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流充电桩通信协议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54594阅读:118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供电设备测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直流充电桩通信协议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一代节能环保汽车是汽车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充电设施为电动汽车运行提供能量补给,是电动汽车支撑系统的重要基础。

2014年以来,北京、上海等地方政府掀起充电桩建设高潮。以国家已批准的两批新能源车试点城市为例,北京市将在中心城区打造服务半径平均为5公里的充电圈;天津市将新建6700个充电桩或充电接口,新建66个充换电站;上海2015年充电桩数量将超6000个;广州到2015年底,新建10座新能源公交车充电站和300个充电桩;深圳到2015年建168座公交充电站,50座出租车充电站,526个快速充电桩,39000个慢速充电桩。

针对电动汽车与直流桩的通信协议,国家制定了GB/T 27930标准做详细规定。但现实中,充电设备商和车厂会有各自的充电协议,虽然都是符合国标规定,但是还会带有各自的“特色”,经常会出现电动汽车与充电桩不匹配等问题。

直流充电桩要正常给电动汽车充电需与电动汽车通信,双方的通信协议需符合GBT27930协议,而对于目前直流充电桩的通信协议测试基本上没有,采用的是直接用电动汽车测试,能充电就说明通信协议没问题了。但存在以下缺点:1)只是针对当前测试的车可以,换一台其他厂商的车,可能因为协议不匹配或其他格式问题导致无法充电;2)测试不全面,不能全面的测试协议规定的项目,对于异常情况根本无法测试;3)不能检测出直流充电桩的报文要求是否符合GBT 27930协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直流充电桩通信协议测试装置,它通过人机交互界面可选择通信协议的各个测试内容,达到高效、快速的测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微控制器、人机交互模块、远程控制接口、通信协议测试模块、控制导引线路、电池包模拟单元、直流充电车辆插座;所述微控制器通过人机交互模块数据控制线与控制人机交互模块连接;所述微控制器通过数据线与远程控制接口连接,所述微控制器通过通信协议测试模块数据控制线与通信协议测试模块连接,所述微控制器通过数据线与控制导引线路连接,所述微控制器通过电池包模拟单元数据控制线与电池包模拟单元连接,所述通信协议测试模块通过S+和S-与直流充电车辆插座连接,所述控制导引线路通过CC1、CC2、PE与直流充电车辆插座连接,其中CC1线通过1K电阻接到PE线,CC2通过1K电阻接到本装置的+12V电源上,所述电池包模拟单元通过DC+、DC-与直流充电车辆插座连接,所述直流充电车辆插座与直流直流充电桩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池包模拟单元数据控制线可以是数字信号线;也可为通信协议线形式,如RS232、RS485、CAN、GPIB、以太网等。

优选的,所述人机交互模块可以为触摸屏,也可以显示屏和键盘的组合形式。

优选的,所述人机交互模块数据控制线可以是数字信号线;也可为通信协议线形式,如RS232、RS485等。

优选的,所述远程控制接口可为GPIB、RS232、RS485、CAN、以太网等。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可测试直流充电桩是否符合GBT 27930协议要求;可对直流充电桩异常通信测试;可解析直流充电桩的所有报文信息,并可检测出报文的发送时间间隔是否符合GBT 27930协议规定;通过人机交互界面可选择通信协议的各个测试内容,达到高效、快速的测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微控制器;2-人机交互模块;3-远程控制接口;4-通信协议测试模块;5-控制导引线路;6-电池包模拟单元;7-直流充电车辆插座;8-直流充电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看如图1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微控制器1、人机交互模块2、远程控制接口3、通信协议测试模块4、控制导引线路5、电池包模拟单元6、直流充电车辆插座7;所述微控制器1通过人机交互模块数据控制线与控制人机交互模块2连接;所述微控制器1通过数据线与远程控制接口3连接,所述微控制器1通过通信协议测试模块数据控制线与通信协议测试模块4连接,所述微控制器1通过数据线与控制导引线路5连接,所述微控制器1通过电池包模拟单元数据控制线与电池包模拟单元6连接,所述通信协议测试模块4通过S+和S-与直流充电车辆插座7连接,所述控制导引线路5通过CC1、CC2、PE与直流充电车辆插座7连接,其中CC1线通过1K电阻接到PE线,CC2通过1K电阻接到本装置的+12V电源上,所述电池包模拟单元6通过DC+、DC-与直流充电车辆插座7连接,所述直流充电车辆插座7与直流直流充电桩8连接。

本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微控制器1通过数据控制线把各个模块连接一起完成直流充电桩的通信协议测试。具体流程为:微控制器1通过人机交互模块数据控制线来控制人机交互模块2,获取用户的输入指令及显示信息给用户;用户可通过人机交互模块2选择通信协议的具体测试项,然后人机交互模块2把具体的测试要求发送给微控制器1;微控制器1通过数据线连接远程控制接口达到用户可远程控制本装置的工作状态;微控制器1通过通信协议测试模块数据控制线控制通信协议测试模块4与直流桩通信完成通信协议测试功能,通信协议符合GBT 27930标准;微控制器1把从人机交互模块2或远程控制接口3获取的测试项发送给通信协议测试模块4,由此通信协议测试模块4完成通信测试功能,并把测试结果返回给微控制器1;微控制器1通过数据线连接控制导引线路5完成与充电桩硬件连接的确认功能;微控制器1通过电池包模拟单元数据控制线控制电池包模拟单元6模拟电动汽车的电池,模拟直流充电桩给电动汽车的充电时序流程。

通信协议测试模块4模拟车辆端的BMS,符合GBT 27930通信协议规定,它通过S+和S-与直流充电桩连接,从正常和异常两种充电流程对直流充电桩的通信协议测试;它通过接收微控制器1的测试指令,完成对直流充电桩的通信协议测试,它可解析直流充电桩的所有报文信息,并可检测出报文的发送时间间隔是否符合GBT 27930协议规定。最后把测试结果返回给微控制器1。

控制导引线路5完成本装置的直流充电车辆插座7与直流充电桩8车辆插头的硬件连接确认功能,电路为CC1线通过1K电阻接到PE线,CC2通过1K电阻接到本装置的+12V电源上。

直流充电车辆插座7用于物理连接到直流充电桩8,符合GBT 20234协议标准。

电池包模拟单元6用于模拟电动汽车的电池包,主动获取直流充电桩电流的功能,以达到真实模拟直流充电桩给电动汽车充电。电池包模拟单元需具有2个功能:1.输出直流电压,此电压表示当前电池的电压。2.主要获取电流功能。3.可检测当前电池包充电的电压和电流功能。电池包模拟单元6通过电池包模拟单元数据控制线与微控制器1连接,接收微控制器1的控制指令完成直流充电桩8的充电时序流程。数据控制线可以是数字信号线;也可为通信协议线形式,如RS232、RS485、CAN、GPIB、以太网等。

人机交互模块2用于用户手动控制本装置,并反馈本装置信息给用户。本模块可以为触摸屏,也可以显示屏和键盘的组合形式。人机交互模块2通过人机交互模块数据控制线与微控制器1连接,此线可以是数字信号线;也可为通信协议线形式,如RS232、RS485等。

远程控制接口3用于用户使用PC或工控机来控制本装置的工作,远程控制接口3的通信符合SCPI协议,通信接口可为GPIB、RS232、RS485、CAN、以太网等。

本具体实施方式可测试直流充电桩是否符合GBT 27930协议要求;可对直流充电桩异常通信测试;可解析直流充电桩的所有报文信息,并可检测出报文的发送时间间隔是否符合GBT 27930协议规定;通过人机交互界面可选择通信协议的各个测试内容,达到高效、快速的测试。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