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有阶梯注液孔的手机保护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94061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一种设有阶梯注液孔的手机保护套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设有阶梯注液孔的手机保护套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空腔的设有阶梯注液孔的手机保护套。



背景技术:

现有带空腔的设有阶梯注液孔的手机保护套中,为注入具有观赏性的液体,其夹板处都会有注液孔,但市场上注液孔均为直孔。一般封堵直孔的方法是通过密封胶塞入直径小于直孔的圆柱体,在该封堵过程中,由于圆柱体误差以及操作工艺上的误差等问题,经常导致圆柱体突出内表面,近而手机后盖与设有阶梯注液孔的手机保护套无法紧密贴合,握持手感差;如果塞入过深,又容易导致圆柱体进入空腔,无法达到封堵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注液孔封堵后保证保护套内侧的表面平整的设有阶梯注液孔的手机保护套。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设有阶梯注液孔的手机保护套,包括透明的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侧的夹板,夹板与壳体间形成封闭腔体,夹板上设置有注液孔和封堵注液孔的封堵片,注液孔为阶梯孔,注液孔的细端靠近壳体的内侧。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夹板包括两贴覆连接的薄板,两薄板的对应位置设置有直径不同但共轴线的直孔。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封堵片的厚度小于或者等于一层薄板的厚度。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注液孔设置在夹板的边缘。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壳体内侧设有环形封闭的棱台。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棱台中间设置有凹槽,夹板通过填充在凹槽的密封胶实现与棱台间的密封连接。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壳体采用TPU材质。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封闭腔体厚度为1.8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此设有阶梯注液孔的手机保护套的注液孔设置有阶梯,在将封堵片嵌入阶梯状的注液孔内将注液孔封堵后,可保证夹板内侧的表面平整,且注液孔封装过程中,简单地按下封堵片就能够自动卡位,可以消除设备加工精度的影响,且最终手机后盖能紧贴保护套。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整体结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整体结构仰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注液孔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4,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设有阶梯注液孔的手机保护套,包括透明的壳体1和设置在壳体1内侧的夹板3,夹板3与壳体1间形成封闭腔体,夹板3上设置有注液孔6和封堵注液孔6的封堵片,注液孔6为阶梯孔,注液孔6的细端靠近壳体1的内侧。

此手机保护套的注液孔6设置有阶梯,在将封堵片嵌入阶梯状的注液孔6内将注液孔6封堵后,可保证夹板3内侧的表面平整,且注液孔6封装过程中,简单地按下封堵片就能够自动卡位,可以消除设备加工精度的影响,且最终手机后盖能紧贴保护套。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夹板3包括两贴覆连接的薄板,两薄板的对应位置设置有直径不同但共轴线的直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封堵片的厚度小于或者等于一层薄板的厚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注液孔6设置在夹板的边缘。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壳体1内侧设有环形封闭的棱台。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棱台4中间设置有凹槽5,夹板3通过填充在凹槽5的密封胶实现与棱台间的密封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壳体1采用TPU材质。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封闭腔体厚度为1.8mm,更恰当的封闭腔室的厚度尺寸,能在更好的提供彩色液体和彩色晶片流动特性的同时,提供更好的抗摔能力。

此手机保护套通过夹板3和壳体1的后侧间密封形成封闭腔室,通过注液孔6可向封闭腔室内填充彩色液体和彩色晶片,随后通过封盖和密封胶对封闭腔室进行密封。

形成夹板3的两薄片各钻一直径大小不同的孔,叠加后即可形成阶梯状的注液孔6,且由于封盖的厚度小于或者等于薄片的厚度,使得封盖在嵌入注液孔6内后,能与薄片的表面相平齐,而不突出于薄片的表现,不对手机背面形成顶靠,能利于更好的保护手机背面。

在手机保护套的封闭腔室内还可设置图案层2,其中图案层2可根据喜好进行各式图案的印刷和调整,图案样式丰富多彩,配合封闭腔室内的彩色液体和彩色晶片的流动和闪烁,能得到更好的感官效果。

夹板3的另一侧为磨砂层,可减少手机后盖与夹板3间的接触,防止两者过度吸附,便于拆卸。该磨砂层也可设置为在夹板3一侧设置点状或者斑状的磨砂块的形式。

构成夹板3的两块薄板在对应位置分别有直径不同但共轴线的直孔,粘接组合后就自然形成了阶梯状的注液孔6。因为注液孔6有阶梯,在封堵注液孔6时可以方便、简单地按下封盖并自动卡位,消除设备加工精度误差,同时,封盖和注液孔6的加工都很简单,容易保证精度。

当然,本发明创造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