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文反馈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1930127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报文反馈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报文反馈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宽带接入网通常包括:接入交换机110、BRAS(Broadband Remote Access Server Control Plane,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120以及上行网络设备130,用户设备140通过接入交换机110、BRAS 120、上行网络设备130接入到互联网150。

BRAS 120中通常包括主路由器(master)121和备路由器(backup)122,在主路由器121和备路由器122上配置VRRP(Virtual Router Redundancy Protocol,虚拟路由冗余协议)后,主路由器121和备路由器122虚拟为一台路由器,这台虚拟的路由器拥有虚拟的IP(Internet Protocol,网络之间互连的协议)地址和MAC(Media Access Control,媒体访问控制)地址,用户设备140感知的是这台虚拟路由器,对实际的主路由器121和备路由器122并不感知。通常两个路由器中VRRP优先级高的作为主路由器121,主路由器121实现真正的转发功能,当主路由器121出现故障时,备路由器122作为新的主路由器来接替故障的主路由器121的工作。为了保证故障的快速发现,在主路由器121和备路由器122上可以使用BFD(Bidirectional Forwarding Detection,双向转发检查)技术进行故障探测。主路由器121上的BFD与上行链路的接口绑定,用于探测主路由器121的上行链路的状态,上行链路是指主路由器121和上行网络设备130之间的链路;备路由器122上的BFD与主路由器121的IP绑定,用于探测主路由器121的下行链路的状态,下行链路是指主路由器121和接入交换机110之间的链路。BFD配置好之后,会定期发送检测报文给绑定的对端,当BFD检测到对端没有回应时,BFD的状态变为DOWN,表示故障,然后BFD会立刻通知VRRP进行主备切换。比如:当主路由器121通过BFD检测到上行链路的接口故障时,BFD状态变为DOWN,主路由器121中的BFD通知主路由器121中的VRRP降低第一VRRP优先级,使得备路由器122快速切换为主路由器;当备路由器122通过BFD检测到主路由器故障时,BFD状态变为DOWN,备路由器122中的BFD通知备路由器122中的VRRP提高第二VRRP优先级,使得备路由器122快速切换为主路由器。其中,第一VRRP优先级是主路由器的VRRP优先级,第二VRRP优先级是备路由器的VRRP优先级。

用户设备140在上线后,通过保活报文来保持在线状态。在BRAS 120进行主备切换时,BRAS 120接收用户设备140上报的保活报文,备路由器122在接收到用户设备140上报的保活报文时,需要查找到与用户设备140对应的用户信息,确认用户设备140已上线,然后向用户设备140反馈确认报文,从而保证用户设备140在主备切换时不掉线。现有技术中,用户设备140通过主路由器121上线后,主路由器121上的用户信息被实时同步到备路由器122上,当主路由器121发生故障时,备路由器122会立刻切换成新的主路由器,由于备路由器122中同步有用户设备140的用户信息,因此备路由器122在接收到用户设备140的保活报文后能够反馈确认报文,从而使得用户设备140不掉线。

为了保持用户不掉线,主路由器121上的用户信息需要实时备份到备路由器122上,以便在主路由器121发生故障时能够立即切换到备路由器122继续工作,而实时备份会过多占用备路由器122的设备资源。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主路由器上的用户信息需要实时备份到备路由器上,导致过多占用备路由器的设备资源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报文反馈方法及装置。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报文反馈方法,该报文反馈方法应用在第二用户面设备中,当第一用户面设备由于升级或第一用户面设备所属链路发生故障导致第一用户面设备无法提供服务时,第二用户面设备从控制面设备获取第一用户面设备对应的用户信息,在第二用户面设备获取到用户信息后,第二用户面设备对接收到的用户设备发送的保活报文进行响应,向用户设备反馈确认报文。其中,第二用户面设备在第一用户面设备提供服务时的状态为备用状态,第一用户面设备和第二用户面设备用于实现用户拨号报文上送、转发表项的接收以及用户流量转发,控制面设备用于实现用户接入协议处理和用户管理。

通过在第一用户面设备无法提供服务时,第二用户面设备从控制面设备获取第一用户面设备对应的用户信息,根据用户信息向发送保活报文的用户设备反馈确认报文,由于第二用户面设备不需要实时备份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用户信息,即备用状态的用户面设备不需要实时备份主状态的用户面设备的用户信息,因此不会产生过多占用备用状态的用户面设备资源的问题。

另外,由于第二用户面设备在接收到用户信息后,根据用户信息可以向发送保活报文的用户设备反馈确认报文,从而使得在第一用户面设备无法提供服务时,用户设备能够通过第二用户面设备继续上线。

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用户面设备由于升级导致无法提供服务,第二用户面设备在第一用户面设备升级时接收控制面设备下发的第一用户面设备对应的用户信息。这里的升级时包括升级前的预定时长和升级过程,预定时长至少大于第二用户面设备接收控制面设备下发用户信息的时长。

由于第一用户面设备在升级时无法提供服务,因此第一用户面设备在升级时,第二用户面设备接收控制面设备下发的第一用户面设备对应的用户信息,从而在第一用户面设备升级的过程中能够接替第一用户面设备进行用户流量的转发工作。由于第二用户面设备是在第一用户面设备升级前的预定时长就接收控制面设备下发的用户信息,并且预定时长大于控制面设备下发用户信息的时长,因此在第一用户面设备升级过程中,第二用户面设备中已经存储了用户信息,能够对用户设备发送的报文进行响应,从而使得用户设备在主备切换时不会掉线。

结合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第一用户面设备升级时,第二用户面设备从控制面设备获取到第一用户面设备对应的用户信息之后,第二用户面设备通过两种方式将第二用户面设备的VRRP状态从备用状态切换为主状态。第一种方式是第二用户面设备接收控制面设备发送的优先级提高命令,并根据优先级提高命令提高第二用户面设备的第二VRRP优先级;第二种方式是接收第一用户面设备发送的第一VRRP优先级,该第一VRRP优先级是第一用户面设备在接收到控制面设备发送的优先级降低命令后根据优先级降低命令将第一用户面设备原来的第一VRRP优先级降低后得到的。第一用户面设备与第二用户面设备之间通过VRRP通告报文交互后确定出第二用户面设备的第二VRRP优先级高于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第一VRRP优先级,则第二用户面设备的VRRP状态从备用状态切换为主状态。

由于第二用户面设备在接收到第一用户面设备对应的用户信息之后,才接收到控制面设备法发送的优先级提高命令,或者接收到第一用户面设备根据优先级降低命令降低的第一VRRP优先级,然后第二用户面设备的VRRP状态由备用状态切换为主状态,第二用户面设备接替第一用户面设备继续提供服务,使得在切换时第二用户面设备中已经有用户信息,从而不会产生切换时由于第二用户面设备中没有用户信息使得用户流量被丢弃的情况。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者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第一用户面设备升级完毕时,第二用户面设备通过两种方式将第二用户面设备的VRRP状态从主状态切换为备用状态。第一种方式是第二用户面设备接收控制面设备发送的优先级降低命令,并根据优先级降低命令降低第二用户面设备的第二VRRP优先级;第二种方式是接收第一用户面设备发送的第一VRRP优先级,该第一VRRP优先级是第一用户面设备根据控制面设备发送的优先级提高命令后将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第一VRRP优先级提高后得到的。第一用户面设备与第二用户面设备之间通过VRRP通告报文交互后确定出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第一VRRP优先级高于第二用户面设备的第二VRRP优先级,则第二用户面设备的VRRP状态从主状态切换为备用状态。其中,第二用户面设备接收到控制面设备发送的优先级降低命令,或第一用户面设备接收到控制面设备发送的优先级提高命令,均是在第一用户面设备升级完毕后接收到控制面设备下发的用户信息后执行的。

由于第一用户面设备升级完毕后,第一用户面设备在接收到用户信息后,控制面设备才对第一用户面设备下发优先级提高命令,或对第二用户面设备下发优先级降低命令,使得在第一用户面设备升级完毕后,第一用户面设备中在存储有用户信息的情况下才将第二用户面设备的VRRP状态由主状态切换为备用状态,而第一用户面设备的VRRP状态由备用状态切换为主状态,第一用户面设备接替第二用户面设备继续提供服务,使得在切换时第一用户面设备中已经有用户信息,从而不会产生切换时由于第一用户面设备中没有用户信息使得用户流量被丢弃的情况。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者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第一用户面设备所在链路由于故障导致第一用户面设备无法提供服务时,第二用户面设备的VRRP状态从备用状态切换为主状态,并向控制面设备发送VRRP状态切换通知,然后接收控制面设备下发的第一用户面设备对应的用户信息。其中,用户信息是控制面设备接收到第二用户面设备发送的VRRP状态切换通知后发送的。

由于在第一用户面设备所在链路发生故障时,第二用户面设备的VRRP状态从备用状态切换为主状态,并向控制面设备发送状态切换通知请求下发用户信息,使得在由于故障第一用户面设备无法提供服务时,第二用户面设备能够继续提供服务,实现对用户流量的转发。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者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用户面设备在通过BFD探测到第一用户面设备或第一用户面设备的下行链路发生时,自行提高第二用户面设备的第二VRRP优先级,使得第二VRRP优先级高于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第一VRRP优先级,然后第二用户面设备将VRRP状态由备用状态切换为主状态;当第一用户面设备通过BFD探测到第一用户面设备的上行链路发生故障时,第一用户面设备自行降低第一VRRP优先级,使得第一VRRP优先级低于第二用户面设备的第二VRRP优先级,然后第二用户面设备接收到降低后的第一VRRP优先级,将第二用户面设备的VRRP状态从备用状态切换为主状态。

由于在第一用户面设备的上行链路发生故障时,第一用户面设备能够通过BFD探测到上行链路故障,并自行降低第一VRRP优先级,在第一用户面设备或第一用户面设备的下行链路发生故障时,第二用户面设备能够通过BFD探测到第一用户面设备或第一用户面设备的下行链路故障,并自行提高第二VRRP优先级,最终使得第一VRRP优先级低于第二VRRP优先级,从而使得第二用户面设备的VRRP状态由备用状态切换为主状态,接替第一用户面设备继续提供服务。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者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第一用户面设备不能提供服务时,第二用户面设备在接收到用户设备发送的保活报文时,查询是否存储有与保活报文对应的用户信息,若存在,则第二用户面设备根据用户信息向发送保活报文的用户设备发送确认报文;若不存在,则第二用户面设备将保活报文发送给控制面设备,由控制面设备根据用户信息向用户设备发送确认报文。其中,在用户设备上线后,控制面设备中存储有该用户设备全部的用户信息,提供服务的用户面设备中存储有该用户设备的与用户流量转发相关的用户信息。

由于第二用户面设备在接收到用户设备发送的保活报文时,先查询自身是否存储有与保活报文对应的用户信息,第二用户面设备在查询不到对应的用户信息时,将保活报文上报给控制面设备进行回应,使得在第二用户面设备接收到用户信息之前,用户设备依然能够接收到确认报文,从而使得用户设备不会掉线。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者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第一用户面设备的上行链路故障恢复时,第一用户面设备通过BFD探测到上行链路故障恢复后,向控制面设备发送第一状态变化信息,告知控制面设备第一用户面设备恢复正常,能够提供服务。控制面设备在接收到第一状态变化信息后,向第一用户面设备下发第二用户面设备对应的用户信息,在用户信息下发完毕后,控制面设备向第一用户面设备发送第一切换通知,用于通知第一用户面设备提高第一VRRP优先级,使得第一VRRP优先级高于第二VRRP优先级,第二用户面设备在接收到第一VRRP优先级后,将VRRP状态由主状态切换回备用状态。当第一用户面设备或第一用户面设备的下行链路故障恢复时,第二用户面设备通过BFD探测到第一用户面设备或第一用户面设备的下行链路故障恢复后,向控制面设备发送第二状态变化信息,告知控制面设备第一用户面设备恢复正常,控制面设备在接收到第二状态变化信息后,向第一用户面设备下发第二用户面设备对应的用户信息,在用户信息下发完毕后,控制面设备向第二用户面设备发送第二切换通知,用于通知第二用户面设备降低第二VRRP优先级,使得第二VRRP优先级低于第一VRRP优先级,第二用户面设备将VRRP状态由主状态切换回备用状态。

由于在第一用户面设备所在链路故障恢复时,对于第一用户面设备的上行链路,第一用户面设备能够通过BFD探测到故障恢复,对于第一用户面设备或第一用户面设备的下行链路故障恢复时,第二用户面设备能够通过BFD探测到故障恢复,通过告知控制面设备第一用户面设备所在链路故障恢复,控制面设备向第一用户面设备下发第二用户面设备对应的用户信息,在用户信息下发完毕后通知第二用户面设备由主状态切换为备用状态,使得在第一用户面设备所在链路故障恢复时,第一用户面设备能够切换回主状态继续提供服务。

另外,由于控制面设备先下发用户信息,再发送切换通知,使得第一用户面设备在故障恢复切换回主状态时,不会产生用户流量丢失的问题。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者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八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第一用户面设备和第二用户面设备上的BFD配置有延迟UP时间,并且延迟UP时间的时长大于控制面设备向第一用户面设备下发用户信息的时长。其中,UP是BFD的一种状态,表示正常,对应的,在发生故障时,BFD的状态为DOWN。

通过为BFD配置延迟UP时间,使得在第一用户面设备所在链路故障恢复时,BFD的状态不会立刻切换为正常,避免了在第一用户面设备中还没有接收到用户信息的情况下切换回主状态提供服务时,导致用户流量丢失的问题。

另外,由于延迟UP时间的时长大于控制面设备下发用户信息的时长,使得第二用户面设备不会在用户信息未全部下发给第一用户面设备的情况下就切换回备用状态,避免了第一用户面设备在提供服务时导致部分用户流量丢失的情况。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报文反馈方法,该报文反馈方法应用在第一用户面设备中,当第一用户面设备由无法提供服务恢复为提供服务状态时,即第一用户面设备所在链路恢复正常时,第一用户面设备从控制面设备获取第二用户面设备对应的用户信息,当第一用户面设备接收到用户设备发送的保活报文时,第一用户面设备根据接收到的用户信息向发送保活报文的用户设备发送确认报文。其中,第一用户面设备在第二用户面设备提供服务时的状态为备用状态,即第一用户面设备在第一用户面设备无法提供服务时的状态为备用状态,第一用户面设备和第二用户面设备用于实现用户拨号报文上送、转发表项的接收以及用户流量转发,控制面设备用于实现用户接入协议处理和用户管理。

通过在第一用户面设备从无法提供服务恢复为提供服务状态时,第一用户面设备从控制面设备获取第二用户面设备对应的用户信息,根据用户信息向发送保活报文的用户设备反馈确认报文,由于第一用户面设备在无法提供服务时不需要实时备份第二用户面设备的用户信息,即备用状态的用户面设备不需要实时备份主状态的用户面设备的用户信息,因此不会产生过多占用备用状态的用户面设备资源的问题。

另外,由于第一用户面设备在接收到用户信息后,根据用户信息可以向发送保活报文的用户设备反馈确认报文,从而使得在第一用户面设备恢复提供服务时,用户设备能够通过第一用户面设备继续上线。

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第一用户面设备升级完毕时,第一用户面设备通过两种方式将第一用户面设备的VRRP状态从备用状态切换为主状态。第一种方式是第一用户面设备接收控制面设备发送的优先级提高命令,并根据优先级提高命令提高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第一VRRP优先级;第二种方式是接收第二用户面设备发送的第二VRRP优先级,该第二VRRP优先级是第二用户面设备根据控制面设备发送的优先级降低命令后将第二用户面设备的第二VRRP优先级降低后得到的。第一用户面设备与第二用户面设备之间通过VRRP通告报文交互后确定出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第一VRRP优先级高于第二用户面设备的第二VRRP优先级,则第一用户面设备的VRRP状态从备用状态切换为主状态。其中,第一用户面设备接收到控制面设备发送的优先级提高命令,或第二用户面设备接收到控制面设备发送的优先级降低命令,均是在第一用户面设备升级完毕后接收到控制面设备下发的用户信息后执行的。

由于第一用户面设备升级完毕后,第一用户面设备在接收到用户信息后,控制面设备才对第一用户面设备下发优先级提高命令,或对第二用户面设备下发优先级降低命令,使得在第一用户面设备升级完毕后,第一用户面设备中在存储有用户信息的情况下才将第一用户面设备的VRRP状态由备用状态切换为主状态,而第二用户面设备的VRRP状态由主状态切换为备用状态,第一用户面设备接替第二用户面设备继续提供服务,使得在切换时第一用户面设备中已经有用户信息,从而不会产生切换时由于第一用户面设备中没有用户信息使得用户流量被丢弃的情况。

结合第二方面或者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第一用户面设备升级时,第二用户面设备从控制面设备获取到第一用户面设备对应的用户信息之后,第一用户面设备通过两种方式将第一用户面设备的VRRP状态从主状态切换为备用状态。第一种方式是第一用户面设备接收控制面设备发送的优先级降低命令,并根据优先级降低命令降低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第一VRRP优先级;第二种方式是接收第二用户面设备发送的第二VRRP优先级,该第二VRRP优先级是第二用户面设备在接收到控制面设备发送的优先级提高命令后根据优先级提高命令将第二用户面设备原来的第二VRRP优先级提高后得到的。第一用户面设备与第二用户面设备之间通过VRRP通告报文交互后确定出第二用户面设备的第二VRRP优先级高于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第一VRRP优先级,则第一用户面设备的VRRP状态从主状态切换为备用状态。

由于第二用户面设备在接收到第一用户面设备对应的用户信息之后,才接收到控制面设备法发送的优先级提高命令,或者接收到第一用户面设备根据优先级降低命令降低的第一VRRP优先级,然后第一用户面设备的VRRP状态由主状态切换为备用状态,第二用户面设备接替第一用户面设备继续提供服务,使得在切换时第二用户面设备中已经有用户信息,从而不会产生切换时由于第二用户面设备中没有用户信息使得用户流量被丢弃的情况。

结合第二方面、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者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第一用户面设备的上行链路故障恢复时,第一用户面设备通过BFD探测到上行链路故障恢复后,向控制面设备发送第一状态变化信息,告知控制面设备第一用户面设备恢复正常,能够提供服务。控制面设备在接收到第一状态变化信息后,向第一用户面设备下发第二用户面设备对应的用户信息,在用户信息下发完毕后,控制面设备向第一用户面设备发送第一切换通知,用于通知第一用户面设备提高第一VRRP优先级,使得第一VRRP优先级高于第二VRRP优先级,第一用户面设备将VRRP状态由备用状态切换回主状态。当第一用户面设备或第一用户面设备的下行链路故障恢复时,第二用户面设备通过BFD探测到第一用户面设备或第一用户面设备的下行链路故障恢复后,向控制面设备发送第二状态变化信息,告知控制面设备第一用户面设备恢复正常,控制面设备在接收到第二状态变化信息后,向第一用户面设备下发第二用户面设备对应的用户信息,在用户信息下发完毕后,控制面设备向第二用户面设备发送第二切换通知,用于通知第二用户面设备降低第二VRRP优先级,使得第二VRRP优先级低于第一VRRP优先级,第一用户面设备在接收到第二VRRP优先级时,将第一用户面设备的VRRP状态由备用状态切换回主状态。

由于在第一用户面设备所在链路故障恢复时,对于第一用户面设备的上行链路,第一用户面设备能够通过BFD探测到故障恢复,对于第一用户面设备或第一用户面设备的下行链路故障恢复时,第二用户面设备能够通过BFD探测到故障恢复,通过告知控制面设备第一用户面设备所在链路故障恢复,控制面设备向第一用户面设备下发第二用户面设备对应的用户信息,在用户信息下发完毕后通知第一用户面设备由备用状态切换为主状态,使得在第一用户面设备所在链路故障恢复时,第一用户面设备能够切换回主状态继续提供服务。

另外,由于控制面设备先下发用户信息,再发送切换通知,使得第一用户面设备在故障恢复切换回主状态时,不会产生用户流量丢失的问题。

结合第二方面、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者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第一用户面设备通过BFD探测到第一用户面设备的上行链路发生故障时,第一用户面设备自行降低第一VRRP优先级,使得第一VRRP优先级低于第二用户面设备的第二VRRP优先级,然后第一用户面设备将第一用户面设备的VRRP状态从主状态切换为备用状态;第二用户面设备在通过BFD探测到第一用户面设备或第一用户面设备的下行链路发生时,自行提高第二用户面设备的第二VRRP优先级,使得第二VRRP优先级高于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第一VRRP优先级,然后第一用户面设备在接收到第二VRRP优先级时,第一用户面设备将VRRP状态由主状态切换为备用状态。

由于在第一用户面设备的上行链路发生故障时,第一用户面设备能够通过BFD探测到上行链路故障,并自行降低第一VRRP优先级,在第一用户面设备或第一用户面设备的下行链路发生故障时,第二用户面设备能够通过BFD探测到第一用户面设备或第一用户面设备的下行链路故障,并自行提高第二VRRP优先级,最终使得第一VRRP优先级低于第二VRRP优先级,从而使得第一用户面设备的VRRP状态由主状态切换为备用状态,使得第二用户面设备接替第一用户面设备继续提供服务。

结合第二方面、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者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第一用户面设备和第二用户面设备上的BFD配置有延迟UP时间,并且延迟UP时间的时长大于控制面设备向第一用户面设备下发用户信息的时长。其中,UP是BFD的一种状态,表示正常,对应的,在发生故障时,BFD的状态为DOWN。

通过为BFD配置延迟UP时间,使得在第一用户面设备所在链路故障恢复时,BFD的状态不会立刻切换为正常,避免了在第一用户面设备中还没有接收到用户信息的情况下切换回主状态提供服务时,导致用户流量丢失的问题。

另外,由于延迟UP时间的时长大于控制面设备下发用户信息的时长,使得第一用户面设备不会在用户信息未全部下发给第一用户面设备的情况下就切换回主状态,避免了第一用户面设备在提供服务时导致部分用户流量丢失的情况。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报文反馈方法,该报文反馈方法应用在控制面设备中,在第一用户面设备由于升级或所在链路故障无法提供服务时,控制面设备向第二用户面设备发送第一用户面设备对应的用户信息,第二用户面设备在接收到用户信息后,当第二用户面信息接收到用户设备发送的保活报文时,根据用户信息向发送保活报文的用户设备发送确认报文;当第一用户面设备在升级完毕或故障恢复,从无法提供服务恢复为提供服务状态时,控制面设备向第一用户面设备发送第二用户面设备对应的用户信息,第一用户面设备在接收到用户信息后,当第一用户面设备接收到用户设备发送的保活报文时,根据用户信息向发送保活报文的用户设备发送确认报文。其中,第二用户面设备在第一用户面设备提供服务时的状态为备用状态,第二用户面设备在第一用户面设备无法提供服务时的状态为主状态,第一用户面设备和第二用户面设备用于实现用户拨号报文上送、转发表项的接收以及用户流量转发,控制面设备用于实现用户接入协议处理和用户管理。

通过在第一用户面设备无法提供服务时,控制面设备向第二用户面设备发送第一用户面设备对应的用户信息,使得第二用户面设备根据用户信息向发送保活报文的用户设备反馈确认报文,由于第二用户面设备不需要实时备份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用户信息,即备用状态的用户面设备不需要实时备份主状态的用户面设备的用户信息,因此不会产生过多占用备用状态的用户面设备资源的问题。

通过在第一用户面设备从无法提供服务恢复为提供服务状态时,控制面设备向第一用户面设备发送第二用户面设备对应的用户信息,使得第一用户面设备根据用户信息向发送保活报文的用户设备反馈确认报文,由于第一用户面设备在无法提供服务时不需要实时备份第二用户面设备的用户信息,即备用状态的用户面设备不需要实时备份主状态的用户面设备的用户信息,因此不会产生过多占用备用状态的用户面设备资源的问题。

在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第一用户面设备升级时,控制面设备通过两种方式对第一用户面设备和第二用户面设备进行主备切换,第一种方式是控制面设备向第一用户面设备发送优先级降低命令,第一用户面设备在接收到优先级降低命令后降低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第一VRRP优先级,由于第一VRRP优先级降低,第一VRRP优先级低于第二用户面设备的第二VRRP优先级,第一用户面设备的VRRP状态从主状态切换为备用状态;第二种方式是控制面设备向第二用户面设备发送优先级提高命令,第二用户面设备在接收到优先级提高命令后提高第二用户面设备的第二VRRP优先级,由于第二VRRP优先级提高,第二VRRP优先级高于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第一VRRP优先级,第二用户面设备的VRRP状态从备用状态切换为主状态。这里的升级时包括升级前的预定时长和升级过程,预定时长至少大于第二用户面设备接收控制面设备下发用户信息的时长。

由于第一用户面设备在升级时无法提供服务,因此控制面设备需要提前做好准备措施,向第二用户面设备下发第一用户面设备对应的用户信息,在下发完用户信息后,向第一用户面设备发送优先级降低命令或向第二用户面设备发送优先级提高命令,使得第一用户面设备和第二用户面设备进行主备切换,从而保证了第一用户面设备在升级时,第二用户面设备能够继续提供服务。

由于控制面设备是在第一用户面设备升级前的预定时长就向第二用户面设备下发用户信息,并且预定时长大于控制面设备下发用户信息的时长,因此在第一用户面设备升级过程中,第二用户面设备中已经存储了用户信息,能够对用户设备发送的报文进行响应,从而使得用户设备在主备切换时不会掉线。

结合第三方面或者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第一用户面设备升级完毕时,控制面设备通过两种方式再次对第一用户面设备和第二用户面设备进行主备切换,第一种方式是控制面设备向第一用户面设备发送优先级提高命令,第一用户面设备在接收到优先级提高命令后提高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第一VRRP优先级,由于第一VRRP优先级提高,第一VRRP优先级高于第二用户面设备的第二VRRP优先级,第一用户面设备的VRRP状态从备用状态切换为主状态;第二种方式是控制面设备向第二用户面设备发送优先级降低命令,第二用户面设备在接收到优先级降低命令后降低第二用户面设备的第二VRRP优先级,由于第二VRRP优先级降低,第二VRRP优先级低于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第一VRRP优先级,第二用户面设备的VRRP状态从主状态切换为备用状态。

由于第一用户面设备在升级完毕后能够提供服务,因此控制面设备可以将第二用户面设备的用户信息下发给第一用户面设备,在下发完用户信息后,向第一用户面设备发送优先级提高命令或向第二用户面设备发送优先级降低命令,使得第一用户面设备和第二用户面设备进行主备切换,从而使得第一用户面设备在升级完毕后能够继续提供服务。

结合第三方面、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者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第一用户面设备的上行链路故障时,第一用户面设备通过BFD探测到上行链路故障,会自行降低第一VRRP优先级,在第一用户面设备或第一用户面设备的下行链路故障时,第二用户面设备通过BFD探测到第一用户面设备或第一用户面设备的下行链路故障,会自行提高第二VRRP优先级,第一用户面设备和第二用户面设备之间通过VRRP通告报文确定第一VRRP优先级低于第二VRRP优先级,则第二用户面设备向控制面设备发送VRRP状态切换通知,控制面设备在接收到VRRP状态切换通知后,会向第二用户面设备发送第一用户面设备对应的用户信息。

由于在第一用户面设备所在链路发生故障时,第一用户面设备和第二用户面设备会自行进行主备切换,然后第二用户面设备向控制面设备告知VRRP状态切换的情况,控制面设备向第二用户面设备下发第一用户面设备对应的用户信息,使得在第一用户面设备所在链路发生故障时,第二用户面设备能够接替第一用户面设备继续提供服务。

结合第三方面、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者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第一用户面设备无法提供服务时,第二用户面设备在接收到用户设备发送的保活报文时,当查询到第二用户设备中不存在与保活报文对应的用户信息时,第二用户面设备将保活报文上报给控制面设备处理,控制面设备接收第二用户面设备发送的用户设备的保活报文,根据用户信息向用户设备反馈确认报文。

由于控制面设备在第二用户面设备查询到自身没有存储有与保活报文对应的用户信息时,接收第二用户面设备上报的保活报文并进行回应,使得在第二用户面设备接收到用户信息之前,用户设备依然能够接收到确认报文,从而使得用户设备不会掉线。

结合第三方面、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者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第一用户面设备的上行链路故障恢复时,第一用户面设备通过BFD探测到上行链路故障恢复后,向控制面设备发送第一状态变化信息,告知控制面设备第一用户面设备恢复正常,能够提供服务。控制面设备在接收到第一状态变化信息后,向第一用户面设备下发第二用户面设备对应的用户信息,在用户信息下发完毕后,控制面设备向第一用户面设备发送第一切换通知,用于通知第一用户面设备提高第一VRRP优先级,使得第一VRRP优先级高于第二VRRP优先级。当第一用户面设备或第一用户面设备的下行链路故障恢复时,第二用户面设备通过BFD探测到第一用户面设备或第一用户面设备的下行链路故障恢复后,向控制面设备发送第二状态变化信息,告知控制面设备第一用户面设备恢复正常,控制面设备在接收到第二状态变化信息后,向第一用户面设备下发第二用户面设备对应的用户信息,在用户信息下发完毕后,控制面设备向第二用户面设备发送第二切换通知,用于通知第二用户面设备降低第二VRRP优先级,使得第二VRRP优先级低于第一VRRP优先级。

由于在第一用户面设备所在链路故障恢复时,对于第一用户面设备的上行链路,第一用户面设备能够通过BFD探测到故障恢复,对于第一用户面设备或第一用户面设备的下行链路故障恢复时,第二用户面设备能够通过BFD探测到故障恢复,通过告知控制面设备第一用户面设备所在链路故障恢复,控制面设备向第一用户面设备下发第二用户面设备对应的用户信息,在用户信息下发完毕后通知第二用户面设备由主状态切换为备用状态,使得在第一用户面设备所在链路故障恢复时,第一用户面设备能够切换回主状态继续提供服务。

另外,由于控制面设备先下发用户信息,再发送切换通知,使得第一用户面设备在故障恢复切换回主状态时,不会产生用户流量丢失的问题。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报文反馈装置,该报文反馈装置应用在第二用户面设备中,包括至少一个单元,该报文反馈装置的各个单元分别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的报文反馈方法中对应的步骤。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报文反馈装置,该报文反馈装置应用在第一用户面设备中,包括至少一个单元,该报文反馈装置的各个单元分别用于实现上述第二方面的报文反馈方法中对应的步骤。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报文反馈装置,该报文反馈装置应用在控制面设备中,包括至少一个单元,该报文反馈装置的各个单元分别用于实现上述第三方面的报文反馈方法中对应的步骤。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用于实现第一方面、第二方面和第三方面所提供的报文反馈方法的指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宽带接入网的示意图;

图2A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实施环境的示意图;

图2B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VRRP的原理示意图;

图2C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BFD的原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报文反馈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4A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报文反馈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4B是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报文反馈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4C是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报文反馈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4D是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报文反馈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5A是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报文反馈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5B是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报文反馈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5C是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报文反馈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5D是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报文反馈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报文反馈装置的结构方框图;

图7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报文反馈装置的结构方框图;

图8是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报文反馈装置的结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为了便于对本发明各实施例的理解,首先结合图2A对本发明各实施例所涉及的实施环境进行说明。

图2A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实施环境的示意图。该实施环境是一种分级网络结构,如图2A所示,从用户设备140到骨干层的互联网150要经过接入层230、汇聚层240与核心层250。

接入层230是用户设备140被许可接入互联网150的点,位于互联网150的边缘。汇聚层240是接入层230和核心层250之间的分界点,通常数据的处理是在汇聚层240完成。汇聚层240的设备都要连接到核心层250,核心层250为汇聚层240的设备提供高速的连接。

可选地,该实施环境涉及TIC(Telecommunication Infrastructure Cloud,电信基础云)网络架构,并且采用了控制平面和用户平面分离的架构。TIC网络架构包括TIC Core(Telecommunication Infrastructure Cloud Core,电信基础云核心节点)210和TIC Edge(Telecommunication Infrastructure Cloud Edge,电信基础云边缘节点)220。在TIC Core 210中部署有BRAS CP 211(Control Plane,控制平面),在TIC Edge 220中部署有BRAS UP 221(User Plane,用户平面)。

在现有技术的BRAS中,用户拨号报文上送、转发表项的接收、用户流量转发、用户接入协议处理和用户管理由同一设备实现,而TIC网络架构使用的是控制转发分离场景,BRAS CP 211主要用于实现用户接入协议处理和用户管理,BRAS UP 221主要用于实现用户拨号报文上送、转发表项的接收以及用户流量转发。可选地,与TIC Core 210相连的还有RADIUS(Remote Authentication Dial In User Service,远程用户拨号认证服务)服务器212和DHCP(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动态主机配置协议)服务器213,RADIUS服务器212用于为拨号上网用户进行认证和计费,DHCP服务器213用于为网络服务自动分配IP地址。

将TIC网络架构与分级网络结构结合起来看,TIC Core 210与核心层250对应,TIC Edge 220与汇聚层240对应,则BRAS CP 211与BRAS UP 221在分离之后,BRAS CP 211部署在核心层250,BRAS CP 211中包括至少一个控制面设备214,BRAS UP 221部署在汇聚层240。

在接入层230中配置有接入层交换机231,接入层交换机231一般用于连接用户设备140。可选地,接入层230中还可以配置有OLT(optical line terminal,光线路终端)232,OLT 232用于连接光纤干线的终端设备,与OLT 232对应的,用户设备140需要配置有ONT(Optical network terminal,光网络终端)233,ONT 233与OLT 232相连。

在汇聚层240中配置有汇聚层交换机241,汇聚层交换机241是多台接入层交换机231的汇聚点。

在汇聚层240中,汇聚层交换机241分别与第一用户面设备222和第二用户面设备223相连。

在核心层250中有上行网络设备251,汇聚层240中的第一用户面设备222和第二用户面设备223均连接至上行网络设备251,上行网络设备251是核心层250中的传输设备,上行网络设备251最终与骨干层的互联网150相连。

为了保证传输的稳定性,每个BRAS UP 221中通常包括第一用户面设备222和第二用户面设备223,在第一用户设备222无法提供服务时,第二用户面设备223将接替第一用户面设备222提供服务。可选的,第一用户面设备222和第二用户面设备223为路由器。

对于第一用户面设备222和第二用户面设备223,需要实现物理设备和逻辑设备分离。具体实现为:第一用户面设备222和第二用户面设备223通过配置VRRP虚拟为一台虚拟用户面设备,用户设备140感知的是虚拟用户面设备,对于第一用户面设备222和第二用户面设备223并不感知。结合参考图2B,其示出了VRRP的原理示意图。在物理上,用户设备140与接入交换机232相连,接入交换机232分别与第一用户面设备222和第二用户面设备223相连,第一用户面设备222和第二用户面设备223连接至互联网150。当第一用户面设备222和第二用户面设备223配置VRRP后,第一用户面设备222和第二用户面设备223虚拟为一台虚拟用户面设备224。在逻辑上,用户设备140与接入交换机232相连,接入交换机232与虚拟用户面设备224相连,虚拟用户面设备224与互联网150相连。举例说明,第一用户面设备222的IP地址为10.1.1.2/24,第二用户面设备223的IP地址为10.1.1.1/24,虚拟用户面设备224的IP地址为10.1.1.10,用户设备140的IP地址为10.1.1.3/24,用户设备140指向的网关的IP地址为10.1.1.10,则用户设备140只能感知到虚拟用户设备224,而不能感知第一用户面设备222和第二用户面设备223。

配置了VRRP的第一用户面设备222和第二用户面设备223会被分别配置各自的VRRP优先级。可选地,VRRP优先级的取值范围为0~255,缺省为100,第一用户面设备222和第二用户面设备223中VRRP优先级较高的一个设备的VRRP状态为主状态,较低的一个设备的VRRP状态为备用状态,当第一用户面设备222和第二用户面设备223的VRRP优先级的高低发生了改变后,对应的VRRP状态也会进行切换。

假设第一用户面设备222的VRRP状态为主状态,第二用户面设备223的VRRP状态为备用状态,VRRP状态为主状态的第一用户面设备222周期性地向第二用户面设备223发送VRRP通告报文,VRRP通告报文中包含第一用户面设备222的第一VRRP优先级,第二用户面设备223在接收到VRRP通告报文后,向第一用户面设备222回复第二VRRP优先级,当第一用户面设备222得知第二VRRP优先级低于第一VRRP优先级时,第一用户面设备222维保自身的VRRP状态为主状态;当第一用户面设备222发送的第一VRRP优先级低于第二用户面设备223的第二VRRP优先级时,第二用户面设备223在接收到第一用户面设备222发送的VRRP通告报文时,抢占成为主状态,并向第一用户面设备222回复第二VRRP优先级,第一用户面设备222在得知第二VRRP优先级高于第一VRRP优先级时,将VRRP状态由主状态切换为备用状态。VRRP通告报文发送的周期通常为1秒,若第二用户面设备223在三个VRRP通告报文的时间周期(3秒)没有收到第一用户面设备222发送的VRRP通告报文,则第二用户面设备223认定第一用户面设备222出现故障,自动将第二用户面设备223的VRRP状态从备用状态切换为主状态。

在初始化时,第一用户面设备222与第二用户面设备223的VRRP优先级是手动配置的,比如第一用户面设备222的第一VRRP优先级配置成200,第二用户面设备223的第二VRRP优先级配置成100。在实际应用中,当第一用户面设备222无法提供服务时,降低第一VRRP优先级代表将第一VRRP优先级降低到小于第二VRRP优先级,比如降低成50,提高第二VRRP优先级代表将第二VRRP优先级提高到大于第一VRRP优先级,比如提高成220。

为了使第一用户面设备222的故障能够尽快被发现,在第一用户面设备222和第二用户面设备223上使用BFD技术进行故障探测。结合参考图2C,其示出了BFD的原理示意图。用户设备140与接入交换机232相连,接入交换机232分别与第一用户面设备222和第二用户面设备223连接,第一用户面设备222与第一上行网络设备252相连,第二用户面设备223与第二上行网络设备253相连,第一上行网络设备252和第二上行网络设备253均接入互联网150。在对BFD进行配置时,第一用户面设备222上的BFD与上行链路的接口进行绑定,即第一用户面设备222上的BFD与第一上行网络设备252的接入接口绑定,用于探测第一用户面设备222的上行链路的状态,上行链路是指第一用户面设备222与上行网络设备252之间的链路;第二用户面设备223上的BFD与第一用户面设备222的IP地址绑定,由于第一用户面设备222与第二用户面设备223之间连接了接入交换机232,因此第二用户面设备223的BFD与第一用户面设备222的IP绑定,用于探测第一用户面设备222或第一用户面设备222的下行链路的状态,下行链路是指第一用户面设备222与接入交换机232之间的链路。BFD配置好之后,会定期发送BFD检测报文给绑定的对端,对端接收到检测报文后会进行回复,若BFD检测到发送给对端的检测报文没有回应,则BFD的状态变为DOWN,表示故障,若BFD检测到发送给对端的检测报文有回应,则BFD的状态变为UP,表示正常。比如,第一用户面设备222向上行网络设备252的接入接口发送检测报文,若没有收到回应,则表示上行链路故障,BFD的状态变为DOWN,并向第一用户面设备222中的VRRP发送通知;第二用户面设备223的BFD经过接入交换机232向第一用户面设备222发送检测报文,若没有收到回应,则表示第一用户面设备222故障或第一用户面设备222的下行链路故障,BFD的状态变为DOWN,并向第二用户面设备223的VRRP发送通知。

BFD发送检测报文的周期大约为50毫秒,等待三个周期(150毫秒)没有收到回应,则BFD认为出现故障,向VRRP发送通知。由于BFD检测到故障所花费的时间较短,因此能够快速发现故障,并通知VRRP进行故障处理。故障处理的时间缩短后,用户设备140就不会感知到发生故障。

另外,BFD还需要配置延迟UP时间(Delay-up seconds),用于在故障恢复时为控制面设备214下发用户信息预留一定时间,因此延迟UP时间的时长要大于控制面设备214向用户面设备下发用户信息的时长。用户信息的下发通常需要十几秒,因此BFD延迟UP时间可以设置为20秒。等到用户信息下发完毕,BFD再将状态切换为UP,使得用户流量(或用户数据报文)切换的时候第一用户面设备222能够立即进行处理,避免了用户流量的丢失。

图3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报文反馈方法的方法流程图。该报文反馈方法以应用在图2A所示的实施环境中举例说明,如图3所示,该报文反馈方法包括:

301,控制面设备在第一用户面设备无法提供服务时,向第二用户面设备发送第一用户面设备对应的用户信息。

第一用户面设备在升级时、自身发生故障、上行链路出现故障或者下行链路出现故障时无法提供服务。

由于第一用户面设备无法提供服务,为了使用户设备能够正常接入,BRAS UP将主用户面设备由第一用户面设备替换成第二用户面设备。

可选地,用户信息至少包括用户设备的唯一标识(ID)、用户设备的接入接口、接口设备上的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虚拟局域网)、用户设备的MAC地址以及用户设备的IP地址,其中,接口设备指接入交换机,接入接口指接入交换机上的接口。

在实际应用中,在用户设备通过第一用户面设备接入互联网后,控制面设备中存储有该用户设备的全部用户信息,第一用户面设备中存储有与用户流量转发相关的用户信息,第二用户面设备中初始状态下是没有存储该用户设备相关的用户信息。因此在第一用户面设备无法提供服务,用户流量需要切换到第二用户面设备进行转发时,控制面设备需要先将用户信息下发到第二用户面设备上,第二用户面设备在接收到用户信息后才能对用户流量进行转发。

在实际应用中,控制面设备可能与多组用户面设备相连,一组用户面设备包括第一用户面设备和第二用户面设备。由于与控制面设备相连的用户面设备很多,因此控制面设备在向第二用户面设备下发用户信息时,需要下发与第一用户面设备对应的用户信息。与第一用户面设备对应的用户信息是指第一用户面设备用于实现用户流量转发相关的用户信息。

302,第二用户面设备从控制面设备获取第一用户面设备对应的用户信息。

控制面设备向第二用户面设备下发第一用户面设备对应的用户信息,第二用户面设备将接收到的用户信息进行存储。

303,第二用户面设备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保活报文。

保活报文用于请求用户设备处于在线状态。

可选地,保活报文中包含:用户设备的ID、保活信息等。

用户设备在上线后,设置保活定时器,若无数据交互的时长达到保活定时器定时时长,则用户设备发送保活报文,用户设备在接收到用于反馈保活报文的确认报文时,对保活定时器进行重置,若用户设备没有收到确认报文,则用户设备掉线。

304,第二用户面设备根据用户信息向用户设备反馈确认报文。

第二用户面设备在接收到用户设备发送的保活报文时,需要查找与用户设备对应的用户信息,确定出用户设备是否已上线,若用户设备已上线,则第二用户面设备向用户设备反馈确认报文。

由于第二用户面设备从控制面设备获取到用户信息,因此能够通过查询用户信息向用户设备反馈确认报文。

305,控制面设备在第一用户面设备从无法提供服务恢复为提供服务状态时,向第一用户面设备发送第二用户面设备对应的用户信息。

可选地,在第一用户面设备升级完毕或所属链路故障恢复时,第一用户面设备恢复为提供服务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情况中,由于第一用户面设备在无法提供服务期间,用户流量是通过第二用户面设备转发的,在此期间的用户信息是没有存储在第一用户面设备上,因此当第一用户面设备恢复提供服务时,控制面设备需要将第二用户面设备对应的用户信息发送给第一用户面设备。

在另一种可能的情况中,第一用户面设备由于升级或故障导致数据丢失,当第一用户面设备恢复为提供服务的状态时,控制面设备需要下发用户信息给第一用户面设备。

306,第一用户面设备从控制面设备获取第二用户面设备对应的用户信息。

307,第一用户面设备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保活报文。

308,第一用户面设备根据用户信息向用户设备反馈确认报文。

由于控制面设备向第一用户面设备下发了用户信息,因此第一用户面设备能够根据用户信息反馈确认报文。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报文反馈方法,通过在第一用户面设备无法提供服务时,第二用户面设备从控制面设备获取第一用户面设备对应的用户信息,根据用户信息向发送保活报文的用户设备反馈确认报文,由于第二用户面设备不需要实时备份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用户信息,即备用状态的用户面设备不需要实时备份主状态的用户面设备的用户信息,因此不会产生过多占用备用状态的用户面设备资源的问题。

另外,由于第二用户面设备在接收到用户信息后,根据用户信息可以向发送保活报文的用户设备反馈确认报文,从而使得在第一用户面设备无法提供服务时,用户设备能够通过第二用户面设备继续上线。

通过在第一用户面设备从无法提供服务恢复为提供服务状态时,第一用户面设备从控制面设备获取第二用户面设备对应的用户信息,根据用户信息向发送保活报文的用户设备反馈确认报文,由于第一用户面设备在无法提供服务时不需要实时备份第二用户面设备的用户信息,即备用状态的用户面设备不需要实时备份主状态的用户面设备的用户信息,因此不会产生过多占用备用状态的用户面设备资源的问题。

另外,由于第一用户面设备在接收到用户信息后,根据用户信息可以向发送保活报文的用户设备反馈确认报文,从而使得在第一用户面设备恢复提供服务时,用户设备能够通过第一用户面设备继续上线。

通过在第一用户面设备无法提供服务时,控制面设备向第二用户面设备发送第一用户面设备对应的用户信息,使得第二用户面设备根据用户信息向发送保活报文的用户设备反馈确认报文,由于第二用户面设备不需要实时备份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用户信息,即备用状态的用户面设备不需要实时备份主状态的用户面设备的用户信息,因此不会产生过多占用备用状态的用户面设备资源的问题。

通过在第一用户面设备从无法提供服务恢复为提供服务状态时,控制面设备向第一用户面设备发送第二用户面设备对应的用户信息,使得第一用户面设备根据用户信息向发送保活报文的用户设备反馈确认报文,由于第一用户面设备在无法提供服务时不需要实时备份第二用户面设备的用户信息,即备用状态的用户面设备不需要实时备份主状态的用户面设备的用户信息,因此不会产生过多占用备用状态的用户面设备资源的问题。

当第一用户面设备由于升级导致无法提供服务时,对于第一用户面设备与第二用户面设备之间的切换以及对保活报文的反馈请参见图4A或图4B所示的步骤。

当第一用户面设备升级完毕恢复提供服务状态时,对于第一用户面设备与第二用户面设备之间的切换以及对保活报文的反馈请参见图4C或图4D所示的步骤。

当第一用户面设备的上行链路发生故障时,对于第一用户面设备与第二用户面设备之间的切换以及对保活报文的反馈请参见图5A所示的步骤;当第一用户面设备的上行链路故障恢复时,对于第一用户面设备与第二用户面设备之间的切换以及对保活报文的反馈请参见图5B所示的步骤。

当第一用户面设备的下行链路或第一用户面设备发生故障时,对于第一用户面设备与第二用户面设备之间的切换以及对保活报文的反馈请参见图5C所示的步骤;当第一用户面设备的下行链路或第一用户面设备故障恢复时,对于第一用户面设备与第二用户面设备之间的切换以及对保活报文的反馈请参见图5D所示的步骤。

图4A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报文反馈方法的方法流程图。该报文反馈方法以应用在图2A所示的实施环境中举例说明,本实施例中第一用户面设备由于升级导致无法提供服务,如图4A所示,该报文反馈方法包括:

401,控制面设备在第一用户面设备升级时,向第二用户面设备发送第一用户面设备对应的用户信息。

在实际实现时,升级时包括升级前的预定时长和升级的过程,预定时长至少大于控制面设备向第二用户面设备下发用户信息所需时长。

由于第一用户面设备的升级导致第一用户面设备无法提供服务是可以预见的,因此提前对第一用户面设备和第二用户面设备的切换进行准确,控制面设备提前将用户信息下发至第一用户面设备,使得在切换后,避免了由于用户信息未下发导致用户流量的丢失。

在实际应用中,控制面设备下发用户信息所需时长大约为十几秒,预定时长可以设置为20秒。

402,第二用户面设备接收控制面设备下发的第一用户面设备对应的用户信息。

403a,控制面设备向第一用户面设备发送优先级降低命令。

控制设备先下发用户信息再发送优先级降低指令,使得在用户流量切换到第二用户面设备时,第二用户面设备中已经存储有用户信息,从而能够对用户流量进行转发,避免了用户流量的丢失。

在实际应用中,第一用户面设备和第二用户面设备在配置时手动设置好VRRP优先级,比如:第一用户面设备的VRRP优先级为200,第二用户面设备的VRRP优先级为100。VRRP优先级高的用户面设备的VRRP状态为主状态,VRRP优先级低的用户面设备的VRRP状态为备用状态。

优先级降低命令用于指示第一用户面设备的VRRP优先级降低到比第二用户面设备的VRRP优先级低,比如:第一用户面设备的VRRP优先级降低到80。

404a,第一用户面设备接收控制面设备发送的优先级降低命令。

405a,第一用户面设备根据优先级降低命令降低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第一VRRP优先级。

在实际应用中,第一用户面设备降低后的第一VRRP优先级要低于第二用户面设备的第二VRRP优先级。

406a,第一用户面设备向第二用户面设备发送第一VRRP优先级。

由于第一用户面设备初始配置的VRRP优先级高于第二用户面设备的VRRP优先级,因此第一用户面设备的VRRP状态为主状态,具备发送VRRP通告报文的能力。第一用户面设备周期性发送的VRRP通告报文中包括第一VRRP的优先级。

407a,第二用户面设备接收第一用户面设备发送的第一VRRP优先级。

408a,第二用户面设备在第一VRRP优先级低于第二用户面设备的第二VRRP优先级时,将第二用户面设备的VRRP状态从备用状态切换为主状态。

由于第一VRRP优先级降低,当第二VRRP优先级高于第一VRRP优先级时,第二用户面设备的VRRP状态切换为主状态。

409a,第二用户面设备向第一用户面设备发送第二VRRP优先级。

第二用户面设备在接收到第一用户面设备发送的VRRP通告报文后,向第一用户面设备回复第二VRRP优先级。

410a,第一用户面设备接收第二用户面设备发送的第二VRRP优先级。

411a,第一用户面设备在第一VRRP优先级低于第二VRRP优先级时,将第一用户面设备的VRRP状态从主状态切换为备用状态。

原本VRRP状态为主状态的第一用户面设备在接收到第二用户面设备返回的第二VRRP优先级后,确定出第一VRRP优先级低于第二VRRP优先级,从而将VRRP状态从主状态切换为备用状态。

可替换的,步骤403a至步骤411a可以替换成图4B所示的步骤403b至步骤411b。

403b,控制面设备向第二用户面设备发送优先级提高命令。

优先级提高命令用于指示第二用户面设备的VRRP优先级提高到比第一用户面设备的VRRP优先级高,比如:第二用户面设备的VRRP优先级提高到220。

404b,第二用户面设备接收控制面设备发送的优先级提高命令。

405b,第二用户面设备根据优先级提高命令提高第二用户面设备的第二VRRP优先级。

第二用户面设备的第二VRRP优先级提高与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第一VRRP优先级降低的目的是相同的,都是为了使第一VRRP优先级小于第二VRRP优先级。

406b,第一用户面设备向第二用户面设备发送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第一VRRP优先级。

407b,第二用户面设备接收第一用户面设备发送的第一VRRP优先级。

408b,第二用户面设备在第一VRRP优先级低于第二用户面设备的第二VRRP优先级时,将第二用户面设备的VRRP状态从备用状态切换为主状态。

由于第二用户面设备的第二VRRP优先级提高,当第二VRRP优先级高于第一VRRP优先级时,第二用户面设备的VRRP状态切换为主状态。

409b,第二用户面设备向第一用户面设备发送第二VRRP优先级。

410b,第一用户面设备接收第二用户面设备发送的第二VRRP优先级。

411b,第一用户面设备在第一VRRP优先级低于第二VRRP优先级时,将第一用户面设备的VRRP状态从主状态切换为备用状态。

412,第二用户面设备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保活报文。

413,第二用户面设备根据用户信息向用户设备反馈确认报文。

第二用户面设备在接收了控制面设备下发的用户信息后,可以根据用户信息对保活报文进行回应,反馈确认报文。

图4C是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报文反馈方法的方法流程图。该报文反馈方法以应用在图2A所示的实施环境中举例说明,本实施例中第一用户面设备由于升级完毕恢复提供服务状态,如图4C所示,该报文反馈方法包括:

414,控制面设备在第一用户面设备升级完毕时,向第一用户面设备发送第二用户面设备对应的用户信息。

在第一用户面设备升级完毕后,第一用户面设备能够继续提供服务。

由于在第一用户面设备升级期间,用户流量是通过第二用户面设备转发的,因此第一用户面设备中可能没有存储对应的用户信息,或者第一用户面设备由于升级导致用户信息数据全部丢失,因此控制面设备需要向第一用户面设备下发第二用户面对应的用户信息。

415,第一用户面设备接收控制面设备发送的用户信息。

416a,控制面设备向第一用户面设备发送优先级提高命令。

控制面设备先下发用户信息,再下发优先级提高命令指示VRRP状态进行切换,使得在用户流量切换回第一用户面设备时,不会由于用户信息未下发,导致用户流量的丢失。

在实际实现时,通常是由VRRP状态为主状态的用户面设备实现真正的转发功能,因此在第一用户面设备恢复提供服务状态时,第一用户面设备的VRRP状态需要先切换为主状态,第一用户面设备的VRRP状态切换为主状态需要第一VRRP优先级大于第二VRRP优先级,因此控制面设备向第一用户面设备发送优先级提高命令提高第一VRRP优先级。

417a,第一用户面设备接收控制面设备发送的优先级提高命令。

418a,第一用户面设备根据优先级提高命令提高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第一VRRP优先级。

419a,第二用户面设备向第一用户面设备发送第二VRRP优先级。

在第一用户面设备升级期间,第二用户面设备的VRRP状态为主状态,因此第二用户面设备向第一用户面设备发送VRRP通告报文,VRRP通告报文中携带有第二VRRP优先级。

420a,第一用户面设备接收第二用户面设备发送的第二VRRP优先级。

421a,第一用户面设备在第一VRRP优先级高于第二用户面设备的第二VRRP优先级时,将第一用户面设备的VRRP优先级从备用状态切换为主状态。

422a,第一用户面设备向第二用户面设备发送第一VRRP优先级。

423a,第二用户面设备接收第一用户面设备发送的第一VRRP优先级。

424a,第二用户面设备在第一VRRP优先级高于第二VRRP优先级时,将第二用户面设备的VRRP状态从主状态切换为备用状态。

可替换的,步骤416a至步骤424a可以替换成图4D所示的步骤416b至步骤424b。

416b,控制面设备向第二用户面设备发送优先级降低命令。

降低第二用户面设备的第二VRRP优先级与提高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第一VRRP优先级的目的是一样的,都是为了使第二VRRP优先级低于第一VRRP优先级,从而使得第一用户面设备的VRRP状态切换为主状态。

417b,第二用户面设备接收控制面设备发送的优先级降低命令。

418b,第二用户面设备根据优先级降低命令降低第二VRRP优先级。

419b,第二用户面设备向第一用户面设备发送第二VRRP优先级。

420b,第一用户面设备接收第二用户面设备发送的第二VRRP优先级。

421b,第一用户面设备在第二VRRP优先级低于第一VRRP优先级时,将第一用户面设备的VRRP状态从备用状态切换为主状态。

422b,第一用户面设备向第二用户面设备发送第一VRRP优先级。

423b,第二用户面设备接收第一用户面设备发送的第一VRRP优先级。

424b,第二用户面设备在第二VRRP优先级低于第一VRRP优先级时,将第二用户面设备的VRRP状态从主状态切换为备用状态。

425,第一用户面设备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保活报文。

第一用户面设备在VRRP状态切换为主状态后,提供用户流量转发的服务,因此第一用户面设备能够接收到用户设备发送的保活报文。

426,第一用户面设备根据用户信息向用户设备反馈确认报文。

由于第一用户面设备接收控制面设备下发的用户信息,因此第一用户面设备可以根据用户信息向用户设备反馈确认报文。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报文反馈方法,由于第一用户面设备在升级时无法提供服务,因此第一用户面设备在升级时,第二用户面设备接收控制面设备下发的第一用户面设备对应的用户信息,从而在第一用户面设备升级的过程中能够接替第一用户面设备进行用户流量的转发工作。由于第二用户面设备是在第一用户面设备升级前的预定时长就接收控制面设备下发的用户信息,并且预定时长大于控制面设备下发用户信息的时长,因此在第一用户面设备升级过程中,第二用户面设备中已经存储了用户信息,能够对用户设备发送的报文进行响应,从而使得用户设备在主备切换时不会掉线。

由于第二用户面设备在接收到第一用户面设备对应的用户信息之后,才接收到控制面设备法发送的优先级提高命令,或者接收到第一用户面设备根据优先级降低命令降低的第一VRRP优先级,然后第二用户面设备的VRRP状态由备用状态切换为主状态,第二用户面设备接替第一用户面设备继续提供服务,使得在切换时第二用户面设备中已经有用户信息,从而不会产生切换时由于第二用户面设备中没有用户信息使得用户流量被丢弃的情况。

由于第一用户面设备升级完毕后,第一用户面设备在接收到用户信息后,控制面设备才对第一用户面设备下发优先级提高命令,或对第二用户面设备下发优先级降低命令,使得在第一用户面设备升级完毕后,第一用户面设备中在存储有用户信息的情况下才将第二用户面设备的VRRP状态由主状态切换为备用状态,而第一用户面设备的VRRP状态由备用状态切换为主状态,第一用户面设备接替第二用户面设备继续提供服务,使得在切换时第一用户面设备中已经有用户信息,从而不会产生切换时由于第一用户面设备中没有用户信息使得用户流量被丢弃的情况。

由于第一用户面设备升级完毕后,第一用户面设备在接收到用户信息后,控制面设备才对第一用户面设备下发优先级提高命令,或对第二用户面设备下发优先级降低命令,使得在第一用户面设备升级完毕后,第一用户面设备中在存储有用户信息的情况下才将第一用户面设备的VRRP状态由备用状态切换为主状态,而第二用户面设备的VRRP状态由主状态切换为备用状态,第一用户面设备接替第二用户面设备继续提供服务,使得在切换时第一用户面设备中已经有用户信息,从而不会产生切换时由于第一用户面设备中没有用户信息使得用户流量被丢弃的情况。

由于第二用户面设备在接收到第一用户面设备对应的用户信息之后,才接收到控制面设备法发送的优先级提高命令,或者接收到第一用户面设备根据优先级降低命令降低的第一VRRP优先级,然后第一用户面设备的VRRP状态由主状态切换为备用状态,第二用户面设备接替第一用户面设备继续提供服务,使得在切换时第二用户面设备中已经有用户信息,从而不会产生切换时由于第二用户面设备中没有用户信息使得用户流量被丢弃的情况。

由于第一用户面设备在升级时无法提供服务,因此控制面设备需要提前做好准备措施,向第二用户面设备下发第一用户面设备对应的用户信息,在下发完用户信息后,向第一用户面设备发送优先级降低命令或向第二用户面设备发送优先级提高命令,使得第一用户面设备和第二用户面设备进行主备切换,从而保证了第一用户面设备在升级时,第二用户面设备能够继续提供服务。

由于控制面设备是在第一用户面设备升级前的预定时长就向第二用户面设备下发用户信息,并且预定时长大于控制面设备下发用户信息的时长,因此在第一用户面设备升级过程中,第二用户面设备中已经存储了用户信息,能够对用户设备发送的报文进行响应,从而使得用户设备在主备切换时不会掉线。

由于第一用户面设备在升级完毕后能够提供服务,因此控制面设备可以将第二用户面设备的用户信息下发给第一用户面设备,在下发完用户信息后,向第一用户面设备发送优先级提高命令或向第二用户面设备发送优先级降低命令,使得第一用户面设备和第二用户面设备进行主备切换,从而使得第一用户面设备在升级完毕后能够继续提供服务。

图5A是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报文反馈方法的方法流程图。该报文反馈方法以应用在图2A所示的实施环境中举例说明,本实施例中第一用户面设备由于上行链路故障导致无法提供服务,如图5A所示,该报文反馈方法包括:

501,第一用户面设备在通过BFD探测到上行链路发生故障后,降低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第一VRRP优先级。

由于第一用户面设备的BFD与上行链路接口绑定,当第一用户面设备通过BFD发出检测报文没有得到响应时,表明上行链路发生故障。BFD在检测到故障后,BFD的状态变为DOWN,BFD与VRRP进行通信,VRRP得知上行链路故障,通过自行降低第一VRRP优先级,使得用户流量切换到第二用户面设备。

在实际应用中,通过BFD故障检测,能够很快将用户流量切换到第二用户面设备,目的是使用户设备感知不到。

502,第一用户面设备向第二用户面设备发送第一VRRP优先级。

503,第二用户面设备接收第一用户面设备发送的第一VRRP优先级。

504,第二用户面设备在第一VRRP优先级低于第二用户面设备的第二VRRP优先级时,将第二用户面设备的VRRP状态从备用状态切换为主状态。

由于第一用户面设备的上行链路故障,第一用户面设备无法继续提供服务,因此需要将第二用户面设备的VRRP状态切换为主状态,由第二用户面设备接替第一用户面设备提供服务。

505,第二用户面设备向第一用户面设备发送第二VRRP优先级。

506,第一用户面设备接收第二用户面设备发送的第二VRRP优先级。

507,第一用户面设备在第一VRRP优先级低于第二VRRP优先级时,将第一用户面设备的VRRP状态从主状态切换为备用状态。

508,第二用户面设备向控制面设备发送VRRP状态切换通知。

509,控制面设备接收第二用户面设备发送的VRRP状态切换通知。

510,控制面设备向第二用户面设备下发第一用户面设备对应的用户信息。

511,第二用户面设备接收控制面设备下发的第一用户面设备对应的用户信息。

512,第二用户面设备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保活报文。

513,第二用户面设备查询第二用户面设备中是否存在与保活报文对应的用户信息。

由于控制面设备下发用户信息需要十几秒的时间,并且控制面设备下发用户信息有可能分多次下发,而在BFD检测到故障时,第二用户面设备只需要100多毫秒即可切换为主状态,因此第二用户面设备中可能还未接收到用户信息或者还未接收到全部用户信息。

514,当第二用户面设备中存在与保活报文对应的用户信息时,第二用户面设备向用户设备反馈确认报文。

若第二用户面设备中正好已经接收到与保活报文对应的用户信息,则第二用户面设备可以根据用户信息向发送保活报文的用户设备反馈确认报文。

515,当第二用户面设备中不存在与保活报文对应的用户信息时,第二用户面设备向控制面设备发送保活报文。

若第二用户面设备中不存在与保活报文对应的用户信息,则第二用户面设备无法对保活报文进行回应,若第二用户面设备将保活报文丢弃,对应的用户设备则会掉线。

而控制面设备中存储了全部的用户信息,为了使用户设备不掉线,第二用户面设备将保活报文上报给控制面设备,由控制面设备根据用户信息对保活报文进行回应,从而使得用户设备在上行链路发生故障时不会掉线。

516,控制面设备接收第二用户面设备发送的保活报文。

517,控制面设备根据存储的用户信息向用户设备反馈确认报文。

图5B是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报文反馈方法的方法流程图。该报文反馈方法以应用在图2A所示的实施环境中举例说明,本实施例中第一用户面设备由于上行链路故障恢复能够正常提供服务,如图5B所示,该报文反馈方法包括:

518,第一用户面设备在通过BFD探测到第一用户面设备的上行链路故障恢复时,向控制面设备发送第一状态变化信息。

当第一用户面设备通过BFD向上行链路接口发送检测报文得到回应时,表明上行链路故障恢复。

在实际应用中,当BFD检测到故障恢复时,BFD的状态会立刻切换为UP,表示正常,BFD与VRRP进行通信,VRRP很快也会将第一用户面设备的VRRP状态切换为主状态,但由于控制面设备下发用户信息需要一定时长,若第一用户面设备的VRRP状态快速切换为主状态,但第一用户面设备中还未接收到用户信息,则会导致部分用户流量的丢失,因此BFD配置有延迟UP时间,延迟UP时间的时长需要大于控制面设备下发用户信息的时长,使得在用户信息没有全部下发完毕之前,第一用户面设备的VRRP状态不能切换成主状态,避免了用户流量的丢失。

519,控制面设备接收第一用户面设备发送的第一状态变化信息。

当第一用户面设备通过BFD检测到上行链路故障恢复时,第一用户面设备通过第一状态变化信息告知控制面设备即将第一用户面设备进行VRRP状态切换,使得控制面设备能够及时将用户信息下发到第一用户面设备上。

第一状态变化信息中至少包含第一用户面设备的IP地址,控制面设备通过第一状态变化信息查找对应的用户信息。

520,控制面设备向第一用户面设备发送第二用户面设备对应的用户信息。

控制面设备在查找到第一用户面设备需要的用户信息后,将用户信息下发给第一用户面设备。

521,第一用户面设备接收控制面设备根据第一状态变化信息下发的第二用户面设备对应的用户信息。

522,在用户信息下发完毕后,控制面设备向第一用户面设备发送第一切换通知,第一切换通知用于提高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第一VRRP优先级。

控制面设备在用户信息下发完毕后,向第一用户面设备发送第一切换通知,通过第一切换通知提高第一VRRP优先级,从而使第一用户面设备的VRRP状态切换为主状态。

在实际应用中,控制面设备发送第一切换通知的时间要早于BFD延迟UP时间。由于BFD延迟UP时间要长于控制面设备下发用户信息和发送第一切换通知的时间,因此VRRP状态的切换以第一用户面设备接收到控制面设备发送的第一切换通知的时间为准。

523,第一用户面设备接收控制面设备发送的第一切换通知。

524,第一用户面设备根据第一切换通知提高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第一VRRP优先级。

525,第二用户面设备向第一用户面设备发送第二VRRP优先级。

526,第一用户面设备接收第二用户面设备发送的第二VRRP优先级。

527,第一用户面设备在第一VRRP优先级高于第二VRRP优先级时,将第一用户面设备的VRRP状态从备用状态切换为主状态。

528,第一用户面设备向第二用户面设备发送第一VRRP优先级。

529,第二用户面设备接收第一用户面设备发送的第一VRRP优先级。

530,第二用户面设备在第一VRRP优先级高于第二VRRP优先级时,将第二用户面设备的VRRP状态从主状态切换为备用状态。

531,第一用户面设备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保活报文。

532,第一用户面设备根据用户信息向用户设备反馈确认报文。

图5C是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报文反馈方法的方法流程图。该报文反馈方法以应用在图2A所示的实施环境中举例说明,本实施例中第一用户面设备由于下行链路故障或由于第一用户面设备故障导致无法提供服务,如图5C所示,该报文反馈方法包括:

533,第二用户面设备通过BFD探测到第一用户面设备或第一用户面设备的下行链路发生故障时,提高第二用户面设备的第二VRRP优先级。

第二用户面设备的BFD与第一用户面设备的IP地址绑定,若第二用户面设备通过BFD发送检测检测报文没有得到回应,则表明第一用户面设备或第一用户面设备的下行链路故障。第二用户面设备的BFD状态变为DOWN,并与VRRP进行通信,告知VRRP进行状态切换。

第二用户面设备通过自行提高第二VRRP优先级,使得第二VRRP优先级高于第一VRRP优先级,从而使得第二用户面设备的VRRP状态切换为主状态。

534,第二用户面设备向第一用户面设备发送第二VRRP优先级。

535,第一用户面设备接收第二用户面设备发送的第二VRRP优先级。

536,第一用户面设备在第二VRRP优先级高于第一VRRP优先级时,将第一用户面设备的VRRP状态从主状态切换为备用状态。

当第一用户面设备的下行链路故障导致第一用户面设备和第二用户面设备之间无法通过VRRP通告报文通信时,步骤534至步骤536可以不执行,直接执行步骤537,将第二用户面设备的VRRP状态从备用状态切换为主状态。

537,第二用户面设备在第一VRRP优先级低于第二VRRP优先级时,将第二用户面设备的VRRP状态从备用状态切换为主状态。

可选地,当第二用户面设备的第二VRRP优先级提高时,第二用户面设备的VRRP状态从备用状态切换为主状态。

可选地,当第二用户面设备接收到第一VRRP优先级,且第一VRRP优先级低于第二VRRP优先级时,第二用户面设备的VRRP状态从备用状态切换为主状态。

可选地,当第二用户面设备在VRRP通告报文的3个报文周期没有收到第一用户面设备发送的VRRP通告报文时,第二用户面设备的VRRP状态从备用状态切换为主状态。

538,第二用户面设备向控制面设备发送VRRP状态切换通知。

539,控制面设备接收第二用户面设备发送的VRRP状态切换通知。

540,控制面设备向第二用户面设备下发第一用户面设备对应的用户信息。

541,第二用户面设备接收控制面设备下发的第一用户面设备对应的用户信息。

542,第二用户面设备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保活报文。

543,第二用户面设备查询第二用户面设备中是否存在与保活报文对应的用户信息。

由于控制面设备下发用户信息需要十几秒的时间,并且控制面设备下发用户信息有可能分多次下发,而在BFD检测到故障时,第二用户面设备只需要100多毫秒即可切换为主状态,因此第二用户面设备中可能还未接收到用户信息或者还未接收到全部用户信息。

544,当第二用户面设备中存在与保活报文对应的用户信息时,第二用户面设备向用户设备反馈确认报文。

若第二用户面设备中正好已经接收到与保活报文对应的用户信息,则第二用户面设备可以根据用户信息向发送保活报文的用户设备反馈确认报文。

545,当第二用户面设备中不存在与保活报文对应的用户信息时,第二用户面设备向控制面设备发送保活报文。

若第二用户面设备中不存在与保活报文对应的用户信息,则第二用户面设备无法对保活报文进行回应,若第二用户面设备将保活报文丢弃,对应的用户设备则会掉线。

而控制面设备中存储了全部的用户信息,为了使用户设备不掉线,第二用户面设备将保活报文上报给控制面设备,由控制面设备根据用户信息对保活报文进行回应,从而使得用户设备在下行链路或第一用户面设备发生故障时不会掉线。

546,控制面设备接收第二用户面设备发送的保活报文。

547,控制面设备根据存储的用户信息向用户设备反馈确认报文。

图5D是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报文反馈方法的方法流程图。该报文反馈方法以应用在图2A所示的实施环境中举例说明,本实施例中第一用户面设备由于下行链路故障恢复或第一用户面设备故障恢复能够正常提供服务,如图5D所示,该报文反馈方法包括:

548,第二用户面设备通过BFD探测到第一用户面设备或第一用户面设备的下行链路故障恢复时,向控制面设备发送第二状态变化信息。

当第二用户面设备通过BFD向第一用户面设备发送检测报文得到回应时,表明第一用户面设备或第一用户面设备的下行链路故障恢复。

在实际应用中,当BFD检测到故障恢复时,BFD的状态会立刻切换为UP,表示正常,BFD与VRRP进行通信,VRRP很快也会将第一用户面设备的VRRP状态切换为主状态,但由于控制面设备下发用户信息需要一定时长,若第一用户面设备的VRRP状态快速切换为主状态,但第一用户面设备中还未接收到用户信息,则会导致部分用户流量的丢失,因此BFD配置有延迟UP时间,延迟UP时间的时长需要大于控制面设备下发用户信息的时长,使得在用户信息没有全部下发完毕之前,第一用户面设备的VRRP状态不能切换成主状态,避免了用户流量的丢失。

549,控制面设备接收第二用户面设备发送的第二状态变化信息。

当第二用户面设备通过BFD检测到下行链路或第一用户面设备故障恢复时,第二用户面设备通过第二状态变化信息告知控制面设备第一用户面设备即将进行VRRP状态切换,使得控制面设备能够及时将用户信息下发到第一用户面设备上。

第二状态变化信息中至少包含第一用户面设备的IP地址,控制面设备通过第一状态变化信息查找对应的用户信息。

550,控制面设备向第一用户面设备发送的第二用户面设备对应的用户信息。

控制面设备在查找到第一用户面设备需要的用户信息后,将用户信息下发给第一用户面设备。

551,第一用户面设备接收控制面设备根据第二状态变化信息下发的第二用户面设备对应的用户信息。

552,在用户信息下发完毕后,控制面设备向第二用户面设备发送第二切换通知,第二切换通知用于降低第二用户面设备的第二VRRP优先级。

控制面设备在用户信息下发完毕后,向第二用户面设备发送第二切换通知,通过第二切换通知降低第二VRRP优先级,从而使第二用户面设备的VRRP状态切换为备用状态。

在实际应用中,控制面设备发送第二切换通知的时间要早于BFD延迟UP时间。由于BFD延迟UP时间要长于控制面设备下发用户信息和发送第二切换通知的时间,因此VRRP状态的切换以第二用户面设备接收到控制面设备发送的第二切换通知的时间为准。

553,第二用户面设备接收控制面设备发送的第二切换通知。

554,第二用户面设备根据第二切换通知降低第二用户面设备的第二VRRP优先级。

555,第二用户面设备向第一用户面设备发送第二VRRP优先级。

556,第一用户面设备接收第二用户面设备发送的第二VRRP优先级。

557,第一用户面设备在第一VRRP优先级高于第二VRRP优先级时,将第一用户面设备的VRRP状态从备用状态切换为主状态。

558,第一用户面设备向第二用户面设备发送第一VRRP优先级。

559,第二用户面设备接收第一用户面设备发送的第一VRRP优先级。

560,第二用户面设备在第一VRRP优先级高于第二VRRP优先级时,将第二用户面设备的VRRP状态从主状态切换为备用状态。

561,第一用户面设备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保活报文。

562,第一用户面设备根据用户信息向用户设备反馈确认报文。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报文反馈方法,由于在第一用户面设备所在链路发生故障时,第二用户面设备的VRRP状态从备用状态切换为主状态,并向控制面设备发送状态切换通知请求下发用户信息,使得在由于故障第一用户面设备无法提供服务时,第二用户面设备能够继续提供服务,实现对用户流量的转发。

由于在第一用户面设备的上行链路发生故障时,第一用户面设备能够通过BFD探测到上行链路故障,并自行降低第一VRRP优先级,在第一用户面设备或第一用户面设备的下行链路发生故障时,第二用户面设备能够通过BFD探测到第一用户面设备或第一用户面设备的下行链路故障,并自行提高第二VRRP优先级,最终使得第一VRRP优先级低于第二VRRP优先级,从而使得第二用户面设备的VRRP状态由备用状态切换为主状态,接替第一用户面设备继续提供服务。

由于第二用户面设备在接收到用户设备发送的保活报文时,先查询自身是否存储有与保活报文对应的用户信息,第二用户面设备在查询不到对应的用户信息时,将保活报文上报给控制面设备进行回应,使得在第二用户面设备接收到用户信息之前,用户设备依然能够接收到确认报文,从而使得用户设备不会掉线。

由于在第一用户面设备所在链路故障恢复时,对于第一用户面设备的上行链路,第一用户面设备能够通过BFD探测到故障恢复,对于第一用户面设备或第一用户面设备的下行链路故障恢复时,第二用户面设备能够通过BFD探测到故障恢复,通过告知控制面设备第一用户面设备所在链路故障恢复,控制面设备向第一用户面设备下发第二用户面设备对应的用户信息,在用户信息下发完毕后通知第二用户面设备由主状态切换为备用状态,使得在第一用户面设备所在链路故障恢复时,第一用户面设备能够切换回主状态继续提供服务。

另外,由于控制面设备先下发用户信息,再发送切换通知,使得第一用户面设备在故障恢复切换回主状态时,不会产生用户流量丢失的问题。

由于在第一用户面设备所在链路故障恢复时,对于第一用户面设备的上行链路,第一用户面设备能够通过BFD探测到故障恢复,对于第一用户面设备或第一用户面设备的下行链路故障恢复时,第二用户面设备能够通过BFD探测到故障恢复,通过告知控制面设备第一用户面设备所在链路故障恢复,控制面设备向第一用户面设备下发第二用户面设备对应的用户信息,在用户信息下发完毕后通知第一用户面设备由备用状态切换为主状态,使得在第一用户面设备所在链路故障恢复时,第一用户面设备能够切换回主状态继续提供服务。

另外,由于控制面设备先下发用户信息,再发送切换通知,使得第一用户面设备在故障恢复切换回主状态时,不会产生用户流量丢失的问题。

由于在第一用户面设备的上行链路发生故障时,第一用户面设备能够通过BFD探测到上行链路故障,并自行降低第一VRRP优先级,在第一用户面设备或第一用户面设备的下行链路发生故障时,第二用户面设备能够通过BFD探测到第一用户面设备或第一用户面设备的下行链路故障,并自行提高第二VRRP优先级,最终使得第一VRRP优先级低于第二VRRP优先级,从而使得第一用户面设备的VRRP状态由主状态切换为备用状态,使得第二用户面设备接替第一用户面设备继续提供服务。

由于在第一用户面设备所在链路发生故障时,第一用户面设备和第二用户面设备会自行进行主备切换,然后第二用户面设备向控制面设备告知VRRP状态切换的情况,控制面设备向第二用户面设备下发第一用户面设备对应的用户信息,使得在第一用户面设备所在链路发生故障时,第二用户面设备能够接替第一用户面设备继续提供服务。

由于控制面设备在第二用户面设备查询到自身没有存储有与保活报文对应的用户信息时,接收第二用户面设备上报的保活报文并进行回应,使得在第二用户面设备接收到用户信息之前,用户设备依然能够接收到确认报文,从而使得用户设备不会掉线。

由于在第一用户面设备所在链路故障恢复时,对于第一用户面设备的上行链路,第一用户面设备能够通过BFD探测到故障恢复,对于第一用户面设备或第一用户面设备的下行链路故障恢复时,第二用户面设备能够通过BFD探测到故障恢复,通过告知控制面设备第一用户面设备所在链路故障恢复,控制面设备向第一用户面设备下发第二用户面设备对应的用户信息,在用户信息下发完毕后通知第二用户面设备由主状态切换为备用状态,使得在第一用户面设备所在链路故障恢复时,第一用户面设备能够切换回主状态继续提供服务。

下述为本发明装置实施例,可以用于执行本发明方法实施例。对于本发明装置实施例中未披露的细节,请参照本发明方法实施例。

图6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报文反馈装置的结构方框图。该报文反馈装置应用在图2A所示的第二用户面设备223中,该报文反馈装置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者两者的结合实现成为第二用户面设备223的部分或者全部。如图6所示,该报文反馈装置600包括:获取单元610、接收单元620和反馈单元630。

获取单元610,用于实现上述步骤302、步骤402、步骤508、步骤511、步骤538、步骤541以及其他任意隐含或公开的与获取相关的功能。

接收单元620,用于实现上述步骤303、步骤407a、步骤408a、步骤409a、步骤404b、步骤405b、步骤407b、步骤408b、步骤409b、步骤412、步骤419a、步骤423a、步骤424a、步骤417b、步骤418b、步骤419b、步骤423b、步骤424b、步骤503、步骤504、步骤505、步骤512、步骤525、步骤529、步骤530、步骤533、步骤534、步骤537、步骤542、步骤548、步骤553、步骤554、步骤555、步骤559、步骤560以及其他任意隐含或公开的与接收相关的功能。

反馈单元630,用于实现上述步骤304、步骤413、步骤513、步骤514、步骤515、步骤543、步骤544、步骤545以及其他任意隐含或公开的与反馈相关的功能。

图7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报文反馈装置的结构方框图。该报文反馈装置应用在图2A所示的第一用户面设备222中,该报文反馈装置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者两者的结合实现成为第一用户面设备222的部分或者全部。如图7所示,该报文反馈装置700包括:获取单元710、接收单元720和反馈单元730。

获取单元710,用于实现上述步骤306、步骤415、步骤521、步骤551以及其他任意隐含或公开的与获取相关的功能。

接收单元720,用于实现上述步骤307、步骤404a、步骤405a、步骤406a、步骤410a、步骤411a、步骤406b、步骤410b、步骤411b、步骤417a、步骤418a、步骤420a、步骤421a、步骤422a、步骤420b、步骤421b、步骤422b、步骤425、步骤501、步骤502、步骤506、步骤507、步骤518、步骤523、步骤524、步骤526、步骤527、步骤528、步骤531、步骤535、步骤536、步骤556、步骤557、步骤558、步骤561以及其他任意隐含或公开的与接收相关的功能。

反馈单元730,用于实现上述步骤308、步骤426、步骤532、步骤562以及其他任意隐含或公开的与反馈相关的功能。

图8是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报文反馈装置的结构方框图。该报文反馈装置应用在图2A所示的控制面设备214中,该报文反馈装置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者两者的结合实现成为控制面设备214的部分或者全部。如图8所示,该报文反馈装置800包括:第一发送单元810和第二发送单元820。

第一发送单元810,用于实现上述步骤301、步骤401、步骤403a、步骤403b、步骤509、步骤510、步骤516、步骤517、步骤539、步骤540、步骤546、步骤547以及其他任意隐含或公开的与发送相关的功能。

第二发送单元820,用于实现上述步骤305、步骤414、步骤416a、步骤416b、步骤519、步骤520、步骤522、步骤549、步骤550、步骤552以及其他任意隐含或公开的与发送相关的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报文反馈装置在反馈报文时,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设备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报文反馈装置与报文反馈方法的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应当理解的是,在本文中使用的,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支持例外情况,单数形式“一个”(“a”、“an”、“the”)旨在也包括复数形式。还应当理解的是,在本文中使用的“和/或”是指包括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相关联地列出的项目的任意和所有可能组合。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