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冻型以太网交换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62507阅读:38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以太网交换机,具体涉及一种防冻型以太网交换机。



背景技术:

以太网交换机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在大大小小的局域网都可以见到它们的踪影,以太网交换机是基于以太网传输数据的交换机,以太网采用共享总线型传输媒体方式的局域网,以太网交换机的结构是每个端口都直接与主机相连,并且一般都工作在全双工方式,交换机能同时连通许多对端口,使每一对相互通信的主机都能像独占通信媒体那样,进行无冲突地传输数据。为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以太网交换机都有一定的工作温度范围,现有传统的以太网交换机工作温度范围过窄,特别是对低温的适应性较差,特别在北方等严寒地区,经常会出现极度低温的情况,当温度过低时,交换机内的元器件就不能正常工作,从而影响整个局域网的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成本低、适应性强的防冻型以太网交换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冻型以太网交换机,包括箱体、以太网接口、光纤接口、指示灯、循环泵、加热部件、温控部件、循环管路、液体存储装置、循环液体,所述以太网接口、光纤接口和指示灯设置在箱体的同一侧面;所述循环泵、加热部件、温控部件和液体存储装置设置在箱体的内壁上,并通过循环管路相互连接;所述温控部件包含温度感应器和控制开关,与循环泵、加热部件通过电路连接;所述循环管路呈U型循环布置在箱体的内壁上。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循环液体为防冻液。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液体储存装置为透明的箱体,并且表面设置有刻度线和加注孔。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带来的有效效果:本技术方案通过在以太网交换机的箱体内壁上设置了一套液体加热循环系统,而且还设置了温控装置,这样当遇到低温环境时,温控装置就会开启循环泵和加热部件,使循环液体保持一个合适的恒温,这样就会将箱体内空气加热至恒温,防止箱体内元件被低温冻坏影响以太网交换机的正常工作,能使以太网交换机能在低温环境下稳定工作,对严寒环境的适应性强;技术方案中将循环管路的布置方式采用U型循环布置,这样就能增加循环液体的散热面积,增加散热效率,减少箱体内部不同部位的温度差异;技术方案中还将循环液体设计为防冻液,这样就能对低温有更好的耐受性;方案中的液体存储装置为透明的箱体,还设置了刻度线和加注孔,这样的设计就能方便地通过刻度线观察循环液的用量情况,当循环液较少时,还可以通过加注孔进行液体加注,使用和维护方便。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以太网接口;3、光纤接口;4、指示灯;5、循环泵;6、加热部件;7、温控部件;8、循环管路;9、液体存储装置;10、循环液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防冻型以太网交换机,包括箱体1、以太网接口2、光纤接口3、指示灯4、循环泵5、加热部件6、温控部件7、循环管路8、液体存储装置9、循环液体10,其中以太网接口2、光纤接口3和指示灯4设置在箱体1的同一侧面;其中循环泵5、加热部件6、温控部件7和液体存储装置9设置在箱体1的内壁上,并通过循环管路8相互连接;其中温控部件7包含温度感应器和控制开关,与循环泵5、加热部件6通过电路连接;其中循环管路8呈U型循环布置在箱体1的内壁上;其中循环液体10为防冻液;其中液体储存装置9为透明的箱体,并且表面设置有刻度线和加注孔。

实际使用中,当温控部件7上的温度感应器感应到外界温度接近冰点后,温控部件内的温控开关会自动开启循环泵5及加热部件6,此时被加热的循环液体10就会在循环管路8中顺时针来回运动,由于循环管路8在内壁上U型布置的,热量就会从循环管路8散发出去,能维持箱体1内部的元器件的正常工作温度。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