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端设备及具有终端设备的对讲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54442发布日期:2018-11-24 11:33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在集合住宅中使用的终端设备及对讲系统。

背景技术

以往,已有面向集合住宅的对讲系统。来访者通过操作在住宅楼栋的入口设置的集合玄关机,能够呼叫访问目标的居室主机。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260679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进行呼叫操作时所参照的呼叫表中,与房间号码或居住者姓名(包括名称)相关联地登记了居室主机特定信息(居室主机id)。在设置对讲系统时,需要进行关联设定的作业,即将呼叫表中的居室主机id存储在相应的居室主机中。关联设定的作业需要使集合玄关机和居室主机双方待机,一面通过集合玄关机和居室主机进行通信一面进行作业。并且,每当因增加居住者姓名等事情而更新呼叫表时,需要实施关联设定的作业。这样,在以往的对讲系统中,关联设定的作业的负荷较大。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及具有终端设备的对讲系统,能够降低与居室主机之间的关联设定的作业的负荷。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终端设备能够与在各居室设置的居室主机进行通信,该终端设备具有:

输入部,作为用于呼叫特定的居室主机的呼叫操作,至少能够输入居住者姓名;

存储部,存储有将房间号码、居住者姓名、和对所述各居室主机分配的居室主机特定信息相关联的呼叫表;以及

控制部,根据所述呼叫操作的输入内容和所述呼叫表确定呼叫对象的居室主机,进行用于呼叫所确定的所述居室主机的呼叫控制,

在对被存储于所述存储部的所述呼叫表增加同一个房间号码中新的居住者姓名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将对该同一个房间号码已经赋予的所述居室主机特定信息自动登记为该新的居住者姓名的居室主机特定信息。

根据该结构,在施工者或管理员对同一个房间号码增加新的居住者姓名的情况下,将对同一个房间号码已经赋予的居室主机特定信息自动登记为该新的居住者姓名的居室主机特定信息。因此,在呼叫表的初始设定时,关联设定的作业可以仅在对同一个房间号码登记第一个居住者姓名的情况下执行,在增加同一个房间号码的自第二个人以后的居住者姓名的情况下,不需要进行关联设定的作业。并且,即使是在呼叫表的更新时,在增加同一个房间号码的自第二个人以后的居住者姓名的情况下,也不需要进行关联设定的作业。这样,在对同一个房间号码登记多个人的居住者姓名的情况下,能够减少关联设定的作业的次数,能够降低关联设定的作业的负荷。

并且,在本发明的终端设备中,也可以是,

在对被存储于所述存储部的所述呼叫表删除同一个房间号码中已登记过的居住者姓名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将与被删除的居住者姓名相关联的居室主机特定信息自动删除。

根据该结构,在删除居住者姓名时,在呼叫表中不产生仅居住者姓名被删除的不需要的数据。因此,作业者容易确认呼叫表的当前状态。

并且,在本发明的终端设备中,也可以是,

在对被存储于所述存储部的所述呼叫表删除同一个房间号码中已登记过的最后一名居住者姓名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不将与被删除的居住者姓名相关联的居室主机特定信息自动删除。

在删除同一个房间号码中已登记过的最后一名居住者姓名的情况下,在将与被删除的居住者姓名相关联的居室主机特定信息删除时,将导致与该房间号码相关的已登记的居室主机特定信息消失。因此,在以后登记与该房间号码相关的新的居住者姓名时,需要重新进行关联设定的作业。

但是,根据上述结构,在删除同一个房间号码中已完成登记的最后一名居住者姓名的情况下,与被删除的居住者姓名相关联的居室主机特定信息不被自动删除,能够保存与该房间号码相应的居室主机的关联设定已完成的状态。

并且,在本发明的终端设备中,也可以是,

所述控制部能够执行能够由设置终端设备的施工者设定呼叫表的施工者设定模式、和能够由管理员设定呼叫表的管理员设定模式,

在所述管理员设定模式中,在对被存储于所述存储部的所述呼叫表增加同一个房间号码中新的居住者姓名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将对该同一个房间号码已经赋予的所述居室主机特定信息自动登记为该新的居住者姓名的居室主机特定信息。

根据该结构,对管理员也赋予了对呼叫表增加同一个房间号码的居住者姓名的权限。因此,例如对于以合租形式(sharehouse)使用的居室,当在短期间内具有多个人的居住者变更的情况下,管理员不需进行关联设定的作业,即可容易进行呼叫表的更新。

并且,本发明的对讲系统具有上述结构的终端设备。

根据该结构,能够提供可以降低关联设定的作业的负荷的对讲系统。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终端设备及具有终端设备的对讲系统,能够降低终端设备和居室主机之间的关联设定的作业的负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对讲系统的结构图。

图2是集合玄关机的功能框图。

图3(a)是楼栋控制部的功能框图,3(b)是楼栋控制机的功能框图。

图4是表示在住宅a栋的集合玄关机所存储的呼叫表a的一例的图。

图5是说明生成呼叫表的图。

图6(a)、6(b)是说明登记呼叫表中的居住者姓名的图。

图7(a)、7(b)是说明删除呼叫表中的居住者姓名的图。

图8是说明删除呼叫表中最后的居住者姓名的图。

图9(a)、9(b)是说明增加呼叫表中的居住者姓名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一例。

如图1所示,对讲系统1是在公寓等集合住宅中使用的系统。在本例中,示出了由多个住宅楼栋(住宅a栋~住宅e栋)构成的集合住宅,然而也可以适用于例如由一个住宅楼栋构成的集合住宅。住宅a栋~住宅e栋通过按照通用协议进行通信的网络n(在本例中是lan:localareanetwork,局域网)相互连接。并且,在集合住宅中设有管理中心5,并通过网络n与各住宅楼栋连接。

对讲系统1具有集合玄关机10a~10c(终端设备的一例)、管理室主机20(终端设备的一例)、居室主机30和楼栋控制部40。另外,在图1中,仅对住宅a栋示出了上述各结构,但住宅b栋~住宅e栋也具有相同的结构。

集合玄关机10a~10c(下面,在需要统称时称为集合玄关机10)设置在集合住宅的集合玄关或公用空间等。集合玄关机10例如能够呼叫本楼栋内的居室主机30或本楼栋内的管理室主机20。并且,集合玄关机10例如能够从外部输入操作在集合玄关机10存储的数据。作为集合玄关机,例如有如集合玄关机10a所示具有能够输入房间号码或姓名/名称的按键的集合玄关机。并且,例如有如集合玄关机10b所示具有与姓名/名称相对应的专用按钮的集合玄关机。并且,例如有如集合玄关机10c所示具有能够输入房间号码或姓名/名称的按键、和与姓名/名称相对应的专用按钮的集合玄关机等。集合玄关机10可以通过对讲线路(专用线路)l1与楼栋控制部40可通信地连接。集合玄关机10可以通过对讲线路l1、l2与管理室主机20可通信地连接。集合玄关机10可以通过对讲线路l1、l3与居室主机30可通信地连接。

管理室主机20设置在集合住宅的管理室。管理室主机20具有操作部201(输入部的一例)、通话部202、显示部203等。管理室主机20例如通过操作操作部201能够呼叫本楼栋内的居室主机30。管理室主机20通过对讲线路l2与楼栋控制部40可通信地连接,通过对讲线路l2、l3与居室主机30可通信地连接。

居室主机30设置在集合住宅的各住户内。居室主机30具有显示部301、操作部302、通话部303等,能够响应来自例如集合玄关机10或管理室主机20的呼叫。对各居室主机30分配并存储用于确定该居室主机的信息(例如,居室主机id:identification)。居室主机30通过对讲线路l3与楼栋控制部40可通信地连接。

楼栋控制部40控制与通过对讲线路而连接的集合玄关机10、管理室主机20及居室主机30之间的通信的收发等。并且,楼栋控制部40通过网络n与其它的住宅楼栋(在本例中是住宅b栋~住宅e栋)的楼栋控制部40及管理中心5的集中控制部70(后述)可通信地连接。

管理中心5能够管理住宅a栋~住宅e栋的集合住宅整体,具有集中集合玄关机50、集中管理室主机60、和集中控制部70。集中集合玄关机50设置在管理中心5的玄关,例如能够呼叫各住宅楼栋的居室主机30或管理中心5的集中管理室主机60。集中集合玄关机50通过对讲线路l4与集中控制部70可通信地连接。集中管理室主机60设置在管理中心5的管理室,例如能够呼叫各住宅楼栋的居室主机30。集中管理室主机60通过对讲线路l5与集中控制部70可通信地连接。集中控制部70控制例如与集中集合玄关机50及集中管理室主机60之间的通信的收发。集中控制部70通过网络n与住宅a栋~住宅e栋的各楼栋控制部40可通信地连接。

如图2所示,集合玄关机10具有存储部101、输入部102、摄像机103、集合玄关显示部104、通话部105、集合玄关机cpu106(控制部的一例)、集合玄关机接口(下面将接口称为i/f)107。

在存储部101存储有将本楼栋内的各居室的房间号码、和各居室的居住者的姓名或各居室的名称(例如租户名等)、和确定各居室的居室主机30的居室主机id(居室主机特定信息的一例)相对应的呼叫表等。

在来访者等呼叫访问目标的居室主机30或管理室的管理室主机20时操作输入部102。并且,在设置对讲系统1的施工者设定存储部101的呼叫表时或者管理员设定该呼叫表时操作输入部102。输入部102具有为了呼叫呼叫目标而操作的呼叫按钮111、以及为了设定呼叫表而操作的设定按钮112等。

摄像机103拍摄操作集合玄关机10的来访者等。在集合玄关显示部104显示有从输入部102输入的居室的房间号码、居住者的姓名及居室的名称、由施工者或管理员进行设定时的呼叫表等。通话部105由用于与居住者或管理员进行通话的传声器及扬声器构成。

集合玄关机cpu106进行用于控制构成集合玄关机10各部分的动作的处理。例如,在对输入部102实施用于呼叫的呼叫操作时,集合玄关机cpu106根据呼叫操作的输入内容和呼叫表确定呼叫对象的居室主机30。集合玄关机cpu106将所确定的居室主机30的居室主机id作为呼叫居室主机30的呼叫信号向本楼栋内的所有居室主机30发送。呼叫操作的输入内容包含通过例如数字键或阿拉伯字母键输入房间号码或姓名或名称的按键输入、在具有专用按钮时按下该按钮的按下操作等。

并且,在输入部102实施进行呼叫表的设定的设定操作时,集合玄关机cpu106进行针对所设定的项目自动登记或删除居室主机id的处理。集合玄关机cpu106能够执行可以由施工者设定呼叫表的施工者设定模式、和可以由管理员设定呼叫表的管理员设定模式。

集合玄关机i/f107形成集合玄关机cpu106和对讲线路l1之间的双向的信号传输路径。

另外,虽然省略了图示,但管理室主机20与集合玄关机10一样也具有存储了呼叫表的存储部,伴随呼叫操作而进行呼叫处理,并且伴随设定操作而进行设定处理。

如图3(a)所示,楼栋控制部40具有楼栋控制机410、影像控制机420、音频控制机430、楼栋控制部i/f440。并且,如图4(b)所示,楼栋控制机410具有楼栋存储部411、楼栋控制机cpu412、和信号转换部413。

在楼栋控制机410的楼栋存储部411存储有将本楼栋内的各居室的房间号码、各居室的居住者姓名或各居室的名称(例如租户名等)、和确定各居室的居室主机30的居室主机id相对应的呼叫表等。

楼栋控制机cpu412进行用于控制构成楼栋控制机410的各部分的动作的处理。例如,当从管理中心5发送过来用于呼叫本楼栋内的居室主机30的房间号码或姓名或名称时,楼栋控制机cpu412根据呼叫表确定居室主机30,并且向本楼栋内的所有居室主机30发送居室主机id。

信号转换部413是对在对讲线路l1~l3中使用的信号和在网络n中使用的信号进行相互转换处理的电路。信号转换部413具有模拟数字转换部413a(下面,将模拟数字称为a/d)和数字模拟转换部413b(下面,将数字模拟称为d/a)。

a/d转换部413a将能够在各个住宅楼栋内的对讲线路l1~l3中进行通信的模拟信号,转换成能够在各住宅楼栋之间以及住宅楼栋和管理中心之间的网络n中进行通信的数字信号。另一方面,d/a转换部413b将能够在各住宅楼栋之间以及住宅楼栋和管理中心之间的网络n中进行通信的数字信号,转换成能够在各个住宅楼栋内的对讲线路中进行通信的模拟信号。

影像控制机420对在集合玄关机10的摄像机103拍摄的影像信号、或从管理中心5发送过来的影像信号进行信号处理,并且将进行了处理的影像信号向本楼栋内的各居室主机30或者管理室主机20发送。音频控制机430对来自集合玄关机10的通话部105的声音信号、或来自管理室主机20的通话部202的声音信号、或从管理中心5发送过来的声音信号进行声音处理,并且将进行了处理的声音信号向本楼栋内的各居室主机30或者管理室主机20发送。

楼栋控制部i/f440形成楼栋控制机410、影像控制机420及音频控制机430与对讲线路l1~l3之间的双向的信号传输路径。

另外,管理中心的集中控制部70与楼栋控制部40一样也具有信号转换部(a/d转换部、d/a转换部),对可以在对讲线路l4、l5中进行通信的模拟信号和可以在网络n中进行通信的数字信号进行相互转换。

下面,关于对讲系统1的动作,参照图4~图9进行说明。

<动作例1>

在设置对讲系统1时,在施工者生成及更新例如图4所示的呼叫表的情况下,按照以下所述进行动作。另外,图4的呼叫表a表示在住宅a栋的集合玄关机10存储的呼叫表。在以合租形式使用的住宅a栋的居室中,例如在101号室入住了4人、在102号室入住了2人、在103号室入住了3人的居住者。在该例中,假设在一个居室中最多可以入住4人的居住者。

首先,通过施工者进行呼叫表的生成。

例如,在集合玄关机10的设定按钮112中包含的“初始设定按钮”被按下。由此,在集合玄关机10的集合玄关显示部104显示有初始设定用的空白的呼叫表(省略图示)。然后,通过进行关联设定的作业,如图5所示,对各房间号码(101、102、103)登记共用居室的多个居住者中第一个人的居住者姓名(101-阿部、102-饭塚、103-青木)。作业者在集合玄关机10和各居室主机30双方待机,一面在集合玄关机10和各居室主机30之间发送或接收设定数据(例如,对于101号室的居室主机是“101-s1”),一面进行关联设定的作业。另外,在呼叫表a的左端的列中示出的登记号码表示登记完成的居住者姓名的号码。

然后,通过施工者进行呼叫表的设定。

如图6(a)、6(b)所示,对各居室进行添加共用居室的其他居住者的居住者姓名等的登记设定。例如在添加101号室的居住者姓名的情况下,使光标移动到在图5的呼叫表a中显示有“101-阿部-s1”的行的任意一个位置,然后按下例如“登记设定按钮”。由此,在呼叫表中的“101-阿部-s1”的行的下面增加显示空白的行。

然后,对所增加的行,按照图6(a)所示,在输入了房间号码“101”和居住者姓名“田中”后,按下例如“完成按钮”。由此,如图6(b)所示,对所增加的行(输入了“101-田中”的行)的居室主机id的单元格,自动复制并登记与对同一个房间号码已经赋予的居室主机id相同的“s1”。并且,在登记号码的单元格显示有“2”,居住者姓名“田中”的登记设定完成。在这种情况下,例如以后的“饭塚”“青木”的登记号码被顺序地更新为“3”“4”。

同样地登记设定各房间号码的其他居住者姓名,完成如图4所示的呼叫表。另外,也可以是,在集合玄关机10a~10c中的一台集合玄关机生成呼叫表,将所完成的呼叫表通过对讲线路向其他的集合玄关机及楼栋控制部40发送。

<动作例2>

在管理员设定模式中,在管理员更新呼叫表的情况下,按照下面所述进行动作。

<2-1>

在如图4的呼叫表a所示的居住者入住各居室时,例如在101号室的“jones”搬出的情况下,由管理员按照图7(a)、7(b)所示进行删除居住者姓名等的删除设定。

例如,在集合玄关机10中首先起动设定功能,进入管理员设定模式。

使光标移动到呼叫表a中显示有居住者姓名“jones”的单元格中,按照图7(a)所示将姓名“jones”删除,然后按下例如“删除设定按钮”。由此,如图7(b)所示,显示有“jones”的行的所有数据即登记号码“3”、房间号码“101”、居室主机id“s1”都被自动删除。在这种情况下,在本例中,数据被删除后成为空白的行也被删除,后面的各个居住者的数据顺序地上移并显示。

<2-2>

并且,在按照以上所述将“jones”转出后,例如在101号室的住客(阿部、田中、铃木)全部搬出的情况下,按照以下所述进行。

例如,在从呼叫表a中顺序地删除“阿部”、“田中”的居住者姓名时,与上述“jones”的情况一样,行的所有数据被删除,后面的各居住者的数据顺序地上移。但是,在最后一名的居住者姓名“铃木”被删除时,如图8所示,居住者姓名的单元格和登记号码的单元格的数据被自动删除而成为空白的,而房间号码的单元格和居室主机id的单元格的数据(101、s1)不被删除而依旧显示。在这种情况下,处于仍保存针对与“101”的房间号码相应的居室主机30的关联设定的状态。

<2-3>

并且,在如图7(b)的呼叫表a所示居住者入住各居室时,例如在新的住客搬入102号室的情况下,由管理员按照图9(a)、9(b)所示进行增加居住者姓名等的登记设定。

在使光标移动到图7(b)的呼叫表a中显示有房间号码“102”的行的任意一个位置后,例如按下“登记设定按钮”。由此,在呼叫表中的“102-harry-s2”的行的下面增加显示空白的行。

然后,按照图9(a)所示,对所增加的行输入房间号码“102”和居住者姓名“川合”,然后按下例如“完成按钮”。由此,如图9(b)所示,在所增加的行(输入了“102-川合”的行)的居室主机id的单元格中,自动复制并登记与对同一个房间号码已经赋予的居室主机id相同的“s2”。并且,在登记号码的单元格中显示有“6”,居住者姓名“川合”的登记设定完成。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后面的“青木”“山崎”“下柳”的登记号码被顺序地更新为“7”“8”“9”。另外,也可以通过对讲线路将被更新后的呼叫表向其他集合玄关机及楼栋控制部40发送。

另外,以往在设定呼叫表的数据的情况下,例如在以合租形式使用居室的公寓中,必须由施工者在呼叫表的初始设定时按照入住各居室的居住者的人数进行关联设定。并且,即使是在初始设定后新的住客入住进来的情况下,也必须由施工者对该新的住客进行关联设定。因此,关联设定的作业需要较长的时间,施工者的作业负荷较大。

与此相对,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集合玄关机10及对讲系统1,在施工者或管理员增加与同一个房间号码相关的新的居住者姓名的情况下,将对同一个房间号码已经赋予的居室主机id自动登记为该新的居住者姓名的居室主机id。因此,在呼叫表的初始设定时,由施工者进行的关联设定的作业可以仅在对同一个房间号码登记第一个居住者姓名的情况下执行,在增加同一个房间号码的自第二个人以后的居住者姓名的情况下,不需要进行关联设定的作业。并且,即使是在呼叫表的更新时,在增加同一个房间号码的自第二个人以后的居住者姓名的情况下,也不需要进行关联设定的作业。这样,在对同一个房间号码登记多个人的居住者姓名的情况下,能够减少关联设定的作业的次数,能够降低关联设定的作业的负荷。

另外,以往在随着居住者的搬迁而从呼叫表中删除居住者姓名的情况下,在呼叫表中仅居住者姓名被删除,与该居住者姓名相关联存储的其他不需要的旧数据(房间号码、居室主机id等)不被删除而仍保留着。

与此相对,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集合玄关机10及对讲系统1,在删除居住者姓名时,与该居住者姓名相关联的房间号码或居室主机id等都被自动删除,在呼叫表中不保留不需要的旧数据。因此,作业者容易确认呼叫表的当前状态。

另外,在删除对同一个房间号码已经登记的最后一名的居住者姓名的情况下,在也删除与被删除的居住者姓名相关联的居室主机id时,将导致对该房间号码登记的居室主机id在呼叫表中消失。因此,以后在对该房间号码登记新的居住者姓名时,需要重新进行关联设定的作业。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集合玄关机10及对讲系统1中,在删除对同一个房间号码已经登记的最后一名的居住者姓名的情况下,与被删除的居住者姓名相关联的居室主机id和房间号码不被自动删除。因此,即使是删除最后的居住者姓名时,也能够维持针对与该房间号码相应的居室主机的关联设定已完成的状态,在以后登记与该房间号码相关的新的居住者姓名时,不需要进行新的关联设定的作业,能够容易进行呼叫表的更新。

另外,以往对进行关联设定作业的施工者赋予了对呼叫表增加新住客姓名的权限,不对管理员赋予该权限。这是因为在关联设定的作业产生错误时,将导致对讲系统的错误动作。

与此相对,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集合玄关机10及对讲系统1,在自第二个人以后的增加时不需要关联设定,因而对管理员也赋予了对呼叫表增加同一个房间号码的居住者姓名的权限和删除的权限。因此,例如对于以合租形式使用的居室,当在短期间内具有多个人的居住者变更的情况下,管理员不需进行关联设定的作业,即可容易进行呼叫表的更新。另外,对于非合租形式的居室,例如对于用一个人的居住者姓名使用的居室,不需要重新进行关联设定,因而管理员能够进行呼叫表的更新。

另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可以适当地任意变形、改进等。另外,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的各构成要素的材质、形状、尺寸、数值、形态、数量、配置场所等,只要能够实现本发明就没有限定,可以是任意的。

附图标记列表

1:对讲系统;10a~10c:集合玄关机(终端设备的一例);20:管理室主机(终端设备的一例);30:居室主机;40:楼栋控制部;101:存储部;102:输入部;106:集合玄关机cpu(控制部的一例);112:设定按钮;410:楼栋控制机;411:楼栋存储部;412:楼栋控制机cpu。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