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剥离手机SIM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89575阅读:73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剥离装置,尤其是一种剥离手机SIM卡装置。



背景技术:

SIM卡是(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Module客户识别模块)的缩写,也称为用户身份识别卡、智能卡,GSM数字移动电话机必须装上此卡方能使用。在电脑芯片上存储了数字移动电话客户的信息,加密的密钥以及用户的电话簿等内容,可供GSM网络客户身份进行鉴别,并对客户通话时的语音信息进行加密。

现在SIM卡作为手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当SIM卡安装不当或其他原因导致SIM卡不能拔出卡槽时,就需要专门的人员进行拆机,将SIM卡取出,这样不仅影响了手机的整体性,更为使用者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剥离手机SIM卡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剥离手机SIM卡装置,包括PC薄片、拉环、倒钩、圆角、铜片、倒刺,所述PC薄片的一端设置有弧边,另一端的上下边上均设置有圆角;所述拉环设置在PC薄片上,且位于弧边的一端;所述倒钩设置在PC薄片的两端外沿上;所述铜片嵌于PC薄片上,且位于圆角的一侧;所述倒刺设置在铜片上。

进一步的,所述PC薄片的厚度为0.2-0.5mm。

进一步的,所述倒钩的倾角为15°-30°,且倾斜方向朝向拉环一端。

进一步的,所述倒刺的倾角为45°-80°,且倾斜角度和倒钩的倾斜方向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倒刺高于PC薄片0.1-0.2mm。

进一步的,所述PC薄片的形状为长方形,且比SIM卡卡槽的宽度小1-2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新型一种剥离手机SIM卡装置,具有结构简单,不伤机,不伤卡槽,使用简单等优点,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效果图;

图中:1-PC薄片、2-拉环、3-倒钩、4-圆角、5-铜片、6-倒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剥离手机SIM卡装置,包括PC薄片1、拉环2、倒钩3、圆角4、铜片5、倒刺6,所述PC薄片1的一端设置有弧边,另一端的上下边上均设置有圆角4;所述拉环2设置在PC薄片1上,且位于弧边的一端;所述倒钩3设置在PC薄片1的两端外沿上;所述铜片5嵌于PC薄片1上,且位于圆角4的一侧;所述倒刺6设置在铜片5上,所述PC薄片1的厚度为0.2-0.5mm,所述倒钩3的倾角为15°-30°,且倾斜方向朝向拉环2一端,所述倒刺6的倾角为45°-80°,且倾斜角度和倒钩3的倾斜方向一致,所述倒刺4高于PC薄片0.1-0.2mm,所述PC薄片1的形状为长方形,且比SIM卡卡槽的宽度小1-2mm。

使用时,将PC薄片1插入到卡有SIM卡的卡槽内,PC薄片1位于SIM卡的下方,具有倒刺6的一面朝上,将PC薄片1插入进去,再通过拉环2向外轻轻拉动,倒钩3能够卡主SIM卡边上,倒刺4能够卡主SIM卡的铜片上,如此可以将卡主的SIM卡取出,而且不会伤到手机和SIM卡卡槽。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