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方法、装置和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1480526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通信方法、装置和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应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和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设备之间的常用无线连接方式,主要集中在蓝牙和无线保真(wifi)技术。

蓝牙设备发现时功耗低,但是与wifi相比,在进行数据传输时,数据传输速度受到极大的限制,使用场景也受到限制。

wifi技术下常用的连接方式:1)使用路由器建立局域网(lan);2)直连(wifi-direct)技术;3)建立热点等。使用路由器建立连接,可以通过路由器来完成相应的连接访问和认证,从而完成设备之间的连接,但是这种情况只能适用于室内,而当在室外环境中,因为无法提供路由器设备,也就无法建立连接。wifi直连技术允许支持直连设备之间通过设备发现和服务发现功能,来相互发现,并建立连接,拥有传输速率高的特点,但是在设备建立连接的过程中,耗电量较高,同时需要相互之间的兼容性支持。对于热点模式,由于现在越来越多的设备均支持热点,暴露的连接安全问题比较严重,用户在连接未知热点时,很容易泄露私人信息。

由此可以得到,在现有无线连接方式中存在着连接时的安全问题或数据传输速度问题。

针对上述现有无线连接技术中由于设备之间在通信交互安全问题或数据传输速度上无法兼顾,导致的终端之间通信质量降低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和系统,以至少解决现有无线连接技术中由于设备之间在通信交互安全问题或数据传输速度上无法兼顾,导致的终端之间通信质量降低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第二终端,包括:与第一终端之间建立第一类通信连接,并基于建立的第一类通信连接获取第一终端的第二类通信状态参数;根据第一终端的第二类通信状态参数,确定与第一终端之间使用的第二类通信传输模式;与第一终端之间建立第二类通信连接,并基于第二类通信传输模式执行与第一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其中,第二类通信连接为基于无线保真传输协议建立的通信连接,第一类通信连接的最大数据传输量和数据传输速率低于第二类通信连接。

可选的,根据第一终端的第二类通信状态参数,确定与第一终端之间使用的第二类通信传输模式,包括:在根据第二类通信状态参数,确定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处于同一局域网的情况下,确定与第一终端之间使用的第二类通信传输模式为局域网无线保真数据传输模式。

可选的,根据第一终端的第二类通信状态参数,确定与第一终端之间使用的第二类通信传输模式,包括:在根据第二类通信状态参数,确定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不处于同一局域网的情况下,判断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是否能够接入互联网,并依据判断结果确定对应的第二类通信传输模式。

进一步地,可选的,依据判断结果确定对应的第二类通信传输模式,包括:在判断结果为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均不能接入互联网的情况下,确定对应的第二类通信传输模式为无线保真直传模式,或,热点传输模式;在判断结果为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中的任意一个不能接入互联网的情况下,依据第二终端的数据传输需求匹配对应的第二类通信传输模式。

可选的,确定对应的第二类通信传输模式为无线保真直传模式,或,热点传输模式包括:判断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至少其中之一是否不支持无线保真直传模式;在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确定对应的第二类通信传输模式为热点传输模式;在判断结果为否的情况下,确定对应的第二类通信传输模式为无线保真直传模式和热点传输模式的其中之一。

可选的,依据第二终端的数据传输需求匹配对应的第二类通信传输模式包括:在第二终端作为热点时仍能接入互联网的情况下,判断第一终端是否接入互联网;在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启动第二终端作为热点对应的功能,并将第一终端接入互联网;在判断结果为否的情况下,判断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是否支持无线保真直传模式,并依据判断结果匹配对应的第二类通信传输模式。

进一步地,可选的,依据判断结果匹配对应的第二类通信传输模式包括:在判断结果为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支持无线保真直传模式的情况下,确定与对应的第二类通信传输模式为无线保真直传模式;在判断结果为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不支持无线保真直传模式的情况下,确定对应的第二类通信传输模式为热点传输模式。

可选的,依据第二终端的数据传输需求匹配对应的第二类通信传输模式包括:在第二终端作为热点时不能接入互联网的情况下,判断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是否支持无线保真直传模式;在判断结果为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都支持无线保真直传模式的情况下,确定与对应的第二类通信传输为无线保真直传模式;在判断结果为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至少之一不支持无线保真直传模式的情况下,确定对应的第二类通信传输为热点传输模式。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应用于第二终端,包括:获取模块,用于与第一终端之间建立第一类通信连接,并基于建立的第一类通信连接获取第一终端的第二类通信状态参数;模式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第一终端的第二类通信状态参数,确定与第一终端之间使用的第二类通信传输模式;传输模块,用于与第一终端之间建立第二类通信连接,并基于第二类通信传输模式执行与第一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其中,第二类通信连接为基于无线保真传输协议建立的通信连接,第一类通信连接的最大数据传输量和数据传输速率低于第二类通信连接。

可选的,模式确定模块包括:第一模式确定单元,用于在根据第二类通信状态参数,确定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处于同一局域网的情况下,确定与第一终端之间使用的第二类通信传输模式为局域网无线保真数据传输模式。

可选的,模式确定模块包括:第二模式确定单元,用于在根据第二类通信状态参数,确定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不处于同一局域网的情况下,判断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是否能够接入互联网,并依据判断结果确定对应的第二类通信传输模式。

进一步地,可选的,第二模式确定单元包括:第一传输模式确定子单元,用于在判断结果为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均不能接入互联网的情况下,确定对应的第二类通信传输模式为无线保真直传模式,或,热点传输模式;传输模式匹配子单元,用于在判断结果为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中的任意一个不能接入互联网的情况下,依据第二终端的数据传输需求匹配对应的第二类通信传输模式。

可选的,第一传输模式确定子单元,用于判断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至少其中之一是否不支持无线保真直传模式;在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确定对应的第二类通信传输模式为热点传输模式;在判断结果为否的情况下,确定对应的第二类通信传输模式为无线保真直传模式和热点传输模式的其中之一。

可选的,传输模式匹配子单元,用于在第二终端作为热点时仍能接入互联网的情况下,判断第一终端是否接入互联网;在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启动第二终端作为热点对应的功能,并将第一终端接入互联网;在判断结果为否的情况下,判断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是否支持无线保真直传模式,并依据判断结果匹配对应的第二类通信传输模式。

进一步地,可选的,传输模式匹配子单元,用于在判断结果为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支持无线保真直传模式的情况下,确定与对应的第二类通信传输模式为无线保真直传模式;在判断结果为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不支持无线保真直传模式的情况下,确定对应的第二类通信传输模式为热点传输模式。

可选的,传输模式匹配子单元用于:在第二终端作为热点时不能接入互联网的情况下,判断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是否支持无线保真直传模式;在判断结果为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都支持无线保真直传模式的情况下,确定与对应的第二类通信传输为无线保真直传模式;在判断结果为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至少之一不支持无线保真直传模式的情况下,确定对应的第二类通信传输为热点传输模式。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终端之间通信的系统,包括: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其中,第一终端用于,与第二终端之间建立第一类通信连接,并基于建立的第一类通信连接向第一终端提供第二类通信状态参数;还用于在与第二终端之间建立第二类通信连接时,基于第一终端确定的第二类通信传输模式执行与第二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第二终端用于,与第一终端之间建立第一类通信连接,并基于建立的第一类通信连接获取第一终端的第二类通信状态参数;根据第一终端的第二类通信状态参数,确定与第一终端之间使用的第二类通信传输模式;与第一终端之间建立第二类通信连接,并基于第二类通信传输模式执行与第一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其中,第二类通信连接为基于无线保真传输协议建立的通信连接,第一类通信连接的最大数据传输量和数据传输速率低于第二类通信连接。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与第一终端之间建立第一类通信连接,并基于建立的第一类通信连接获取第一终端的第二类通信状态参数;根据第一终端的第二类通信状态参数,确定与第一终端之间使用的第二类通信传输模式;与第一终端之间建立第二类通信连接,并基于第二类通信传输模式执行与第一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其中,第二类通信连接为基于无线保真传输协议建立的通信连接,第一类通信连接的最大数据传输量和数据传输速率低于第二类通信连接。通过实施本发明实施例,达到了提升终端与终端之间通信质量的目的,从而实现了依据不同接入环境终端与终端之间按照传输需求选择对应的传输方式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现有无线连接技术中由于设备之间在通信交互安全问题或数据传输速度上无法兼顾,导致的终端之间通信质量降低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之间通信的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技术名词:

wifi-direct:允许无线网络中的设备无需通过无线路由器即可相互连接;

wifi热点:拥有无线ap功能的设备,打开热点功能,可以让其他设备搜索到建立的wifi网络。

实施例一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之间通信的系统实施例,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之间通信的系统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终端之间通信的系统包括:第一终端12和第二终端14,第一终端12与第二终端14通过预设连接方式连接。

第一终端12用于,与第二终端14之间建立第一类通信连接,并基于建立的第一类通信连接向第一终端12提供第二类通信状态参数;还用于在与第二终端14之间建立第二类通信连接时,基于第一终端12确定的第二类通信传输模式执行与第二终端14之间的数据传输;第二终端14用于,与第一终端12之间建立第一类通信连接,并基于建立的第一类通信连接获取第一终端12的第二类通信状态参数;根据第一终端12的第二类通信状态参数,确定与第一终端12之间使用的第二类通信传输模式;与第一终端12之间建立第二类通信连接,并基于第二类通信传输模式执行与第一终端12之间的数据传输;其中,第二类通信连接为基于无线保真传输协议建立的通信连接,第一类通信连接的最大数据传输量和数据传输速率低于第二类通信连接。

其中,第一类通信连接可以为依据蓝牙协议建立的通信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仅以蓝牙协议为例进行说明,以实现终端之间通信的系统为准,具体不做限定。

具体的,本实施例提供的终端之间通信的系统可以适用于移动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其中,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终端12和第二终端14可以为上述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包括:智能手机(例如,使用ios系统、安卓android系统或windows系统的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掌上商务、智能穿戴设备(例如,智能手表、ar设备或vr设备)、或智能交通设备(例如,智能平衡车、智能滑板车、智能自行车、智能汽车等等)。

其中,两个终端之间的第一次通信连接请求以蓝牙连接为例进行说明,两个终端以两部智能手机(后续简称手机)为例进行说明,当手机1向手机2基于蓝牙协议发送身份验证,在身份验证成功的情况下,手机1或手机2可以依据彼此之间的网络环境选取不同的数据传输方式,例如,在手机2的热点网络和wlan网络畅通的情况下,手机1和手机2可以通过手机2的热点网络实现数据的传输,即,可以为将手机1的数据传至手机2(例如,通过wifi-direct直传技术,通过路由器组建的无线网络,将手机1的数据发送至手机2中);或,通过手机2的中转将手机1的数据上传至网络侧;或,通过手机2的热点网络(例如,wifi热点),手机1将数据上传至网络侧。通过蓝牙验证是为了增强手机与手机之间安全性的验证,在用户允许的情况下,接入其它终端实现数据传输,并且通过利用wifi技术,根据手机所处的网络环境的不同使用对应的传输方式,提升了数据传输效率,避免了在手机网络模式1传输效率低的情况下,依旧使用该网络模式1进行传输的问题,在提升数据传输安全的基础上提升了数据传输效率,具体实现方式见实施例二。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通过的蓝牙协议仅为实现终端之间通信的系统为例进行说明,除此之外,红外设备匹配技术以及点对点p2p传输验证技术均可适用于本实施例通过的终端之间通信的系统,以实现本实施例提供的终端之间通信的系统为准,具体不做限定。

实施例二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应用于第二终端,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2,与第一终端之间建立第一类通信连接,并基于建立的第一类通信连接获取第一终端的第二类通信状态参数;

步骤s204,根据第一终端的第二类通信状态参数,确定与第一终端之间使用的第二类通信传输模式;

步骤s206,与第一终端之间建立第二类通信连接,并基于第二类通信传输模式执行与第一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其中,第二类通信连接为基于无线保真传输协议建立的通信连接,第一类通信连接的最大数据传输量和数据传输速率低于第二类通信连接。

具体的,结合步骤s202至步骤s206,基于实施例一提供的终端之间通信的系统,在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为移动终端的情况下,该移动终端包括:智能手机(例如,使用ios系统、安卓android系统或windows系统的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掌上商务或智能穿戴设备(例如,智能手表、ar设备或vr设备)、再或智能交通设备(例如,智能平衡车、智能滑板车、智能自行车、智能汽车等等)。

其中,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以智能手机(后续简称为:手机,第一终端记为手机1,第二终端记为手机2)为例,在第二终端侧,在手机2与手机1之间建立第一类通信连接时,手机2基于与第一类通信连接或手机1的第二类通信状态参数,这里第一类通信连接可以在手机2侧验证手机1的身份信息,待手机2允许接入后,与手机1建立连接,进而在这第一类通信连接的过程中,手机2可以获取手机1上传的手机1的第二类通信状态参数,即,手机2可以获知该手机1所能够适用的数据传输模式和所使用网络传输模式;基于该第二类通信状态参数,手机2与手机1确定终端之间的第二类通信传输模式,在与手机1建立第二类通信连接之后,基于确定的第二类通信传输模式,与手机1之间实施数据传输,需要说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第一类通信连接是为了手机2与手机1之间实现身份验证,从而保障数据传输安全,其次,通过第二类通信连接,在第一类通信连接所不能实现大数据量传输的情况下,选择第二类通信传输模式中能够满足大数据量传输的传输模式,从而提升数据的传输效率。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类通信连接可以依据蓝牙协议或红外设备匹配实现手机2与手机1之间的身份验证和设备与设备之间的连接,以实现本实施例通过的通信方法为例,具体不做限定。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与第一终端之间建立第一类通信连接,并基于建立的第一类通信连接获取第一终端的第二类通信状态参数;根据第一终端的第二类通信状态参数,确定与第一终端之间使用的第二类通信传输模式;与第一终端之间建立第二类通信连接,并基于第二类通信传输模式执行与第一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其中,第二类通信连接为基于无线保真传输协议建立的通信连接,第一类通信连接的最大数据传输量和数据传输速率低于第二类通信连接。通过实施本发明实施例,达到了提升终端与终端之间通信质量的目的,从而实现了依据不同接入环境终端与终端之间按照传输需求选择对应的传输方式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现有无线连接技术中由于设备之间在通信交互安全问题或数据传输速度上无法兼顾,导致的终端之间通信质量降低的技术问题。

可选的,步骤s104中根据第一终端的第二类通信状态参数,确定与第一终端之间使用的第二类通信传输模式,包括:

step1,在根据第二类通信状态参数,确定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处于同一局域网的情况下,确定与第一终端之间使用的第二类通信传输模式为局域网无线保真数据传输模式。

具体的,例如,以第二类通信传输模式为无线保真数据传输模式wifi为例,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为智能手机(后续简称为手机a和手机b)为例进行说明,当手机a发现手机b的wifi没有打开时,可以发送给手机b打开wifi的请求,手机b根据请求以及自身的工作状态,来决定是否打开wifi,若需要相互之间传输大数据(包括大文件等),此时手机b打开wifi;

若手机a和手机b在交换状态之后,彼此处于同一个局域网,无论是否能够正常上网,则手机a和手机b此时确定为局域网wifi工作模式,完成大数据传输。以此保障在依据不同的wifi传输环境匹配对应的wifi工作模式,从而提升数据传输效率。

可选的,步骤s104中根据第一终端的第二类通信状态参数,确定与第一终端之间使用的第二类通信传输模式,包括:

step1’,在根据第二类通信状态参数,确定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不处于同一局域网的情况下,判断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是否能够接入互联网,并依据判断结果确定对应的第二类通信传输模式。

区别于步骤s104中step1,若手机a和手机b不在同一局域网,且手机a和手机b均能自由上网,则若手机a和手机b支持相互兼容的wifi直传wifi-direct模式,此时手机a和手机b可以自动切换到在wifi-direct模式,在不影响各自上网的情况下,实现大数据传输,进而保障在依据不同的wifi传输环境匹配对应的wifi工作模式,从而提升数据传输效率。

进一步地,可选的,step1’中依据判断结果确定对应的第二类通信传输模式,包括:

步骤a,在判断结果为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均不能接入互联网的情况下,确定对应的第二类通信传输模式为无线保真直传模式,或,热点传输模式;

步骤b,在判断结果为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中的任意一个不能接入互联网的情况下,依据第二终端的数据传输需求匹配对应的第二类通信传输模式。

可选的,步骤a中确定对应的第二类通信传输模式为无线保真直传模式,或,热点传输模式包括:

步骤1,判断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至少其中之一是否不支持无线保真直传模式;

步骤2,在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确定对应的第二类通信传输模式为热点传输模式;

步骤3,在判断结果为否的情况下,确定对应的第二类通信传输模式为无线保真直传模式和热点传输模式的其中之一。

具体的,仍旧以上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为手机a和手机b为例,若手机a和手机b交换状态之后,不在同一局域网内手机a和手机b均不能连接wifi网络和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eneralpacketradioservice,简称gprs)等上网,此时设备均无法完成上网要求,则若手机a和手机b支持相互兼容的wifi-direct模式,则手机a和手机b可以在wifi-direct模式,或者其中一个设备作为热点设备,另外一个设备连接热点,然后进行通信;若手机a和手机b不支持相互兼容的wifi-direct模式,则手机a和手机b只能其中一个设备作为热点设备,另外一个设备连接热点,然后进行通信。通过终端功能和数据传输需求灵活匹配对应的wifi直传技术或热点传输,从而保障终端数据的上传、共享和发送。

可选的,步骤b中依据第二终端的数据传输需求匹配对应的第二类通信传输模式包括:

步骤1,在第二终端作为热点时仍能接入互联网的情况下,判断第一终端是否接入互联网;

步骤2,在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启动第二终端作为热点对应的功能,并将第一终端接入互联网;

步骤3,在判断结果为否的情况下,判断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是否支持无线保真直传模式,并依据判断结果匹配对应的第二类通信传输模式。

进一步地,可选的,步骤b中的步骤3中依据判断结果匹配对应的第二类通信传输模式包括:

步骤a,在判断结果为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支持无线保真直传模式的情况下,确定与对应的第二类通信传输模式为无线保真直传模式;

步骤b,在判断结果为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不支持无线保真直传模式的情况下,确定对应的第二类通信传输模式为热点传输模式。

具体的,手机a作为热点之后,手机a仍然能上网;

若此时手机b有上网要求,则手机a作为热点,手机b接入手机a所创建的热点网络,实现与手机a的大数据传输,同时满足手机b的上网要求;手机b没有上网要求,若手机a和手机b支持相互兼容的wifi-direct模式,则此时手机a和手机b切换到wifi-direct模式,建立连接,进行大数据传输,也可以接入手机a创建的热点,建立连接,进行大数据传输;若手机a和手机b不支持相互兼容的wifi-direct模式,则,只能工作在热点模式。根据终端是否需要上网需求匹配对应的数据传输模式,提升了终端灵活管控能耗的能力。

可选的,步骤b中依据第二终端的数据传输需求匹配对应的第二类通信传输模式包括:

步骤1’,在第二终端作为热点时不能接入互联网的情况下,判断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是否支持无线保真直传模式;

步骤2’,在判断结果为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都支持无线保真直传模式的情况下,确定与对应的第二类通信传输为无线保真直传模式;

步骤3’,在判断结果为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至少之一不支持无线保真直传模式的情况下,确定对应的第二类通信传输为热点传输模式。

具体的,手机a作为热点后,手机a无法上网(例如现在的大部分android设备)

若手机a和手机b支持相互兼容的wifi-direct模式,此时手机a和手机b工作在wifi-direct模式,建立连接,进行大数据通信;若手机a和手机b不支持相互兼容的wifi-direct模式,则此时需要手机a先建立热点,与手机b连接完成大数据传输后,再关闭热点,回到之前上网模式,从而根据终端所具备的功能匹配对应的数据传输模式,达到以直接有效的方式提升终端与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效率。

综上,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具体如下:

本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提供一种蓝牙和wifi设备发现和互连的方法,充分利用蓝牙设备低功耗的特点,在设备之间相互发现时,使用蓝牙协议进行设备信息的交换,确定相互之间的连接身份,进行配对,当确定彼此的连接身份之后,保证连接安全,再利用wifi进行二次认证,连接,传输数据。

通过蓝牙进行信息交换时,可以交换彼此wifi的连接状态,根据使用场景,来确定选择三种不同的wifi连接方式中最优的方式,完成数据的传输;其中,首先,蓝牙设备发现与认证;其次,wifi连接实现数据传输或共享。

这里需要建立连接的设备必须具备蓝牙和wifi硬件设备以及相应软件的支持,可以是两个设备或者更多的设备,以下介绍均以两个设备的连接为例,作详细说明;

1.手机a和手机b打开蓝牙和wifi,此时wifi只是处于打开状态,不进行搜索与发现服务,手机a和手机b开始进行彼此间的搜索;

2.当手机a和手机b相互搜索发现之后,然后根据手机a和手机b之间的协议约定进行认证匹配,建立连接;

3.当手机a和手机b通过蓝牙建立连接后,由于手机a和手机b之间只需要进行设备网络状态信息的共享,所需的数据量较小,蓝牙完全满足使用要求,手机a可以根据手机b的网络状态,例如wifi是否打开,是否连接网络,是否能够上网,来决定使用不同的wifi工作模式,以满足快速传输大量数据的使用要求。

本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以在第二终端侧实现为例进行说明,同理,在第二终端发起数据传输请求时,第一终端也会通过步骤s202至步骤s206实现数据传输。除此之外,适用于本实施例的蓝牙协议、wifi-direct和gprs仅以最优示例为例实现本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仅以实现本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为准,具体不做限定。

实施例三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应用于第二终端,包括:

获取模块42,用于与第一终端之间建立第一类通信连接,并基于建立的第一类通信连接获取第一终端的第二类通信状态参数;模式确定模块44,用于根据第一终端的第二类通信状态参数,确定与第一终端之间使用的第二类通信传输模式;传输模块46,用于与第一终端之间建立第二类通信连接,并基于第二类通信传输模式执行与第一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其中,第二类通信连接为基于无线保真传输协议建立的通信连接,第一类通信连接的最大数据传输量和数据传输速率低于第二类通信连接。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与第一终端之间建立第一类通信连接,并基于建立的第一类通信连接获取第一终端的第二类通信状态参数;根据第一终端的第二类通信状态参数,确定与第一终端之间使用的第二类通信传输模式;与第一终端之间建立第二类通信连接,并基于第二类通信传输模式执行与第一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其中,第二类通信连接为基于无线保真传输协议建立的通信连接,第一类通信连接的最大数据传输量和数据传输速率低于第二类通信连接。通过实施本发明实施例,达到了提升终端与终端之间通信质量的目的,从而实现了依据不同接入环境终端与终端之间按照传输需求选择对应的传输方式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现有无线连接技术中由于设备之间在通信交互安全问题或数据传输速度上无法兼顾,导致的终端之间通信质量降低的技术问题。

可选的,模式确定模块44包括:第一模式确定单元,用于在根据第二类通信状态参数,确定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处于同一局域网的情况下,确定与第一终端之间使用的第二类通信传输模式为局域网无线保真数据传输模式。

可选的,模式确定模块44包括:第二模式确定单元,用于在根据第二类通信状态参数,确定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不处于同一局域网的情况下,判断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是否能够接入互联网,并依据判断结果确定对应的第二类通信传输模式。

进一步地,可选的,第二模式确定单元包括:第一传输模式确定子单元,用于在判断结果为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均不能接入互联网的情况下,确定对应的第二类通信传输模式为无线保真直传模式,或,热点传输模式;传输模式匹配子单元,用于在判断结果为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中的任意一个不能接入互联网的情况下,依据第二终端的数据传输需求匹配对应的第二类通信传输模式。

可选的,第一传输模式确定子单元,用于判断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至少其中之一是否不支持无线保真直传模式;在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确定对应的第二类通信传输模式为热点传输模式;在判断结果为否的情况下,确定对应的第二类通信传输模式为无线保真直传模式和热点传输模式的其中之一。

可选的,传输模式匹配子单元,用于在第二终端作为热点时仍能接入互联网的情况下,判断第一终端是否接入互联网;在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启动第二终端作为热点对应的功能,并将第一终端接入互联网;在判断结果为否的情况下,判断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是否支持无线保真直传模式,并依据判断结果匹配对应的第二类通信传输模式。

进一步地,可选的,传输模式匹配子单元,用于在判断结果为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支持无线保真直传模式的情况下,确定与对应的第二类通信传输模式为无线保真直传模式;在判断结果为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不支持无线保真直传模式的情况下,确定对应的第二类通信传输模式为热点传输模式。

可选的,传输模式匹配子单元用于:在第二终端作为热点时不能接入互联网的情况下,判断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是否支持无线保真直传模式;在判断结果为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都支持无线保真直传模式的情况下,确定与对应的第二类通信传输为无线保真直传模式;在判断结果为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至少之一不支持无线保真直传模式的情况下,确定对应的第二类通信传输为热点传输模式。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技术内容,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其中,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可以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单元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