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全景视频拼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待拼接的多路视频源数据;
采用并行方式根据预设投影参数将对应于同一时刻的各视频源图像投影至预设全景投影面,得到由多个图块构成的全景投影视频图像,其中,每个图块对应一个视频源图像,每两个图块之间的重叠部分构成图块重叠区;
采用并行方式根据预设融合参数对位于图块重叠区内的预设缝合线进行条带式融合处理,并输出融合后的全景视频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待拼接的多路视频源数据,包括:
获取预设时间间隔内的相比上一时刻存在画面更新的多路视频源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并行方式包括:
不同视频源图像采用不同的函数并行处理,同一视频源图像中的不同像素采用不同的线程并行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待拼接的多路视频源数据之前,还包括:
获取多个视频采集设备的设备信息和所述多个视频采集设备所采集的对应于同一时刻的视频截图,其中,所述设备信息包括焦距和设备所在位置;
根据所述设备信息将所获取的视频截图拼接成全景图像,并记录拼接过程对应的投影平面、投影参数、最佳缝合线和融合参数,得到预设全景投影面、预设投影参数、预设缝合线和预设融合参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设备信息将所获取的视频截图拼接成全景图像,包括:
对所获取的视频截图进行特征点匹配;
根据所述设备信息和特征点匹配结果将所获取的视频截图投影至同一坐标系下并展开,得到由多个图块构成的全景投影图像,其中,每个图块对应一个视频截图,每两个图块之间的重叠部分构成图块重叠区;
利用最大流最小割定理计算每两个图块之间的最佳缝合线,其中,以图块重叠区的梯度值作为图块重叠区内像素的权重值;
对所述最佳缝合线进行条带式融合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最佳缝合线进行条带式融合处理,包括:
按照预设像素宽度对所述最佳缝合线进行拓宽,得到缝合线条带;
利用多层拉普拉斯金字塔对所述缝合线条带进行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融合参数包括:每个待融合像素的位置及对应的图块,每个待融合像素通过下采样和上采样分别得到的对应的像素位置,以及所采用的高斯模板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采用并行方式根据预设融合参数对位于图块重叠区内的预设缝合线进行条带式融合处理之前,还包括:
以图块重叠区的像素差异最小化为原则对各图块的亮度直方图进行平移调节操作,以减少各图块之间的亮度差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图块重叠区的像素差异最小化为原则对各图块的亮度直方图进行平移调节操作,以减少各图块之间的亮度差异,包括:
对于参考图块和待调节图块,分别计算图块重叠区的亮度直方图;
利用候选平移参数值调整所述待调节图块的颜色映射表,得到第一颜色映射表;
根据所述第一颜色映射表更新所述待调节图块的图块重叠区的亮度直方图;
将对应于同一图块重叠区的图块记为匹配对,对于每个匹配对,将第一图块对应的图块重叠区的亮度直方图的亮度总和与第二图块对应的图块重叠区的亮度直方图的亮度总和的差值的绝对值作为亮度差异评价函数值;
以各匹配对的亮度差异评价函数值的和最小为原则,得到每个待调节图块对应的目标平移参数值;
利用目标平移参数值调整所述待调节图块的颜色映射表,得到第二颜色映射表;
采用所述第二颜色映射表映射所述待调节图块中的每个像素,以实现对所述待调节图块的亮度直方图平移调节操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平移参数的表达式为:
Y=1/(1-X/255)-1
其中,Y为平移参数;X为亮度调节因子,其取值范围为[-100,100]。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于参考图块和待调节图块,分别计算图块重叠区的亮度直方图之前,还包括:
利用特征点匹配和/或颜色匹配对各图块重叠区进行匹配操作,并按照预设条件筛选出有效的图块重叠区。
12.一种全景视频拼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视频源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拼接的多路视频源数据;
投影模块,用于采用并行方式根据预设投影参数将对应于同一时刻的各视频源图像投影至预设全景投影面,得到由多个图块构成的全景投影视频图像,其中,每个图块对应一个视频源图像,每两个图块之间的重叠部分构成图块重叠区;
融合模块,用于采用并行方式根据预设融合参数对位于图块重叠区内的预设缝合线进行条带式融合处理;
全景视频输出模块,用于输出融合后的全景视频图像。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获取待拼接的多路视频源数据之前,获取多个视频采集设备的设备信息和所述多个视频采集设备所采集的对应于同一时刻的视频截图,其中,所述设备信息包括焦距和设备所在位置;
图像拼接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设备信息将所获取的视频截图拼接成全景图像,并记录拼接过程对应的投影平面、投影参数、最佳缝合线和融合参数,得到预设全景投影面、预设投影参数、预设缝合线和预设融合参数。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设备信息将所获取的视频截图拼接成全景图像,包括:
对所获取的视频截图进行特征点匹配;
根据所述设备信息和特征点匹配结果将所获取的视频截图投影至同一坐标系下并展开,得到由多个图块构成的全景投影图像,其中,每个图块对应一个视频截图,每两个图块之间的重叠部分构成图块重叠区;
利用最大流最小割定理计算每两个图块之间的最佳缝合线,其中,以图块重叠区的梯度值作为图块重叠区内像素的权重值;
对所述最佳缝合线进行条带式融合处理。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最佳缝合线进行条带式融合处理,包括:
按照预设像素宽度对所述最佳缝合线进行拓宽,得到缝合线条带;
利用多层拉普拉斯金字塔对所述缝合线条带进行融合。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融合参数包括:每个待融合像素的位置及对应的图块,每个待融合像素通过下采样和上采样分别得到的对应的像素位置,以及所采用的高斯模板的位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亮度调节模块,用于在采用并行方式根据预设融合参数对位于图块重叠区内的预设缝合线进行条带式融合处理之前,以图块重叠区的像素差异最小化为原则对各图块的亮度直方图进行平移调节操作,以减少各图块之间的亮度差异。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亮度调节模块具体用于:
在采用并行方式根据预设融合参数对位于图块重叠区内的预设缝合线进行条带式融合处理之前,对于参考图块和待调节图块,分别计算图块重叠区的亮度直方图;
利用候选平移参数值调整所述待调节图块的颜色映射表,得到第一颜色映射表;
根据所述第一颜色映射表更新所述待调节图块的图块重叠区的亮度直方图;
将对应于同一图块重叠区的图块记为匹配对,对于每个匹配对,将第一图块对应的图块重叠区的亮度直方图的亮度总和与第二图块对应的图块重叠区的亮度直方图的亮度总和的差值的绝对值作为亮度差异评价函数值;
以各匹配对的亮度差异评价函数值的和最小为原则,得到每个待调节图块对应的目标平移参数值;
利用目标平移参数值调整所述待调节图块的颜色映射表,得到第二颜色映射表;
采用所述第二颜色映射表映射所述待调节图块中的每个像素,以实现对所述待调节图块的亮度直方图平移调节操作。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平移参数的表达式为:
Y=1/(1-X/255)-1
其中,Y为平移参数;X为亮度调节因子,其取值范围为[-100,100]。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亮度调节模块还用于:
在对于参考图块和待调节图块,分别计算图块重叠区的亮度直方图之前,利用特征点匹配和/或颜色匹配对各图块重叠区进行匹配操作,并按照预设条件筛选出有效的图块重叠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