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仪和图像生成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628768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扫描仪和图像生成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扫描仪和图像生成方法。



背景技术:

公知有在原稿的读取之前预先获得用于进行阴影校正的校正数据的技术(参照专利文献1)。具体而言,根据通过读取白基准板而得到的白基准图像数据来得到校正数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00599号公报

然而,存在如下的问题:为了得到阴影校正的校正数据,需要读取像白基准板那样的基准被摄体,在连续地读取原稿的期间中无法更新阴影校正的校正值。因此,在连续地读取原稿的期间中因温度变化等导致传感器等的特性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扫描后的图像的画质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之一在于,提供提高扫描后的图像的画质的技术。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扫描仪具有:输送机构,其连续地输送多个原稿;传感器,其读取所输送的原稿;以及控制部,其使用校正值对由所述传感器读取的读取图像进行校正,该扫描仪具有:计算部,其根据第n个校正电平计算所述校正值,该第n个校正电平是在第n个原稿通过所述传感器之后直到第(n+1)个原稿到达所述传感器为止的期间中由所述传感器读取基准区域而得到的结果,其中,n为自然数;以及存储部,其在所述校正值被算出时,在多个存储区域中的任意存储区域中依次存储所述校正值,在所计算出的所述校正值的存储完成时,所述控制部将读出所述校正中使用的所述校正值的所述存储区域切换成存储有该计算出的所述校正值的所述存储区域。

在上述结构中,根据在第n个原稿通过传感器之后直到第(n+1)个原稿到达传感器为止的期间中由传感器读取黑基准而得到的校正电平来计算校正值。由于在多个存储区域中的任意存储区域中存储校正值,因此,能够在与由控制部读出校正值的存储区域不同的存储区域中存储校正值。因此,在连续地读取原稿的期间中也能够进行校正值的更新,能够根据该更新后的校正值进行读取图像的校正。

另外,权利要求所述的各部分的功能是通过按照结构自身而特定功能的硬件资源、通过程序而特定功能的硬件资源、或者它们的组合而实现的。并且,这些各单元的功能不限于分别由物理上相互独立的硬件资源实现。此外,本发明作为扫描系统、扫描方法、扫描程序或扫描程序的记录介质也成立。当然,该记录介质可以是磁记录介质,可以是光磁记录介质,也可以是今后开发的任意记录介质。

附图说明

图1a是扫描仪的框图,图1b、图1c是扫描仪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连续扫描处理的流程图。

图3a、图3b是连续扫描处理的时序图。

图4a、图4b是第2实施方式的连续扫描处理的时序图。

图5是第3实施方式的连续扫描处理的流程图。

图6a、图6b是第3实施方式的连续扫描处理的时序图。

标号说明

1:扫描仪;10:控制器;11:控制部;12:计算部;13:存储部;20:图像传感器;30:照明部;40:输送机构;50:原稿盖;60:稿台玻璃;e:规定容许误差的值;r1、r2:存储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根据下述的顺序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1)扫描仪的结构和处理:

(2)扫描仪的动作时机:

(3)第2实施方式:

(4)第3实施方式:

(5)其它实施方式:

(1)扫描仪的结构和处理:

图1a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扫描仪1的框图。扫描仪1具有控制器10、图像传感器20、照明部30以及输送机构40。控制器10包含:未图示的记录介质;通用处理器,其从该记录介质读出程序并执行该程序;以及作为半导体电路的asic等专用电路,其构成为执行特定的处理。

图像传感器20是主扫描方向的线状的直线图像传感器,是读取所输送的原稿的传感器。图像传感器20具有生成与接收到的受光强度对应的大小的电流的多个受光元件,这些受光元件排列在主扫描方向上。在本实施方式中,假设图像传感器20的位置是固定的。照明部30具有:光源,其生成原稿的照明光;以及光学系统,其将该照明光引导至原稿。原稿所反射的照明光由图像传感器20的各受光元件接收,各受光元件输出与该照明光的受光强度对应的大小的电流。图像传感器20具有afe(模拟前端)20a,该afe20a包含对根据照明光的受光强度而输出的电流进行放大的电路和进行a/d转换的电路。图像传感器20按照与受光元件对应的每个像素,将表示照明光的受光强度的灰度值的读取图像输出给控制器10。

输送机构40是朝作为与主扫描方向垂直的方向的副扫描方向输送原稿的自动送纸器,连续地输送多个原稿。输送机构40从重叠地放置有多个原稿的原稿台以1张为单位拾取原稿,在对原稿进行输送的期间开始输送下一个原稿。并且,以使多个原稿逐张地连续地在图像传感器20上通过的方式输送原稿。虽然未图示,但输送机构40具有光学式的原稿端传感器。控制器10根据原稿端传感器的检测信号和输送机构40的驱动量,检测原稿的开头和末尾的输送位置。

图1b、图1c是扫描仪1的剖面示意图,是从主扫描方向观察扫描仪1的剖面的图。如图1b、图1c所示,向作为与主扫描方向(与纸面垂直的方向)垂直的方向的副扫描方向(从左向右)输送原稿。假设图像传感器20的受光面是纸面上方向。在原稿与图像传感器20的受光面之间存在透过照明光的稿台玻璃60。控制器10一边在图像传感器20上输送原稿一边按照预先决定的拍摄周期使图像传感器20反复地进行拍摄,由此,得到副扫描方向上的每个位置的读取图像。控制器10通过排列副扫描方向上的每个位置的读取图像,得到二维的读取图像。控制器10对于读取图像的各像素的灰度值进行黑校正和白校正。其结果为,以灰度值是最小灰度(0)的情况表示黑、灰度值是最大灰度的情况表示白的方式对读取图像进行校正。另外,扫描仪1也可以进行按照每个rgb通道取得灰度值的彩色扫描,但为了简化说明,以进行灰度扫描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1b所示,在第n个原稿的末尾通过图像传感器20之后直到第(n+1)个原稿的开头到达图像传感器20为止的期间,会产生在图像传感器20上不存在任意原稿的期间(以下称为第n个无原稿期间)。n是表示原稿的输送顺序的自然数。例如,如图1c所示,在第(n+1)个原稿的末尾通过图像传感器20之后直到第(n+2)个原稿的开头到达图像传感器20为止的期间,会产生第(n+1)个无原稿期间。在这些无原稿期间中,原稿盖50与图像传感器20的受光面相对。原稿盖50中的作为与图像传感器20相对的区域的基准区域由反射率大致为100%的均匀白色部件形成。在照射照明光的状态下利用图像传感器20对基准区域进行拍摄意味着对白基准进行拍摄,在不照射照明光的状态下利用图像传感器20对基准区域进行拍摄意味着对黑基准进行拍摄。

图2是通过指示开始连续扫描而开始的连续扫描处理的流程图。以下,根据流程图,说明控制器10的各功能结构11~13的处理。首先,控制器10进行校准(步骤s100)。校准是对照明部30的点亮时间或afe20a中的放大增益等进行调整的处理。

接着,控制器10准备初始的黑校正值(步骤s110)。在步骤s110中,在不照射照明光的情况下由图像传感器20对原稿盖50的基准区域进行规定次数的拍摄。计算部12通过按照每个像素对作为多个读取图像的各像素表示的灰度值的黑电平(校正电平)进行平均,计算初始的黑校正值。存储部13在存储区域r1中存储各像素的黑校正值。黑校正值是与在未接收到照明光的状态下受光元件输出的电流值对应的灰度值,理想的是,任意的像素都是最小灰度。然而,由于受光元件的温度特性或制造偏差等导致得到不是最小灰度的值作为黑校正值。特别是在与容易发热的afe20a附近的受光元件对应的像素中,黑校正值容易发生变化。

接着,控制器10准备白校正值(步骤s120)。在步骤s120中,一边照射照明光一边由图像传感器20对原稿盖50的基准区域进行规定次数的拍摄。计算部12通过按照每个像素对作为多个读取图像的各像素表示的灰度值的白电平进行平均,计算白校正值。存储部13在未图示的存储区域中存储各像素的白校正值。白校正值是与在对白色板进行拍摄的状态下受光元件输出的电流值对应的灰度值,理想的是,任意的像素都是最大灰度。然而,由于受光元件的制造偏差等导致得到不是最大灰度的值作为白校正值。并且,控制器10根据步骤s110中的黑电平和步骤s120中的白电平,检测异常的受光元件,存储用于确定异常受光元件的信息。也可以存储特定值作为与该拍摄像素对应的像素的黑校正值以及白校正值。例如,在黑电平与白电平为相同值的情况下,控制器10判定为拍摄像素异常。控制器10存储特定值作为关于与异常的受光元件对应的像素的黑校正值。特定值只要是能够与通常的黑校正值辨别的灰度值即可,例如可以将原本表示白的最大灰度存储为特定值。

接着,扫描仪1进行原稿的扫描(步骤s130)。以下,以进行第n个原稿的扫描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输送机构40以使从第n个原稿的开头至末尾通过图像传感器20的方式输送原稿。此时,照明部30照射照明光,并且图像传感器20按照预先决定的拍摄周期反复地进行原稿的拍摄。在本实施方式中,拍摄周期是固定的,控制器10通过减小原稿的输送速度来增大副扫描方向上的扫描分辨率。

在得到了第n个原稿的读取图像时,控制部11根据黑校正值进行黑校正(步骤s200)。例如,假设某像素的灰度值是20并且黑校正值是20,则控制部11将该像素的灰度值校正成0。由此,能够进行校正以使得该像素表示黑。控制部11将2个存储区域r1、r2中的切换为读出对象的存储区域r1、r2中存储的黑校正值用于黑校正。在后述的处理中由控制部11切换读出对象的存储区域r1、r2。并且,关于存储有特定值作为黑校正值的像素,舍弃从图像传感器20得到的灰度值,并且例如将通过基于周边像素的像素插值而导出的灰度值对应起来。

虽然未图示,但除了黑校正之外,控制部11在步骤s200中对读取图像还进行各种图像处理(白校正、γ校正、像素插值等)而生成最终的读取图像。然后,输出关于所有原稿的最终读取图像。步骤s200的处理与后述的步骤s140、s320~s360并行地进行。

当第n个原稿的末尾通过图像传感器20时,控制器10对黑基准进行拍摄取得黑电平,蓄积在未图示的存储区域r0(也可以是存储区域r1、r2中的不是读出对象的一侧)中(步骤s140)。详细而言,在蓄积开始前,复位为0,然后,每次取得黑电平时,在与存储区域r0的各像素对应的位置上加上图像传感器20的各像素的输出值。如图1b所示,在第n个原稿的末尾通过图像传感器20之后直到第(n+1)个原稿的开头到达图像传感器20为止的期间即第n个无原稿期间中,对黑基准进行拍摄而取得黑电平。在本实施方式中,假设在第1次无原稿期间中拍摄x次的黑基准(x=32)。因此,控制器10得到各像素表示黑电平的32个黑基准的拍摄图像。另外,通过使输送方向上的原稿间的距离除以输送速度而得到无原稿期间,只要将x设定成拍摄周期乘以x而得到的期间比该无原稿期间小即可。

在取得了黑电平时,控制器10判定是否存在下一个原稿(步骤s150)。在判定为存在下一个原稿的情况下(步骤s150:是),控制器10返回步骤s130,对下一个原稿进行扫描。另一方面,在未判定为存在下一个原稿的情况下(步骤s150:否),控制器10结束连续扫描处理。也可以在步骤s140之前进行步骤s150的判定,在判定为存在下一个原稿的情况下,进行步骤s140的黑电平取得而返回步骤s130,在未判定为存在下一个原稿的情况下,不进行步骤s140而结束。

在步骤s140中取得了黑电平时,进行下一个原稿的扫描,但与下一个原稿的扫描并行地执行关于该黑电平的处理(步骤s320~s360)。首先,计算部12判定黑电平的蓄积是否已经完成(步骤s320)。具体而言,计算部12判定是否蓄积了规定数量y(=x×s)的黑基准的拍摄图像。即,关于各像素,判定是否蓄积了y个黑电平。s是黑电平的蓄积所需的无原稿期间的次数的自然数,在本实施方式中,假设s=2(y=64)。在本实施方式中,每出现2次无原稿期间,完成黑电平的蓄积。假设黑电平的蓄积开始的无原稿期间是第n个无原稿期间,则在蓄积了第n个无原稿期间中图像传感器20读取的第n个黑电平与第m个(m=n+1)无原稿期间中图像传感器20读取的第m个黑电平的阶段,完成黑电平的蓄积。当然,s也可以是2以外的自然数。

在未判定为完成了黑电平的蓄积的情况下(步骤s320:否),计算部12返回步骤s320。另一方面,在判定为完成了黑电平的蓄积的情况下(步骤s320:是),计算部12计算黑校正值(步骤s330)。即,计算部12根据在第n个(n是自然数)原稿通过图像传感器20之后直到第(n+1)个原稿到达图像传感器20为止的期间(第n个无原稿期间)由图像传感器20读取基准区域而得到的结果即第n个黑电平,计算黑校正值。但是,在仅在1次无原稿期间未完成y个黑电平的蓄积的情况下,计算部12使在第m个(m=n+1)的原稿通过图像传感器20之后直到第(m+1)个原稿到达图像传感器20为止的期间中由图像传感器20读取黑基准而得到的结果即第m个黑电平与第n个黑电平组合起来,计算黑校正值。

具体而言,计算部12通过使针对各像素蓄积的y个黑电平的合计值除以y来计算平均值作为黑校正值。另外,黑校正值只要在每次取得黑电平时以可区分其值的方式进行存储,则也可以不是黑电平的平均值,例如可以是最频值,也可以是中央值。

接着,存储部13将计算出的黑校正值存储于不是读出对象的存储区域r1、r2(步骤s340)。即,在计算出黑校正值时,存储部13在多个存储区域r1、r2中的任意区域中依次存储黑校正值。具体而言,在2个存储区域r1、r2中的当前未切换为读出对象的存储区域r1、r2中存储所计算出的黑校正值。并且,在不是读出对象的存储区域r1、r2中存储黑校正值时,存储部13确定当前在读出对象的存储区域r1、r2中存储有特定值的像素,针对该像素存储特定值作为黑校正值。即,针对与异常的受光元件对应的像素,在存储区域r1、r2间持续复制特定值作为黑校正值。因此,即使读出对象的存储区域r1、r2切换,也能够防止根据从异常的受光元件得到的黑校正值进行黑校正的情况。

接着,存储部13判定计算出的黑校正值是否正常(步骤s350)。存储部13导出计算出的i个像素的黑校正值的统计值(所有像素中的最大值hr、所有像素中的最小值lr、所有像素的合计值sr)。同样,存储部13导出用于黑校正的各像素的黑校正值的统计值(所有像素中的最大值hu、所有像素中的最小值lu、所有像素的合计值su)。另外,也可以预先存储统计值,可以读出所存储的统计值。这里,如果存储区域r1存储有计算出的黑校正值,则用于黑校正的黑校正值存储于另一方的存储区域r2中。相反,如果存储区域r2存储有计算出的黑校正值,则用于黑校正的黑校正值存储于另一方的存储区域r1中。另外,在统计值的计算中排除特定值。在满足下述的所有的式(1)~(3)的情况下,存储部13判断为计算出的黑校正值正常。

hr≤hu+e··(1)

lr≥lu-e··(2)

su-e×i/2≤sr≤su+e×i/2··(3)

这里,e是预先决定的值。这里,在所有的式子中,e使用相同的值,但也可以按照每个式子使用不同的值。根据式(1),能够保证计算出的黑校正值的最大值hr为用于黑校正的黑校正值的最大值hu加上容许误差(=e)而得到的值以下。根据式(2),能够保证计算出的黑校正值的最小值lr为从用于黑校正的黑校正值的最小值lu减去容许误差(=e)而得到的值以上。根据式(3),能够保证计算出的黑校正值的合计值sr为用于黑校正的黑校正值的合计值su加上容许误差(=e×i/2)而得到的值以下,并且计算出的黑校正值的合计值sr为从用于黑校正的黑校正值的合计值su减去容许误差(=e×i/2)而得到的值以上。

在因满足上述的所有的式(1)~(3)而判定为计算出的黑校正值正常的情况下,控制部11对读出对象的存储区域r1、r2进行切换(步骤s360)。即,控制部11通过将存储有计算出的黑校正值的存储区域r1、r2切换成读出对象的存储区域r1、r2,将计算出的黑校正值用于黑校正。另外,在不满足上述的式(1)~(3)的任意式的情况下,在步骤s350中判定为计算出的黑校正值异常。在该情况下,继续使用当前用于黑校正的各像素的黑校正值,等待下一个黑电平的蓄积(步骤s320),根据下一个黑电平的蓄积,计算黑校正值(步骤s330)。

在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中,当完成计算出的黑校正值的存储时,控制部11将读出用于黑校正的黑校正值的存储区域r1、r2切换为存储有该计算出的黑校正值的存储区域r1、r2。在该结构中,由于能够在多个存储区域r1、r2的任意区域中存储黑校正值,因此,能够在与控制部11读出黑校正值的存储区域r1、r2不同的存储区域r1、r2中存储黑校正值。因此,在像连续地读取原稿进行黑校正的情况那样,即使在较短的无原稿期间中也能够更新黑校正值,能够根据该更新后的黑校正值进行读取图像的黑校正。

如上所述,存储部13判定计算出的黑校正值是否正常,在该计算出的黑校正值正常的情况下,将读出用于黑校正的黑校正值的存储区域r1、r2切换为存储有该计算出的黑校正值的存储区域。由此,能够抑制使用不正常的黑校正值进行黑校正的可能性。

并且,在计算出黑校正值时,存储部13根据该计算出的黑校正值(hr、lr、sr)与读出用于黑校正的黑校正值的存储区域r1、r2中存储的黑校正值(hu、lu、su)的比较,判定该计算出的黑校正值是否正常。由此,在计算出的黑校正值相对于过去的黑校正值与基准相比大幅变化的情况下,能够判定为计算出的黑校正值异常。

此外,存储部13从黑校正值导出多种统计值(hr、lr、sr),判定该多种统计值(hr、lr、sr)各自是否没有相对于规定值(hu、lu、su)偏离容许误差(e、e、e×i/2)以上,由此,判定该计算出的黑校正值是否正常。由此,能够根据适于统计值种类的容许误差判定黑校正值是否正常。

并且,计算部12使第n个黑电平与第m个(m=n+1)黑电平组合起来,计算黑校正值。由此,即使仅在1次无原稿期间中无法取得足够量的黑电平的情况下,也能够使第n个黑电平与第m个黑电平组合起来而计算黑校正值。

(2)扫描仪的动作时机:

图3a、图3b是示出连续扫描处理中的扫描仪1的动作时机的时序图。图3a、图3b的横轴表示时刻。如图3a所示,在读取第n个原稿和第(n+1)个原稿的期间的第n个无原稿期间与读取第m(=n+1)个原稿和第(m+1)个原稿的期间的第m个无原稿期间中,在对图像传感器20所读取的黑电平进行蓄积的阶段中进行黑校正值(n,n+1)的计算。当完成黑校正值(n,n+1)的计算时,将该计算出的黑校正值(n,n+1)存储于存储区域r2。在完成了黑校正值(n,n+1)的计算的阶段,存储区域r1成为读出对象,使用存储于存储区域r1的黑校正值(n-1,n-2)而由控制部11进行黑校正。因此,计算出的黑校正值(n,n+1)存储于不是读出对象的存储区域r2。

并且,在判定为计算出的黑校正值(n,n+1)正常的阶段中,存储区域r2被切换为读出对象,之后,计算出的黑校正值(n,n+1)用于黑校正。在图3a的情况下,由于存储区域r2被切换为读出对象的时机在完成第(n+2)个原稿的读取之前,因此,针对第(n+2)个原稿的读取图像进行基于黑校正值(n,n+1)的黑校正。

图3b是未判定为计算出的黑校正值(n,n+1)正常的情况下的时序图。在未判定为计算出的黑校正值(n,n+1)正常的情况下,不将存储区域r2切换为读出对象,而维持存储区域r1作为读出对象。因此,会保持控制部11使用存储于存储区域r1的黑校正值(n-1,n-2)进行黑校正的状态。像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在无原稿期间中图像传感器20所读取的黑电平计算黑校正值,因此,能够以较高的频度更新黑校正值,能够迅速地应对图像传感器20的温度变化等。在本实施方式中,如果持续判定为黑校正值正常,则能够每读取2张原稿就更新黑校正值。

(3)第2实施方式:

图4a、图4b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的连续扫描处理中的扫描仪1的动作时机的时序图。与第1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3a、图3b所示,在1次无原稿期间中完成黑电平的蓄积。例如,与第1实施方式相比,可以减小y的值,可以减小原稿的输送速度,可以缩短图像传感器20的拍摄周期。如图4a、图4b所示,每结束1次无原稿期间,完成黑电平的蓄积,每结束1次无原稿期间,计算部12进行黑校正值的计算。并且,如果所计算出的黑校正值正常的状态持续,则按照与出现无原稿期间的周期相同的长度的周期切换读出对象的存储区域r1、r2。

在图4a的情况下,结束第n个黑校正值是否正常的判定并将存储区域r2切换为读出对象的时机是在完成第(n+1)个原稿的读取之前。因此,对于第(n+1)个原稿的读取图像进行基于第n个黑校正值的黑校正。即,在把根据第n个黑电平计算出的黑校正值设为第n个黑校正值时,控制部11使用第n个黑校正值对读取第(n+1)个原稿而得到的读取图像进行黑校正。即,能够对在得到黑电平的无原稿期间的下一期间中读取的原稿的读取图像应用基于该黑电平的黑校正值,能够迅速地应对受光元件的特性的急剧变化。

在图4b的情况下,结束第n个黑校正值是否正常的判定并将存储区域r2切换为读出对象的时机是在完成第(n+1)个原稿的读取之后且完成第(n+2)个原稿的读取之前。因此,对第(n+2)个原稿的读取图像首次进行基于第n个黑校正值的黑校正。即,控制部11首次使用第n个黑校正值对读取第(n+2)个之后的原稿而得到的读取图像进行黑校正。即,也可以不将第n个黑校正值应用于读取第(n+1)个原稿而得到的读取图像。

在能够高速地取得多个黑电平的情况下,能够像图4a、图4b那样在每1次无原稿期间中计算黑校正值。为了实现这样的动作时机,也可以不是由通用处理器实现而是由asic实现在无原稿期间中取得黑电平的功能结构。此外,在计算黑校正值的期间和判定黑校正值是否正常的期间较短的情况下,如图4a那样,能够对在得到黑电平的无原稿期间的下一期间中读取的原稿的读取图像应用基于该黑电平的黑校正值。为了实现这样的动作时机,也可以不是由通用处理器实现而是由asic实现计算黑校正值的功能结构和判定黑校正值是否正常的功能结构。

并且,在1次无原稿期间中拍摄黑基准的次数x可以是固定值,也可以是可变值。例如,控制器10可以根据扫描模式来设定x,也可以是,无原稿期间越长,则将x设定成越大的值。原稿的输送速度越小则无原稿期间越长,因此,例如,也可以是,越是分辨率较大的扫描模式,则将x设定成越大的值。并且,与黑白模式相比,在彩色模式中图像传感器20的处理期间较长,因此,也可以是,与灰度模式相比,在彩色模式中将x设定成较大的值。此外,x也可以不是预先设定的值。例如,控制器10也可以在下一个原稿的开头相对于图像传感器20接近到规定距离以内的情况下停止黑基准的拍摄。在该情况下,x为在无原稿期间开始之后直到停止拍摄为止进行拍摄的次数。根据该结构,即使在原稿间的间隔的大小不均的情况下,也能够得到与原稿间的间隔对应的数量的黑电平。

(4)第3实施方式:

图5是第3实施方式的连续扫描处理的流程图。在本实施方式中,计算部12每次在无原稿期间中取得黑电平时或者在蓄积黑电平的中途,判定该黑电平是否正常(步骤s300)。可以采用各种判定方法。例如,计算部12可以依据所取得的黑电平相对于过去的黑电平未偏离规定基准以上而判定为所取得的黑电平正常。

在未判定为所取得的黑电平正常的情况下(步骤s300:否),计算部12不蓄积所取得的黑电平,而等待在下一无原稿期间中取得黑电平。即,在所取得的黑电平不正常的情况下,计算部12舍弃该取得的黑电平。

另一方面,在判定为所取得的黑电平正常的情况下(步骤s300:是),计算部12蓄积所取得的黑电平(步骤s310)。在蓄积了所取得的黑电平时,计算部12判定是否完成了黑电平的蓄积(步骤s320)。在未判定为完成了黑电平的蓄积的情况下(步骤s320:否),计算部12等待在下一无原稿期间中取得黑电平。例如,也可以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依据蓄积了y个黑电平而完成黑电平的蓄积。另一方面,在判定为所取得的黑电平正常的情况下(步骤s320:是),计算部12计算黑校正值(步骤s330)。即,计算部12根据预先判定为正常的黑电平计算黑校正值。因此,能够保证所计算出的黑校正值也是正常的值。

接着,存储部13将所计算出的黑校正值存储于不是读出对象的存储区域r1、r2(步骤s340)。然后,控制部11将存储有所计算出的黑校正值的存储区域r1、r2切换成读出对象的存储区域r1、r2(步骤s350)。

图6a、图6b是示出第3实施方式的连续扫描处理中的扫描仪1的动作时机的时序图。如图6a、图6b所示,在读取第n个原稿与第(n+1)个原稿的期间的第n个无原稿期间中取得了黑电平时,判定该取得的黑电平是否正常。

在图6a中,在第n个无原稿期间中取得的黑电平与在第(n+1)个无原稿期间中取得的黑电平双方都正常。因此,在判定为在第(n+1)个无原稿期间中取得的黑电平正常时,完成正常的黑电平的蓄积,根据完成了该蓄积的黑电平计算黑校正值(n,n+1)。接着,将计算出的黑校正值(n,n+1)存储于存储区域r2。由于该计算出的黑校正值(n,n+1)正常,因此,控制部11切换为直接将存储区域r2作为读出对象。

另一方面,在图6b中,在第n个无原稿期间中取得的黑电平正常,在第(n+1)个无原稿期间中取得的黑电平不正常。因此,当未判定为在第(n+1)个无原稿期间中取得的黑电平正常时,等待直到在接下来的第(n+2)个(设为n+2=l)无原稿期间中取得第(n+2)个黑电平为止。在该情况下,舍弃第(n+1)个黑电平。并且,在第(n+2)个黑电平正常的情况下,蓄积第(n+2)个黑电平,由此,完成黑电平的蓄积。然后,使第n个黑电平与第(n+2)个黑电平组合起来,计算黑校正值。

即,在第3实施方式中,在第n个黑电平正常且第m个(m=n+1)黑电平异常的情况下,计算部12判定在第l(l=n+2=m+1)个原稿通过图像传感器20之后直到第(l+1)个原稿到达图像传感器20为止的期间中由图像传感器20读取黑基准而得到的结果即第l个黑电平是否正常,在第l个黑电平正常的情况下,使第n个黑电平和第l个黑电平组合起来,计算黑校正值。如上所述,由于不是判断为了计算黑校正值而所需的y个黑电平整体是否正常,而是按照比y个小的x个黑电平中的每个黑电平判断是否正常,因此,能够以x个为单位舍弃黑电平,能够抑制无谓地取得的黑电平的数量。

(5)其它实施方式:

此外,存储部13也可以对于分割图像传感器20而得到的每个分割区域,判定该计算出的黑校正值是否正常。例如,也可以将图像传感器20分割成从afe20a起的距离为阈值以下的第1分割区域和从afe20a起的距离比阈值大的第2分割区域。并且,存储部13也可以对于与第1分割区域内的受光元件对应的像素导出黑校正值的统计值(hr、lr、sr、hu、lu、su),根据该统计值(hr、lr、sr、hu、lu、su)判定第1分割区域的黑校正值是否正常。同样,存储部13也可以对于与第2分割区域内的受光元件对应的像素,导出黑校正值的统计值(hr、lr、sr、hu、lu、su),根据该统计值(hr、lr、sr、hu、lu、su)判定第2分割区域的黑校正值是否正常。此外,存储部13也可以在第1分割区域和第2分割区域中将容许误差的大小(第1实施方式的e的大小)设定成不同的值。例如,存储部13也可以将规定与第2分割区域相比温度容易变动的第1分割区域的容许误差的e设定得比规定第2分割区域的容许误差的e大。由此,即使在黑校正值的特性按照图像传感器20的每个部分而不同的情况下,也能够按照适于该特性的判定条件来判定黑校正值是否正常。

另外,本发明的技术性范围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显然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施加各种变更。例如,扫描仪1也可以不进行判定黑校正值或黑电平是否正常的处理。并且,在取代黑校正值或者在黑校正值的基础上计算白校正值时,也可以应用本发明。在该情况下,只要在无原稿期间中照明部30照射照明光即可。并且,也可以应用于彩色扫描的情况,按照各色成分进行上述的校正值的取得和应用,当在原稿的两面配置图像传感器而同时地扫描原稿的两面的情况下,也可以按照每个图像传感器进行上述的校正值的取得和应用。此外,扫描仪1也可以组装于具有其它功能(印刷功能、传真功能等)的复合装置。此外,本发明的结构要素的一部分也可以在以能够通信的方式与扫描仪1连接的计算机上实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