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耳绕线耳机和双耳绕线耳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17842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单耳绕线耳机和双耳绕线耳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领域,更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单耳绕线耳机和一种双耳绕线耳机。



背景技术:

耳机用于接受媒体播放器或接收器所发出的音频信号,利用贴近耳朵的扬声器将其转化成可以听到的音波。

常见的耳塞式耳机包括双耳耳机和单耳耳机等,其通常由耳机壳体、喇叭单元和耳机线构成。耳机线形状又可分为柱状和扁平状,人们通常使用绕线器收纳耳机线,但是绕线器本身携带不便,导致容易忘记携带,而且扁平状的耳机线不易缠绕在常用的鱼骨绕线器上,因此如何更有效地收纳耳机线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单耳绕线耳机,以方便有效地收纳单耳耳机的耳机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单耳绕线耳机,包括耳机壳体,所述耳机壳体包括入耳部、耳机柄部和绕线部,所述绕线部自所述耳机柄部的末端朝向所述入耳部方向延伸,且所述绕线部与所述耳机柄部的表面构成用于收纳耳机线的绕线区。

可选地,所述绕线部包括弯折段和平行段,所述弯折段的一端与所述耳机柄部的末端相连接且所述弯折段与所述耳机柄部形成夹角,所述平行段与所述弯折段的另一端相连接且所述平行段与所述耳机柄部相平行。

可选地,所述夹角为锐角。

可选地,所述绕线部的自由端设有朝向所述耳机柄部的方向延伸的限位凸起。

可选地,所述绕线部为弹性绕线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双耳绕线耳机,以方便有效地收纳双耳耳机的耳机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双耳绕线耳机,包括左耳耳机和右耳耳机,其中,所述左耳耳机包括左耳机壳体,所述左耳机壳体包括左入耳部、左耳机柄部和左绕线部,所述左绕线部自所述左耳机柄部的末端朝向所述左入耳部方向延伸;所述右耳耳机包括右耳机壳体,所述右耳机壳体包括右入耳部、右耳机柄部和右绕线部,所述右绕线部自所述右耳机柄部的末端朝向所述右入耳部方向延伸;所述左绕线部和所述右绕线部相配合以将所述左耳耳机和所述右耳耳机固定在一起。

可选地,所述左绕线部包括左弯折段和左平行段,所述左弯折段的一端与所述左耳机柄部的末端相连接且所述左弯折段与所述左耳机柄部形成左夹角,所述左平行段与所述左弯折段的另一端相连接且所述左平行段与所述左耳机柄部相平行;所述右绕线部包括右弯折段和右平行段,所述右弯折段的一端与所述右耳机柄部的末端相连接且所述右弯折段与所述右耳机柄部形成右夹角,所述右平行段与所述右弯折段的另一端相连接且所述右平行段与所述右耳机柄部相平行。

可选地,所述左夹角和所述右夹角均为锐角。

可选地,所述左绕线部的自由端设有朝向所述左耳机柄部的方向延伸的左限位凸起,所述右绕线部的自由端设有朝向所述右耳机柄部的方向延伸的右限位凸起,所述左限位凸起和所述右限位凸起相配合以防止连接后的所述左耳耳机和所述右耳耳机相互脱离。

可选地,所述左绕线部和所述右绕线部均为弹性绕线部。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发现,在现有技术中,确实存在耳机线收纳不便的问题。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要实现的技术任务或者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从未想到的或者没有预期到的,故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有益效果在于,耳机线可收纳在绕线部与耳机柄部构成的绕线区内,不需要携带额外的绕线器,有利于有效方便地收纳耳机线。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有益效果在于,左绕线部和右绕线部相配合从而将左耳耳机和右耳耳机固定在一起,耳机线可缠绕收纳在左耳柄部和右耳柄部上,不需要携带额外的绕线器,有利于有效方便地收纳耳机线。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且连同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为本实用新型单耳绕线耳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双耳绕线耳机实施例状态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双耳绕线耳机实施例状态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示如下:

入耳部-1,耳机柄部-2,绕线部-3,弯折段-31,平行段-32,限位凸起-33,绕线区-4,左入耳部-5,左耳机柄部-6,左绕线部-7,左弯折段-71,左平行段-72,左限位凸起-73,右入耳部-8,右耳机柄部-9,右绕线部-10,右弯折段-101,右平行段-102,右限位凸起-103。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为了解决耳机线收纳不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单耳绕线耳机,如图1所示,包括耳机壳体,所述耳机壳体包括入耳部1、耳机柄部2和绕线部3,所述绕线部3自所述耳机柄部2的末端朝向所述入耳部1方向延伸,且所述绕线部3与所述耳机柄部2的表面构成用于收纳耳机线的绕线区4,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单耳绕线耳机的典型结构包括耳机壳体、喇叭单元和耳机线,其中,喇叭单元固定在耳机壳体内,上述入耳部1是指耳塞式耳机可插入使用者的耳部的部分,上述耳机柄部2是指耳机壳体上除入耳部1和绕线部3以外的其余部分。

通常来说,绕线部3可与耳机壳体通过一体成型的方式连接在一起,或者绕线部3与耳机壳体通过塑焊等方式固定连接在一起,而且,绕线部3的长度可选地不长于耳机柄部2,以避免对单耳绕线耳机的使用造成不便。此外,绕线区4的面积大小可根据耳机线的长度来灵活选择。使用时,将耳机线缠绕在耳机柄部2或者绕线部3上,即可将耳机线收纳在绕线区4中。

本实用新型单耳绕线耳机的耳机线可收纳在绕线部3与耳机柄部2构成的绕线区4内,不需要携带额外的绕线器,有利于有效方便地收纳耳机线。

在本实用新型单耳绕线耳机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绕线部3包括弯折段31和平行段32,所述弯折段31的一端与所述耳机柄部2的末端相连接且所述弯折段31与所述耳机柄部2形成夹角,所述平行段32与所述弯折段31的另一端相连接且所述平行段32与所述耳机柄部2相平行,这种结构的绕线部3有利于提高单耳绕线耳机结构的紧凑性,并更方便有效地收纳耳机线。

可选地,所述夹角为锐角。

为了进一步地提高耳机线收纳的可靠性,所述绕线部3的自由端设有朝向所述耳机柄部2的方向延伸的限位凸起33,上述限位凸起33可避免耳机线自绕线区4中轻易地脱离。

为了更方便有效地收纳耳机线,所述绕线部3为弹性绕线部,也即是,绕线部3由弹性材料制成,上述弹性材料可例如为塑料、硅胶等,只要是具有弹性形变能力的材料均可应用为绕线部3的制备材料。

为了解决耳机线收纳不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耳绕线耳机,如图2和图3所示,包括左耳耳机和右耳耳机,其中,所述左耳耳机包括左耳机壳体,所述左耳机壳体包括左入耳部5、左耳机柄部6和左绕线部7,所述左绕线部7自所述左耳机柄部6的末端朝向所述左入耳部5方向延伸;所述右耳耳机包括右耳机壳体,所述右耳机壳体包括右入耳部8、右耳机柄部9和右绕线部10,所述右绕线部10自所述右耳机柄部9的末端朝向所述右入耳部8方向延伸;所述左绕线部7和所述右绕线部10相配合以将所述左耳耳机和所述右耳耳机固定在一起。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双耳绕线耳机的典型结构包括喇叭单元和耳机线,其中,左耳机壳体和右耳机壳体内均固定有喇叭单元,上述左入耳部5和右入耳机部8是指耳塞式耳机可插入使用者的耳部的部分,上述左耳机柄部6是指左耳机壳体上除左入耳部5和左绕线部7以外的其余部分,上述右耳机柄部9是指右耳机壳体上除右入耳部8和右绕线部10以外的其余部分。

通常来说,左绕线部7和右绕线部10可分别与左耳机壳体和右耳机壳体通过一体成型的方式连接在一起,或者左绕线部7和右绕线部10分别与左耳机壳体和右耳机壳体通过塑焊等方式固定连接在一起,而且,左绕线部7的长度可选地不长于左耳机柄部6,右绕线部10的长度可选地不长于右耳机柄部9,以避免对单耳绕线耳机的使用造成不便。此外,左绕线部7和右绕线部10可选地为镜像对称。使用时,先将左耳耳机和右耳耳机通过左绕线部7和右绕线部10的配合固定和/或连接在一起,再将耳机线缠绕在左耳机柄部6和右耳机柄部9上,即可方便有效地收纳耳机线。需特别指出的是,图2为双耳绕线耳机的左耳耳机和右耳耳机处于分离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双耳绕线耳机的左耳耳机和右耳耳机处于结合状态(也即固定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双耳绕线耳机的左绕线部7和右绕线部10相配合从而将左耳耳机和右耳耳机固定在一起,耳机线可缠绕收纳在左耳柄部6和右耳柄部9上,不需要携带额外的绕线器,有利于有效方便地收纳耳机线。

在本实用新型双耳绕线耳机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左绕线部7包括左弯折段71和左平行段72,所述左弯折段71的一端与所述左耳机柄部6的末端相连接且所述左弯折段71与所述左耳机柄部6形成左夹角,所述左平行段72与所述左弯折段71的另一端相连接且所述左平行段72与所述左耳机柄部6相平行;所述右绕线部10包括右弯折段101和右平行段102,所述右弯折段101的一端与所述右耳机柄部9的末端相连接且所述右弯折段101与所述右耳机柄部9形成右夹角,所述右平行段102与所述右弯折段101的另一端相连接且所述右平行段102与所述右耳机柄部9相平行,这种结构的左绕线部7和右绕线部10有利于提高双耳绕线耳机结构的紧凑性,并更方便有效地收纳耳机线。

可选地,所述左夹角和所述右夹角均为锐角。

为了进一步地提高左耳耳机和右耳耳机之间固定的可靠性,所述左绕线部7的自由端设有朝向所述左耳机柄部6的方向延伸的左限位凸起73,所述右绕线部10的自由端设有朝向所述右耳机柄部9的方向延伸的右限位凸起103,所述左限位凸起73和所述右限位凸起103相配合以防止连接后的所述左耳耳机和所述右耳耳机相互脱离,上述左限位凸起73和右限位凸起103有利于防止左耳耳机和右耳耳机朝向分别远离对方的方向窜动。

为了更方便有效地收纳耳机线,所述左绕线部7和所述右绕线部10均为弹性绕线部,也即是,左绕线部7和右绕线部10均由弹性材料制成,上述弹性材料可例如为塑料、硅胶等,只要是具有弹性形变能力的材料均可应用为左绕线部7和右绕线部10的制备材料。

虽然已经通过示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示例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