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文件多终端共享播放方法和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99091阅读:336来源:国知局
媒体文件多终端共享播放方法和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媒体文件共享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媒体文件多终端共享播放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信息的日益丰富,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越来越多样、便利,信息的传递和分享也越发高效、便利。传统技术中,多个终端之间信息传递的方式主要采用蓝牙、红外等方法,其中红外易受距离和硬件条件的限制,而蓝牙存在成本较高、速度较慢等问题。现阶段信息的传输主要依靠网络,特别是无线网络,例如现今迅速发展的NFC、WIFI等技术,这些技术虽然解决了距离、速度等问题,但仍然要依赖于网络的畅通,一旦网络连接出现故障,仍然会影响数据的传输。

申请公布号为CN104010226A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音频的多终端互动播放方法和系统,可以将媒体信息转换成音频信息,以音频的方式进行信息传递,信息接收端接收音频信息后进行解析,以获取相应的媒体信息,从而实现不基于网络环境的文件传递。然而,用音频传递信息必须实时接收、实时播放,且不能重复播放,因此仍存在局限性。因此,开发出一种既能实时接收信息、又能储存后延时播放或重复播放媒体信息的多终端媒体文件共享方法,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媒体文件多终端共享播放方法和系统。

本发明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媒体文件多终端共享播放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发送端从服务器获取需要进行共享的媒体文件的媒体信息,所述媒体信息包括来源信息和播放信息;

S2:将所述媒体信息转化成数字信号;

S3:利用所述数字信号分别生成声波信息和图像信息;

S4:将所述声波信息和所述图像信息发送至接收终端;

S5:所述接收终端接收所述声波信息和所述图像信息,对所述声波信息进行解析,获取所述媒体信息,同时对所述图像信息进行储存,以备使用;

S6:根据所述来源信息从服务器查找所述媒体文件,并进行播放。

进一步地,所述来源信息包括URL信息或ID信息;所述播放信息包括所述媒体文件在所述发送端的播放进度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的具体方法为:

S4.1:所述发送端将所述声波信息切割成若干声波片段并按照顺序进行标记;

S4.2:将若干所述声波片段分别发送给若干接收端;

S4.3:从若干所述接收端中选出至少一个作为接收终端,其余接收端将所述声波片段发送给所述接收终端;

S4.4:所述接收终端对若干声波片段按照标记进行排序。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5的具体方法为:

S5.1:所述接收终端分别接收所述声波信息和所述图像信息;

S5.2:当接收端可以实时播放所述媒体文件时,接收端对所述声波信息进行解析,获取所述媒体信息,同时对所述图像信息进行储存;

S5.3:当接收端不能实时播放媒体文件或需要重复播放时,接收端对所述图像信息进行解析,获取所述媒体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声波信息包括超声波信息,所述图像信息包括二维码信息。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媒体文件多终端共享播放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通讯的发送端、接收端以及服务器,所述发送端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从服务器获取需要进行共享的媒体文件的媒体信息;

数字信号转化模块,用于将所述媒体信息转化成数字信号;

信息生成单元,用于利用所述数字信号生成声波信息和图像信息;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声波信息和所述图像信息发送至所述接收端;

所述接收端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发送端发出的所述声波信息和所述图像信息;

信息解析单元,用于对所述声波信息和所述图像信息进行解析,以获得所述媒体信息;

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所述图像信息;

播放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媒体信息从所述服务器获取所述媒体文件,并进行播放;

服务器,用于提供媒体源。

进一步地,所述信息生成单元包括:

声波信息生成模块,用于利用所述数字信号生成声波信息;

图像信息生成模块,用于利用所述数字信号生成图像信息;

所述信息解析单元包括:

声波信息解析模块,用于对所述声波信息进行解析,以获得所述媒体信息;

图像信息解析模块,用于对所述图像信息进行解析,以获得所述媒体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声波信息生成模块包括超声波发生器,所述图像信息生成模块包括二维码生成器,所述图像信息解析模块包括二维码识别器。

进一步地,所述发送端还包括:

切割模块,用于将所述声波信息切割成若干声波片段;

标记模块,用于对所述声波片段按照排列顺序进行标记。

进一步地,所述接收端还包括排序模块,所述排序模块用于对接收的声波片段按照标记进行排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提供的媒体文件多终端共享播放方法和系统可以将媒体信息同时生成声波信息和图像信息,接收端接收到声波信息和图像信息后,一方面可以对声波信息进行实时解析、获得媒体信息并实时播放,另一方面在不能实时播放媒体文件或需要重复播放时可以将图像信息进行存储,以备重复使用。以上设计一方面解决了声波传输信息必须实时接收、不能延时重复使用的问题,使接收的文件可以随时随地播放;另一方面在信息容量相同的情况下,图像文件占用的存储空间显著小于音频文件,因此图像文件比音频文件更适宜进行存储备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所述的一种媒体文件多终端共享播放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实施例2所述的一种媒体文件多终端共享播放方法中步骤S5的流程图;

图3为实施例3所述的一种媒体文件多终端共享播放方法中步骤S4的流程图;

图4为实施例4所述的一种媒体文件多终端共享播放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5所述的一种媒体文件多终端共享播放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6所述的一种媒体文件多终端共享播放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发送端;11、获取模块;12、数字信号转化模块;13、信息生成单元;131、声波信息生成模块;132、图像信息生成模块;14、发送模块;15、切割模块;16、标记模块;2、接收端;21、接收模块;22、信息解析单元;221、声波信息解析模块;222、图像信息解析模块;23、存储模块;24、播放模块;25、排序模块;3、服务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媒体文件多终端共享播放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发送端1从服务器3获取需要进行共享的媒体文件的媒体信息,所述媒体信息包括来源信息和播放信息,所述来源信息包括媒体文件的URL信息或ID信息;所述播放信息包括所述媒体文件在所述发送端1的播放进度信息;

S2:将所述媒体信息转化成数字信号;

S3:利用所述数字信号分别生成声波信息和图像信息;

S4:将所述声波信息和所述图像信息发送至接收终端;

S5:所述接收终端接收所述声波信息和所述图像信息,对所述声波信息进行解析,获取所述媒体信息,同时对所述图像信息进行储存,以备使用;

S6:根据所述来源信息获取所述媒体文件,并进行播放。

使用本方法进行信息传输时,首先发送端1从服务器3获取媒体文件的来源信息和播放信息,来源信息用于提供媒体文件的URL信息或ID信息,方便接收端2找到所需的媒体文件;播放信息提供媒体文件在发送端1播放的进度情况,方便接收端2与发送端1同步播放。将获取的媒体信息转化为数字信号,可以使用数字信号同时生成声波信息和图像信息,接收端2接收到声波信息和图像信息后,一方面对声波信息进行实时解析、获取媒体信息并实时播放媒体文件,另一方面对图像信息进行储存,以备随时解析、使用。

通过以上方法,一方面避免了由于网络原因对信息传输造成影响、不需借助网络即可实现同一媒体文件在多个终端的共享和同步播放,另一方面可以将媒体信息储存、以备随时调用、重复播放。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提供了一种媒体文件多终端共享播放方法,该实施例2进一步限定了所述步骤S5的具体方法为:

S5.1:所述接收端2分别接收所述声波信息和所述图像信息;

S5.2:当接收端2可以实时播放所述媒体文件时,接收端2对所述声波信息进行解析,获取所述媒体信息,同时对所述图像信息进行储存;

S5.3:当接收端2不能实时播放媒体文件或需要重复播放时,接收端2对所述图像信息进行解析,获取所述媒体信息。

接收端2接收到声波信息和图像信息后,一方面可以对声波信息进行实时解析、获得媒体信息并实时播放,另一方面在不能实时播放媒体文件或需要重复播放时可以将图像信息进行存储,以备重复使用。由此解决了声波传输信息必须实时接收、不能延时重复使用的问题,使接收的文件可以随时随地播放。

所述声波信息为频率16Hz以上的任何声波,优选为频率超过20Hz的超声波信息,该范围超过一般人类的听力范围,使得传输过程中大多数人无法听到。一方面避免了信息传输过程中产生噪音、对其他人造成干扰,另一方面也避免了传输信号受到周围的环境噪声的干扰,提高了信号传播的精确性和抗干扰性。

所述图像信息为包括条形码、二维码在内的任何图像,优选为二维码图像。在信息容量相同的情况下,图像文件占用的存储空间显著小于音频文件,因此图像文件比音频文件更适宜进行存储备用。当前常用的移动终端普遍安装有二维码扫描识别工具,因此将媒体信息储存在二维码图像中,使绝大多数接收终端都能方便地识别二维码中的媒体信息并获取相应的媒体文件,使用更加方便。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3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提供了一种媒体文件多终端共享播放方法,该实施例3进一步限定了所述步骤S4的具体方法为:

S4.1:所述发送端1将所述声波信息切割成若干声波片段并按照顺序进行标记;

S4.2:将若干所述声波片段分别发送给若干接收端2;

S4.3:从若干所述接收端2中选出至少一个作为接收终端,其余接收端将所述声波片段发送给所述接收终端;

S4.4:所述接收终端对若干声波片段按照标记进行排序。

由于音频流的传输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传输的质量和数量不能保证,因此可采用共享的方法,将声波信息分成多个片段,并分别发送给多个接收端2,再由多个接收端2统一发送给指定的接收终端,以保证数据传输的完整和稳定。由于发送端1对声波片段进行标记,接收终端接收到声波片段后即可按照标记对声波片段进行排序,再统一解析、组成完整媒体信息,以此保证接收终端对媒体信息的解析更加快速、顺利,使用更加方便。

实施例4

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4提供了一种媒体文件多终端共享播放系统,包括相互通讯的发送端1和接收端2,所述发送端1包括:

获取模块11,用于从服务器3获取需要进行共享的媒体文件的媒体信息;

数字信号转化模块12,用于将所述媒体信息转化成数字信号;

信息生成单元13,用于利用所述数字信号生成声波信息和图像信息;

发送模块14,用于将所述声波信息和所述图像信息发送至所述接收端2;

所述接收端2包括:

接收模块21,用于接收所述发送端1发出的所述声波信息和所述图像信息;

信息解析单元22,用于对所述声波信息和所述图像信息进行解析,以获得所述媒体信息;

存储模块23,用于存储所述图像信息;

播放模块24,用于根据所述媒体信息获取所述媒体文件,并进行播放。

使用本系统进行信息传输时,首先获取模块11获取媒体文件的来源信息和播放信息,数字信号转化模块12将获取的媒体信息转化为数字信号,信息生成单元13使用数字信号同时生成声波信息和图像信息,并有发送模块14将生成的信息发送至接收端2。接收端2的接收模块21接收到声波信息和图像信息后,由信息解析单元22对声波信息进行实时解析、获取媒体信息并由播放模块24实时播放媒体文件;同时由存储模块23对图像信息进行储存,以备随时解析、使用。

通过该系统进行信息传输,一方面避免了由于网络原因对信息传输造成影响、不需借助网络即可实现同一媒体文件在多个终端的共享和同步播放,另一方面可以将媒体信息储存、以备随时调用、重复播放。

实施例5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5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提供了一种媒体文件多终端共享播放系统,该实施例5进一步限定了所述信息生成单元13包括:

声波信息生成模块131,用于利用所述数字信号生成声波信息;

图像信息生成模块132,用于利用所述数字信号生成图像信息。

所述信息解析单元22包括:

声波信息解析模块221,用于对所述声波信息进行解析,以获得所述媒体信息;

图像信息解析模块222,用于对所述图像信息进行解析,以获得所述媒体信息。

所述图像信息生成模块132为任何能够将数字信号转化为图像信息的装置,优选为二维码生成器;所述图像信息解析模块222为任何能够对图像信息进行解析的装置,优选为二维码识别器。在信息容量相同的情况下,图像文件占用的存储空间显著小于音频文件,因此图像文件比音频文件更适宜进行存储备用。当前常用的移动终端普遍安装有二维码扫描识别工具,因此将媒体信息储存在二维码图像中,使绝大多数接收终端都能方便地识别二维码中的媒体信息并获取相应的媒体文件,使用更加方便。

所述声波信息生成模块131为任何能够将数字信号转化为声波信号的装置,优选为超声波发生器。超声波的频率范围超过一般人类的听力范围,使得传输过程中大多数人无法听到。一方面避免了信息传输过程中产生噪音、对其他人造成干扰,另一方面也避免了传输信号受到周围的环境噪声的干扰,提高了信号传播的精确性和抗干扰性。

实施例6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6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提供了一种媒体文件多终端共享播放系统,该实施例6进一步限定了所述发送端1还包括:

切割模块15,用于将所述声波信息切割成若干声波片段;

标记模块16,用于对所述声波片段按照排列顺序进行标记。

所述接收端2还包括排序模块25,所述排序模块25用于对接收的声波片段按照标记进行排序。

由于音频流的传输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传输信息的质量和数量不能保证,因此可采用共享的方法,在发送端1增设切割模块15,将声波信息切割成多个片段,并分别发送给多个接收端2,以确保数据传输的完整和稳定;为提高信息的准确性,还增设了标记模块16,用于对声波片段按照排列顺序进行标记。接收终端接收到声波片段后,为了正确地对声波片段进行解析、获取正确的媒体信息,还需在接收终端增设排序模块25,按照标记对声波片段进行排序,再统一解析、组成完整媒体信息,以此保证接收终端对媒体信息的解析更加快速、顺利,使用更加方便。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