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设备的远程调试方法、服务器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4914746发布日期:2018-07-11 00:25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设备的远程调试方法、服务器及系统。



背景技术:

一些移动设备在出厂后,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故障。当移动设备出现故障时,通常需要对移动设备进行调试。

现有技术,当移动设备出现故障后,通常采用如下几种方式进行故障调试:方式一,用户拨打服务热线,向客服描述故障信息,由客服根据用户所提供的信息进行故障原因分析,有时还会电话远程指导用户,用户根据客服的电话指导,对移动设备进行相应的调试操作。方式二,通过USB接口从移动设备上拷贝相应的数据,然后由维修人员根据拷贝的数据进行故障原因分析,并对移动设备进行相应的调试操作。

但是,不管采用上述哪种方式对移动设备的故障原因进行分析,来实现对发生故障的移动设备的调试,均存在滞后性的问题,不利于对移动设备故障原因的分析,调试效率低下。

现有技术中,虽然存在一些其他领域的远程调试技术,但是由于移动设备通常具有网络速度慢、网络质量差、存储空间小以及操作系统的影响,现有电脑的远程调试方法并不适于对移动设备的调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移动设备的调试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设备的远程调试方法,包括:接收调试控制台发送的调试指令,所述调试指令由所述调试控制台根据用户的调试请求生成;将所述调试指令发送至对应的移动设备,使得所述移动设备根据所述调试指令,采用所存储的调试单元,由所述调试单元执行对应的调试操作并反馈调试操作结果;接收所述移动设备反馈的调试操作结果,将所述调试操作结果发送至所述调试控制台并通过所述调试控制台输出。

可选地,所述将所述调试指令发送至对应的移动设备,包括:对所述调试指令进行压缩;将压缩后的所述调试指令发送至所述移动设备。

可选地,将所述调试操作结果发送至所述调试控制台,包括:对所述调试操作结果进行解压;将解压后的所述调试操作结果发送至所述调试控制台。

可选地,采用以下任意一种方式接收所述移动设备反馈的调试操作结果:传输控制协议套接字传输方式、超文本传输方式及消息队列遥测传输方式。

可选地,在接收调试控制台发送的调试指令之前,还包括:接收所述调试控制台发送的调试启动指令,所述调试启动指令由所述调试控制台根据用户的调试启动请求生成;将所述调试启动指令发送至所述移动设备,使得所述移动设备根据所述调试启动指令,激活并启动所述调试单元。

可选地,在接收调试控制台发送的调试启动指令之前,还包括:接收所述调试控制台发送的移动设备在线状态查询指令;根据所述移动设备在线状态查询指令查询所述移动设备的在线状态;当所述移动设备不在线时,发送唤醒指令至所述移动设备以唤醒所述移动设备上线。

可选地,在将所述调试操作结果发送至所述调试控制台之后,还包括:接收所述调试控制台发送的调试结束指令,所述调试操作指令由所述调试控制台根据所述用户的调试结束请求生成;将所述调试结束指令发送至所述移动设备,以关闭所述调试单元。

可选地,所述调试控制台嵌设在WEB网页中。

可选地,在将所述调试指令发送至对应的移动设备之前,还包括:与所述移动设备之间进行单向身份认证或双向身份认证。

可选地,采用如下方式对所述移动设备进行身份认证:接收所述移动设备发送的身份认证信息;获取所存储的与所述移动设备对应的身份认证信息;将接收到的所述身份认证信息与所存储的所述移动设备对应的身份认证信息进行比较,并确定二者一致。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移动设备的远程调试服务器,包括:第一接收单元、第一发送单元、第二接收单元及第二发送单元,其中:所述第一接收单元,适于接收调试控制台发送的调试指令,所述调试指令由所述调试控制台根据用户的调试请求生成;所述第一发送单元,适于将所述调试指令发送至对应的移动设备,使得所述移动设备根据所述调试指令,采用所存储的调试单元,由所述调试单元执行对应的调试操作并反馈调试操作结果;所述第二接收单元,适于接收所述移动设备反馈的调试操作结果;所述第二发送单元,适于将所述调试操作结果发送至所述调试控制台并通过所述调试控制台输出。

可选地,所述远程调试服务器还包括:设备连接层及服务处理层,其中:所述设备连接层,分别与所述第一发送单元及所述第二接收单元耦接,适于提供所述移动设备与所述远程调试服务器连接的接口;所述服务处理层,与所述设备连接层通信连接,适于将所述设备连接层接收的所述移动设备发送的调试操作结果发送至所述调试控制台,以及将所述调试控制台发送的调试指令通过所述设备连接层发送至所述移动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移动设备的远程调试系统,包括:调试控制台、远程调试服务器及移动设备,其中:所述调试控制台,与所述远程调试服务器通信连接,适于根据用户的调试请求生成调试指令,并发送至所述远程调试服务器,以及输出调试操作结果;所述远程调试服务器,与所述移动设备通信连接,适于将接收到的所述调试指令发送至所述移动设备,接收所述移动设备中的调试单元反馈的所述调试操作结果,并将所述调试操作结果发送至所述调试控制台;所述移动设备,适于根据所述调试指令,采用所存储的所述调试单元,由所述调试单元执行对应的调试操作,并将所述调试操作结果反馈至所述远程调试服务器。

可选地,所述远程调试服务器包括:设备连接层与所述服务处理层,其中:所述设备连接层,适于提供所述移动设备与所述远程调试服务器连接的接口;所述服务处理层,与所述设备连接层通信连接,适于将所述设备连接层接收的所述移动设备发送的调试操作结果发送至所述调试控制台,以及将所述调试控制台发送的调试指令通过所述设备连接层发送至所述移动设备。

可选地,所述设备连接层,适于对所述调试指令进行压缩,并将压缩后的所述调试指令发送至所述移动设备。

可选地,所述设备连接层,适于对所述调试操作结果进行解压,并将解压后的调试操作结果发送至所述服务处理层;所述服务处理层,适于将解压后的所述调试操作结果发送至所述调试控制台。

可选地,所述设备连接层与所述服务处理层之间通过远程过程调用协议连接。

可选地,所述设备连接层支持以下至少一种接入方式:传输控制协议套接字传输方式、超文本传输方式及消息队列遥测传输方式。

可选地,所述服务处理层的数量大于1个。

可选地,各服务处理层分别与所述设备连接层耦接。

可选地,所述调试控制台,还适于根据所述用户的调试启动请求生成调试启动指令,并发送至所述远程调试服务器;所述远程调试服务器,还适于将所述调试启动指令发送至所述移动设备;所述移动设备,还适于在接收到所述调试启动指令后,激活并启动所述调试单元。

可选地,所述调试控制台,还适于在生成调试启动指令之前,生成移动设备在线状态查询指令,并发送至所述远程调试服务器;所述远程调试服务器,还适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移动设备在线状态查询指令,查询对应移动设备的在线状态,当所述移动设备不在线时,发送唤醒指令至所述移动设备;所述移动设备,还适于在接收到所述唤醒指令时唤醒,并上线。

可选地,所述调试控制台,还适于接收到所述远程调试服务器发送的所述调试操作结果后,根据所述用户的调试结束请求生成调试结束指令,并将所述调试结束指令发送至所述远程调试服务器;所述远程调试服务器,还适于将所述调试结束指令发送至所述移动设备;所述移动设备,还适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调试结束指令关闭所述调试单元。

可选地,所述调试控制台嵌设在WEB页面中。

可选地,所述远程调试服务器采用Netty网络通信框架与所述移动设备进行通信。

可选地,所述远程调试服务器与所述移动设备之间采用公钥加密算法加密的SSL通道进行通信。

可选地,所述调试单元为软件开发工具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将来自调试控制台的调试指令发送至对应的移动设备,所述移动设备根据调试指令,采用所述移动设备上存储的调试单元执行对应的调试操作,并通过所述调试单元反馈调试操作结果。将所述调试操作结果发送至调试控制台,采用所述远程调试系统对所述移动设备进行及时调控,从而可以提高调试效率。

进一步地,移动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所述调试控制台发送的调试启动请求后,激活并启动所述调试单元,按照调试需求开启调试服务,从而可以节约传输资源。

进一步地,移动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所述调试控制台发送的调试指令,通过所述调试单元结束调试服务,从而可以节约传输资源,减轻移动设备工作负载。

进一步地,所述调试控制台设置于WEB页面上,在接收调试启动指令时,采用WEB推送方式接收调试启动指令,无需安装客户端软件或插件,简单易用。

进一步地,通过对所述移动设备进行身份认证,可以提高对移动设备进行调试过程中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通过将所述远程调试服务器划分为设备连接层及服务处理层,可以将所述远程调试服务器的接入功能与业务处理功能分开,方便远程调试服务器业务功能的扩展。

进一步地,采用Netty网络通信框架,数据传输过程中所需传输资源少,延迟低,通信效率较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移动设备的远程调试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移动设备的远程调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另一种移动设备的远程调试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移动设备的远程调试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另一种移动设备的远程调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又一种移动设备的远程调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有技术中,当移动设备出现故障时,通常用户拨打服务热线,向客服描述故障信息,由客服根据用户所提供的信息进行故障原因分析,有时还会电话远程指导用户,用户根据客服的电话指导,对移动设备进行相应的调试操作。或者通过USB接口从移动设备上拷贝相应的数据,然后由维修人员根据拷贝的数据进行故障原因分析,并对移动设备进行相应的调试操作。

然而,由于移动设备中生成的日志文件等数据在不断的更新,新的数据经常会覆盖旧的数据,当数据被覆盖之后,复现的概率较低。由于滞后性的存在,若发生故障时所对应的数据被覆盖,则不利于移动设备的故障原因分析,从而导致调试效率低下。

现有技术中,虽然存在一些其他领域的远程调试技术,但是由于移动设备通常具有网络速度慢、网络质量差、存储空间小以及操作系统的影响,现有电脑的远程调试方法并不适于对移动设备的调试。

为解决上述问题,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将来自调试控制台的调试指令发送至对应的移动设备,所述移动设备根据调试指令,采用所述移动设备上存储的调试单元执行对应的调试操作,并通过所述调试单元反馈调试操作结果。将所述调试操作结果发送至调试控制台,采用所述远程调试系统对所述移动设备进行远程调控,从而可以提高调试效率。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有益效果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参照图1所示的远程调试方法的流程图,以下通过具体步骤进行详细说明。

在具体实施中,可以采用相应的远程调试系统对移动设备进行远程调试。例如,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移动设备的远程调试系统,包括:依次耦接的移动设备21、远程调试服务器22及调试控制台23,如图2所示。

步骤11,接收调试控制台发送的调试指令,所述调试指令由所述调试控制台根据用户的调试请求生成。

在具体实施中,所示远程调试服务器22可以接收调试控制台23发送的调试指令,所述调试指令可以由所述调试控制台23根据用户的调试请求生成。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调试指令可以为查看所述移动设备21的日志、查看所述移动设备21的CPU使用状况、查看所述移动设备21的内存、查看所述移动设备21的存储空间使用状态、修改所述移动设备21的内存、修改所述移动设备21的配置、修改所述移动设备21的存储情况等。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调试控制台23可以为客户端,也可以为插件,还可以为嵌设在WEB页面中的调控页面。

在具体实施中,用户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将调试请求发送至调试控制台23。例如,可以通过电话或调试请求按键发出调试请求。

步骤12,将所述调试指令发送至对应的移动设备,使得所述移动设备根据所述调试指令,采用所存储的调试单元,由所述调试单元执行对应的调试操作并反馈调试操作结果。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远程调试服务器22接收到所述调试指令后,可以将所述调试指令发送至对应的移动设备21。当所述移动设备21接收到所述调试指令后,所述移动设备21中所存储的调试单元可以执行所述调试指令对应的调试操作,并在执行完成调试操作后,反馈调试操作结果。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移动设备21中所存储的调试单元,可以为独立的调试装置,也可以为应用软件,还可以为软件开发工具包。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远程调试服务器22接收到调试控制台23发送的调试指令后,对所述调试指令进行解析,获取所述调试指令包括的待调试移动设备21的标识信息,并根据所述移动设备21的标识信息,将所述调试指令发送至对应的移动设备21。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移动设备21可以采用WIFI无线通信网络方式接入互联网网络与远程调试服务器22进行通信;也可以采用所述移动设备21中安装的SIM卡,通过SIM卡所提供的3G、4G、5G等移动通信网络与所述远程调试服务器22进行通信。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移动设备21也可以采用其他通信方式与所述远程调试服务器22进行通信。

步骤13,接收所述移动设备反馈的调试操作结果,将所述调试操作结果发送至所述调试控制台并通过所述调试控制台输出。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远程调试服务器22还可以接收所述移动设备21反馈的调试操作结果,并将所述调试操作结果发送至所述调试控制台23。所述调试控制台23接收到所述调试操作结果后,将所述调试操作结果输出。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远程调试服务器22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接收所述移动设备21反馈的调试操作结果。例如,传输控制协议套接字传输(TCP Socket)方式;又如,超文本传输(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HTTP)方式;再如,消息队列遥测传输(Message Queuing Telemetry Transport,MQTT)方式。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接收,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由上述内容可知,将来自调试控制台的调试指令发送至对应的移动设备,所述移动设备根据调试指令,采用所述移动设备上存储的调试单元执行对应的调试操作,并通过所述调试单元反馈调试操作结果。将所述调试操作结果发送至调试控制台,采用所述远程调试系统对所述移动设备进行远程调控,从而可以提高调试效率。

在实际应用中,有时需要传输的数据量可能较大,为了能实现数据量较大的信息的传输,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远程调试服务器22可以对所述调试指令进行压缩,并将压缩后的调试指令发送至所述移动设备21。

在实际应用中,有时为了能够实现较大的数据量的信息的传输,所述移动设备21发送的调试操作结果可能是压缩格式的。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当接收到的调试操作结果为压缩格式时,所述远程调试服务器22可以对所述调试操作结果进行解压,将解压后的所述调试操作结果发送至所述调试控制台23。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调试控制台23的数量可以为1个,也可以大于1个,为了能准确的将所述移动设备21反馈的调试操作结果发送至对应的调试控制台23。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当远程调试服务器22接收到所述调试操作结果后,对接收到的所述调试操作结果进行解析,获取所述调试操作结果中携带的调试操作的编号、调试控制台23的标识信息,并根据所述调试控制台23的标识信息将所述调试操作结果发送至对应的调试控制台23。所述调试操作的编号,适于标记各调试操作事件,每进行一次远程调试操作均可以对应的生成一个调试操作的编号。

在具体实施中,为了减小移动设备21的流量消耗,节约传输资源,使得资源传输量较小的移动设备21也能适用于本方案。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移动设备21在接收到调试启动指令时,才激活并启动调试单元。参照图3,给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另一种移动设备的远程调试方法的流程图。下面结合图2,通过具体步骤进行详细说明。

步骤31,接收所述调试控制台发送的调试启动指令,所述调试启动指令由所述调试控制台根据用户的调试启动请求生成。

在具体实施中,可以采用远程调试服务器22接收所述调试控制台23发送的调试启动指令。所述调试控制台23根据用户的调试启动请求生成所述调试启动指令,并发送至所述远程调试服务器22。

步骤32,将所述调试启动指令发送至所述移动设备,使得所述移动设备根据所述调试启动指令,激活并启动所述调试单元。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远程调试服务器22接收到所述调试启动指令后,可以将所述调试启动指令发送至所述移动设备21。所述移动设备21接收到所述调试启动指令后,激活并启动所述调试单元。当所述调试单元启动后,即开启了所述移动设备21的远程调试服务。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调试启动指令中包括待调试移动设备21的标识信息,所述远程调试服务器22接收到所述调试启动指令后,可以对所述调试启动指令进行解析,获取所述调试启动指令包括的待调试移动设备21的标识信息,并根据所述待调试移动设备21的标识信息将所述调试启动指令发送至所述移动设备21。

当所述移动设备21激活并开启所述调试单元后,即可以根据接收到的调试指令,进行远程调试,具体的远程调试过程参见图1中步骤11至步骤13,其中步骤11至步骤13的详细过程可参见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步骤11至步骤13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具体实施中,在步骤31执行之前,还可以接收所述调试控制台23发送的移动设备21在线状态查询指令,并根据所述移动设备21在线状态查询指令查询所述移动设备21的在线状态。当检测到所述移动设备21不在线时,发送唤醒指令至所述移动设备21以唤醒所述移动设备21,并上线。

在具体实施中,为进一步节约所述移动设备21的传输资源,在步骤23执行完成之后,还可以接收所述调试控制台23发送的调试结束指令,所述调试操作指令由所述调试控制台23根据所述用户的调试结束请求生成;将所述调试结束指令发送至所述移动设备21,以关闭所述调试单元。当所述调试单元关闭后,相应地,远程调试服务也关闭。

在具体实施中,远程调试服务器22在将所述调试结束指令发送至所述移动设备21之前,可以先对调试结束指令进行压缩,然后将压缩后的调试结束指令发送至所述移动设备21。

在具体实施中,为提高所述移动设备21调试过程中的通信安全,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远程调试服务器22在将所述调试指令发送至对应的移动设备21之前,还可以与所述移动设备21之间进行单向身份认证或者双向身份认证。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移动设备21可以对所述远程调试服务器22进行身份认证,所述远程调试服务器22也可以对所述移动设备21进行身份认证,所述移动设备21与所述远程调试服务器22之间也可以互相进行身份认证。通过对通信双方或者对通信对象进行身份认证,可以提高所述移动设备21与所述远程调试服务器22之间的通信安全。

在具体实施中,可以根据实际应用中的安全等级需求以及所述移动设备21的配置,在所述移动设备21上安装相应的安全证书,采用所安装的安全证书进行身份认证。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采用如下方式对所述移动设备21进行身份认证。接收所述移动设备21发送的身份认证信息,获取所存储的与所述移动设备21对应的身份认证信息,将接收到的所述身份认证信息与所存储的所述移动设备21对应的身份认证信息进行比较,并确定二者一致。

当接收到的所述身份认证信息与所存储的所述移动设备21对应的身份认证信息不一致时,可以提示再次输入身份认证信息,并采用再次输入的身份认证信息重新对所述移动设备21进行身份认证。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移动设备21的身份认证信息可以为移动设备21的物理标识码,也可以为用户自行设置的信息,且所设置的信息具有唯一性,还可以为所述远程调试服务器22随机为所述移动设备21分配的流水号,且流水号具有唯一性。在实际应用中,所述身份标识信息还可以有其他形式,此处不做限定。

参照图4,给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移动设备的远程调试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所述远程调试服务器40可以包括:第一接收单元41、第一发送单元42、第二接收单元43及第二发送单元44,其中:

所述第一接收单元41,适于接收调试控制台发送的调试指令,所述调试指令由所述调试控制台根据用户的调试请求生成;

所述第一发送单元42,适于将所述调试指令发送至对应的移动设备,使得所述移动设备根据所述调试指令,采用所存储的调试单元,由所述调试单元执行对应的调试操作并反馈调试操作结果;

所述第二接收单元43,适于接收所述移动设备反馈的调试操作结果;

所述第二发送单元44,适于将所述调试操作结果发送至所述调试控制台并通过所述调试控制台输出。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远程调试服务器40,还包括:设备连接层及服务处理层(未示出),其中:所述设备连接层,分别与所述第一发送单元42及所述第二接收单元43耦接,适于提供所述移动设备与所述远程调试服务器连接的接口;所述服务处理层,与所述设备连接层通信连接,适于将所述设备连接层接收的所述移动设备发送的调试操作结果发送至所述调试控制台,以及将所述调试控制台发送的调试指令通过所述设备连接层发送至所述移动设备。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移动设备的远程调试服务器40的具体工作原理及工作流程,可以参见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移动设备的远程调试系统或者移动设备的远程调试方法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和实现本发明,下面对所述移动设备的远程调试方法对应的远程调试系统进行说明。

继续参照图2所给出的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移动设备的远程调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移动设备的远程调试系统可以包括:移动设备21、远程调试服务器22及调试控制台23。

所述调试控制台23,与所述远程调试服务器22通信连接,适于根据用户的调试请求生成调试指令,并发送至所述远程调试服务器22,以及输出调试操作结果;

所述远程调试服务器22,与所述移动设备21通信连接,适于将接收到的所述调试指令发送至所述移动设备21,接收所述移动设备21中的调试单元反馈的所述调试操作结果,并将所述调试操作结果发送至所述调试控制台23;

所述移动设备21,适于根据所述调试指令,采用所存储的所述调试单元,由所述调试单元执行对应的调试操作,并将所述调试操作结果反馈至所述远程调试服务器22。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移动设备21可以为车载娱乐装置,也可以为手机等其他移动设备。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移动设备21可以采用WIFI无线通信网络方式接入互联网网络与远程调试服务器22进行通信;也可以采用所述移动设备21中安装的SIM卡,通过SIM卡所提供的3G、4G、5G等移动通信网络与所述远程调试服务器22进行通信。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移动设备21也可以采用其他通信方式与所述远程调试服务器22进行通信。

当所述移动设备21为车载设备时,可以通过车辆中的车载TBOX接入通信网络,与远程调试服务器22进行通信。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远程调试服务器22采用Netty网络通信框架与所述移动设备21进行通信。采用Netty网络通信框架,延迟低,通信效率较高,对移动设备21的传输资源要求不高。

由上述内容可知,所述远程调试服务器将调试控制台发送的调试指令发送至对应移动设备,所述移动设备根据调试指令,采用所述移动设备上存储的调试单元执行对应的远程调试操作,并通过所述调试单元将调试操作结果反馈至远程调试服务器。所述远程调试服务器将所述调试操作结果发送至调试控制台,采用所述远程调试服务器及所述调试控制台可以实现对所述移动设备的远程调控,从而可以提高调试效率。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调试单元可以为集成在所述移动设备21上的独立的调试设备、也可以为安装在所述移动设备21上的应用软件,还可以为插件。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调试单元为软件开发工具包。所述调试单元采用软件开发工具包的形式,易于功能的扩展,且用户无须关注通信细节。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调试控制台23与远程调试服务器22,以及远程调试服务器22与移动设备21之间通信所采用的通信协议,在设计所采用的通信协议时,可以考虑数据压缩、错误处理、多帧支持、多设备类型等情况,还可以通过设置传输数据的类型及长度,来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调试控制台23所生成的各种指令数据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包括以下任意一种信息:待调试移动设备的标识信息、服务类型、服务ID、是否需要压缩、调试事件ID、文件类型、是否为请求响应、参考时间定义、服务类型、同步处理服务、异步处理服务ID、调试控制台标识信息、版本号等。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上述各种信息所占用的长度。

在具体实施中,为了提高所述远程调试服务器22的可靠性,便于业务功能的扩展,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可以将所述远程调试服务器22的设备接入功能与业务处理功能分开。

参照图5,给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另一种移动设备的远程调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所述远程调试服务器22可以包括:设备连接层221与服务处理层222,其中:

所述设备连接层221,适于提供所述移动设备21与所述远程调试服务器22连接的接口;

所述服务处理层222,与所述设备连接层221通信连接,适于将所述设备连接层221接收的所述移动设备21发送的调试操作结果发送至所述调试控制台23,以及将所述调试控制台23发送的调试指令通过所述设备连接层221发送至所述移动设备21。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设备连接层221可以对所述调试指令进行压缩,并将压缩后的所述调试指令发送至所述移动设备21。通过对数据的压缩,实现对数据帧的组装,从而可以支持大消息的传输。

所述设备连接层221还可以对所述移动设备21发送的所述调试操作结果进行解压,并将解压后的所述调试操作结果发送至所述服务处理层222。所述服务处理层222适于将解压后的所述调试操作结果发送至所述调试控制台。通过对压缩数据的解压,实现对数据帧的分包。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服务处理层222与所述设备连接层221之间采用远程过程调用协议(Remote Procedure Call Protocol,RPC)连接。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设备连接层221可以支持多种接入方式。例如,TCP Socket方式;又如,超文本传输(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HTTP)方式;再如,消息队列遥测传输(Message Queuing Telemetry Transport,MQTT)方式。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支持其他的接入方式,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服务处理层222的数目可以为1个,也可以大于1个。当所述服务处理层222的数目大于1个时,各服务处理层222可以分别处理不同的业务,也可以处理相同的业务,从而可以实现远程调试服务器22的业务功能的扩展。当远程调试服务器22中的一个服务处理层222出现故障时,其他的具有相同功能的服务处理层222可以处理对应的业务,从而可以提高远程调试服务器22的可靠性。

在具体实施中,各服务处理层222分别与设备连接层221耦接。各服务处理层222可以与设备连接层221串联,也可以与设备连接层221串联,具体连接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各服务处理层222之间可以根据所对应的业务功能进行耦接。对于具有业务关联的服务处理层之间可以连接关系,对于没有业务关联,相对独立的各服务处理层之间可以没有连接关系。

在具体实施中,有些移动设备在传输数据时,对传输资源的要求比较苛刻,通常这些移动设备只能支持流量较小的数据传输。例如,所述移动设备21为车载设备时,由于车载设备受带宽、网络稳定因素的影响,对流量的要求比较苛刻。

为了能减少移动设备21的传输资源,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调试控制台23,还适于根据所述用户的调试启动请求生成调试启动指令,并发送至所述远程调试服务器22。当所述远程调试服务器22接收到所述调试启动指令后,将所述调试启动指令发送至所述移动设备21。所述移动设备21根据接收到的所述调试启动请求激活并启动所述调试单元。

所述移动设备21在接收到调试启动指令后,才激活并启动所述调试单元。也即是所述移动设备21只有在有调试需求时,才根据调试启动指令启动调试单元,在不需要进行调试操作的时段内,所述调试单元处于关闭或者休眠状态,从而可以减小所述移动设备21的流量消耗,减轻所述移动设备21工作负载。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调试控制台23可以对多台移动设备进行调控,为了能够区分不同的移动设备,所述调试启动指令中包括所述移动设备21的标识信息,所述远程调试服务器22对接收到的所述调试启动指令进行解析,从所述调试启动指令中获取所述移动设备21的标识信息,根据所述移动设备21的标识信息将所述调试启动指令发送至所述移动设备21。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调试控制台23在生成调试启动指令之前,还适于生成移动设备在线状态查询指令,并发送至所述远程调试服务器22,以查询所述移动设备21的在线状态。当所述远程调试服务器22接收到所述移动设备在线状态查询指令时,查询所述移动设备21的在线状态,当所述移动设备21不在线时,发送唤醒控制指令至所述移动设备21。所述移动设备21接收到所述唤醒指令时唤醒,并上线,即启动与所述远程调试服务器22的连接。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唤醒控制指令为短信形式的短信唤醒指令,所述移动设备21支持短信通信功能,可以接收所述远程调试服务器22发送的短信唤醒指令。当所述移动设备21接收到所述短信唤醒指令后,可以按照所述短信唤醒指令中给出的信息内容,启动与所述远程调试服务器22的连接。例如,短信唤醒指令中给出,回复1启动与所述远程调试服务器22的连接,回复0放弃与所述远程调试服务器22的连接,当用户通过操作所述移动设备21向指定的路径回复1,则可以启动与所述远程调试服务器22的连接。

在具体实施中,为了进一步节约所述移动设备21的流量,减轻所述移动设备21的工作负载。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调试控制台23,还适于接收到所述远程调试服务器22发送的所述调试操作结果后,根据所述用户的调试结束请求生成调试结束指令,并将所述调试结束指令发送至所述远程调试服务器22。所述远程调试服务器22,将所述调试结束指令发送至所述移动设备21。所述移动设备21根据接收到的所述调试结束指令关闭所述调试单元,当所述调试单元关闭后,也即关闭调试服务。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移动设备21将所述调试单元关闭后,可以将所述调试单元已关闭反馈至远程调试服务器22。远程调试服务器22将接收到的所述调试单元已关闭发送至所述调试控制台23,从而可以使得提高信息交互友好性。

在具体实施中,为了提高所述远程调试服务器22与所述移动设备21之间的通信安全,可以对所采用的通信通道进行加密。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移动设备21与所述远程调试服务器22之间采用公钥加密(RSA)算法加密的安全套接层(Secure Sockets Layer,SSL)进行通信。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采用公钥加密(RSA)算法加密的安全传输层(Transport Layer Security,TLS)进行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加密算法对通信通道进行加密。采用加密后的通信通道进行通信,可以提高信息传输中的安全性。

在具体实施中,为进一步提高通信过程中的信息安全,所述远程调试服务器22与所述移动设备21之间可以进行单向身份认证,也可以进行双向身份认证。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移动设备21可以对所述远程调试服务器22进行身份认证,所述远程调试服务器22也可以对所述移动设备21进行身份认证,所述移动设备21与所述远程调试服务器22之间也可以互相进行身份认证。通过对通信双方或者对通信对象进行身份认证,可以提高所述移动设备21与所述远程调试服务器22之间的通信安全。

在具体实施中,可以根据实际应用中的安全等级需求以及所述移动设备21的配置,在所述移动设备21上安装相应的安全证书,采用所安装的安全证书进行身份认证。

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和实现本发明,下面以车载娱乐装置为例对远程调试系统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6,给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又一种移动设备的远程调试系统。

车辆上的车载娱乐装置可以通过车载TBOX提供的通信网络连接到远程调试服务器,也可以通过车载娱乐装置上安装的SIM卡所提供的移动通信网络接入远程调试服务器。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远程调试服务器包括:设备连接层和服务处理层。所述设备连接层与所述服务处理层内部之间通过RPC连接。设备连接层位于所述远程调试服务器的隔离区(Demilitarized Zone,DMZ),服务处理层位于所述远程调试服务器的安全区域。

设备连接层支持Socket方式与车载娱乐装置之间进行通信,通信过程中采用加密的SSL通道。

调试控制台嵌设在WEB页面,服务处理层与调试控制台之间采用WEB推送服务方式进行通信和数据传输。

在具体实施中,当车载娱乐装置出现黑屏、死机等系统方面的问题时,用户可以通过在车载娱乐装置上设置的“远程调试”按键、电话或者短信等多种方式将调试请求发送至调试控制台。

调试控制台嵌设在WEB页面,调试控制台的运营人员可以在调试控制台的登录页面上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进入调试控制台,通过发送调试指令可以获取车载娱乐装置内的日志文件、也可以获取车载娱乐装置的系统配置情况,还可以根据需要通过调试指令,对车载娱乐装置进行远程调试。

车载娱乐装置接收到所述调试指令后,可以根据所述调试指令,由所存储的调试单元执行所述调试指令对应的调试操作,并在调试操作执行完成之后,将所述调试操作结果通过远程调试服务器的设备连接层反馈至调试控制台。

例如,所述调试指令为将车载娱乐装置的内存配置为512MB,将车载娱乐装置中的调试单元将所述内存配置为512MB之后,将调试操作结果已将内存配置为512MB通过设备连接层反馈至调试控制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可以包括:ROM、RAM、磁盘或光盘等。

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