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拉伸手机壳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1782537阅读:132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机壳,尤其涉及一种可拉伸手机壳,属于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智能手机易摔坏,所以消费者通常在手机外套装手机壳加以保护,同时智能手机产品更替较快,外形也是层出不穷,不同手机的尺寸外观方面存在很大差别,目前的手机壳都是针对一定尺寸和外观配套设计的,这样造成了如下问题:一方面,生产手机壳时,为了应对千变万化的手机形状和尺寸,生产商不得不经常更换模具,给生产带来了诸多不便;另一方面消费者更换手机后,之前的手机壳即废弃,如果造成了一定的浪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目前出现了可伸缩的手机壳,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目前出现了具有伸缩性的手机壳(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406069075U,公告日2014.12.31),但该专利中的伸缩性手机壳,虽然考虑了手机壳尺寸的伸缩性,没有考虑预留摄像头开口的问题,也不能从根本上适用于不同尺寸的手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目的在于通过简易设计, 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适用于所有尺寸的可拉伸手机,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拉伸手机壳,通过可伸缩结构来改变套接尺寸大小,用于套接到不同大小的手机外来保护手机,包括:底板单元,用于保护手机的底板;活动单元,用于套接固定手机;其中,底板单元的外形尺寸为手机外形尺寸的一半,活动单元包括第一活动板、第二活动板、第三活动板,第一活动板、第二活动板、第三活动板分别与三个底板单元的侧边通过至少一个弹性件连接,弹性件具有强收缩性,第一活动板、第二活动板、第三活动板各自的上边缘均高出底板单元的内侧,第一活动板与第二活动板对称设置,第三活动板的设置方向垂直于第一活动板与第二活动板的中心连接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拉伸手机壳,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底板单元呈方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拉伸手机壳,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与第三活动板相对的底板单元的侧边上设置有侧板,侧板的上边缘高出底板单元的内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拉伸手机壳,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第一活动板、第二活动板、第三活动板各自的上边缘高出底板单元的内侧1.3cm,侧板的上边缘高出底板单元的内侧1.3cm。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拉伸手机壳,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第一活动板、第二活动板、第三活动板各自的下边缘与底板单元的外 侧相平齐,侧板的下边缘与底板单元的外侧平齐。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拉伸手机壳,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弹性件为弹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拉伸手机壳,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在没有拉伸时,第一活动板与底板单元的连接距离大于第二活动板与底板单元的连接距离。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拉伸手机壳,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第一活动板、第二活动板、第三活动板分别通过两个相互平行的弹性件与底板单元连接。实用新型作用与效果根据本实施提供的可拉伸手机壳,由于具有通过强收缩性的弹性件连接到一起的底板单元和活动单元,活动单元分布在底板单元的上下及右三个方向,并且由于底板单元的外形尺寸为一般手机的外形尺寸的一半,所以在套装手机时,通过简单地向各个方向移动活动板,就能改变套接尺寸,并能在弹性件的收缩力下固定好手机,从而适应并固定不同大小尺寸的手机,而且通过简单移动调整,就可以将手机的摄像头、电源插口、耳机插口等功能单元显露出来而不被遮挡。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可拉伸手机壳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以下结合附图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可拉伸手机壳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可拉伸手机壳10包括底板单元11和活动单元12。底板单元11呈方形,其长度、宽度为一般手机的长度、宽度的一半,其左侧边上设置有侧板13。侧板13的下边缘与底板单元11的外侧相平齐,其上边缘高出底板单元11的内侧1.3cm。活动单元12包括第一活动板14、第二活动板15、第三活动板16,三个活动板均为方形,第一活动板14设置在底板单元11的上端,第二活动板15与第一活动板14对称设置,第三活动板16设置在活动单元12的侧板13的相对侧。三个活动板靠近底板单元11的一侧都具有两个相互平行的支杆17a、17b,支杆17a、17b分别连接到固定在底板单元11的侧边上的两个相互平行的弹性件18a、18b上,它们各自的上边缘均高出底板单元11的内侧1.3cm,它们各自的下边缘与底板单元11的外侧相平齐。还有,当没有进行拉伸时,第一活动板14到底板单元11的距离大于第二活动单元15到底板单元11的距离。另外,本实施例中,弹性件18a和18b为弹簧。使用方法通过以下步骤套接手机:步骤一,将可拉伸手机壳10的内侧朝上水平放置;步骤二,将手机正面朝上,手机底端向下倾斜一定角度,放置到可拉伸手机壳10的内侧上,并靠近底板单元11的下端;步骤三,将第一活动板14向远离底板单元11的方向移动(即向上移动),并且将第三活动板也向远离底板单元11的方向移动(即向右移动),直到手机能水平放置到可拉伸手机壳10的内侧,在此过程中,如果连接第一活动板15的弹性件18的拉伸到了极限,可以同时将第二活动板15也向远离底板单元11的方向移动;步骤四,当手机水平放置好后,放开第一活动件14和第二活动板15,在连接它们的弹性件18的作用下,各自自动向底板单元11收回,直到卡住手机;步骤五,横向水平移动手机,直到手机的摄像头、电源插口、耳机插口等功能单元不被活动单元遮挡住,在这个过程中,为了调整手机的横向位置,可以再次移动三个活动板,直到上述功能单元显露出来。这样,就完成了套接,手机在几个弹性件18的收缩力作用下,被牢固地固定在底板单元11的内侧上。实施例的作用与效果根据本实施提供的可拉伸手机壳,由于具有通过强收缩性的弹性 件连接到一起的底板单元和活动单元,活动单元分布在底板单元的上下及右三个方向,并且由于底板单元的外形尺寸为一般手机的外形尺寸的一半,所以在套装手机时,通过简单向各个方向移动活动板,就能改变套接尺寸,并能在弹性件的收缩力下固定好手机,从而适应并固定不同大小尺寸的手机,而且通过简单移动调整,就可以将手机的摄像头、电源插口、耳机插口等功能单元显露出来不被遮挡;另外由于各个活动板的上边缘都高于底板单元的内侧,这样保证普通厚度的手机都能在各个活动板的保护下,避免不小心落下手机时,手机屏幕碰触到外物而被损坏;还有,底板单元相对第三活动板的一侧具有高出底板单元的内侧的侧板,能更进一步地保护手机屏幕不易被损坏。尽管上面对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以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应该清楚,本实用新型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只要各种变化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这些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一切利用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实用新型创造均在保护之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