据和合成图像数据中的表示投射区域的范围的坐标数据发送至终端装置300(步骤t17)。坐标数据例如是表示以合成图像数据的左上为原点的坐标系中的坐标的数据。

终端装置300的控制部310判定是否通过移动体通信部301接收到了从投影仪100发送来的数据(步骤s14)。控制部310在没有接收到数据的情况(步骤s14/否)下,待机直至接收到数据(步骤s14)。并且,在接收到了数据的情况下(步骤s14/是),控制部310判定在接收的数据中是否包含有合成图像数据(步骤s15)。在接收的数据中没有包含合成图像数据的情况下(步骤s15/否),控制部310进行与接收到的数据对应的处理(步骤s16),并返回步骤s14的处理。

并且,在接收到的数据中包含有合成图像数据的情况下(步骤s15/是),控制部310使显示面板303显示合成图像数据(步骤s17)。在使显示面板303显示合成图像数据(对应图像)的动作中包含有下述动作:终端装置300的控制部310对合成图像数据进行尺寸调整等图像处理,使显示面板303显示尺寸调整处理后的合成图像数据。

例如在接收到的合成图像数据的纵横比与显示面板303的纵横比不一致的情况下,控制部310对合成图像数据进行尺寸调整处理并使显示面板303进行显示。此时,控制部310根据表示投射区域的范围的坐标数据,使得在尺寸调整处理后的合成图像数据中也维持尺寸调整处理前的合成图像数据中的镜头可移动区域与投射区域之间的相对关系。

图8是示出显示于终端装置300的显示面板303上的合成图像的图。

在合成图像上显示有表示镜头可移动区域的图形数据501和表示投射区域的图形数据502。在表示投射区域的图形数据502的内部显示有上述的图案拍摄图像,在图形数据501与图形数据502之间显示有图案拍摄图像以外的拍摄图像数据。

用户通过滑动操作来指示屏幕sc上的投射区域的位置的变更。滑动操作是指用手指在与显示面板303接触的状态下在显示面板303上滑动(移动)的操作。操作输入部304确定表示检测到用户的手指的接触的显示面板303的位置(以下,称为第一位置)和手指离开显示面板303的显示面板303的位置(即,最后检测到手指的接触的位置,以下称为第二位置)的坐标(显示面板303上的坐标),并将确定了的坐标数据输出到控制部310。

控制部310根据来自操作输入部304的输入,判定是否受理了操作(步骤s18)。在没有来自操作输入部304的数据输入的情况下,控制部310判定为没有受理到操作(步骤s18/否),待机直至从操作输入部304输入信号。并且,当从操作输入部304输入了数据时,控制部310判定为受理了操作(步骤s18/是),并根据输入的数据来判定所受理的操作是否是滑动操作(步骤s19)。

在从操作输入部304输入了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坐标数据的情况下,控制部310判定为受理的操作是滑动操作(步骤s19/是)。并且,在从操作输入部304输入的数据是表示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坐标数据以外的数据的情况下,控制部310判定为受理的操作不是滑动操作(步骤s19/否)。在下文描述受理的操作不是滑动操作的情况下(步骤s19/否)的处理。

在受理的操作是滑动操作的情况下(步骤s19/是),控制部310根据从操作输入部304输入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坐标数据,决定移动投射区域的移动方向和移动量。控制部310将从第一位置的坐标朝向第二位置的坐标的方向决定为投射区域的移动方向(步骤s20)。并且,控制部310计算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的距离,根据计算出的距离来决定移动投射区域的移动量(步骤s20)。在决定了投射区域的移动方向和移动量时,控制部310将表示所决定的移动方向和移动量的数据(操作数据)发送至投影仪100(步骤s21)。

在将表示移动方向和移动量的数据发送至投影仪100时(步骤s21),控制部310返回步骤s14的判定,待机直至接收到从投影仪100发送来的数据。

投影仪100判定是否通过无线通信部137接收到了从终端装置300发送来的数据(步骤t18)。在没有接收到数据的情况下(步骤t18/否),控制部160待机直至接收到数据(步骤t18)。并且,在接收到了数据的情况下(步骤t18/是),控制部160判定接收到的数据是否是表示投射区域的移动方向和移动量的数据(步骤t19)。

在接收到的数据是表示投射区域的移动方向和移动量的数据的情况下(步骤t19/是),控制部160通过投射控制部(控制部)161,根据输入的数据,生成控制投射光学系统驱动部123的步进电动机的旋转方向和旋转量的控制信号。投射控制部161将生成的控制信号输出到投射光学系统驱动部123。投射光学系统驱动部123根据从投射控制部161输入的控制信号对步进电动机进行驱动来变更投射镜头114的镜头位置(步骤t20)。由此,投射在屏幕sc上的投射图像在与滑动操作对应的方向上移动对应的距离。

此后,投影仪100的控制部160返回图4所示的步骤t11,从表示当前的投射区域与镜头可移动区域之间的相对关系的位置关系图像数据的生成开始再次进行。

并且,在终端装置300中,在步骤s19的判定被判定为不是表示滑动操作的操作时(步骤s19/否),控制部310判定从操作输入部304输入的数据是否是表示结束镜头移动调节的操作的数据(步骤s22)。

在输入的数据不是表示结束镜头移动调节的操作的数据的情况下(步骤s22/否),控制部310执行与输入的数据所表示的操作对应的处理(步骤s23),并返回步骤s18的判定。并且,在输入的数据是表示结束镜头移动调节的操作的数据的情况下(步骤s22/是),控制部310生成指示镜头移动调节的结束的结束命令,并通过移动体通信部301发送至投影仪100(步骤s24)。

在步骤t19的判定中判定为接收到的数据不是表示投射区域的移动方向和移动量的数据的情况下(步骤t19/否),投影仪100的控制部160判定接收到的数据是否是结束命令(步骤t21)。

在接收到的数据不是结束命令的情况下(步骤t21/否),控制部160进行与接收到的数据对应的处理(步骤t22),并返回步骤t18的判定,待机直至接收到从终端装置300发送来的数据。并且,在接收到的数据是结束命令的情况下(步骤t21/是),控制部160结束镜头移动调节的处理,例如转移到图像投射模式,在该图像投射模式下,对从图像供给装置200供给的图像信号进行处理并向屏幕sc投射。

如上所述,在图像投射系统1和图像投射系统1的控制方法的实施方式中,投影仪100具有投射光学系统113、合成图像生成部164、无线通信部137以及投射控制部161。

投射光学系统113将图像投射到屏幕sc上。合成图像生成部164生成表示投射光学系统113所投射的投射图像与能够移动投射图像的区域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合成图像。无线通信部137将合成图像生成部164生成的合成图像发送至终端装置300。投射控制部161根据终端装置300发送的数据所表示的操作对投射光学系统113进行控制而使投射图像的投射位置移动。

并且,终端装置300具有:显示部302,其具有显示面板303;操作输入部304,其受理对显示面板303的操作;以及控制部310。控制部310使显示面板303显示投影仪100发送的图像,并将下述的数据发送至投影仪100,该数据表示在图像的显示中由操作输入部304受理的操作。

因此,在终端装置300中能够一边目视确认从投影仪发送来的合成图像一边进行操作。因此,能够提高通过终端装置300对投影仪100所投射的投射图像的状态进行操作的情况下的操作性。

例如,在构成为通过终端装置300拍摄屏幕sc并使终端装置300显示拍摄图像以进行操作的情况下,用户需要以能够适当地拍摄屏幕sc方式保持终端装置300。并且,在镜头移动调节的情况下,优选在固定的位置以固定的角度进行拍摄以使得能够识别投射图像的投射位置的变化,但在用户手持终端装置300拍摄投射图像的情况下,很难在固定的位置以固定的角度进行拍摄。

对此,本实施方式利用搭载于投影仪100的拍摄部140进行拍摄,因此能够在恒定的位置以恒定的角度拍摄投射图像。因此,合成图像生成部164能够生成可识别投射图像的投射位置的变化的合成图像。

并且,当在终端装置300上受理用户的操作且投影仪100进行与表示从终端装置300发送来的操作的数据对应的处理时,投影仪100所投射的投射图像的状态发生变化。因此,在通过终端装置300拍摄投射图像的结构的情况下,用户在每次在终端装置300上进行操作时,需要以能够适当地拍摄屏幕sc的方式保持终端装置300并拍摄投射图像。

与此相对,本实施方式是搭载于投影仪100上的拍摄部140拍摄投射图像并将根据拍摄图像而生成的合成图像发送至终端装置300的结构,因此用户无需以能够适当地拍摄屏幕sc的方式保持终端装置300。

并且,投射部125具有投射镜头114和投射光学系统驱动部123,该投射光学系统驱动部123使投射镜头114移动而使投射图像的投射位置移动。合成图像生成部164生成合成图像,该合成图像表示投射光学系统驱动部123通过使投射镜头114移动而能够使投射图像移动的区域。因此,能够在合成图像中显示可通过镜头移动调节来移动投射镜头114的镜头位置的区域。

并且,合成图像生成部164生成表示投射图像、镜头可移动区域、以及投射图像与镜头可移动区域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合成图像。因此,能够根据显示于终端装置300上的合成图像,把握投射图像与镜头可移动区域之间的位置关系。

并且,作为合成图像,将从拍摄图像数据中提取与投射图像对应的部分而得到的图案拍摄图像与图形数据502合成而生成合成图像。因此,在合成图像中能够明确地表示与投射图像对应的部分。

上述的实施方式示出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但不限定本发明,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实施。

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通过对终端装置300的显示面板303的滑动操作而进行屏幕sc上的投射区域的位置的变更,但也可以通过按钮键等的操作来指定投射区域的移动方向和移动距离。

并且,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终端装置300的控制部310执行web浏览器306,投影仪100根据web浏览器306的请求来执行提供web页的web服务171,从而进行图3~图6的流程图所示的处理。此外,也可以在终端装置300上安装专用的应用程序,使终端装置300的控制部310执行该应用程序以实现终端装置300的处理。在该情况下,能够通过无线lan、bluetooth、uwb、红外线通信等近距离无线通信方式或使用移动体通信线路的无线通信方式,使终端装置300和投影仪100以能够进行数据通信的方式连接。

终端装置300执行应用程序,将表示由操作输入部304受理的操作的数据发送至投影仪100。投影仪100接收从终端装置300发送来的数据,根据接收到的数据来变更投射镜头114的镜头位置。

并且,图2所示的投影仪100和终端装置300的各功能部示出通过硬件与软件的协同工作而实现的功能的结构,具体的实施方式没有特别限制。因此,不一定要在各功能部安装分别对应的硬件,当然也可以采用通过一个处理器执行程序而实现多个功能部的功能的结构。并且,也可以使用硬件实现上述实施方式中由软件实现的功能的一部分,或者可以使用软件实现上述实施方式中由硬件实现的功能的一部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