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语音识别功能的北斗卫星通信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90245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语音识别功能的北斗卫星通信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语音识别功能的北斗卫星通信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卫星通信科技迅速发展,我国已成功发射23科北斗通信卫星。近年来,北斗卫星定位与通信市场已逐步向民用市场开放,相应的维护费用也在逐年降低。

目前,移动通信系统已被广泛采用,但需要在移动基站覆盖范围内才能进行正常通信,由于建设基站受成本及环境影响,导致特殊环境下移动基站信号无法覆盖,如大海、沙漠、高原等偏远地区,进而无法实现移动通信。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具有独特的短报文通信功能,可以实现用户与北斗卫星总站之间通信,也可实现用户与用户之间的通信。不仅可以接收到卫星发送的位置信息,还可以发送自己当前位置信息,该功能有助于搜救等情况。该通信方式有以下不足:(1)依赖手动编辑输入,而对输入法的使用能力决定了报文编辑的快慢,不利于快速发送;(2)某些场合无法解放双手,或无法用双眼去查看编辑界面则无法实现通信。

申请号为201310277398.9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基于北斗卫星的语音传输方法和装置,包括以下步骤:采集语音数据;对所述语音数据编码,并形成编码数据对所述编码数据分段,并封装成一组或一组以上的子数据包;发送所述子数据包至北斗卫星;从北斗卫星处接收所述子数据包;校验所述子数据包,重组所述子数据包并得到所述编码数据;所述编码数据通过数模转换形成模拟数据;输出所述模拟数据。上述基于北斗卫星的语音传输方法及装置,通过对需要传输的语音数据进行编码得到编码数据,并对编码数据分段并封装成若干个子数据包,然后通过北斗卫星传输数据,再通过数模转换得到模拟数据,最终实现语音数据的传输。但该方法存在以下不足,将语音信号进行压缩,通过北斗短信数据传输,由于压缩后语音数据量较大,北斗带宽有限,使得传输速度极为缓慢,因此无法达到实时通信,在救灾、预警等特殊情况下,无法实现实时语音通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语音识别功能的北斗卫星通信装置及方法,解决了在救灾和预警等特殊情况下,无法实现实时语音通信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语音识别功能的北斗卫星通信装置,包括第一语音交互装置、第一信息处理装置、第一北斗通信装置、第二北斗通信装置、第二信息处理装置和第二语音交互装置;

所述第一语音交互装置与所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连接;所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与所述第一北斗通信装置连接;所述第二北斗通信装置与所述第一北斗通信装置无线连接;

所述第一语音交互装置用于获取语音数据,并将语音数据转换为文本数据;

所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用于将所述文本数据进行压缩、加密和拆包,得到一个及一个以上的子文本数据包;

所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用于将子文本数据包进行组包、解密和解压,得到所述文本数据;

所述第二语音交互装置用于将文本数据转换为语音数据;

所述第二北斗通信装置与所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连接;所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与所述第二语音交互装置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具有语音识别功能的北斗卫星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第一语音数据,并将所述第一语音数据转换为文本数据;

S2:压缩所述文本数据,得到压缩数据;加密所述压缩数据,得到加密数据;拆包所述加密数据,得到一组或一组以上的子加密数据;

S3:第一北斗通信装置发送所述子加密数据至北斗卫星;

S4:第二北斗通信装置通过北斗卫星接收所述子加密数据;

S5:将所述子加密数据进行组包,得到所述加密数据;解密所述加密数据,得到所述压缩数据;解压所述压缩数据,得到所述文本数据;将所述文本数据转换为语音数据,得到第二语音数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语音识别功能的北斗卫星通信装置及方法,该北斗卫星通信装置具备实时定位、短报文通信、精密授时等功能;通过第一语音交互装置获取第一语音数据,并转换为文本数据;第一信息处理装置能够将所述文本数据进行压缩、加密、拆包后,通过北斗的短报文功能对数据进行传送,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及安全性;接收数据后,利用第二信息处理装置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所述文本数据;利用第二语音交互装置将所述文本数据转换为语音数据;本发明解决了由于音频信号压缩后数据量较大,而受北斗卫星带宽限制,导致的传输速度慢、语音通讯滞后的问题,在救灾、预警等特殊情况具有实用性,使上述装置可以像对讲机一样,通过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几千公里之外的用户进行实时语音对讲,提高了北斗通讯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有语音识别功能的北斗卫星通信装置的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具有语音识别功能的北斗卫星通信方法的流程框图;

标号说明:

1、第一语音交互装置;2、第一信息处理装置;3、第一北斗通信装置;4、第二北斗通信装置;5、第二信息处理装置;6、第二语音交互装置;7、第一电源装置;8、第一CPU;9、第一存储器;10、第二电源装置;11、第二CPU;12、第二存储器;13、第一扬声器;14、第一显示屏;15、第二扬声器;16、第二显示屏;17、第一北斗通信模块;18、第一射频组件;19、第二北斗通信模块;20、第二射频组件;21、键盘;22、触摸屏;23、远程控制开关;24、调制单元;25、第一天线;26、解调单元;27、第二天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本发明最关键的构思在于:将语音数据转换为文本数据,通过北斗的短报文功能将数据进行传送,接收数据,并将其转换为语音数据,解决了语音数据由于数据量较大,而受北斗卫星带宽限制,导致传输速度慢、语音通讯滞后的问题。

请参照图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具有语音识别功能的北斗卫星通信装置,包括第一语音交互装置1、第一信息处理装置2、第一北斗通信装置3、第二北斗通信装置4、第二信息处理装置5和第二语音交互装置6;

所述第一语音交互装置1与所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2连接;所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2与所述第一北斗通信装置3连接;所述第二北斗通信装置4与所述第一北斗通信装置3无线连接;

所述第一语音交互装置1用于获取语音数据,并将语音数据转换为文本数据;

所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2用于将所述文本数据进行压缩、加密和拆包,得到一个及一个以上的子文本数据包;

所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5用于将子文本数据包进行组包、解密和解压,得到所述文本数据;

所述第二语音交互装置6用于将文本数据转换为语音数据;

所述第二北斗通信装置4与所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5连接;所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5与所述第二语音交互装置6连接。

从上述描述可知,该北斗卫星通信装置具备实时定位、短报文通信、精密授时等功能;通过第一语音交互装置获取第一语音数据,并转换为文本数据;第一信息处理装置能够将所述文本数据进行压缩、加密、拆包后,通过北斗的短报文功能对数据进行传送,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及安全性;接收数据后,利用第二信息处理装置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所述文本数据;利用第二语音交互装置将所述文本数据转换为语音数据;本发明解决了由于音频信号压缩后数据量较大,而受北斗卫星带宽限制,导致的传输速度慢、语音通讯滞后的问题,在救灾、预警等特殊情况具有实用性,使上述装置可以像对讲机一样,通过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几千公里之外的用户进行实时语音对讲,提高了北斗通讯的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2包括第一电源装置7、第一CPU8和第一存储器9;所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5包括第二电源装置10、第二CPU11和第二存储器12;

所述第一电源装置7与所述第一CPU8连接;所述第一语音交互装置1包括麦克风陈列和语音识别装置;所述语音识别装置用于将语音数据转换为文本数据;所述麦克风阵列与所述语音识别装置连接;所述语音识别装置与所述第一CPU8连接;所述第一CPU8与所述第一北斗通信装置3连接;所述第一存储器9与所述第一CPU8连接;

所述第二电源装置10与所述第二CPU11连接;所述第二北斗通信装置4与所述第二CPU11连接;所述第二CPU11与所述第二存储器12连接;所述第二CPU11与所述第二语音交互装置6连接。

从上述描述可知,存储器负责存储相关数据信息,并要求掉电后所存储的信息仍然不会丢失,因此可以采用FLASH等不挥发性存储器;需存储的数据信息包括:已接收的语音和文本数据及已发送的语音和文本数据,均以字符形式存储,以便调用及查阅;CPU为信息处理单元的核心部件,负责生成所有控制指令、处理所有运算请求等;电源装置将输入的直流电源进一步转换成装置上所需的各种直流电源,如给CPU、存储器、北斗通信装置、语音交互装置等提供直流输入,并起到控制其它各模块供电开关的作用;所述麦克风阵列,可实现嘈杂环境下的语音信号采集,麦克风将语音数据转换成电信号输入到语音交互装置的输入链路中,左声道音频信号经模块内部降噪、高精度A/D转换后,传输到语音识别装置,将语音数据转换为文本数据;当某些场合无法解放双手,或无法用双眼去查看编辑界面,通过所述的第一语音交互装置,能够实现实时语音通信功能。

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具有语音识别功能的北斗卫星通信装置,还包括第一扬声器13、第一显示屏14、第二扬声器15和第二显示屏16;

所述第一扬声器13与所述第一CPU8连接;所述第一显示屏14与所述第一CPU8连接;所述第二扬声器15与所述第二CPU11连接;所述第二显示屏16与所述第二CPU11连接。

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所述第一显示屏,能够显示所述文本数据,通过所述第一扬声器能够播放去噪后的语音数据,从而确认将要传输的数据正确性;通过所述第二显示屏显示文本数据,通过所述第二扬声器播放语音数据,能够直观明了的将接收到的数据显示及播放出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北斗通信装置3包括第一北斗通信模块17和第一射频组件18;所述第二北斗通信装置4包括第二北斗通信模块19和第二射频组件20;所述第一北斗通信模块17与所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2连接;所述第一北斗通信模块17与所述第一射频组件18连接;所述第一射频组件18通过北斗卫星与所述第二射频组件20无线连接;

所述第二北斗通信模块19与所述第二射频组件20连接;所述第二北斗通信模块19与所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5连接;

所述第一射频组件包括调制单元24和第一天线25;所述第二射频组件包括解调单元26和第二天线27;

所述第一北斗通信模块17与所述调制单元24连接;所述调制单元24与所述第一天线25连接;所述第一天线25与所述第二天线27无线连接;所述第二天线27与所述解调单元26连接;所述解调单元26与所述第二北斗通信模块19连接。

从上述描述可知,所述第一射频组件的调制单元将数据调制成射频信号,并通过第一天线发送至北斗卫星;所述第二射频组件的第二天线通过北斗卫星,接收数据,并通过解调单元将接收到的数据解调后,将其传输至所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进行组包、解密及解压,将其转换为文本数据。

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具有语音识别功能的北斗卫星通信装置,还包括键盘21或触摸屏22、远程控制开关23;

所述键盘21与所述第一CPU8连接;所述触摸屏22与所述第一CPU8连接;

所述远程控制开关23与所述第一CPU8连接。

从上述描述可知,当某些场合无法解放双手,或无法用双眼去查看编辑界面,通过按下远程控制开关,所述第二北斗通信装置能够实现对所述第一北斗通信装置进行远程控制,在救灾、预警等特殊情况具有实用性;正常情况下,还可以通过键盘或者触摸屏输入文本数据,进行传输,具有正常的短报文发送功能,使输入数据方式具有多元化的。

所述的第一语音交互装置,能够实现实时语音通信功能。

请参照图2,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具有语音识别功能的北斗卫星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第一语音数据,并将所述第一语音数据转换为文本数据;

S2:压缩所述文本数据,得到压缩数据;加密所述压缩数据,得到加密数据;拆包所述加密数据,得到一组或一组以上的子加密数据;

S3:第一北斗通信装置发送所述子加密数据至北斗卫星;

S4:第二北斗通信装置通过北斗卫星接收所述子加密数据;

S5:将所述子加密数据进行组包,得到所述加密数据;解密所述加密数据,得到所述压缩数据;解压所述压缩数据,得到所述文本数据;将所述文本数据转换为语音数据,得到第二语音数据。

从上述描述,北斗卫星通信装置具备实时定位、短报文通信、精密授时等功能;通过第一语音交互装置获取第一语音数据,并转换为文本数据;将所述文本数据进行压缩、加密、拆包后,通过北斗的短报文功能对数据进行传送,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及安全性;接收数据后,对其进行组包、解密和解压,得到所述文本数据;利用第二语音交互装置将所述文本数据转换为语音数据;本发明解决了由于音频信号压缩后数据量较大,而受北斗卫星带宽限制,导致的传输速度慢、语音通讯滞后的问题,在救灾、预警等特殊情况具有实用性,使上述装置可以像对讲机一样,通过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几千公里之外的用户进行实时语音对讲,提高了北斗通讯的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S1还包括:存储所述第一语音数据;播放所述第一语音数据;存储所述文本数据;显示所述文本数据;

所述S4还包括:存储所述第二语音数据;播放所述第二语音数据;存储所述文本数据;显示所述文本数据。

从上述描述可知,显示所述文本数据及语音数据,在处理数据前确认将要传输的数据正确性;接收数据并将其转换为文本数据,显示文本数据及播放语音数据,能够直观明了的将接收到的数据显示及播放出来;同时将语音数据及文本数据保存,方便后续的数据的查读。

进一步的,所述S4和所述S5之间还包括:

通过所述子加密数据的格式判断所述子加密数据是否正确;若不正确,则重复步骤S2和S3;

所述子加密数据的格式包括:

数据包组数,记录子加密数据的总数量;

分组标识,指示数据分段处;

本组序号,记录子加密数据的序号;

有效字节,记录子加密数据的内容;

奇偶检验位,检验子加密数据的字节是否正确完整。

从上述描述可知,对接收到的子加密数据进行校验,确保所收到的子数据包的正解性,并且校验子加密数据的序号、数量等,确认所有子加密数据传输完毕;否则,出现丢失等情况,接收方启动数据重发机制,向发送信息方发送数据重发请求。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之前还包括设置键盘的快捷键;通过触发的快捷操作获取所述第一语音数据。

从上述描述可知,当某些场合无法解放双手,通过触发的快捷操作获取所述第一语音数据,并将其转换为文本数据进行传输,在紧急求救、地震等场合具有特殊的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具有语音识别功能的北斗卫星通信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二北斗通信装置通过远程控制开关与所述第一北斗通信装置进行实时语音通信。

从上述描述可知,当某些场合无法解放双手,或无法用双眼去查看编辑界面,通过按下远程控制开关,所述第二北斗通信装置能够实现对所述第一北斗通信装置进行远程控制,在救灾、预警等特殊情况具有实用性。

请参照图1,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为: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具有语音识别功能的北斗卫星通信装置,包括第一语音交互装置1、第一信息处理装置2、第一北斗通信装置3、第二北斗通信装置4、第二信息处理装置5和第二语音交互装置6;

所述第一语音交互装置1与所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2连接;所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2与所述第一北斗通信装置3连接;所述第二北斗通信装置4与所述第一北斗通信装置3无线连接;所述第一语音交互装置1用于获取语音数据,并将语音数据转换为文本数据;所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2用于将所述文本数据进行压缩、加密和拆包,得到一个及一个以上的子文本数据包;所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5用于将子文本数据包进行组包、解密和解压,得到所述文本数据;所述第二语音交互装置6用于将文本数据转换为语音数据;所述第二北斗通信装置4与所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5连接;所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5与所述第二语音交互装置6连接。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解决了由于音频信号压缩后数据量较大,而受北斗卫星带宽限制,导致的传输速度慢、语音通讯滞后的问题,在救灾、预警等特殊情况具有实用性,使上述装置可以像对讲机一样,通过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几千公里之外的用户进行实时语音对讲,提高了北斗通讯的效率。

本发明的实施例二为: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一种具有语音识别功能的北斗卫星通信装置还包括键盘21或触摸屏22、远程控制开关23;

所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2包括第一电源装置7、第一CPU8和第一存储器9;所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5包括第二电源装置10、第二CPU11和第二存储器12;所述第一电源装置7与所述第一CPU8连接;所述第一语音交互装置1包括麦克风陈列和语音识别装置;所述语音识别装置用于将语音数据转换为文本数据;所述麦克风阵列与所述语音识别装置连接;所述语音识别装置与所述第一CPU8连接;所述第一CPU8与所述第一北斗通信装置3连接;所述第一存储器9与所述第一CPU8连接;所述第二电源装置10与所述第二CPU11连接;所述第二北斗通信装置4与所述第二CPU11连接;所述第二CPU11与所述第二存储器12连接;所述第二CPU11与所述第二语音交互装置6连接;

所述键盘21与所述第一CPU8连接;所述触摸屏22与所述第一CPU8连接;所述远程控制开关23与所述第一CPU8连接。

从上述描述可知,所述麦克风阵列,可实现嘈杂环境下的语音信号采集,麦克风将语音数据转换成电信号输入到语音交互装置的输入链路中,左声道音频信号经模块内部降噪、高精度A/D转换后,传输到语音识别装置,将语音数据转换为文本数据;当某些场合无法解放双手,或无法用双眼去查看编辑界面,通过所述的第一语音交互装置,能够实现实时语音通信功能;当某些场合无法解放双手,或无法用双眼去查看编辑界面,通过按下远程控制开关,所述第二北斗通信装置能够实现对所述第一北斗通信装置进行远程控制,在救灾、预警等特殊情况具有实用性;正常情况下,还可以通过键盘或者触摸屏输入文本数据,进行传输,具有正常的短报文发送功能,使输入数据方式具有多元化的。

本发明的实施例三为:

键盘输入负责设置通信呼叫的号码,并控制语音呼叫的开始与停止;

第一语音交互装置采集语音数据,并将其传送给语音识别装置,语音识别装置将语音数据转换为文本数据,第一CPU控制将转换后的文本数据或直接输入的文件数据传输给第一信息处理装置;

第一信息处理装置将文本数据进行压缩、加密和拆包处理后,传输至第一北斗通信装置的第一射频组件,发送处理后的数据;第二北斗通信装置经北斗卫星接收数据,并将其进行组包、解密及解压,传输至第二语音交互装置,并将其转换语音数据,播放转换后的语音数据,同时显示文本数据。

请参照图2,本发明的实施例四为: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具有语音识别功能的北斗卫星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第一语音数据,并将所述第一语音数据转换为文本数据;

S2:压缩所述文本数据,得到压缩数据;加密所述压缩数据,得到加密数据;拆包所述加密数据,得到一组或一组以上的子加密数据;

S3:第一北斗通信装置发送所述子加密数据至北斗卫星;

S4:第二北斗通信装置通过北斗卫星接收所述子加密数据;

S5:将所述子加密数据进行组包,得到所述加密数据;解密所述加密数据,得到所述压缩数据;解压所述压缩数据,得到所述文本数据;将所述文本数据转换为语音数据,得到第二语音数据。

从上述描述可知,将所述文本数据进行压缩、加密、拆包后,通过北斗的短报文功能对数据进行传送,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及安全性。

本发明的实施例五为:

实施例五与实施例四的区别在于,所述步骤S1之前还包括设置键盘的快捷键;通过触发的快捷操作获取所述第一语音数据;所述第二北斗通信装置通过远程控制开关与所述第一北斗通信装置进行实时语音通信;所述S4和所述S5之间还包括:通过所述子加密数据的格式判断所述子加密数据是否正确;若不正确,则重复步骤S2和S3。

从上述描述可知,当某些场合无法解放双手,或无法用双眼去查看编辑界面,通过按下远程控制开关,所述第二北斗通信装置能够实现对所述第一北斗通信装置进行远程控制,在救灾、预警等特殊情况具有实用性;通过触发的快捷操作获取所述第一语音数据,并将其转换为文本数据进行传输,在紧急求救、地震等场合具有特殊的作用;对接收到的子加密数据进行校验,确保所收到的子数据包的正解性,保证了接收到的数据是正确完整的。

本发明的实施例六为:

北斗卫星的数据传输能力有限,在传统数据传输装置的信号无法覆盖的区域会给通信带来困难,尤其是在遭遇紧急事件时需要通过语音进行交流,此时所需要传输的数据量已经超过北斗卫星所能够承载的数据传输量,传统的语音压缩传输方法由于传输数据量大,而北斗卫星带宽限制,导致音频数据传输时间长,使得语音通讯实时性严重滞后,无法实现紧急情况下的实时语音通信要求;

本发明提供了具有语音识别的北斗卫星通信的数据发送方法,包括:

键盘拨号并呼叫:获取的是指定被呼叫方的通信号码,并启动呼叫,进而开始语音采集;也可选择一键呼叫按键,直接启动预设置的通信号码,该功能在紧急情况下较实用;若无键盘输入,则跳至步骤:触摸屏信息输入并发送;触摸屏信息输入并发送:若无键盘输入情况下,通过触摸屏编辑文本信息及通信号码,编辑完成后点击发送,文本信息转换成UTF8编码格式后,即传输至信息处理装置进行数据处理;

语音采集:获取用户所发出声音,通过麦克风阵列将声音信号转换为模拟电信号;将模拟音频信号降噪、A/D转换:对所采集的语音数据进行过滤,并进行降噪处理,进而经过A/D转换,将模拟信号转化成数字信号;

语音特征识别、上传编码:通过语音识别引擎,对语音数据的特征值进行分析,并与识别引擎中存储单元的字符特征值进行比对、搜索,输出对应字的编码,并默认以UTF8编码方式输出编码,同时可设置输出GB2313编码格式,通过串口传输给信息处理单元;

编码数据存储:将编码数据存储在存储单元中,同时记录语音采集时间、发送时间以及被呼叫对象,以便调用通话记录;

文本显示:将编码数据转化成对应文本信息,并显示在液晶屏上,以便操作人员核对即将要发送语音数据进行核对,无误则确认发送;

编码数据压缩算法:由于北斗卫星带宽限制,减小数据量可减少数据传输时间,提高通信的实时性能;将接收到的编码数据进行压缩算法,减少其数据量大小;采用霍夫曼编码方式,对获取的数据进行压缩;

编码数据加密算法:对接收到的北斗数据进行加密;可采用的加密算法:凯撒(Caesar)算法、DES算法、RSA算法、MD5算法或PGP算法等;

子数据包重组:将已经接收完毕的子数据包组,按照子数据包序号,按序重组数据包,得到完整的数据包;

解密重组的数据包:将重组后的数据包,送入解密单元;按约定的解密算法,利用系统默认解密密匙,实现对重组后数据包进行解密,得到解密后编码数据压缩包;

解压重组的数据包:对重组后的数据包进行解压缩算法,得到原始的编码数据包;采用霍夫曼编码方式,对重组后的数据包进行解压缩,获得原始编码数据包,编码格式为UTF8;

完整编码数据存储:对完整的原始编码数据进行存储,同时转换成文本信息显示在液晶屏上,如特殊命令词则同时输出开关量信号,以达到控制远程设备的要求;

合成数字音频信号、D/A转换:编码数据通过语音合成引擎,合成相应特征值的数字音频信号,并经内部D/A转换模块,输出模拟音频信号;

模拟信号放大输出扬声器播放:输出的模拟数据通过放大电路后,经扬声器把接收到的数据进行播放;

通过对需要传输的语音数据进行采集、经模数转换并对比特征值,得到对应字的编码数据,并对编码数据进行压缩、加密并分段、封装成若干个子数据包,然后通过北斗卫星传输数据;接收端,再通过数据组包,解密、解压得到完整数据包,编码数据经语音合成单元后输出数字音频信号,数模转换得到模拟音频数据,进行放大处理后由扬声器播放语音,最终实现北斗卫星的语音实时传输。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语音识别功能的北斗卫星通信装置及方法,该北斗卫星通信装置具备实时定位、短报文通信、精密授时等功能;通过第一语音交互装置获取第一语音数据,并转换为文本数据;第一信息处理装置能够将所述文本数据进行压缩、加密、拆包后,所述第一射频组件的调制单元对处理后的数据调制成射频信号,并通过第一天线发送至北斗卫星进行发送,所述第二射频组件的第二天线通过北斗卫星,接收数据,并通过解调单元将接收到的数据解调后,并通过将其传输至所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进行组包、解密及解压,将其转换为文本数据,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及安全性;利用第二语音交互装置将所述文本数据转换为语音数据;本发明解决了由于音频信号压缩后数据量较大,而受北斗卫星带宽限制,导致的传输速度慢、语音通讯滞后的问题,在救灾、预警等特殊情况具有实用性,使上述装置可以像对讲机一样,通过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几千公里之外的用户进行实时语音对讲,提高了北斗通讯的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