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位置的签到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2790065阅读:739来源:国知局
基于位置的签到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签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基于位置的签到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手机、ipad等智能终端通常具有定位功能,极大地方便了人们对某位置的寻址或导航,但其在签到领域的应用尚比较少。签到(check in)是指通过定位服务,用户向他人或服务提供者告知自己具体位置的操作,表示本人已经到达,亦即用记录的方式表明自己出席或者参加过某个活动。签到多用于会议出席或上班。现有的签到方式多为“指纹打卡”,这种方式使得签到任务集中到一台设备,有时会存在排队打开的现象,尤其上班高峰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正是基于上述问题,提出了基于位置的签到方法及系统,可以提高电子签到的便捷性。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基于位置的签到方法,包括:

配置签到区域的位置信息;

响应用户的签到请求,接收来自该用户的智能终端的定位信息;

根据该定位信息和签到区域的位置信息,判断该用户是否在所述签到区域内签到;

当判断结果为是时,记录签到时间和与所述智能终端关联的该用户的身份信息,同时,生成并反馈签到成功提示信息至该用户的智能终端。

进一步地,所述基于位置的签到方法还包括:

响应用户对智能终端的登记请求,获取该智能终端的硬件识别码及该用户的身份信息,并关联所述硬件识别码和所述身份信息;

存储关联后的智能终端的硬件识别码及用户的身份信息至数据库。

进一步地,所述“响应用户的签到请求,接收来自该用户的智能终端的定位信息”包括:

响应用户在智能终端的签到请求,获取该智能终端的硬件识别码;

检测所述数据库是否存储有该硬件识别码;

当检测结果为是时,接收来自该智能终端的定位信息,从而获取用户的当前位置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基于位置的签到方法还包括:

在当前时间与设定的签到截止时间的时间差小于存储的预设时长时,检测用户是否成功签到;

当检测结果为否时,生成并反馈签到提示信息至该用户的智能终端。

进一步地,所述基于位置的签到方法还包括:

当判断结果为否时,获取用户的当前位置与所述签到区域的偏离信息;

根据所述偏离信息及存储的地图信息生成路线指引信息,并发送该路线指引信息至该用户的智能终端。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位置的签到系统,包括:

配置模块,用于配置签到区域的位置信息,其中,所述位置信息包括中心点地理坐标和区域半径;

定位模块,用于响应用户的签到请求,接收来自该用户的智能终端的定位信息;

判断模块,用于根据该定位信息和签到区域的位置信息,判断该用户是否在所述签到区域内签到;

记录模块,用于当判断结果为是时,记录签到时间和与所述智能终端关联的该用户的身份信息,同时,生成并反馈签到成功提示信息至该用户的智能终端。

进一步地,所述基于位置的签到系统还包括:

登记模块,用于响应用户对智能终端的登记请求,获取该智能终端的硬件识别码及该用户的身份信息,并关联所述硬件识别码和所述身份信息;

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关联后的智能终端的硬件识别码及用户的身份信息至数据库。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模块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响应用户在智能终端的签到请求,获取该智能终端的硬件识别码;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数据库是否存储有该硬件识别码;

接收单元,用于当检测结果为是时,接收来自该智能终端的定位信息,从而获取用户的当前位置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基于位置的签到系统还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在当前时间与设定的签到截止时间的时间差小于存储的预设时长时,检测用户是否成功签到;

提示模块,用于当检测结果为否时,生成并反馈签到提示信息至该用户的智能终端。

进一步地,所述基于位置的签到系统还包括:

偏离模块,用于当判断结果为否时,获取用户的当前位置与所述签到区域的偏离信息;

指引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偏离信息及存储的地图信息生成路线指引信息,并发送该路线指引信息至该用户的智能终端。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位置的签到方法及系统,根据设置的签到区域的位置信息和用户随身携带的智能终端的定位信息,判断用户是否在设定的签到区域内签到,从而保证用户只有在所述签到区域内才可以签到成功;此外,通过对智能终端和用户的身份信息进行关联,对进行签到的用户进行身份识别,避免了传统指纹签到等方式需要排队的弊端,提高电子签到的便捷性,使得签到更加高效。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位置的签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位置的签到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基于位置的签到系统;10-配置模块;20-定位模块;30-判断模块;40-记录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基于位置的签到方法及系统进行更清楚、完整地描述。附图中给出了基于位置的签到方法及系统的优选实施例。基于位置的签到方法及系统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位置的签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位置的签到方法,包括:

步骤S1,配置签到区域的位置信息。

具体地,通过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等获取签到区域的位置信息。本实施例中,所述签到区域是以一中心点为圆心的圆形区域,该圆形区域的半径称为区域半径,中心点的位置和区域半径地大小均可根据用户需求自由设置。对应地,所述位置信息包括中心点地理坐标和区域半径。所述中心点地理坐标包括中心点的经度信息和纬度信息,如经度:114°22′26″;纬度:23°15′40″。当然,所述签到区域也可以是其他形状,这里不做限制。

进一步地,在获取签到区域的位置信息后,配置该签到区域的位置信息至签到系统平台,从而标记一区域为签到区域。

步骤S2,响应用户的签到请求,接收来自该用户的智能终端的定位信息。

本实施例中,通过步骤1配置好签到系统平台后,用户需将后续用于签到的随身定位设备和自己的身份信息进行登记。本实施例中所述随身定位设备为用户随身携带的具有定位功能的智能终端,如手机、ipad等,从而该智能终端的定位信息可以代表用户的当前位置。智能终端俨然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通常会随身携带,采用智能终端获取用户位置信息,无需额外增加其他穿戴设备,而手环或智能鞋等其他具有定位功能的可穿戴设备,因为穿着搭配等原因,无法保证用户每天随身携带。

具体地,响应用户对智能终端的登记请求,获取该智能终端的硬件识别码及该用户的身份信息。

可以理解,所述硬件识别码为用于唯一识别一智能终端的信息,如IMEI(International Mobile Equipment Identification Number,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或SN(Serial Number,序列号)等。所述身份信息为用于唯一识别一用户的信息,如用户的姓名和/或工号等。进一步地,关联所述硬件识别码和所述身份信息,并存储关联后的智能终端的硬件识别码及用户的身份信息至数据库,作为后续用户签到时对智能终端和用户进行匹配的依据。

当然,用户可变更用于签到的职能终端。当用户需要变更用于签到的职能终端时,响应用户的登记变更请求,获取用户重新设置的智能终端的硬件识别码,并删除与该用户的身份信息关联的所述数据库中存储的该用户原来登记的智能终端的硬件识别码,关联用户重新设置的智能终端的硬件识别码与该用户的身份信息,从而该用户后续只有使用登记变更后的职能终端进行签到才有效,原来登记的智能终端失效。

进一步地,响应用户在智能终端的签到请求,获取该智能终端的硬件识别码,并检测所述数据库是否存储有该硬件识别码。当数据库存储有该硬件识别码时,接收来自该智能终端的定位信息,从而获取用户的当前位置信息。所述定位信息包括智能终端的地理坐标。

步骤S3,根据该定位信息和签到区域的位置信息,判断该用户是否在所述签到区域内签到。

具体地,根据用于签到的智能终端的地理坐标和设定的签到区域的中心点坐标,计算智能终端与中心点之间的距离。比较智能终端与中心点之间的距离是否小于设定的区域半径,判断智能终端是否位于所述签到区域内,从而判断该用户是否在所述签到区域内签到。

步骤S4,当判断结果为是时,记录签到时间和与所述智能终端关联的该用户的身份信息,同时,生成并反馈签到成功提示信息至该用户的智能终端。

本实施例中,用户只有在所述签到区域内才可以签到成功。当用户在所述签到区域内签到时,记录签到时间和与所述智能终端关联的该用户的身份信息,如,签到时间:2017年1月10日08:13;姓名:王明;工号:63078。所述签到时间为接收来自该用户的智能终端的定位信息的时间。进一步地,生成签到成功提示信息,并发送该签到成功提示信息至该用户的智能终端。所述签到成功提示信息为用于提示用户已经完成签到的文本、语音或图片等信息。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在当前时间与设定的签到截止时间的时间差小于存储的预设时长时,检测用户是否成功签到。所述签到截止时间为设置的可以有效签到的最晚时间,如上班时间或会议出席时间等。所述预设时长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自由设置,如5分钟。如果在还有预设时长到达设定的签到截止时间但用户尚未成功签到,生成签到提示信息,并发送该签到提示信息至该用户的智能终端,从而有效避免用户忘记签到。所述签到提示信息为用于提示用户及时签到的文本、语音或图片等信息。

步骤S5,当判断结果为否时,获取用户的当前位置与所述签到区域的偏离信息。

具体地,当用户不在所述签到区域内签到时,换句话说,当用户发起签到请求的位置不在签到区域内时,根据接收到的来自该用户的智能终端的定位信息判断用户的当前位置。进一步地,根据存储的签到区域的位置信息计算用户相对签到区域的偏离信息,即用户与签到区域的相对位置关系。

步骤S6,根据所述偏离信息及存储的地图信息生成路线指引信息,并发送该路线指引信息至该用户的智能终端。

具体地,所述路线执行信息为用于引导用户进入签到区域的导航信息。另一实施例中,签到区域边缘设有便于用户清晰了解签到区域位置的标识,如边界线、电子围栏等,从而引导用户进入签到区域。

实施例2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位置的签到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位置的签到系统100,包括配置模块10、定位模块20、判断模块30和记录模块40。

配置模块10用于配置签到区域的位置信息,其中,所述位置信息包括中心点地理坐标和区域半径。

定位模块20用于响应用户的签到请求,接收来自该用户的智能终端的定位信息。

本实施例中,基于位置的签到系统100还包括登记模块和存储模块。

登记模块,用于响应用户对智能终端的登记请求,获取该智能终端的硬件识别码及该用户的身份信息,并关联所述硬件识别码和所述身份信息。

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关联后的智能终端的硬件识别码及用户的身份信息至数据库。

本实施例中,定位模块20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响应用户在智能终端的签到请求,获取该智能终端的硬件识别码;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数据库是否存储有该硬件识别码;

接收单元,用于当检测结果为是时,接收来自该智能终端的定位信息,从而获取用户的当前位置信息。

判断模块30用于根据该定位信息和签到区域的位置信息,判断该用户是否在所述签到区域内签到。

记录模块40用于当判断结果为是时,记录签到时间和与所述智能终端关联的该用户的身份信息,同时,生成并反馈签到成功提示信息至该用户的智能终端。

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基于位置的签到系统100还包括检测模块和提示模块。

检测模块,用于在当前时间与设定的签到截止时间的时间差小于存储的预设时长时,检测用户是否成功签到。

提示模块,用于当检测结果为否时,生成并反馈签到提示信息至该用户的智能终端。

再一实施例中,基于位置的签到系统100还包括偏离模块和指引模块。

偏离模块,用于当判断结果为否时,获取用户的当前位置与所述签到区域的偏离信息。

指引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偏离信息及存储的地图信息生成路线指引信息,并发送该路线指引信息至该用户的智能终端。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位置的签到方法及系统,根据设置的签到区域的位置信息和用户随身携带的智能终端的定位信息,判断用户是否在设定的签到区域内签到,从而保证用户只有在所述签到区域内才可以签到成功;此外,通过对智能终端和用户的身份信息进行关联,对进行签到的用户进行身份识别,避免了传统指纹签到等方式需要排队的弊端,提高电子签到的便捷性,使得签到更加高效。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系统,其实现原理及产生的技术效果和前述方法实施例相同,为简要描述,系统实施例部分未提及之处,可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相应内容。

在这里示出和描述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他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又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通信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