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耳部的导线弹波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43623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具有耳部的导线弹波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与一种导线弹波有关,特别是指一种具有耳部的导线弹波。



背景技术:

按,于目前的扬声器组成结构中,其振动系统包括音圈、鼓纸及弹波,其中该弹波可视其需要分为一般弹波及导线弹波等,而弹波的主要有功能在于保持音圈在磁铁铁芯间隙中的正确位置,以及维持音圈在受力时能够沿轴向稳定往复运动。

惟,目前现有的导线弹波的结构包括一本体及多条导线,而该导线弹波主要透过导线与本体的固定结合,可使本体振动时该导线不致发生共振现象,且该导线的一端与该音圈连接,而另一端连接一输入端子。

又,现有导线弹波因导线固定于本体之上,常会造成导线硬度、强度、疲劳度等条件的改变,因此本体在长时间的作动后常会发生疲劳、变形等情形,甚至亦会发生导线的连接端发生纤维松脱的状况,严重的话亦有断裂的情况发生。此外,由于导线两端部分别连接输入端子及音圈,因为一般导线具有可挠性,所以当导线于连接输入端子及音圈时,而必须透过人工或机械操作的方式,进一步将导线两端部调整并分别连接输入端子及音圈,上述连接方式系具有耗时及费工的问题。

因此,本申请创作人在观察到上述缺失后,认为现有导线弹波就连接结构仍有进一步改良的必要,而遂有本实用新型的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具有耳部的导线弹波,其能保护导线本体的结构,并透过缝线的设置使导线与弹波稳固结合,更重的是,本实用新型透过耳部的设置,使导线能与输入端子稳固连接,更能防止导线的连接端发生纤维松脱的状况。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具有耳部的导线弹波,其包含有:一本体,其中心位置处穿设有一固定孔,且该本体具有一外周缘及一内周缘;至少一耳部,其形成于该外周缘,并朝外侧方向凸出;至少一导线,其设于该本体及该耳部,同时,该导线位于该耳部的中央位置处;及至少一缝线,其用以缝合固定该导线与该本体及耳部的结合,且该缝线的线性方向与该导线的线性方向相同,又该缝线具有二缝合截止端,其中一缝合截止端靠近于该内周缘处,而另一缝合截止端位于该耳部上。

较佳地,其中该导线的其中一端部凸出于该内周缘,而另一端部位于该耳部上。

较佳地,其中该导线的两端部分别凸出于该内周缘及该耳部。

较佳地,其中该导线呈圆条状。

较佳地,其中该缝线以平针缝合的方式,进一步固定该导线与该弹波本体的结合。

较佳地,其中该导线呈扁条状。

较佳地,其中该缝线以交叉缝合的方式,进一步固定该导线与该弹波本体的结合。

较佳地,其中该本体包含有二个呈间隔设置的耳部,所述耳部形成于该外周缘,并朝外侧方向凸出。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具有耳部的导线弹波,主要利用该缝线的缝合固定的线性方向相同于该导线的线性方向,藉以使该导线固设于该耳部的中央位置处。因此,当于组接状态时,本实用新型能透过所述耳部的设置,从而对应插设连接至插接式的输入端子,亦或将所述耳部上导线连接至一般的的输入端子。藉此,本实用新型其能透过缝线的设置使导线与弹波稳固结合,以及保护导线本体的结构,同时,更重的是本实用新型透过耳部及缝线的设置,使导线能与输入端子稳固连接,更能防止导线的连接端部发生纤维松脱的状况,以及具有整线的效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外观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耳部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外观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耳部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 本体

11 固定孔

12 外周缘

13 内周缘

20 耳部

30 导线

40 缝线

41 缝合截止端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外观立体图及耳部局部放大示意图,其揭露有一种具有耳部的导线弹波,该导线弹波包含有:

一本体10,其呈圆盘状,且该本体10的断面呈波浪状,又,该本体10中心位置处穿设有一固定孔11,且该本体10具有一外周缘12及一内周缘13。于本实施例中,该固定孔11用以固定音圈(图未示)用。

一耳部20,其形成于该外周缘12,并朝外侧方向凸出;于本实施例中,该耳部20呈长方矩形片状;又该耳部20能用以对应插设于一插接式的输入端子(图未示)。

一导线30,其呈圆条状,并设于该本体10及该耳部20,同时,该导线30位于该耳部20的中央位置处。于本实施例中,该导线30的其中一端部31凸出于该内周缘13,而另一端部31位于该耳部20上,且并无凸出该耳部20。另,该导线30邻近该内周缘13的一端部31用以连接该音圈(图未示),而另一端部31用以连接输入端子(图未示)。

一缝线40,其用以缝合固定该导线30与该本体10及耳部20的结合,且该缝线40的线性方向与该导线30的线性方向相同,又该缝线40具有二缝 合截止端41,其中一缝合截止端41靠近于该内周缘13处,而另一缝合截止端41位于该耳部20上。又,于本实施例中,该缝线40以Z字状交叉缝合的方式,进一步固定该导线30与该弹波本体10的结合。

为供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构造特征、运用技术手段及所预期达成的功效,兹将本实用新型使用方式加以叙述,相信当可由此而对本实用新型有更深入且具体的了解,如下所述:

请继续参阅图1及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外观立体图及耳部20局部放大示意图。就结构上本实用新型主要利用该缝线40的缝合固定的线性方向相同于该导线30的线性方向,藉以使该导线30固设于该耳部20的中央位置处。因此,当于组接状态时,本实用新型能透过所述耳部20的设置,从而对应插设连接至插接式的输入端子(图未示),亦或将所述耳部20上导线30连接至一般的的输入端子(图未示)。藉此,本实用新型其能透过缝线40的设置使导线30与本体10稳固结合,以及保护导线30本体的结构,同时,更重的是本实用新型透过耳部20及缝线40的设置,使导线30能与输入端子(图未示)稳固连接,更能防止导线30的连接端部31发生纤维松脱的状况,以及具有整线的效用。

请继续参阅图3及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外观立体图及耳部20局部放大示意图。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相较,其不同之处在于该导线30呈扁条状,且该缝线40以平针缝合的方式,进一步固定该导线30与该弹波本体10的结合,而该缝线40延该导线30的中央线性方向缝设固定。又,由于该导线30为扁条状的形态,其以编织的方式所构成,可得知结构上的延展性较为圆条状的导线30佳,但是由于扁条状的导线30表面积较大,因此透过该缝线40以平针缝合的方式及延该导线30的中央线性方向缝设固定的设置方式,能有效解决于该导线30于模具加温、加压时,进而发生错位或因受热而变形松散的问题。藉此,本实施例同样能达到如第一实施例的实施功效。

请继续参阅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局部放大立体图。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相较,其不同之处在于该本体10包含有二个呈间隔设置的耳部20,所述耳部20形成于该外周缘12,并朝外侧方向凸出。更详而之,本实施例仅为第一实施例针对不同输入端子(图未示)数量,而具有相对应数量 的耳部20,以供连接所述输入端子(图未示),藉此,本实施例同样能达到如第一实施例的实施功效。

请继续参阅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局部放大立体图。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相较,其不同之处在于本体10包含有二个呈间隔设置的耳部20,所述耳部20形成于该外周缘12,并朝外侧方向凸出。又,该导线30的两端部31分别凸出于该内周缘13及该耳部20。更详而之,本实施例透过所述导线30端部31凸出于该耳部20,藉以将所述耳部20上导线30连接至一般的的输入端子(图未示),而非第一实施例需插接式的输入端子(图未示)。藉此,本实施例同样能达到如第一实施例的实施功效。

兹,再将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其可达成的预期功效陈述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耳部的导线弹波,主要利用该缝线40的缝合固定的线性方向相同于该导线30的线性方向,藉以使该导线30固设于该耳部20的中央位置处。另,本实用新型更能透过所述耳部20的设置,从而对应插设连接至插接式的输入端子(图未示),亦或将所述耳部20上导线30连接至一般的的输入端子(图未示)。藉此,本实用新型其能透过缝线40的设置使导线30与本体10稳固结合,以及保护导线30本体的结构,同时,更重的是本实用新型透过耳部20及缝线40的设置,使导线30能与输入端子(图未示)稳固连接,更能防止导线30的连接端部31发生纤维松脱的状况,以及具有整线的效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同类产品中实有其极佳的进步实用性,同时遍查国内外关于此类结构的技术资料,文献中亦未发现有相同的构造存在在先,因此,本实用新型实已具备新型专利要件,爰依法提出申请。

惟,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可行实施例而已,故举凡应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权利要求范围所为的等效结构变化,理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