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信工程用无线网桥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93979阅读:39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通信工程用无线网桥。



背景技术:

无线网桥顾名思义就是无线网络的桥接,它利用无线传输方式实现在两个或多个网络之间搭起通信的桥梁;无线网桥从通信机制上分为电路型网桥和数据型网桥,现在市面上存在的通信工程用无线网桥,结构设计复杂,拆卸组装不方便,没有采用高性能芯片,不具备高灵敏度接收能力,无法保证在低信号时仍能继续上网,且最大支持上网数目较少,户外防护设计不足,无超高的免维修特性,设备的金属外壳轻薄,不能有效的屏蔽外来干扰,辅助散热,不能确保核心主板长久稳定运行,无全天候防水,防尘密封设计,且防冻防晒效果差,使得现阶段用户使用起来非常的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信工程用无线网桥,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通信工程用无线网桥,包括信号扩散天线、连接环、网桥侧板、网桥顶盖、电源开关、监控模块、网桥前板、线路主板、导线、电阻、电容器、信号输入点、主插线孔、副插线孔和数据主控孔,所述信号扩散天线通过连接环与网桥侧板连接,所述网桥侧板与网桥顶盖焊接,所述网桥顶盖的上侧焊接有电源开关,所述电源开关与监控模块焊接,所述网桥顶盖与网桥前板焊接,所述网桥前板的后侧设置有线路主板,所述线路主板上侧焊接有电阻,所述电阻通过导线与电容器连接,所述电容器通过导线与信号输入点连接,所述连接环的下侧设置有副插线孔,所述副插线孔的上侧焊接有主插线孔,且副插线孔的右侧焊接有数据主控孔。

优选的,所述网桥前板采用铸铁整体铸造而成,且采用全封闭设计,外表面粉刷有铝粉。

优选的,所述导线采用的是薄金属铜片作为元件之间的导体。

优选的,所述信号扩散天线和连接环通过插接进行连接,且信号扩散天线可以绕着连接环进行360旋转。

优选的,所述数据主控孔采用不锈钢制成,且外表面电镀金属铜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设备结构设计简单,拆卸组装方便,采用高性能芯片,具备高灵敏度接收能力,保证在低信号时仍能继续上网,且最大支持上网数目较大,内部自带两个N型放电管避雷器,无击穿和飞弧现象,室外安装无需担心被雷击坏,户外防护设计,超高的免维修特性,设备的厚实金属外壳,有效的屏蔽外来干扰,辅助散热,确保核心主板长久稳定运行,全天候防水,防尘密封设计,同时兼备防冻防晒等特点,是一款性能优良的通信工程用无线网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信号扩散天线,2、连接环 ,3、网桥侧板,4、网桥顶盖,5、电源开关,6、监控模块,7、网桥前板,8、线路主板,9、导线,10、电阻,11、电容器,12、信号输入点,13、主插线孔,14、副插线孔,15、数据主控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通信工程用无线网桥,包括信号扩散天线1、连接环2、网桥侧板3、网桥顶盖4、电源开关5、监控模块6、网桥前板7、线路主板8、导线9、电阻10、电容器11、信号输入点12、主插线孔13、副插线孔14和数据主控孔15,信号扩散天线1通过连接环2与网桥侧板3连接,信号扩散天线1和连接环2通过插接进行连接,且信号扩散天线1可以绕着连接环2进行360旋转,使得扩散天线1能够以任意角度进行调节,更加方便信号的接收与扩散,网桥侧板3与网桥顶盖4焊接,网桥顶盖4的上侧焊接有电源开关5,电源开关5与监控模块6焊接,网桥顶盖4与网桥前板7焊接,网桥前板7采用铸铁整体铸造而成,且采用全封闭设计,外表面粉刷有铝粉,使得设备在户外使用时不易受到腐蚀,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更强,网桥前板7的后侧设置有线路主板8,线路主板8上侧焊接有电阻10,电阻10通过导线9与电容器11连接,导线9采用的是薄金属铜片作为元件之间的导体,使得设备元件能够比较轻薄的焊接在线路主板8上,有利于缩减设备的体积,电容器11通过导线9与信号输入点12连接,连接环2的下侧设置有副插线孔14,副插线孔14的上侧焊接有主插线孔13,且副插线孔14的右侧焊接有数据主控孔15,数据主控孔15采用不锈钢制成,且外表面电镀金属铜膜,使得数据主控孔15的耐磨性大大提高,设备的耐久性更强。

工作原理:该通信工程用无线网桥,在使用前用户先将设备通电,并打开电源开关5,将网络主线插入数据主控孔15中,初步运行设备检查设备的各个零部件是否运行正常,然后分别将外接网线对号入座,分别对应的插入主插线孔13和副插线孔14中,当设备全面运行时,电信号产生的电流首先通过导线9进入电阻10,电阻10将电流进行衰减后传递给电容器11,电容器11将电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传输给信号输入点12,最后信号输入点12将数字信号传递给信号扩散天线1,信号扩散天线1再将信号进行扩散,整个信号处理过程结束。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