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电视的直播频道识别方法与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4392230阅读:49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智能电视终端,包括类linux系统智能电视,具体涉及一种智能电视的直播场景所在频道的识别方法与系统。



背景技术:

如何通过方便简洁和有效的直播识别方法,来对系统进行操作从而获取电视终端所在的直播频道,是目前智能电视行业在某些重点推广时面临的主要问题。

针对这个问题,国内外一些厂商也推出了一些技术产品,从功能和形态上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在终端进行台标指纹识别,通过收集的台标的数据指纹比对获取当前所在频道。第二类是进行整体直播截图的直播识别。

针对台标识别,由于台标识别面对的频道较多(可能有数千个),在相似台标的时候,非常容易产生误识别。

针对直播识别,这种识别的问题在于由于涉及到终端云端交互,识别周期较长。另外以上两种方法在相似台标,同源转播场景时,也存在一定的误识别率。已有的技术方案由于比较单一,均存在误识别率较高的情况,在做用户收视率分析的时候以及精准推荐的时候,均存在业务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电视的直播频道识别方法,针对不同的终端设备,结合不同的硬件特征,进行策略化的识别方法,获取更高的识别准确率。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电视的直播频道识别系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有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种智能电视的直播频道识别方法,包括:

a、在终端联网时获取识别方法的控制参数文件,识别方法的控制参数文件包含:是否启动识别,定时识别的时间间隔参数,启动台标识别参数,识别阈值,启动直播云端识别参数;

b、根据所述终端的识别方法的控制参数文件,检查是否打开识别功能,如若此标记为真,则每隔时间间隔参数的时长,启动c;

c、对所述终端的当前显示界面进行截屏,对截屏的图像进行保存;根据台标识别参数,如果本地台标识别参数打开,则进行当前界面的特定区域截图,根据台标区域的图像,结合本地台标指纹库进行识别对比,识别结果大于识别阈值时,则判断当前频道为所识别的台标对应频道,在完成以上步骤后,判断是否启动直播云端识别参数,如果启动直播云端识别参数为真,且相似度落入存疑区间,进入d;

d、根据当前界面截屏,进行指纹抽取,向云端提交终端当前指纹,云端根据当前实时监播的直播频道获取的指纹库进行指纹对比,对比后将识别当前频道的结果下发给终端,所述终端根据步骤c,结合步骤d的识别结果,如果步骤c和步骤d识别结果一致,则最终确认终端台标识别参数和直播云端识别参数结果一致,完成直播频道最终识别。

其中:

在所述步骤a之前还包括:

a0、将所述客户端软件注册至所述智能电视,用于识别软件;

a1、将台标指纹库安装在所述智能电视。

其中:

在所述步骤a之前还包括:

b0、在云端搭建并动态维护一套直播频道台标指纹库,在终端启动时获取当前最新的台标指纹库,在步骤c进行终端指纹识别的时候使用。

其中:

在所述步骤a之前还包括:

c0、在云端搭建一套需要进行直播云端识别的监播系统,获取到当前监播频道的持续截图,以及每个频道每张截图对应的指纹流水库,根据终端d步骤上发的终端截图指纹进行对比,能获取直播云端识别的频道归属。

本发明的一种智能电视的直播频道识别系统,包括:

识别软件模块:

联网升级识别软件模块:用于通过识别软件检查识别软件版本是否需要升级;

台标指纹库模块:由云端保存的,用于根据台标区域的图像,进行识别对比;

台标指纹库升级模块:用于检查当前台标指纹库是否需要升级;

控制参数文件模块:包含是否启动识别,定时识别的时间间隔参数,启动台标识别参数,识别阈值,启动直播云端识别参数;

截屏模块:根据台标识别参数判断是否启动,若判断启动,则根据定时策略出发识别动作,进行截屏;

本地台标识别获取结果单元:用于判断是否启动台标识别参数,若为是,则启动本地台标识别参数获取结果;

获取直播云端识别结果单元:用于判断是否启动直播指纹识别,若为是,则启动直播云端识别参数,获取云端识别结果;

最终完成直播云端识别参数结果判定单元:用于根据本地台标识别获取结果单元和获取直播云端识别结果单元识别结果,结合判定条件,最终完成直播云端识别参数结果判定;

所述识别软件模块与联网升级识别软件模块链接,所述联网升级识别软件模块与台标指纹库升级模块链接,台标指纹库升级模块分别与台标指纹库模块、控制参数文件模块链接,控制参数文件模块与截屏模块链接,截屏模块与本地台标识别获取结果单元链接,本地台标识别获取结果单元与获取直播云端识别结果单元链接,获取直播云端识别结果单元与最终完成直播云端识别参数结果判定单元链接。

其中:所述结合判定条件是指确认终端台标识别参数和直播云端识别参数结果一致,从而完成直播频道最终识别结果。

由于采取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的直播频道识别方法,核心特征在于识别方法的控制参数文件的云端动态获取,台标样本库的动态获取,将终端台标识别和云端直播识别结果综合对比,达到一定阈值后方判定识别结果,极大提高识别率,降低误识别率。

2.本发明由于采用动态策略,可以针对不同的终端硬件,在不同的场景下配置不同的识别配置参数,在实际运营中兼顾了灵活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总体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参见图1:

本发明的本发明的本发明的一种智能电视的直播频道识别方法,包括:

a、在终端联网时获取识别方法的控制参数文件,识别方法的控制参数文件包含:是否启动识别,定时识别的时间间隔参数,启动台标识别参数,识别阈值,启动直播云端识别参数;

b、根据所述终端的识别方法的控制参数文件,检查是否打开识别功能,如若此标记为真,则每隔时间间隔参数的时长,启动c;

c、对所述终端的当前显示界面进行截屏,对截屏的图像进行保存;根据台标识别参数,如果本地台标识别参数打开,则进行当前界面的特定区域截图,根据台标区域的图像,结合本地台标指纹库进行识别对比,识别结果大于识别阈值时,则判断当前频道为所识别的台标对应频道,在完成以上步骤后,判断是否启动直播云端识别参数,如果启动直播云端识别参数为真,且相似度落入存疑区间,进入d;

d、根据当前界面截屏,进行指纹抽取,向云端提交终端当前指纹,云端根据当前实时监播的直播频道获取的指纹库进行指纹对比,对比后将识别当前频道的结果下发给终端,所述终端根据步骤c,结合步骤d的识别结果,如果步骤c和步骤d识别结果一致,则最终确认终端台标识别参数和直播云端识别参数结果一致,完成直播频道最终识别。

其中:

在所述步骤a之前还包括:

a0、将所述客户端软件注册至所述智能电视,用于识别软件;

a1、将台标指纹库安装在所述智能电视。

其中:

在所述步骤a之前还包括:

b0、在云端搭建并动态维护一套直播频道台标指纹库,在终端启动时获取当前最新的台标指纹库,在步骤c进行终端指纹识别的时候使用。

其中:

在所述步骤a之前还包括:

c0、在云端搭建一套需要进行直播云端识别的监播系统,获取到当前监播频道的持续截图,以及每个频道每张截图对应的指纹流水库,根据终端d步骤上发的终端截图指纹进行对比,能获取直播云端识别的频道归属。

本发明的一种智能电视的直播频道识别系统,包括:

识别软件模块:

联网升级识别软件模块:用于通过识别软件检查识别软件版本是否需要升级;

台标指纹库模块:由云端保存的,用于根据台标区域的图像,进行识别对比;

台标指纹库升级模块:用于检查当前台标指纹库是否需要升级;

控制参数文件模块:包含是否启动识别,定时识别的时间间隔参数,启动台标识别参数,识别阈值,启动直播云端识别参数;

截屏模块:根据台标识别参数判断是否启动,若判断启动,则根据定时策略出发识别动作,进行截屏;

本地台标识别获取结果单元:用于判断是否启动台标识别参数,若为是,则启动本地台标识别参数获取结果;

获取直播云端识别结果单元:用于判断是否启动直播指纹识别,若为是,则启动直播云端识别参数,获取云端识别结果;

最终完成直播云端识别参数结果判定单元:用于根据本地台标识别获取结果单元和获取直播云端识别结果单元识别结果,结合判定条件,最终完成直播云端识别参数结果判定;

所述识别软件模块与联网升级识别软件模块链接,所述联网升级识别软件模块与台标指纹库升级模块链接,台标指纹库升级模块分别与台标指纹库模块、控制参数文件模块链接,控制参数文件模块与截屏模块链接,截屏模块与本地台标识别获取结果单元链接,本地台标识别获取结果单元与获取直播云端识别结果单元链接,获取直播云端识别结果单元与最终完成直播云端识别参数结果判定单元链接。

其中:所述结合判定条件是指确认终端台标识别参数和直播云端识别参数结果一致,从而完成直播频道最终识别结果。台标识别参数如:1)台标识别可信度>0.98;2)台标识别可信度>=0.95and直播识别可信度>=0.95。

识别软件:特指频道识别的客户端软件,此软件安装在智能电视终端上,做为频道识别的终端内运行的主体软件,主要实现配置解析,截图,指纹识别,通信等功能。

云端:指配合识别软件,在互联网平台服务器端部署运行的软件,包括对终端的识别配置管理,台标样本管理,直播采集,指纹识别等模块组成。

本发明建立一种可联网智能电视的直播频道识别方法及系统,通过云端下发策略触发;终端根据云端动态下发的策略和指纹库,对智能电视的当前显示界面进行截屏,对截屏的图像进行台标识别结合直播识别的综合策略,识别得到所述智能电视的当前直播频道对应的电视台识别结果。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