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连接等待确定定时器的配置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4575177发布日期:2018-06-02 01:46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连接等待确定定时器的配置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无线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双连接等待确定定时器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用户需要网络提供更方便更快捷的大流量数据通信服务。为了满足用户的这种需求,通信网络架构需要不断的演进和增强,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Th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在R12中提出了宏基站覆盖范围内增加若干微基站的网络架构,即所谓的双连接(多连接)架构。在这个系统中,用户可以同时与两个(或者多个)基站同时保持连接,进行上下行链路的通信。与用户同时保持连接的两个(或者多个基站)中,有一个基站是MeNB(主基站),负责管理这个系统,其他的基站为SeNB(从基站)。

如图1所示,在添加双连接的信令流程中,MeNB和SeNB协商需要增加双连接。MeNB决定触发添加双连接后,发送SENB ADDITION REQUEST(从基站添加请求)消息给SeNB,同时启动TDCprep(双连接准备定时器)。SENB ADDITION REQUEST消息中携带需要添加的承载的相关信息。SeNB收到SENB ADDITION REQUEST消息后,根据本地负载情况,以及需要添加的承载信息,发送SENB ADDITION REQUEST ACKNOWLEDGE(从基站添加请求确认)给MeNB,通知MeNB承载添加的结果并启动TDCoverall(双连接等待确定定时器)。MeNB收到SENB ADDITION REQUEST ACKNOWLEDGE消息后停止TDCprep,并通过空口的消息通知UE触发SeNB添加流程,同时发送SENB RECONFIGURATION COMPLETE(从基站重配完成)消息给SeNB。SeNB收到该消息后,停止TDCoverall并等待UE发起上行接入流程。

在现有的协议中,大量和SeNB相关的流程都会使用图1所示流程,如SeNB的添加,修改,MeNB内部的切换,SeNB的变更,SeNB到MeNB的变更,保持SeNB不变MeNB间的切换等流程。SeNB从发送SENB ADDITION REQUEST ACKNOWLEDGE到接收SENB RECONFIGURATION COMPLETE消息,在不同的流程中这个两条消息之间的时间差会有显著的不同。

而TDCoverall表示SeNB收到MeNB的添加请求后的最大等待时间,如果TDCoverall超时仍未收到SENB RECONFIGURATION COMPLETE,则SeNB相关流程失败,释放相应的配置。

但是,现有协议和方案中TDCoverall没有给出赋值的决策因素,SeNB无法根据不同的流程去自适应的适配不同长度的TDCoverall。如果这个时间定制的过短,则有可能会降低SeNB相关流程的成功率,如果定制的时间过长,则会长时间占用相应的资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连接等待确定定时器的配置方法及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双连接等待确定定时器的赋值无决策因素,从基站无法合理适配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双连接等待确定定时器的配置方法,应用于从基站,包括:

接收主基站发送的基站变动请求消息,所述基站变动请求消息中携带请求原因;

根据所述请求原因配置对应的双连接等待确定定时器。

可选的,所述请求原因包括从基站的添加、从基站的修改和从基站的变更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根据所述请求原因配置对应的双连接等待确定定时器的步骤包括:

根据从基站的添加、从基站的修改或从基站的变更,配置对应的双连接等待确定定时器。

可选的,所述请求原因包括从基站到主基站的变更、保持从基站不变主基站间的切换、主基站内部的切换和主基站的修改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根据所述请求原因配置对应的双连接等待确定定时器的步骤包括:

根据主基站的修改、主基站内部的切换、从基站到主基站的变更或保持从基站不变主基站间的切换,配置对应的双连接等待确定定时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双连接等待确定定时器的配置方法,应用于主基站,包括:

构建基站变动请求消息;

将基站变动请求消息发送至从基站,所述基站变动请求消息中携带请求原因。

可选的,所述请求原因包括从基站的添加、从基站的修改、从基站的变更、从基站到主基站的变更、保持从基站不变主基站间的切换、主基站内部的切换和主基站的修改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双连接等待确定定时器的配置装置,应用于从基站,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主基站发送的基站变动请求消息,所述基站变动请求消息中携带请求原因;

配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请求原因配置对应的双连接等待确定定时器。

可选的,所述请求原因包括从基站的添加、从基站的修改和从基站的变更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配置模块包括:

第一配置子模块,用于根据从基站的添加、从基站的修改或从基站的变更,配置对应的双连接等待确定定时器。

可选的,所述请求原因包括从基站到主基站的变更、保持从基站不变主基站间的切换、主基站内部的切换和主基站的修改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配置模块包括:

第二配置子模块,用于根据主基站的修改、主基站内部的切换、从基站到主基站的变更或保持从基站不变主基站间的切换,配置对应的双连接等待确定定时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双连接等待确定定时器的配置装置,应用于主基站,包括:

构建模块,用于构建基站变动请求消息;

发送模块,用于将基站变动请求消息发送至从基站,所述基站变动请求消息中携带请求原因。

可选的,所述请求原因包括从基站的添加、从基站的修改、从基站的变更、从基站到主基站的变更、保持从基站不变主基站间的切换、主基站内部的切换和主基站的修改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上述方案中,所述双连接等待确定定时器的配置方法通过接收主基站发送的基站变动请求消息,并根据基站变动请求消息中携带的请求原因,配置对应的双连接等待确定定时器;能够实现根据不同流程自适应适配不同长度TDCoverall的目的,防止TDCoverall定制过长或过短的情况发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双连接等待确定定时器的赋值无决策因素,从基站无法合理适配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SeNB添加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双连接等待确定定时器的配置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双连接等待确定定时器的配置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双连接等待确定定时器的配置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双连接等待确定定时器的配置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本发明针对现有的技术中双连接等待确定定时器的赋值无决策因素,从基站无法合理适配的问题,提供了多种解决方案,具体如下:

实施例一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一种双连接等待确定定时器的配置方法,可应用于从基站,包括:

步骤21:接收主基站发送的基站变动请求消息,所述基站变动请求消息中携带请求原因;

步骤22:根据所述请求原因配置对应的双连接等待确定定时器。

其中的基站变动请求消息包括针对从基站的添加、从基站的修改、从基站的变更、从基站到主基站的变更、保持从基站不变主基站间的切换、主基站内部的切换和主基站的修改中的至少一种的请求。

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所述双连接等待确定定时器的配置方法通过接收主基站发送的基站变动请求消息,并根据基站变动请求消息中携带的请求原因,配置对应的双连接等待确定定时器;能够实现根据不同流程自适应适配不同长度TDCoverall的目的,防止TDCoverall定制过长或过短的情况发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双连接等待确定定时器的赋值无决策因素,从基站无法合理适配的问题。

在实际应用中,涉及从基站的变动和主基站的变动:

对应于从基站的变动,本实施例中,所述请求原因包括从基站的添加、从基站的修改和从基站的变更中的至少一种;

对应的,所述根据所述请求原因配置对应的双连接等待确定定时器的步骤包括:根据从基站的添加、从基站的修改或从基站的变更,配置对应的双连接等待确定定时器。

对应于主基站的变动,本实施例中,所述请求原因包括从基站到主基站的变更、保持从基站不变主基站间的切换、主基站内部的切换和主基站的修改中的至少一种;

对应的,所述根据所述请求原因配置对应的双连接等待确定定时器的步骤包括:根据主基站的修改、主基站内部的切换、从基站到主基站的变更或保持从基站不变主基站间的切换,配置对应的双连接等待确定定时器。

由上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能够使得从基站配置较为合理的TDCoverall,很好的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一种双连接等待确定定时器的配置方法,可应用于主基站,包括:

步骤31:构建基站变动请求消息;

步骤32:将基站变动请求消息发送至从基站,所述基站变动请求消息中携带请求原因。

其中,所述请求原因包括从基站的添加、从基站的修改、从基站的变更、从基站到主基站的变更、保持从基站不变主基站间的切换、主基站内部的切换和主基站的修改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所述双连接等待确定定时器的配置方法通过在向从基站发送的基站变动请求消息中携带请求原因,使得从基站能够根据请求原因,配置对应的双连接等待确定定时器;实现根据不同流程自适应适配不同长度TDCoverall的目的,防止TDCoverall定制过长或过短的情况发生,较好的解决现有技术中双连接等待确定定时器的赋值无决策因素,从基站无法合理适配的问题。

下面结合主基站和从基站两侧,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连接等待确定定时器的配置方法进行进一步说明。

本申请提供的方案主要是主基站在基站变动请求消息(比如,从基站添加请求)中增加新的信息元素IE,用于指示请求原因(比如,添加原因),然后发送给从基站。本实施例中不限定具体的IE名称和赋值。

从基站收到主基站发来的基站变动请求消息(比如,从基站添加请求)后,根据携带的原因进行判断,根据不同的原因(比如,添加原因)设定不同的TDCoverall

由上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通过主基站根据不同的流程确定请求原因,并传递给从基站,使得从基站能够根据请求原因适配对应的定时器,防止定时器过长或过短;并且本方案的实现方法简单,兼容现有的流程,成本低。

实施例三

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一种双连接等待确定定时器的配置装置,可应用于从基站,包括:

接收模块41,用于接收主基站发送的基站变动请求消息,所述基站变动请求消息中携带请求原因;

配置模块42,用于根据所述请求原因配置对应的双连接等待确定定时器。

其中的基站变动请求消息包括针对从基站的添加、从基站的修改、从基站的变更、从基站到主基站的变更、保持从基站不变主基站间的切换、主基站内部的切换和主基站的修改中的至少一种的请求。

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所述双连接等待确定定时器的配置装置通过接收主基站发送的基站变动请求消息,并根据基站变动请求消息中携带的请求原因,配置对应的双连接等待确定定时器;能够实现根据不同流程自适应适配不同长度TDCoverall的目的,防止TDCoverall定制过长或过短的情况发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双连接等待确定定时器的赋值无决策因素,从基站无法合理适配的问题。

在实际应用中,涉及从基站的变动和主基站的变动:

对应于从基站的变动,本实施例中,所述请求原因包括从基站的添加、从基站的修改和从基站的变更中的至少一种;

对应的,所述配置模块包括:第一配置子模块,用于根据从基站的添加、从基站的修改或从基站的变更,配置对应的双连接等待确定定时器。

对应于主基站的变动,本实施例中,所述请求原因包括从基站到主基站的变更、保持从基站不变主基站间的切换、主基站内部的切换和主基站的修改中的至少一种;

对应的,所述配置模块包括:第二配置子模块,用于根据主基站的修改、主基站内部的切换、从基站到主基站的变更或保持从基站不变主基站间的切换,配置对应的双连接等待确定定时器。

其中,上述涉及从基站侧的双连接等待确定定时器的配置方法的所述实现实施例均适用于该双连接等待确定定时器的配置装置的实施例中,也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由上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能够使得从基站配置较为合理的TDCoverall,很好的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施例四

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一种双连接等待确定定时器的配置装置,可应用于主基站,包括:

构建模块51,用于构建基站变动请求消息;

发送模块52,用于将基站变动请求消息发送至从基站,所述基站变动请求消息中携带请求原因。

其中,所述请求原因包括从基站的添加、从基站的修改、从基站的变更、从基站到主基站的变更、保持从基站不变主基站间的切换、主基站内部的切换和主基站的修改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所述双连接等待确定定时器的配置装置通过在向从基站发送的基站变动请求消息中携带请求原因,使得从基站能够根据请求原因,配置对应的双连接等待确定定时器;实现根据不同流程自适应适配不同长度TDCoverall的目的,防止TDCoverall定制过长或过短的情况发生,较好的解决现有技术中双连接等待确定定时器的赋值无决策因素,从基站无法合理适配的问题。

其中,上述涉及主基站侧的双连接等待确定定时器的配置方法的所述实现实施例均适用于该双连接等待确定定时器的配置装置的实施例中,也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此说明书中所描述的许多功能部件都被称为模块/子模块,以便更加特别地强调其实现方式的独立性。

本发明实施例中,模块/子模块可以用软件实现,以便由各种类型的处理器执行。举例来说,一个标识的可执行代码模块可以包括计算机指令的一个或多个物理或者逻辑块,举例来说,其可以被构建为对象、过程或函数。尽管如此,所标识模块的可执行代码无需物理地位于一起,而是可以包括存储在不同位里上的不同的指令,当这些指令逻辑上结合在一起时,其构成模块并且实现该模块的规定目的。

实际上,可执行代码模块可以是单条指令或者是许多条指令,并且甚至可以分布在多个不同的代码段上,分布在不同程序当中,以及跨越多个存储器设备分布。同样地,操作数据可以在模块内被识别,并且可以依照任何适当的形式实现并且被组织在任何适当类型的数据结构内。所述操作数据可以作为单个数据集被收集,或者可以分布在不同位置上(包括在不同存储设备上),并且至少部分地可以仅作为电子信号存在于系统或网络上。

在模块可以利用软件实现时,考虑到现有硬件工艺的水平,所以可以以软件实现的模块,在不考虑成本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都可以搭建对应的硬件电路来实现对应的功能,所述硬件电路包括常规的超大规模集成(VLSI)电路或者门阵列以及诸如逻辑芯片、晶体管之类的现有半导体或者是其它分立的元件。模块还可以用可编程硬件设备,诸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可编程阵列逻辑、可编程逻辑设备等实现。

以上所述的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