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图像处理方法、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和一种终端。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分别通过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取像,进行图片合成,虽然能够将第一摄像头(后摄像头)拍摄的景物与第二摄像头(前摄像头)拍摄的人物进行合成,但是由于处理方式与显示方式相对单一,无法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影响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正是基于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提出了一种新的图像处理方案,在两个摄像头分别采集到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时,检测是否获取拍摄指令,在检测获取到拍摄指令时,根据预设的第一处理方式,对拍摄到的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进行合成,生成第一合成图像,同时根据预设的第二处理方式,对拍摄到的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进行合成,生成第二合成图像,以将第一合成图像和第二合成图像分别显示在第一显示屏与第二显示屏,与单纯将前摄像头拍摄到的人物与后摄像头拍摄到的背景进行合成的方式相比,一方面,在采用双摄像头进行同步拍摄的同时,能够按照用户要求将拍摄到的两张图片进行处理,得到通过不同方式处理的两张不同效果的图片,以满足不同用户的审美需求,另一方面,通过分别将不同合成效果的图片显示在不同的显示屏上,方便了用户的查看与选择,进一步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包括:在将第一摄像头采集的第一图像显示于第一显示屏,以及将第二摄像头采集的第二图像显示于第二显示屏时,检测是否获取拍摄指令;在检测获取到拍摄指令时,根据预设的第一处理方式,生成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的第一合成图像;以及根据预设的第二处理方式,生成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的第二合成图像;将第一合成图像与第二合成图像分别显示于第一显示屏与第二显示屏。
在该技术方案中,终端可以分别具有两个摄像头和两个显示屏,在两个摄像头分别采集到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时,检测是否获取拍摄指令,在检测获取到拍摄指令时,根据预设的第一处理方式,对拍摄到的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进行合成,生成第一合成图像,同时根据预设的第二处理方式,对拍摄到的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进行合成,生成第二合成图像,以将第一合成图像和第二合成图像分别显示在第一显示屏与第二显示屏,与单纯将前摄像头拍摄到的人物与后摄像头拍摄到的背景进行合成的方式相比,一方面,在采用双摄像头进行同步拍摄的同时,能够按照用户要求将拍摄到的两张图片进行处理,得到通过不同方式处理的两张不同效果的图片,以满足不同用户的审美需求,另一方面,通过分别将不同合成效果的图片显示在不同的显示屏上,方便了用户的查看与选择,进一步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具体地,第一摄像头与第二摄像头可以分别是前摄像头与后摄像头,前摄像头通常用于用户的人物近景自拍,后摄像头多用于远景的景物拍摄,通过预设不同的处理方式,可以得到不同效果的合成图片,比如近景人物与远景景物的合成方式,比如只保留背景景色、去除人物的合成,又比如保留近景人物的同时,将近景背景与远景景物进行合成等方式,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将第一摄像头采集的第一图像显示于第一显示屏,以及将第二摄像头采集的第二图像显示于第二显示屏时,检测是否获取拍摄指令前,还包括:检测第一图像和/或第二图像中是否具有面部特征信息;根据面部特征信息的检测结果,分别确定第一处理方式与第二处理方式。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检测第一图像和/或第二图像中是否具有面部特征信息,确定采集到的第一图像和/或第二图像中是否具有待拍摄的人物,以在确定采集到的第一图像和/或第二图像中具有待拍摄的人物时,分别确定第一处理方式与第二处理方式,以在通过第一处理方式与第二处理方式得到的合成图片中,均具有待拍摄的人物,在满足了用户拍摄需求的同时,能够得到不同效果、不同背景的人物图像,提升了拍摄效果,并为用户提供了选择空间。
另外,在确定采集到的第一图像/或第二图像中不具有面部特征信息时,即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采集到的均为纯景物图像,此时,可以保留后摄像头拍摄的第一图像作为第一合成图像,并根据预设的处理方式,将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中的主要景物进行合成,生成第二合成图像。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检测获取到拍摄指令时,根据预设的第一处理方式,生成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的第一合成图像,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在检测到第二图像中具有面部特征信息,并且在检测获取到拍摄指令时,分别确定第一图像的图层和第二图像的图层;确定第二图像的图层中包括面部特征信息的人体轮廓;对第一图像的图层中的与人体轮廓对应的图层区域执行裁剪操作;将第二图像的图层与至进行裁剪操作后的第一图像的图层进行混合,以生成混合图层;确定混合图层中的背景区域的颜色区分带;在获取到剪裁指令时,根据颜色区分带,对第二图像的图层中的指定区分区域执行裁剪操作,以生成待合成图层;对待合成图层执行色差调节操作,以生成第一合成图像。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检测到第二图像中具有面部特征信息,并在检测获取到拍摄指令时,在分别确定第一图像的图层和第二图像的图层后,确定第二图像的图层中包括面部特征信息的人体轮廓,以根据人体轮廓去除第一图像的图层中相对应的图层区域,从而保证合成后的人体轮廓的清晰度,将第二图像的图层与执行去除操作后的第一图像的图层进行混合,以生成混合图层,确定混合图层中的背景区域的颜色区分带,并提示给用户,在获取到用户的剪裁指令时,对第二图像的图层中的指定区分区域进行裁剪,以生成待合成图层,对待合成图层进行色差调节等操作,以生成第一合成图像,实现了在保留人物人体的同时,对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的背景进行合成,一方面,满足了人物拍摄的需求,另一方面丰富了图像背景,改进了第一合成图像的美化程度。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根据预设的第二处理方式,生成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的第二合成图像,具体还包括以下步骤:提取人形轮廓;将人形轮廓复制至空白画布,以生成第三图层;将第三图层与第一图像的图层进行合成,以生成第二合成图像。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提取第二图像的图层中的人形轮廓,并将人形轮廓复制至空白画布中,生成第三图层,将第三图层与第一图像的图层进行合成,以生成第二合成图像,实现了将前摄像头拍摄到的人物图像与后摄像头拍摄到的景物图像进行合成的功能,提高了拍摄的便捷性与拍摄效果,满足了用户希望多角度拍摄与熔合的需求。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检测获取到拍摄指令时,根据预设的第一处理方式,生成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的第一合成图像,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在检测到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中不具有面部特征信息,并且在检测获取到拍摄指令时,复制第一图像的图层,以作为待混合图层;根据选择指令,分离待混合图层中的不混合区域;根据预设的混合模式,将不具有不混合区域的待混合图层与第二图像的图层进行混合,以作为混合图层;对混合图层执行增加反差与饱和度操作,以生成第一合成图像。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检测到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中不具有面部特征信息时,即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均为景物图像,作为一种处理方式,可以根据用户的选择指令,将第一图像中的主要景物与第二图像中的主要景物进行混合,以将混合图像作为第一混合图像,从而实现了不同景物的融合,提升了图像的美观性。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根据预设的第二处理方式,生成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的第二合成图像,具体还包括以下步骤,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根据预设的拼接方式,将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拼接为拼接图像,以作为第二合成图像。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根据预设的第二处理方式,生成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的第二合成图像,具体还包括以下步骤,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根据预设的拼接方式,将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拼接为拼接图像,以作为第二合成图像。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根据预设的拼接方式,将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拼接为拼接图像,将拼接图像作为第二合成图像,在保留了原来图像风貌的基础上,能够在一张图像中显示出来,并且通过预设不同的拼接方式,提升了合成图像的趣味性。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在将第一合成图像与第二合成图像分别显示于第一显示屏与第二显示屏后,检测在预设时间段内是否获取对第一合成图像和/或第二合成图像的存储指令;根据存储指令的存储对象,将对应的合成图像存储至指定存储空间。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将第一合成图像与第二合成图像分别显示于第一显示屏与第二显示屏后,检测在预设时间段内是否获取对第一合成图像和/或第二合成图像的存储指令,在只检测到对第一合成图像的存储指令时,只存储第一合成图像,在只检测到对第二合成图像的存储指令时,只存储第二合成图像,在检测到对第一合成图像和第二合成图像的存储指令时,将第一合成图像和第二合成图像均存储,在预设时间段内未检测到存储指令时,则放弃保存第一合成图像和第二合成图像,通过将第一合成图像和第二合成图像分别显示在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后,根据用户的选择,进行选择性存储,一方面,使用户通过比较得到效果更好的合成图像,另一方面,通过用户的存储指令进行选择性存储,也防止了存储空间被过度占用。
其中,指定存储空间,可以是终端本身的内存,也可以是云盘存储。
另外,也可以采用采用单屏显示终端,通过分屏显示查看第一合成图像与第二合成图像,比如左右分屏、上下分屏或画中画分屏等方式。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还提出了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包括:检测单元,用于在将第一摄像头采集的第一图像显示于第一显示屏,以及将第二摄像头采集的第二图像显示于第二显示屏时,检测是否获取拍摄指令;生成单元,用于在检测获取到拍摄指令时,根据预设的第一处理方式,生成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的第一合成图像;生成单元还用于:根据预设的第二处理方式,生成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的第二合成图像;显示单元,用于将第一合成图像与第二合成图像分别显示于第一显示屏与第二显示屏。
在该技术方案中,终端可以分别具有两个摄像头和两个显示屏,在两个摄像头分别采集到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时,检测是否获取拍摄指令,在检测获取到拍摄指令时,根据预设的第一处理方式,对拍摄到的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进行合成,生成第一合成图像,同时根据预设的第二处理方式,对拍摄到的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进行合成,生成第二合成图像,以将第一合成图像和第二合成图像分别显示在第一显示屏与第二显示屏,与单纯将前摄像头拍摄到的人物与后摄像头拍摄到的背景进行合成的方式相比,一方面,在采用双摄像头进行同步拍摄的同时,能够按照用户要求将拍摄到的两张图片进行处理,得到通过不同方式处理的两张不同效果的图片,以满足不同用户的审美需求,另一方面,通过分别将不同合成效果的图片显示在不同的显示屏上,方便了用户的查看与选择,进一步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具体地,第一摄像头与第二摄像头可以分别是前摄像头与后摄像头,前摄像头通常用于用户的人物近景自拍,后摄像头多用于远景的景物拍摄,通过预设不同的处理方式,可以得到不同效果的合成图片,比如近景人物与远景景物的合成方式,比如只保留背景景色、去除人物的合成,又比如保留近景人物的同时,将近景背景与远景景物进行合成等方式,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检测单元还用于:检测第一图像和/或第二图像中是否具有面部特征信息;图像处理装置还包括:确定单元,用于根据面部特征信息的检测结果,分别确定第一处理方式与第二处理方式。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检测第一图像和/或第二图像中是否具有面部特征信息,确定采集到的第一图像和/或第二图像中是否具有待拍摄的人物,以在确定采集到的第一图像和/或第二图像中具有待拍摄的人物时,分别确定第一处理方式与第二处理方式,以在通过第一处理方式与第二处理方式得到的合成图片中,均具有待拍摄的人物,在满足了用户拍摄需求的同时,能够得到不同效果、不同背景的人物图像,提升了拍摄效果,并为用户提供了选择空间。
另外,在确定采集到的第一图像/或第二图像中不具有面部特征信息时,即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采集到的均为纯景物图像,此时,可以保留后摄像头拍摄的第一图像作为第一合成图像,并根据预设的处理方式,将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中的主要景物进行合成,生成第二合成图像。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确定单元还用于:在检测到第二图像中具有面部特征信息,并且在检测获取到拍摄指令时,分别确定第一图像的图层和第二图像的图层;确定单元还用于:确定第二图像的图层中包括面部特征信息的人体轮廓;去除单元,用于去除第一图像的图层中的与人体轮廓对应的图层;生成单元还用于:将第二图像的图层与至进行裁剪操作后的第一图像的图层进行混合,以生成混合图层;确定单元还用于:确定混合图层中的背景区域的颜色区分带;裁剪单元还用于:在获取到剪裁指令时,根据颜色区分带,对第二图像的图层中的指定区分区域执行裁剪操作,以生成待合成图层;生成单元还用于:对待合成图层执行色差调节操作,以生成第一合成图像。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检测到第二图像中具有面部特征信息,并在检测获取到拍摄指令时,在分别确定第一图像的图层和第二图像的图层后,确定第二图像的图层中包括面部特征信息的人体轮廓,以根据人体轮廓去除第一图像的图层中相对应的图层区域,从而保证合成后的人体轮廓的清晰度,将第二图像的图层与执行去除操作后的第一图像的图层进行混合,以生成混合图层,确定混合图层中的背景区域的颜色区分带,并提示给用户,在获取到用户的剪裁指令时,对第二图像的图层中的指定区分区域进行裁剪,以生成待合成图层,对待合成图层进行色差调节等操作,以生成第一合成图像,实现了在保留人物人体的同时,对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的背景进行合成,一方面,满足了人物拍摄的需求,另一方面丰富了图像背景,改进了第一合成图像的美化程度。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提取单元,用于提取人形轮廓;复制单元,用于将人形轮廓复制至空白画布,以生成第三图层;生成单元还用于:将第三图层与第一图像的图层进行合成,以生成第二合成图像。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提取第二图像的图层中的人形轮廓,并将人形轮廓复制至空白画布中,生成第三图层,将第三图层与第一图像的图层进行合成,以生成第二合成图像,实现了将前摄像头拍摄到的人物图像与后摄像头拍摄到的景物图像进行合成的功能,提高了拍摄的便捷性与拍摄效果,满足了用户希望多角度拍摄与熔合的需求。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复制单元还用于:在检测到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中不具有面部特征信息,并且在检测获取到拍摄指令时,复制第一图像的图层,以作为待混合图层;图像处理装置还包括:分离单元,用于根据选择指令,分离待混合图层中的不混合区域;混合单元,用于根据预设的混合模式,将不具有不混合区域的待混合图层与第二图像的图层进行混合,以作为混合图层;生成单元还用于:对混合图层执行增加反差与饱和度操作,以生成第一合成图像。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检测到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中不具有面部特征信息时,即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均为景物图像,作为一种处理方式,可以根据用户的选择指令,将第一图像中的主要景物与第二图像中的主要景物进行混合,以将混合图像作为第一混合图像,从而实现了不同景物的融合,提升了图像的美观性。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拼接单元,用于根据预设的拼接方式,将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拼接为拼接图像,以作为第二合成图像。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根据预设的拼接方式,将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拼接为拼接图像,将拼接图像作为第二合成图像,在保留了原来图像风貌的基础上,能够在一张图像中显示出来,并且通过预设不同的拼接方式,提升了合成图像的趣味性。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检测单元还用于:在将第一合成图像与第二合成图像分别显示于第一显示屏与第二显示屏后,检测在预设时间段内是否获取对第一合成图像和/或第二合成图像的存储指令;图像处理装置还包括:存储单元,用于根据存储指令的存储对象,将对应的合成图像存储至指定存储空间。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将第一合成图像与第二合成图像分别显示于第一显示屏与第二显示屏后,检测在预设时间段内是否获取对第一合成图像和/或第二合成图像的存储指令,在只检测到对第一合成图像的存储指令时,只存储第一合成图像,在只检测到对第二合成图像的存储指令时,只存储第二合成图像,在检测到对第一合成图像和第二合成图像的存储指令时,将第一合成图像和第二合成图像均存储,在预设时间段内未检测到存储指令时,则放弃保存第一合成图像和第二合成图像,通过将第一合成图像和第二合成图像分别显示在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后,根据用户的选择,进行选择性存储,一方面,使用户通过比较得到效果更好的合成图像,另一方面,通过用户的存储指令进行选择性存储,也防止了存储空间被过度占用。
其中,指定存储空间,可以是终端本身的内存,也可以是云盘存储。
另外,也可以采用采用单屏显示终端,通过分屏显示查看第一合成图像与第二合成图像,比如左右分屏、上下分屏或画中画分屏等方式。
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还提出了一种终端,包括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因此,该终端包括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在两个摄像头分别采集到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时,检测是否获取拍摄指令,在检测获取到拍摄指令时,根据预设的第一处理方式,对拍摄到的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进行合成,生成第一合成图像,同时根据预设的第二处理方式,对拍摄到的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进行合成,生成第二合成图像,以将第一合成图像和第二合成图像分别显示在第一显示屏与第二显示屏,与单纯将前摄像头拍摄到的人物与后摄像头拍摄到的背景进行合成的方式相比,一方面,在采用双摄像头进行同步拍摄的同时,能够按照用户要求将拍摄到的两张图片进行处理,得到通过不同方式处理的两张不同效果的图片,以满足不同用户的审美需求,另一方面,通过分别将不同合成效果的图片显示在不同的显示屏上,方便了用户的查看与选择,进一步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图像处理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图像处理装置的示意框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终端的示意框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图像处理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终端的实体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第三方不同于在此描述的第三方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图像处理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图像处理方法,包括:步骤102,在将第一摄像头采集的第一图像显示于第一显示屏,以及将第二摄像头采集的第二图像显示于第二显示屏时,检测是否获取拍摄指令;步骤104,在检测获取到拍摄指令时,根据预设的第一处理方式,生成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的第一合成图像;步骤106,以及根据预设的第二处理方式,生成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的第二合成图像;步骤108,将第一合成图像与第二合成图像分别显示于第一显示屏与第二显示屏。
在该技术方案中,终端可以分别具有两个摄像头和两个显示屏,在两个摄像头分别采集到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时,检测是否获取拍摄指令,在检测获取到拍摄指令时,根据预设的第一处理方式,对拍摄到的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进行合成,生成第一合成图像,同时根据预设的第二处理方式,对拍摄到的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进行合成,生成第二合成图像,以将第一合成图像和第二合成图像分别显示在第一显示屏与第二显示屏,与单纯将前摄像头拍摄到的人物与后摄像头拍摄到的背景进行合成的方式相比,一方面,在采用双摄像头进行同步拍摄的同时,能够按照用户要求将拍摄到的两张图片进行处理,得到通过不同方式处理的两张不同效果的图片,以满足不同用户的审美需求,另一方面,通过分别将不同合成效果的图片显示在不同的显示屏上,方便了用户的查看与选择,进一步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具体地,第一摄像头与第二摄像头可以分别是前摄像头与后摄像头,前摄像头通常用于用户的人物近景自拍,后摄像头多用于远景的景物拍摄,通过预设不同的处理方式,可以得到不同效果的合成图片,比如近景人物与远景景物的合成方式,比如只保留背景景色、去除人物的合成,又比如保留近景人物的同时,将近景背景与远景景物进行合成等方式,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将第一摄像头采集的第一图像显示于第一显示屏,以及将第二摄像头采集的第二图像显示于第二显示屏时,检测是否获取拍摄指令前,还包括:检测第一图像和/或第二图像中是否具有面部特征信息;根据面部特征信息的检测结果,分别确定第一处理方式与第二处理方式。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检测第一图像和/或第二图像中是否具有面部特征信息,确定采集到的第一图像和/或第二图像中是否具有待拍摄的人物,以在确定采集到的第一图像和/或第二图像中具有待拍摄的人物时,分别确定第一处理方式与第二处理方式,以在通过第一处理方式与第二处理方式得到的合成图片中,均具有待拍摄的人物,在满足了用户拍摄需求的同时,能够得到不同效果、不同背景的人物图像,提升了拍摄效果,并为用户提供了选择空间。
另外,在确定采集到的第一图像/或第二图像中不具有面部特征信息时,即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采集到的均为纯景物图像,此时,可以保留后摄像头拍摄的第一图像作为第一合成图像,并根据预设的处理方式,将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中的主要景物进行合成,生成第二合成图像。
实施例一: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检测获取到拍摄指令时,根据预设的第一处理方式,生成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的第一合成图像,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在检测到第二图像中具有面部特征信息,并且在检测获取到拍摄指令时,分别确定第一图像的图层和第二图像的图层;确定第二图像的图层中包括面部特征信息的人体轮廓;对第一图像的图层中的与人体轮廓对应的图层区域执行裁剪操作;将第二图像的图层与至进行裁剪操作后的第一图像的图层进行混合,以生成混合图层;确定混合图层中的背景区域的颜色区分带;在获取到剪裁指令时,根据颜色区分带,对第二图像的图层中的指定区分区域执行裁剪操作,以生成待合成图层;对待合成图层执行色差调节操作,以生成第一合成图像。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检测到第二图像中具有面部特征信息,并在检测获取到拍摄指令时,在分别确定第一图像的图层和第二图像的图层后,确定第二图像的图层中包括面部特征信息的人体轮廓,以根据人体轮廓去除第一图像的图层中相对应的图层区域,从而保证合成后的人体轮廓的清晰度,将第二图像的图层与执行去除操作后的第一图像的图层进行混合,以生成混合图层,确定混合图层中的背景区域的颜色区分带,并提示给用户,在获取到用户的剪裁指令时,对第二图像的图层中的指定区分区域进行裁剪,以生成待合成图层,对待合成图层进行色差调节等操作,以生成第一合成图像,实现了在保留人物人体的同时,对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的背景进行合成,一方面,满足了人物拍摄的需求,另一方面丰富了图像背景,改进了第一合成图像的美化程度。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根据预设的第二处理方式,生成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的第二合成图像,具体还包括以下步骤:提取人形轮廓;将人形轮廓复制至空白画布,以生成第三图层;将第三图层与第一图像的图层进行合成,以生成第二合成图像。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提取第二图像的图层中的人形轮廓,并将人形轮廓复制至空白画布中,生成第三图层,将第三图层与第一图像的图层进行合成,以生成第二合成图像,实现了将前摄像头拍摄到的人物图像与后摄像头拍摄到的景物图像进行合成的功能,提高了拍摄的便捷性与拍摄效果,满足了用户希望多角度拍摄与熔合的需求。
实施例二: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检测获取到拍摄指令时,根据预设的第一处理方式,生成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的第一合成图像,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在检测到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中不具有面部特征信息,并且在检测获取到拍摄指令时,复制第一图像的图层,以作为待混合图层;根据选择指令,分离待混合图层中的不混合区域;根据预设的混合模式,将不具有不混合区域的待混合图层与第二图像的图层进行混合,以作为混合图层;对混合图层执行增加反差与饱和度操作,以生成第一合成图像。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检测到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中不具有面部特征信息时,即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均为景物图像,作为一种处理方式,可以根据用户的选择指令,将第一图像中的主要景物与第二图像中的主要景物进行混合,以将混合图像作为第一混合图像,从而实现了不同景物的融合,提升了图像的美观性。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根据预设的第二处理方式,生成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的第二合成图像,具体还包括以下步骤,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根据预设的拼接方式,将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拼接为拼接图像,以作为第二合成图像。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根据预设的第二处理方式,生成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的第二合成图像,具体还包括以下步骤,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根据预设的拼接方式,将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拼接为拼接图像,以作为第二合成图像。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根据预设的拼接方式,将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拼接为拼接图像,将拼接图像作为第二合成图像,在保留了原来图像风貌的基础上,能够在一张图像中显示出来,并且通过预设不同的拼接方式,提升了合成图像的趣味性。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在将第一合成图像与第二合成图像分别显示于第一显示屏与第二显示屏后,检测在预设时间段内是否获取对第一合成图像和/或第二合成图像的存储指令;根据存储指令的存储对象,将对应的合成图像存储至指定存储空间。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将第一合成图像与第二合成图像分别显示于第一显示屏与第二显示屏后,检测在预设时间段内是否获取对第一合成图像和/或第二合成图像的存储指令,在只检测到对第一合成图像的存储指令时,只存储第一合成图像,在只检测到对第二合成图像的存储指令时,只存储第二合成图像,在检测到对第一合成图像和第二合成图像的存储指令时,将第一合成图像和第二合成图像均存储,在预设时间段内未检测到存储指令时,则放弃保存第一合成图像和第二合成图像,通过将第一合成图像和第二合成图像分别显示在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后,根据用户的选择,进行选择性存储,一方面,使用户通过比较得到效果更好的合成图像,另一方面,通过用户的存储指令进行选择性存储,也防止了存储空间被过度占用。
其中,指定存储空间,可以是终端本身的内存,也可以是云盘存储。
另外,也可以采用采用单屏显示终端,通过分屏显示查看第一合成图像与第二合成图像,比如左右分屏、上下分屏或画中画分屏等方式。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图像处理装置的示意框图。
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图像处理装置200,包括:检测单元202,用于在将第一摄像头采集的第一图像显示于第一显示屏,以及将第二摄像头采集的第二图像显示于第二显示屏时,检测是否获取拍摄指令;生成单元204,用于在检测获取到拍摄指令时,根据预设的第一处理方式,生成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的第一合成图像;生成单元204还用于:根据预设的第二处理方式,生成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的第二合成图像;显示单元206,用于将第一合成图像与第二合成图像分别显示于第一显示屏与第二显示屏。
在该技术方案中,终端可以分别具有两个摄像头和两个显示屏,在两个摄像头分别采集到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时,检测是否获取拍摄指令,在检测获取到拍摄指令时,根据预设的第一处理方式,对拍摄到的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进行合成,生成第一合成图像,同时根据预设的第二处理方式,对拍摄到的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进行合成,生成第二合成图像,以将第一合成图像和第二合成图像分别显示在第一显示屏与第二显示屏,与单纯将前摄像头拍摄到的人物与后摄像头拍摄到的背景进行合成的方式相比,一方面,在采用双摄像头进行同步拍摄的同时,能够按照用户要求将拍摄到的两张图片进行处理,得到通过不同方式处理的两张不同效果的图片,以满足不同用户的审美需求,另一方面,通过分别将不同合成效果的图片显示在不同的显示屏上,方便了用户的查看与选择,进一步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具体地,第一摄像头与第二摄像头可以分别是前摄像头与后摄像头,前摄像头通常用于用户的人物近景自拍,后摄像头多用于远景的景物拍摄,通过预设不同的处理方式,可以得到不同效果的合成图片,比如近景人物与远景景物的合成方式,比如只保留背景景色、去除人物的合成,又比如保留近景人物的同时,将近景背景与远景景物进行合成等方式,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检测单元202还用于:检测第一图像和/或第二图像中是否具有面部特征信息;图像处理装置还包括:确定单元208,用于根据面部特征信息的检测结果,分别确定第一处理方式与第二处理方式。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检测第一图像和/或第二图像中是否具有面部特征信息,确定采集到的第一图像和/或第二图像中是否具有待拍摄的人物,以在确定采集到的第一图像和/或第二图像中具有待拍摄的人物时,分别确定第一处理方式与第二处理方式,以在通过第一处理方式与第二处理方式得到的合成图片中,均具有待拍摄的人物,在满足了用户拍摄需求的同时,能够得到不同效果、不同背景的人物图像,提升了拍摄效果,并为用户提供了选择空间。
另外,在确定采集到的第一图像/或第二图像中不具有面部特征信息时,即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采集到的均为纯景物图像,此时,可以保留后摄像头拍摄的第一图像作为第一合成图像,并根据预设的处理方式,将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中的主要景物进行合成,生成第二合成图像。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确定单元208还用于:在检测到第二图像中具有面部特征信息,并且在检测获取到拍摄指令时,分别确定第一图像的图层和第二图像的图层;确定单元208还用于:确定第二图像的图层中包括面部特征信息的人体轮廓;去除单元210,用于去除第一图像的图层中的与人体轮廓对应的图层;生成单元204还用于:将第二图像的图层与至进行裁剪操作后的第一图像的图层进行混合,以生成混合图层;确定单元208还用于:确定混合图层中的背景区域的颜色区分带;裁剪单元212还用于:在获取到剪裁指令时,根据颜色区分带,对第二图像的图层中的指定区分区域执行裁剪操作,以生成待合成图层;生成单元204还用于:对待合成图层执行色差调节操作,以生成第一合成图像。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检测到第二图像中具有面部特征信息,并在检测获取到拍摄指令时,在分别确定第一图像的图层和第二图像的图层后,确定第二图像的图层中包括面部特征信息的人体轮廓,以根据人体轮廓去除第一图像的图层中相对应的图层区域,从而保证合成后的人体轮廓的清晰度,将第二图像的图层与执行去除操作后的第一图像的图层进行混合,以生成混合图层,确定混合图层中的背景区域的颜色区分带,并提示给用户,在获取到用户的剪裁指令时,对第二图像的图层中的指定区分区域进行裁剪,以生成待合成图层,对待合成图层进行色差调节等操作,以生成第一合成图像,实现了在保留人物人体的同时,对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的背景进行合成,一方面,满足了人物拍摄的需求,另一方面丰富了图像背景,改进了第一合成图像的美化程度。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提取单元214,用于提取人形轮廓;复制单元216,用于将人形轮廓复制至空白画布,以生成第三图层;生成单元204还用于:将第三图层与第一图像的图层进行合成,以生成第二合成图像。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提取第二图像的图层中的人形轮廓,并将人形轮廓复制至空白画布中,生成第三图层,将第三图层与第一图像的图层进行合成,以生成第二合成图像,实现了将前摄像头拍摄到的人物图像与后摄像头拍摄到的景物图像进行合成的功能,提高了拍摄的便捷性与拍摄效果,满足了用户希望多角度拍摄与熔合的需求。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复制单元216还用于:在检测到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中不具有面部特征信息,并且在检测获取到拍摄指令时,复制第一图像的图层,以作为待混合图层;图像处理装置还包括:分离单元218,用于根据选择指令,分离待混合图层中的不混合区域;混合单元220,用于根据预设的混合模式,将不具有不混合区域的待混合图层与第二图像的图层进行混合,以作为混合图层;生成单元204还用于:对混合图层执行增加反差与饱和度操作,以生成第一合成图像。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检测到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中不具有面部特征信息时,即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均为景物图像,作为一种处理方式,可以根据用户的选择指令,将第一图像中的主要景物与第二图像中的主要景物进行混合,以将混合图像作为第一混合图像,从而实现了不同景物的融合,提升了图像的美观性。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拼接单元222,用于根据预设的拼接方式,将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拼接为拼接图像,以作为第二合成图像。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根据预设的拼接方式,将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拼接为拼接图像,将拼接图像作为第二合成图像,在保留了原来图像风貌的基础上,能够在一张图像中显示出来,并且通过预设不同的拼接方式,提升了合成图像的趣味性。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检测单元202还用于:在将第一合成图像与第二合成图像分别显示于第一显示屏与第二显示屏后,检测在预设时间段内是否获取对第一合成图像和/或第二合成图像的存储指令;图像处理装置还包括:存储单元224,用于根据存储指令的存储对象,将对应的合成图像存储至指定存储空间。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将第一合成图像与第二合成图像分别显示于第一显示屏与第二显示屏后,检测在预设时间段内是否获取对第一合成图像和/或第二合成图像的存储指令,在只检测到对第一合成图像的存储指令时,只存储第一合成图像,在只检测到对第二合成图像的存储指令时,只存储第二合成图像,在检测到对第一合成图像和第二合成图像的存储指令时,将第一合成图像和第二合成图像均存储,在预设时间段内未检测到存储指令时,则放弃保存第一合成图像和第二合成图像,通过将第一合成图像和第二合成图像分别显示在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后,根据用户的选择,进行选择性存储,一方面,使用户通过比较得到效果更好的合成图像,另一方面,通过用户的存储指令进行选择性存储,也防止了存储空间被过度占用。
其中,指定存储空间,可以是终端本身的内存,也可以是云盘存储。
另外,也可以采用采用单屏显示终端,通过分屏显示查看第一合成图像与第二合成图像,比如左右分屏、上下分屏或画中画分屏等方式。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终端的示意框图。
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终端300,包括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200,因此,该终端300包括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200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图像处理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如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图像处理方法,包括:步骤402,进入双摄像头拍摄模式;步骤404,在检测获取到拍摄指令时,启动双摄像头同时拍摄;步骤406,判断是否按照预设的处理方式进行合成处理,在判断结果为“是”时,进入步骤408,在判断结果为“否”时,进入步骤410;步骤408,将第一合成图像与第二合成图像分别显示于第一显示屏与第二显示屏;步骤410,判断是否保存任意一个合成图像,在判断结果为“是”时,进入步骤412,在判断结果为“否”时,结束进程;步骤412,保存图像。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终端的实体装置示意图。
如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终端的实体装置,包括:处理器1、拍摄装置2、显示装置3、输入装置4和存储器6。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拍摄装置2、显示装置3、输入装置4和存储器6可以通过总线5或其他方式连接,图5中以通过总线5连接为例。
其中,存储器5用于存储一组程序代码,处理器1调用存储器6中存储的程序代码,用于执行以下操作:
通过拍摄装置2和显示装置3在将第一摄像头采集的第一图像显示于第一显示屏,以及将第二摄像头采集的第二图像显示于第二显示屏时,检测是否获取拍摄指令;
在检测获取到拍摄指令时,根据预设的第一处理方式,生成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的第一合成图像;以及
根据预设的第二处理方式,生成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的第二合成图像;
通过显示装置3,将第一合成图像与第二合成图像分别显示于第一显示屏与第二显示屏。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处理器1调用存储器6中存储的程序代码,在通过拍摄装置2和显示装置3在将第一摄像头采集的第一图像显示于第一显示屏,以及将第二摄像头采集的第二图像显示于第二显示屏时,检测是否获取拍摄指令前的操作具体为:
检测第一图像和/或第二图像中是否具有面部特征信息;
根据面部特征信息的检测结果,分别确定第一处理方式与第二处理方式。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处理器1调用存储器6中存储的程序代码,在检测获取到拍摄指令时,根据预设的第一处理方式,生成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的第一合成图像,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在检测到第二图像中具有面部特征信息,并且在检测获取到拍摄指令时,分别确定第一图像的图层和第二图像的图层;
确定第二图像的图层中包括面部特征信息的人体轮廓;
去除第一图像的图层中的与人体轮廓对应的图层;
将第二图像的图层与执行去除操作后的第一图像的图层进行混合,以生成混合图层;
确定混合图层中的背景区域的颜色区分带;
在获取到剪裁指令时,根据颜色区分带,对第二图像的图层中的指定区分区域执行裁剪操作,以生成待合成图层;
对待合成图层执行色差调节操作,以生成第一合成图像。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处理器1调用存储器6中存储的程序代码,根据预设的第二处理方式,生成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的第二合成图像,具体还包括以下步骤:
提取人形轮廓;
将人形轮廓复制至空白画布,以生成第三图层;
将第三图层与第一图像的图层进行合成,以生成第二合成图像。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处理器1调用存储器6中存储的程序代码,还包括:
在将第一合成图像与第二合成图像分别显示于第一显示屏与第二显示屏后,通过输入装置4检测在预设时间段内是否获取对第一合成图像和/或第二合成图像的存储指令;
根据存储指令的存储对象,将对应的合成图像存储至指定存储空间。
本发明实施例图像处理方法中的步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顺序调整、合并和删减。
本发明实施例终端中的单元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并、划分和删减。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图像处理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PROM)、一次可编程只读存储器(One-tim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OTPROM)、电子抹除式可复写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器、磁盘存储器、磁带存储器、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数据的计算机可读的任何其他介质。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与单纯将前摄像头拍摄到的人物与后摄像头拍摄到的背景进行合成的方式相比,一方面,在采用双摄像头进行同步拍摄的同时,能够按照用户要求将拍摄到的两张图片进行处理,得到通过不同方式处理的两张不同效果的图片,以满足不同用户的审美需求,另一方面,通过分别将不同合成效果的图片显示在不同的显示屏上,方便了用户的查看与选择,进一步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