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S卡设置方法和装置及基于双卡的设置DDS卡的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1931913阅读:1196来源:国知局
DDS卡设置方法和装置及基于双卡的设置DDS卡的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DDS卡设置方法和装置及基于双卡的设置DDS卡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机等终端可装载的用于上网的SIM卡(如SIM卡,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Module客户识别模块)的数量已经不再被限制为一个,而可以是两张。终端装载SIM卡的数量的增多,使得用户可以根据具体使用场景,选择其中一张SIM卡作为DDS卡(Data Default Sub,默认数据卡)进行网络业务处理,如浏览网页、语音聊天或在线支付等,给用户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传统的DDS卡的设置方法中,由于主卡槽支持的网络模式多,可支持任一种2G/3G/4G网络,副卡槽仅支持2G网络,当用户将SIM卡置于主卡槽,系统默认将该SIM卡作为DDS卡,则该DDS卡可实现使用2G/3G/4G网络中的任一种,即DDS卡上网性能不受限制,而当用户将SIM卡置于副卡槽,系统在确认主卡槽上没有可用SIM卡时,会默认将该SIM卡作为DDS卡,此时,DDS卡却只能使用2G网络,即DDS卡的上网性能会受限。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解决上网性能受限制的DDS卡设置方法和装置及基于双卡的设置DDS卡的方法和装置。

一种DDS卡设置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卡槽中SIM卡的数量;

若所述SIM卡的数量是一个,则获取与所述SIM卡绑定的协议栈;

若所述协议栈是副协议栈,则解除所述副协议栈与所述SIM卡的绑定关系并将主协议栈与所述SIM卡进行绑定;

设置所述SIM卡为DDS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获取与所述SIM卡绑定的协议栈之后,还包括:若所述协议栈是主协议栈,则进入所述设置所述SIM卡为DDS卡的步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若所述SIM卡的数量是两个,则分别获取与所述两个SIM卡绑定的协议栈,设置与所述主协议栈绑定的所述SIM卡为DDS卡。

一种DDS卡设置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数量判断模块,用于检测卡槽中SIM卡的数量;

协议栈获取模块,用于若所述SIM卡的数量是一个,获取与所述SIM卡绑定的协议栈;

主协议栈绑定模块,用于若所述协议栈是副协议栈,则解除所述副协议栈与所述SIM卡的绑定关系并将主协议栈与所述SIM卡进行绑定;

DDS卡设置模块,用于设置所述SIM卡为DDS卡。

上述DDS卡设置方法和装置,通过检测SIM卡的数量,若SIM卡的数量是一个,则获取与该SIM卡绑定的协议栈,若该协议栈是副协议栈,则解除该副协议栈与该SIM卡的绑定关系并将主协议栈与该SIM卡进行绑定,设置该SIM卡为DDS卡。由于主协议栈支持的网络模式多,可支持任一种2G/3G/4G网络,副协议栈仅支持2G网络,则通过解除副协议栈与SIM卡的绑定关系并将主协议栈与该SIM卡进行绑定,使得上网性能不受限制。

一种基于双卡的设置DDS卡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DDS卡切换指令;

设置与主协议栈绑定的第一SIM卡的网络模式为2G,以及设置与副协议栈绑定的第二SIM卡的网络模式为4G/3G;

通过交叉绑定机制将所述主协议栈与所述第二SIM卡进行绑定;

设置所述第二SIM卡为DDS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过交叉绑定机制将所述主协议栈与所述第二SIM卡进行绑定,包括:解除所述主协议栈与所述第一SIM卡的绑定关系,解除所述副协议栈与所述第二SIM卡的绑定关系;将主协议栈与所述第二SIM卡进行绑定,将副协议栈与所述第一SIM卡进行绑定。

一种基于双卡的设置DDS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切换指令获取模块,用于获取DDS卡切换指令;

网络模式更改模块,用于设置与主协议栈绑定的第一SIM卡的网络模式为2G,以及设置与副协议栈绑定的第二SIM卡的网络模式为4G/3G;

交叉绑定模块,用于通过交叉绑定机制将所述主协议栈与所述第二SIM卡进行绑定;

DDS设置模块,用于设置所述第二SIM卡为DDS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交叉绑定模块用于解除所述主协议栈与所述第一SIM卡的绑定关系,解除所述副协议栈与所述第二SIM卡的绑定关系;将主协议栈与所述第二SIM卡进行绑定,将副协议栈与所述第一SIM卡进行绑定。

上述基于双卡的设置DDS卡的方法和装置,通过获取DDS卡切换指令,设置与主协议栈绑定的第一SIM卡的网络模式为2G,以及设置与副协议栈绑定的第二SIM卡的网络模式为4G/3G,设置第二SIM卡为DDS卡。由于主协议栈支持的网络模式多,可支持任一种2G/3G/4G网络,副协议栈仅支持2G网络,则通过交叉绑定机制将主协议栈与第二SIM卡进行绑定,使得上网性能不受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的DDS卡设置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另一个实施例中的DDS卡设置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的基于双卡的设置DDS卡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图3的交叉绑定机制的流程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的DDS卡设置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的基于双卡的设置DDS卡的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提供了一种DDS卡设置方法,该方法包括:

步骤102,检测卡槽中SIM卡的数量。

本实施例中,初始化SIM卡的数量为零,依次读取卡槽上的SIM卡的信息,若读取到SIM卡的信息,则SIM卡的数量加一,从而实现检测SIM卡的数量。这里的信息可以是SIM卡的状态、序列号、提供商代码、提供商名称、国别、联系人中的至少一种。

步骤104,若SIM卡的数量是一个,则获取与SIM卡绑定的协议栈。

协议栈是指网络中各层协议的总和,其形象的反映了一个网络中文件传输的过程:由上层协议到底层协议,再由底层协议到上层协议。手机通过内置调制解调器的协议栈将数字信号转化为模拟信号(调制),再将模拟信号还原为数字信号(解调),从而实现手机之间的通信。双卡手机的调制解调器的协议栈分为主协议栈和副协议栈,主协议栈支持的网络模式较多,可支持2G/3G/4G网络中的任一种,具体包括TDD-LTE(Time Division Duplexing-Long Term Evolution,时分双工长期演进,4G网络),FDD-LTE(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Long Term Evolution,频分双工长期演进,4G网络),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宽带码分多址,3G网络),TDS-CDMA(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时分同步码分多址,3G网络),EVDO(Evolution-Data Only,3G网络),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全球移动通信系统,2G网络),CDMA1X(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1X,3G网络);副协议栈支持的网络模式较少,只支持2G网络,即GSM。

根据步骤102的结果,可确定手机中可用SIM卡的数量,若可用SIM卡的数量是一个,则获取与SIM卡绑定的协议栈,根据该协议栈的类别,进行后续操作。

步骤106,若协议栈是副协议栈,则解除副协议栈与SIM卡的绑定关系并将主协议栈与SIM卡进行绑定。

由于主协议栈支持的网络模式较多,可支持2G/3G/4G网络中的任一种,副协议栈支持的网络模式较少,只支持2G网络,因此,若获取到与SIM卡绑定的协议栈为副协议栈,则解除该副协议栈与该SIM卡的绑定关系,并将主协议栈与该SIM卡进行绑定。

步骤108,设置SIM卡为DDS卡。

DDS卡(Data Default Sub,默认数据卡)是系统默认的可用作上网的数据卡。将上述与主协议栈进行绑定的SIM卡设置为DDS卡,则可实现上网性能不受限制。这里的上网性能是指网络模式。

本实施例中,通过检测SIM卡的数量,若SIM卡的数量是一个,则获取与该SIM卡绑定的协议栈,若该协议栈是副协议栈,则解除该副协议栈与该SIM卡的绑定关系并将主协议栈与该SIM卡进行绑定,设置该SIM卡为DDS卡。由于主协议栈支持的网络模式多,可支持任一种2G/3G/4G网络,副协议栈仅支持2G网络,则通过解除副协议栈与SIM卡的绑定关系并将主协议栈与该SIM卡进行绑定,使得该SIM卡的上网性能不受限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若协议栈是主协议栈,则进入设置SIM卡为DDS卡的步骤。本实施例中,与SIM卡绑定的是主协议栈,主协议栈支持的网络模式较多,则可直接设置改SIM卡为DDS卡,从而实现该SIM卡的上网性能不受限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方法还包括:若SIM卡的数量是两个,则分别获取与两个SIM卡绑定的协议栈;设置与主协议栈绑定的SIM卡为DDS卡。本实施例中,由于双卡槽上插入了两张可用的SIM卡,则通过分别获取与该两张SIM卡绑定的协议栈,确定与主协议栈进行绑定的SIM卡并将其设定为DDS卡,从而实现手机上网性能不受限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提供了另一种DDS卡设置方法,该方法包括:

步骤202,检测卡槽中SIM卡的数量。

本实施例中,初始化SIM卡的数量为零,依次读取卡槽上的SIM卡的信息,若读取到SIM卡的信息,则SIM卡的数量加一,从而实现检测SIM卡的数量。这里的信息可以是SIM卡的状态、序列号、提供商代码、提供商名称、国别、联系人中的至少一种。

步骤204,判断检测到的SIM卡的数量是否为一个,若是则进入步骤206,否则进入步骤214。

步骤206,获取与SIM卡绑定的协议栈并进入步骤208。

协议栈是指网络中各层协议的总和,其形象的反映了一个网络中文件传输的过程:由上层协议到底层协议,再由底层协议到上层协议。手机通过内置调制解调器的协议栈将数字信号转化为模拟信号(调制),再将模拟信号还原为数字信号(解调),从而实现手机之间的通信。双卡手机的调制解调器的协议栈分为主协议栈和副协议栈,主协议栈支持的网络模式较多,可支持2G/3G/4G网络中的任一种,副协议栈支持的网络模式较少,只支持2G网络。

根据步骤202的结果,可确定手机中可用SIM卡的数量,若可用SIM卡的数量是一个,则获取与SIM卡绑定的协议栈,根据该协议栈的类别,进行后续操作。

步骤208,判断协议栈是否为主协议栈,若是则进入步骤212,否则进入步骤210。

步骤210,解除副协议栈与SIM卡的绑定关系并将主协议栈与SIM卡进行绑定并进入步骤212。

由于主协议栈支持的网络模式较多,可支持2G/3G/4G网络中的任一种,副协议栈支持的网络模式较少,只支持2G网络,因此,若获取到与SIM卡绑定的协议栈为副协议栈,则解除该副协议栈与该SIM卡的绑定关系,并将主协议栈与该SIM卡进行绑定。

步骤212,设置SIM卡为DDS卡。

DDS卡(Data Default Sub,默认数据卡)是系统默认的可支持上网的数据卡。将上述与主协议栈进行绑定的SIM卡设置为DDS卡,则可实现上网性能不受限制。这里的上网性能是指网络模式。

步骤214,分别获取与两个SIM卡绑定的协议栈并进入步骤216。

同样的,根据步骤202的结果,可确定手机中可用SIM卡的数量。若可用SIM卡的数量是两个,则分别获取与两个SIM卡绑定的协议栈,根据两个SIM卡绑定的不同协议栈,进行后续操作。

步骤216,设置与主协议栈绑定的SIM卡为DDS卡。

同样的,DDS卡(Data Default Sub,默认数据卡)是系统默认的可支持上网的数据卡。将上述与主协议栈进行绑定的SIM卡设置为DDS卡,则可实现上网性能不受限制。

本实施例中,无论双卡槽上插入的是一个可用SIM卡还是两个可用SIM卡,通过如上述步骤进行的相应处理,最终将与主协议栈进行绑定的SIM卡设定为DDS卡,从而实现手机上网性能不受限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提供了一种基于双卡的设置DDS卡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步骤302,获取DDS卡切换指令。

本实施例中,用户通过UI(User Interface,用户界面)进行手动切换DDS卡,可通过点击期待切换为DDS卡的SIM卡对应的选择按钮来实现,则系统首先需要获取由用户点击选择按钮而触发的DDS卡切换指令。

步骤304,设置与主协议栈绑定的SIM卡的网络模式为2G,以及设置与副协议栈绑定的第二SIM卡的网络模式为4G/3G,其中,主协议栈绑定了第一SIM卡,副协议栈绑定了第二SIM卡。

系统默认与主协议栈绑定的第一SIM卡的网络模式是4G/3G,与副协议栈绑定的第二SIM卡的网络模式是2G,为了实现切换后的DDS卡的上网性能不受限制,需要先将与主协议栈绑定的第一SIM卡的网络模式设置为2G,与副协议栈绑定的第二SIM卡的网络模式设置为4G/3G。

步骤306,通过交叉绑定机制将主协议栈与第二SIM卡进行绑定。

交叉绑定机制是一种协议栈与SIM卡进行绑定的技术。通过交叉绑定机制可将主协议栈与第二SIM卡进行绑定,同时也将副协议栈与第一SIM卡进行绑定。

步骤308,设置第二SIM卡为DDS卡。

由于步骤306实现了主协议栈与第二SIM卡的绑定,则将该第二SIM卡设置为DDS卡,可解决上网受限的问题。

本实施例中,由于主协议栈支持的网络模式多,可支持任一种2G/3G/4G网络,副协议栈仅支持2G网络,则通过交叉绑定机制将主协议栈与第二SIM卡进行绑定,使得切换后的DDS卡(即第二SIM卡)的上网性能不受限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上述步骤306包括:

步骤316,解除主协议栈与第一SIM卡的绑定关系,解除副协议栈与第二SIM卡的绑定关系。

系统默认是主协议栈绑定第一SIM卡,副协议栈绑定第二SIM卡,因此,交叉绑定的第一步是解除原有的这种绑定关系。

步骤326,将主协议栈与第二SIM卡进行绑定,将副协议栈与第一SIM卡进行绑定。

在解除原有的绑定关系后,需要将主协议栈与用户期待设置为DDS卡的SIM卡,即第二SIM卡进行绑定,与此同时,也将副协议栈与第一SIM卡进行绑定,从而实现交叉绑定。

本实施例中,通过分别解除主协议栈与第一SIM卡的绑定关系,副协议栈与第二SIM卡的绑定关系,再分别将主协议栈与第二SIM卡进行绑定,将副协议栈与第一SIM卡进行绑定,使得切换后的DDS卡(即第二SIM卡)的上网性能不受限制。

如图5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DDS卡设置装置,该装置包括:

数量判断模块502,用于检测卡槽中SIM卡的数量。

协议栈获取模块504,用于若SIM卡的数量是一个,获取与SIM卡绑定的协议栈。

主协议栈绑定模块506,用于若协议栈是副协议栈,则解除副协议栈与SIM卡的绑定关系并将主协议栈与SIM卡进行绑定;

DDS卡设置模块508,用于设置SIM卡为DDS卡。

在一个实施例中,DDS卡设置模块508用于若协议栈是主协议栈,则设置SIM卡为DDS卡。

在一个实施例中,主协议栈绑定模块506用于若SIM卡的数量是两个,则分别获取与两个SIM卡绑定的协议栈;DDS卡设置模块508用于设置与主协议栈绑定的SIM卡为DDS卡。

如图6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基于双卡的设置DDS卡的装置,该装置包括:

切换指令获取模块602,用于获取DDS卡切换指令;

网络模式更改模块604,用于设置与主协议栈绑定的第一SIM卡的网络模式为2G,以及设置与副协议栈绑定的第二SIM卡的网络模式为4G/3G;

交叉绑定模块606,用于通过交叉绑定机制将主协议栈与第二SIM卡进行绑定;

DDS卡设置模块608,用于设置第二SIM卡为DDS卡。

在一个实施例中,交叉绑定模块606用于解除主协议栈与第一SIM卡的绑定关系,解除副协议栈与第二SIM卡的绑定关系;将主协议栈与第二SIM卡进行绑定,将副协议栈与第一SIM卡进行绑定。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