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活报文传输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2789576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一种保活报文传输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保活报文传输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PPPoE(Point-to-Point Protocol over Ethernet,基于以太网的点对点协议)是对PPP的扩展,通过在以太网上建立PPPoE会话,将PPP报文封装在以太网帧之内,从而在以太网上提供点对点的连接,解决了PPP无法应用于以太网的问题。此外,接入设备可以通过PPPoE对接入的每台终端设备实现控制、认证、计费等功能。而且,由于PPPoE可以结合以太网的经济性、PPP的可扩展性、PPP的管理控制功能等,从而使得PPPoE被广泛应用于小区接入组网等环境中。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一种保活报文传输方法,应用于本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来自对端设备的第一链路控制协议LCP协商报文,所述第一LCP协商报文携带所述对端设备的第一保活周期和第一重传次数;

根据本端设备的第二保活周期和第二重传次数、所述第一保活周期和所述第一重传次数,确定由本端设备或者对端设备执行保活检测;

若由本端设备执行保活检测,则根据所述第二保活周期和所述第二重传次数向所述对端设备发送保活报文;

其中,所述本端设备为PPPoE服务端,所述对端设备为PPPoE客户端;或者,所述本端设备为PPPoE客户端,所述对端设备为PPPoE服务端。

本申请提供一种保活报文传输装置,应用于本端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对端设备的第一链路控制协议LCP协商报文,所述第一LCP协商报文携带所述对端设备的第一保活周期和第一重传次数;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本端设备的第二保活周期和第二重传次数、所述第一保活周期和所述第一重传次数,确定由本端设备或者对端设备执行保活检测;

发送模块,用于当所述确定模块确定由本端设备执行保活检测时,根据所述第二保活周期和所述第二重传次数向所述对端设备发送保活报文;

其中,所述本端设备为PPPoE服务端,所述对端设备为PPPoE客户端;或者,所述本端设备为PPPoE客户端,所述对端设备为PPPoE服务端。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协商出由本端设备或者对端设备执行保活检测,即只有一端执行保活检测,针对执行保活检测的一端,会发送保活报文,而另一端会在接收到保活报文后,返回保活响应报文,但是另一端不会主动发送保活报文,这样,可以减少保活报文的传输数量,减轻本端设备和对端设备的负担,缓解本端设备和对端设备的压力,避免不必要的开销。

附图说明

为了更加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者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或者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中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中的保活报文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中的本端设备的硬件结构图;

图4是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中的保活报文传输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限制本申请。本申请和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它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申请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此外,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在一个例子中,在基于PPPoE的认证过程中,可以包括发现(Discovery)阶段和会话阶段,会话阶段可以包括LCP(Link Control Protocol,链路控制协议)阶段、认证阶段、NCP(Network Control Protocol,网络控制协议)阶段等。

针对发现阶段,处理流程包括:PPPoE客户端以广播方式发送PADI(PPPoEActive Discovery Initiation,PPPoE主动发现初始化)报文;PPPoE服务端在接收到PADI报文后,向PPPoE客户端返回PADO(PPPoE Active Discovery Offer,PPPoE主动发现提供)报文。PPPoE客户端在接收到PADO报文后,向PPPoE服务端发送PADR(PPPoE Active Discovery Request,PPPoE主动发现请求)报文;PPPoE服务端在接收到PADR报文后,向PPPoE客户端返回PADS(PPPoEActive Discovery Session-confirmation,PPPoE主动发现会话配置)报文。

针对LCP阶段,用于完成MTU(Maximum Transmission Unit,最大传输单元)协商、是否进行认证和采用何种认证方式的协商。LCP阶段的处理流程包括:PPPoE客户端向PPPoE服务端发送Config-Request(配置请求)报文,PPPoE服务端向PPPoE客户端发送Config-Request报文。PPPoE服务端/PPPoE客户端在收到Config-Request报文后,返回Config-ACK(配置肯定)报文或Config-NAK(配置否定)报文。若PPPoE服务端、PPPoE客户端均接收到Config-ACK报文,则标志LCP链路建立成功,可以结束LCP阶段,否则继续发送Config-Request报文,一直到PPPoE服务端、PPPoE客户端均接收到Config-ACK报文。

针对认证阶段,根据LCP阶段协商的认证方式进行认证,如认证方式为PAP(Password Authentication Protocol,口令认证协议)、CHAP(Challenge Handshake Authentication Protocol,质询握手认证协议)、802.11认证协议等,无论哪种认证方式,认证阶段的处理流程均可以包括:PPPoE客户端向PPPoE服务端发送携带用户名和密码的报文,PPPoE服务端向AAA(Authentication Authorization Accounting,认证授权计费)服务器发送携带用户名和密码的认证报文,AAA服务器利用用户名和密码进行认证。若认证成功,AAA服务器向接入设备返回认证成功报文,若认证失败,AAA服务器向接入设备返回认证失败报文。接入设备收到认证成功报文时,允许PPPoE客户端访问网络,执行NCP阶段。接入设备收到认证失败报文后,拒绝PPPoE客户端访问网络,结束PPPoE认证过程。

针对NCP阶段,可以用于协商PPP报文的网络层参数,该网络层参数可以如PPPoE客户端的IP地址、DNS(Domain Name System,域名系统)服务器的IP地址等,NCP阶段的处理流程与LCP阶段的处理流程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基于上述发现阶段、LCP阶段、认证阶段、NCP阶段,可以完成PPPoE的认证过程,PPPoE客户端可以通过PPPoE服务端访问网络。在LCP协商成功后,PPPoE客户端和PPPoE服务端均会启动保活(Keepalive)探测,即PPPoE客户端周期性向PPPoE服务端发送保活报文,PPPoE服务端在收到保活报文后,向PPPoE客户端发送保活响应报文。PPPoE服务端周期性向PPPoE客户端发送保活报文,PPPoE客户端在收到保活报文后,向PPPoE服务端发送保活响应报文。

针对上述发现,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出一种保活报文传输方法,在LCP阶段,除了协商MTU、认证方式等参数之外,还可以协商由哪个设备来执行保活检测,即只有一个设备执行保活检测,针对执行保活检测的设备,会发送保活报文,而另一个设备不会主动发送保活报文,从而可以减少保活报文的传输数量。

在一个例子中,该保活报文传输方法可以应用于包括本端设备和对端设备的PPPoE系统中,本端设备为PPPoE服务端,对端设备为PPPoE客户端,或者,本端设备为PPPoE客户端,对端设备为PPPoE服务端。参见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应用场景示意图,PPPoE系统包括接入设备、终端设备、认证服务器。接入设备是配置有PPPoE服务端的设备,如可以为BRAS(Broadband Remote Access Server,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设备;终端设备是配置有PPPoE客户端的设备,如可以为主机;认证服务器可以为AAA服务器。本端设备为接入设备,对端设备为终端设备;或者,本端设备为终端设备,对端设备为接入设备。

在上述应用场景下,参见图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保活报文传输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本端设备,且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接收来自对端设备的第一LCP协商报文,其中,该第一LCP协商报文可以携带对端设备的第一保活周期和第一重传次数。

在一个例子中,对端设备可以先获取对端设备的第一保活周期(如3秒等)和第一重传次数(如3次等),并将该第一保活周期以及该第一重传次数添加到第一LCP协商报文,并将该第一LCP协商报文发送给本端设备。

其中,第一LCP协商报文可以为上述LCP阶段的Config-Request报文,即在Config-Request报文中新增保活周期字段和重传次数字段,保活周期字段用于承载对端设备的第一保活周期,重传次数字段用于承载对端设备的第一重传次数。或者,第一LCP协商报文也可以是一种新报文(即不是LCP阶段的传统报文),该新报文包括保活周期字段和重传次数字段,保活周期字段用于承载对端设备的第一保活周期,重传次数字段用于承载对端设备的第一重传次数。对此第一LCP协商报文的类型不做限制,只要是LCP阶段传输的报文即可。

步骤202,根据本端设备的第二保活周期和第二重传次数、该第一保活周期和该第一重传次数,确定由本端设备或者对端设备执行保活检测。

在一个例子中,针对“根据本端设备的第二保活周期和第二重传次数、该第一保活周期和该第一重传次数,确定由本端设备或者对端设备执行保活检测”的过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方式:若该第一保活周期和/或该第一重传次数为特定标识(如数值0),该第二保活周期和该第二重传次数不为特定标识,则确定由本端设备执行保活检测;或者,若该第二保活周期和/或该第二重传次数为特定标识,该第一保活周期和该第一重传次数不为特定标识,则确定由对端设备执行保活检测;或者,若该第二保活周期、第二重传次数、第一保活周期和第一重传次数均不为特定标识,则根据第二保活周期与第一保活周期的大小关系,确定由本端设备或者对端设备执行保活检测,或者,根据第二重传次数与第一重传次数的大小关系,确定由本端设备或者对端设备执行保活检测。

其中,针对“根据第二保活周期与第一保活周期的大小关系,确定由本端设备或者对端设备执行保活检测”的过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方式:若该第二保活周期大于该第一保活周期,则确定由本端设备执行保活检测,若该第二保活周期小于该第一保活周期,则确定由对端设备执行保活检测。或者,若该第二保活周期大于该第一保活周期,则确定由对端设备执行保活检测,若该第二保活周期小于该第一保活周期,则确定由本端设备执行保活检测。

其中,针对“根据第二重传次数与第一重传次数的大小关系,确定由本端设备或者对端设备执行保活检测”的过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方式:若该第二重传次数大于该第一重传次数,则确定由本端设备执行保活检测,若该第二重传次数小于该第一重传次数,则确定由对端设备执行保活检测。或者,若该第二重传次数大于该第一重传次数,则确定由对端设备执行保活检测,若该第二重传次数小于该第一重传次数,则确定由本端设备执行保活检测。

例如,假设由保活周期大的设备执行保活检测,而保活周期相同时由重传次数大的设备执行保活检测。则:本端设备先判断第二保活周期、第二重传次数、第一保活周期、第一重传次数中是否存在数值0。若第一保活周期和/或第一重传次数为数值0,第二保活周期和第二重传次数不为数值0,则确定由本端设备执行保活检测。若第二保活周期和/或第二重传次数为数值0,第一保活周期和第一重传次数不为数值0,则确定由对端设备执行保活检测。若第二保活周期、第二重传次数、第一保活周期、第一重传次数均不为数值0,则比较第二保活周期和第一保活周期,若第二保活周期大于第一保活周期,则确定由本端设备执行保活检测;若第二保活周期小于第一保活周期,则确定由对端设备执行保活检测;若第二保活周期等于第一保活周期,则进一步比较第二重传次数和第一重传次数,若第二重传次数大于第一重传次数,则确定由本端设备执行保活检测;若第二重传次数小于第一重传次数,则确定由对端设备执行保活检测。

当然,上述策略只是一个示例,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采用其它策略,如由保活周期大的设备执行保活检测,而保活周期相同时由重传次数小的设备执行保活检测;或者,由重传次数大的设备执行保活检测,而重传次数相同时由保活周期大的设备执行保活检测;或者,由重传次数大的设备执行保活检测,而重传次数相同时由保活周期小的设备执行保活检测,对此策略不做限制。

在一个例子中,对端设备在向本端设备发送第一LCP协商报文之前,还可以查询对端设备是否使能保活管理功能。如果使能保活管理功能,则第一LCP协商报文还携带用于表示对端设备使能保活管理功能的保活管理标记;如果未使能保活管理功能,则对端设备不在第一LCP协商报文携带保活管理标记。

基于此,在“根据本端设备的第二保活周期和第二重传次数、第一保活周期和第一重传次数,确定由本端设备或者对端设备执行保活检测”之前,本端设备还可以查询本端设备是否使能保活管理功能,并查询第一LCP协商报文是否携带保活管理标记。若本端设备使能保活管理功能,第一LCP协商报文未携带保活管理标记,则确定由本端设备执行保活检测;若本端设备未使能保活管理功能,第一LCP协商报文携带保活管理标记,则确定由对端设备执行保活检测;若本端设备使能保活管理功能,第一LCP协商报文携带保活管理标记,或者,本端设备未使能保活管理功能,第一LCP协商报文未携带保活管理,则执行上述“根据本端设备的第二保活周期和第二重传次数、第一保活周期和第一重传次数,确定由本端设备或者对端设备执行保活检测”的过程,对此过程不再重复赘述。其中,上述保活管理标记可以包括但不限于force标记。

其中,保活管理功能用于表示希望由自身执行保活检测。例如,若对端设备使能保活管理功能,则表示对端设备希望由对端设备执行保活检测;若本端设备使能保活管理功能,则表示本端设备希望由本端设备执行保活检测。

步骤203,若由本端设备执行保活检测,则根据该第二保活周期和该第二重传次数向对端设备发送保活报文。

在一个例子中,针对“根据该第二保活周期和该第二重传次数向对端设备发送保活报文”的过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方式:根据该第二保活周期和该第二重传次数为对端设备设置第一保活定时器,并根据该第二保活周期向对端设备发送保活报文。若在该第一保活定时器超时之前,接收到对端设备返回的保活响应报文,则刷新该第一保活定时器,并可以检测到对端设备未下线;若该第一保活定时器超时,则可以检测到对端设备下线。

其中,针对“根据该第二保活周期和该第二重传次数为对端设备设置第一保活定时器”的过程,第一保活定时器的老化时间可以为第二保活周期*第二重传次数。例如,当第二保活周期为5秒,第二重传次数为3次时,则该第一保活定时器的老化时间可以为15秒。当然,在实际应用中,该第一保活定时器的老化时间还可以略大于第二保活周期*第二重传次数(如可以为第二保活周期*第二重传次数+N秒),例如,第一保活定时器的老化时间可以为16秒等。

其中,针对“根据该第二保活周期向对端设备发送保活报文”的过程,当第二保活周期为5秒时,则本端设备可以每隔5秒向对端设备发送保活报文。

在一个例子中,假设对端设备未下线,则对端设备在接收到来自本端设备的保活报文时,可以针对该保活报文向本端设备发送保活响应报文。这样,本端设备可以接收到对端设备返回的保活响应报文,并刷新该第一保活定时器(即将第一保活定时器的老化时间清零),此时可以检测到对端设备未下线。

假设对端设备下线(如对端设备故障导致下线、本端设备与对端设备之间的链路发生故障导致下线,对端设备正常下线等),则本端设备向对端设备发送保活报文后,对端设备不会向本端设备发送保活响应报文。这样,本端设备不会接收到对端设备返回的保活响应报文,若本端设备连续发送3个(第二重传次数)保活报文(每隔5秒发送一个保活报文)后,若仍然没有接收到对端设备返回的保活响应报文,则第一保活定时器超时,检测到对端设备下线。

在一个例子中,当对端设备下线后,假设对端设备在第一保活定时器超时之前又重新上线(如对端设备故障恢复、本端设备与对端设备之间的链路故障恢复等),则第一保活定时器超时之前,本端设备可以接收到对端设备返回的保活响应报文,并刷新该第一保活定时器,此时可以检测到对端设备未下线。

在一个例子中,在根据本端设备的第二保活周期和第二重传次数、该第一保活周期和该第一重传次数,确定由本端设备或者对端设备执行保活检测(即步骤202)之后,若由对端设备执行保活检测,则本端设备禁止向对端设备发送保活报文(即不再发送保活报文),而是根据该第一保活周期和该第一重传次数为对端设备设置第二保活定时器。若在该第二保活定时器超时之前,接收到对端设备发送的保活报文,则刷新该第二保活定时器,并检测到对端设备未下线,并返回保活响应报文。若该第二保活定时器超时,则检测到对端设备下线。

其中,针对“根据该第一保活周期和该第一重传次数为对端设备设置第二保活定时器”的过程,该第二保活定时器的老化时间可以为第一保活周期*第一重传次数。例如,当第一保活周期为3秒,第一重传次数为3次时,则该第二保活定时器的老化时间可以为9秒。当然,在实际应用中,该第二保活定时器的老化时间还可以略大于第一保活周期*第一重传次数(如可以为第一保活周期*第一重传次数+N秒),例如,第二保活定时器的老化时间可以为10秒等。

在一个例子中,假设对端设备未下线,则对端设备周期性向本端设备发送保活报文,本端设备在接收到保活报文时,刷新第二保活定时器(即将第二保活定时器的老化时间清零),检测到对端设备未下线。假设对端设备下线(如对端设备故障导致下线、本端设备与对端设备之间的链路发生故障导致下线,对端设备正常下线等),则在第二保活定时器超时之前,本端设备不会接收到对端设备发送的保活报文,导致第二保活定时器超时,检测到对端设备下线。

在上述过程中,介绍了本端设备确定由本端设备或者对端设备执行保活检测的过程。在实际应用中,对端设备也需要确定出由本端设备或者对端设备执行保活检测,继而基于检测结果决定发送保活报文还是禁止发送保活报文,以下对对端设备确定出由本端设备或者对端设备执行保活检测的过程进行说明。

在一个例子中,本端设备也可以向对端设备发送第二LCP协商报文,该第二LCP协商报文可以携带本端设备的第二保活周期和第二重传次数,这样,对端设备也可以根据第二保活周期和第二重传次数、第一保活周期和第一重传次数,确定由本端设备或者对端设备执行保活检测,具体确定方式不再赘述。

在另一个例子中,本端设备在确定由本端设备或者对端设备执行保活检测之后,还可以将由本端设备或者对端设备执行保活检测的确定结果通知给对端设备,这样,对端设备可以根据该确定结果,确定由本端设备或者对端设备执行保活检测。例如,若确定结果为由本端设备执行保活检测,则对端设备根据该确定结果确定由本端设备执行保活检测;若确定结果为由对端设备执行保活检测,则对端设备根据该确定结果确定由对端设备执行保活检测。

进一步的,针对上述两种方式,若本端设备确定由本端设备执行保活检测,则对端设备也可以确定出由本端设备执行保活检测,在此情况下,由本端设备发送保活报文,而对端设备针对保活报文返回保活响应报文,对端设备不会主动发送保活报文。若本端设备确定由对端设备执行保活检测,则对端设备也可以确定出由对端设备执行保活检测,在此情况下,由对端设备发送保活报文,而本端设备针对保活报文返回保活响应报文,本端设备不会主动发送保活报文。

针对上述第一种方式,在一个例子中,还可以进行结果确认,如对端设备还可以将确定结果发送给本端设备,若对端设备的确定结果与本端设备的确定结果一致,则本端设备基于该确定结果最终确定由本端设备或者对端设备执行保活检测;若对端设备的确定结果与本端设备的确定结果不一致,则本端设备重新进行协商。同样的,本端设备也可以将确定结果发送给对端设备,若对端设备的确定结果与本端设备的确定结果一致,则对端设备基于该确定结果最终确定由本端设备或者对端设备执行保活检测;若对端设备的确定结果与本端设备的确定结果不一致,则对端设备重新进行协商。对本端设备和/或对端设备重新进行协商的过程不加限定,可以重新根据发送的协商报文进行协商,也可以一方根据协商报文确定出确定结果后,将确定结果发送给另一方。对于采用第一种方式进行协商的,还可以继续进行结果确认的流程,直至确认双方确认的结果一致,根据最终的确认结果执行保活检测。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协商出由本端设备或者对端设备执行保活检测,即只有一端执行保活检测,针对执行保活检测的一端,会发送保活报文,而另一端会在接收到保活报文后,返回保活响应报文,但是另一端不会主动发送保活报文,这样,可以减少保活报文的传输数量,减轻本端设备和对端设备的负担,缓解本端设备和对端设备的压力,避免不必要的开销。

以下结合具体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的上述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参见图1所示,接入设备可以是配置有PPPoE服务端的设备,终端设备可以是配置有PPPoE客户端的设备,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保活报文传输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1、终端设备向接入设备发送LCP协商报文A,该LCP协商报文A携带终端设备的保活周期A和重传次数A;接入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LCP协商报文B,该LCP协商报文B携带接入设备的保活周期B和重传次数B。

步骤2、接入设备从该LCP协商报文A中解析出保活周期A和重传次数A;终端设备从该LCP协商报文B中解析出保活周期B和重传次数B。

步骤3、接入设备根据保活周期A和重传次数A、保活周期B和重传次数B确定由接入设备或者终端设备执行保活检测;终端设备根据保活周期A和重传次数A、保活周期B和重传次数B确定由接入设备或者终端设备执行保活检测。

在一个例子中,假设保活周期A为3秒,重传次数A为3次,保活周期B为5秒,重传次数B为4次,由保活周期大的设备执行保活检测,而保活周期相同时由重传次数大的设备执行保活检测。基于此,接入设备通过比较保活周期A和保活周期B,获知接入设备的保活周期B大,因此,接入设备确定由接入设备执行保活检测。终端设备通过比较保活周期A和保活周期B,获知接入设备的保活周期B大,因此,终端设备确定由接入设备执行保活检测。

步骤4、接入设备可以根据保活周期B和重传次数B设置保活定时器1,该保活定时器1的老化时间可以为保活周期B*重传次数B,如:5秒*4=20秒。此外,终端设备可以根据保活周期B和重传次数B设置保活定时器2,该保活定时器2的老化时间可以为保活周期B*重传次数B,如:5秒*4=20秒。

步骤5、接入设备根据保活周期B向终端设备发送保活报文(即每5秒发送一次保活报文)。终端设备在接收到保活报文后,向接入设备返回保活响应报文。此外,终端设备是不会主动向接入设备发送保活报文的,终端设备只会在接收到保活报文后,向接入设备返回保活响应报文,从而减少报文传输数量。

在一个例子中,若在保活定时器1超时之前,接入设备接收到终端设备返回的保活响应报文,则刷新保活定时器1,并检测到终端设备未下线;若保活定时器1超时,则接入设备检测到终端设备下线。此外,若在保活定时器2超时之前,终端设备接收到接入设备发送的保活报文,则刷新保活定时器2,并检测到接入设备未下线;若保活定时器2超时,则终端设备检测到接入设备下线。

基于与上述方法同样的申请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保活报文传输装置,可以应用在本端设备上。该保活报文传输装置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或者软硬件结合的方式实现。以软件实现为例,作为一个逻辑意义上的装置,是通过该保活报文传输装置所在的本端设备的处理器,读取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对应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形成的。从硬件层面而言,如图3所示,为本申请提出的保活报文传输装置所在的本端设备的一种硬件结构图,除图3所示的处理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外,本端设备还可以包括其他硬件,如负责处理报文的转发芯片、网络接口、内存等;从硬件结构上来讲,该本端设备还可能是分布式设备,可能包括多个接口卡,以便在硬件层面进行报文处理的扩展。

如图4所示,为本申请提出的保活报文传输装置的结构图,该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11,用于接收来自对端设备的第一链路控制协议LCP协商报文,所述第一LCP协商报文携带所述对端设备的第一保活周期和第一重传次数;

确定模块12,用于根据本端设备的第二保活周期和第二重传次数、所述第一保活周期和第一重传次数,确定由本端设备或者对端设备执行保活检测;

发送模块13,用于当所述确定模块12确定由本端设备执行保活检测时,根据所述第二保活周期和所述第二重传次数向所述对端设备发送保活报文;

其中,所述本端设备为PPPoE服务端,所述对端设备为PPPoE客户端;或者,所述本端设备为PPPoE客户端,所述对端设备为PPPoE服务端。

在一个例子中,在根据本端设备的第二保活周期和第二重传次数、所述第一保活周期和所述第一重传次数,确定由本端设备或者对端设备执行保活检测的过程中,所述确定模块12,具体用于:

若所述第一保活周期和/或所述第一重传次数为特定标识,所述第二保活周期和所述第二重传次数不为特定标识,则确定由本端设备执行保活检测;或者,

若所述第二保活周期和/或所述第二重传次数为特定标识,所述第一保活周期和所述第一重传次数不为特定标识,则确定由对端设备执行保活检测;或者,

若所述第二保活周期、第二重传次数、第一保活周期和第一重传次数均不为特定标识,则根据所述第二保活周期与所述第一保活周期的大小关系,确定由本端设备或者对端设备执行保活检测,或者,根据所述第二重传次数与所述第一重传次数的大小关系,确定由本端设备或者对端设备执行保活检测。

所述确定模块12,还用于查询本端设备是否使能保活管理功能,并查询所述第一LCP协商报文是否携带用于表示所述对端设备使能保活管理功能的保活管理标记;若本端设备使能保活管理功能,所述第一LCP协商报文未携带保活管理标记,则确定由本端设备执行保活检测;若本端设备未使能保活管理功能,所述第一LCP协商报文携带保活管理标记,则确定由对端设备执行保活检测;

若本端设备使能保活管理功能,所述第一LCP协商报文携带保活管理标记,或者,本端设备未使能保活管理功能,所述第一LCP协商报文未携带保活管理标记,则根据本端设备的第二保活周期和第二重传次数、所述第一保活周期和所述第一重传次数,确定由本端设备或者对端设备执行保活检测。

在根据所述第二保活周期和所述第二重传次数向所述对端设备发送保活报文的过程中,所述发送模块13,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二保活周期和第二重传次数为对端设备设置第一保活定时器;根据所述第二保活周期向所述对端设备发送保活报文;若在所述第一保活定时器超时之前,接收到所述对端设备返回的保活响应报文,则刷新所述第一保活定时器,检测到所述对端设备未下线;若所述第一保活定时器超时,则检测到所述对端设备下线。

在一个例子中,所述保活报文传输装置还包括(在图中未体现):

处理模块,用于当由对端设备执行保活检测时,禁止向所述对端设备发送保活报文,根据所述第一保活周期和所述第一重传次数为所述对端设备设置第二保活定时器;若在所述第二保活定时器超时之前,接收到对端设备发送的保活报文,则刷新所述第二保活定时器,检测到所述对端设备未下线,并返回保活响应报文;若所述第二保活定时器超时,则检测到所述对端设备下线。

所述发送模块13,还用于向所述对端设备发送第二LCP协商报文,所述第二LCP协商报文携带所述本端设备的第二保活周期和第二重传次数,以使所述对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保活周期和所述第一重传次数、所述第二保活周期和所述第二重传次数,确定由本端设备或者对端设备执行保活检测;或者,

在所述确定模块12确定由本端设备或者对端设备执行保活检测之后,所述发送模块13,还用于将由本端设备或者对端设备执行保活检测的确定结果通知给所述对端设备,以使所述对端设备根据所述确定结果,确定由本端设备或者对端设备执行保活检测。

上述实施例阐明的系统、装置、模块或单元,具体可以由计算机芯片或实体实现,或者由具有某种功能的产品来实现。一种典型的实现设备为计算机,计算机的具体形式可以是个人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蜂窝电话、相机电话、智能电话、个人数字助理、媒体播放器、导航设备、电子邮件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计算机、可穿戴设备或者这些设备中的任意几种设备的组合。

为了描述的方便,描述以上装置时以功能分为各种单元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申请时可以把各单元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和/或硬件中实现。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实施例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以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而且,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以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者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者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者其它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以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者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以采用在一个或者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