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左右手识别方法及其装置、移动终端与流程

文档序号:15820156发布日期:2018-11-02 23:01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左右手识别方法及其装置、移动终端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终端识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左右手识别方法及其装置、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多媒体业务在移动终端上的广泛使用,用户对终端的体验需求要求越来越高,例如终端接收信号要好、屏幕要大且还适合使用单手操作等等。而现有的实现方式是通过在终端上设置角度传感器或者红外传感技术作为用户手持的判断媒介,通过设置的判断媒介对终端用户的手掌握持姿态进行检测,不同的握持姿态,手掌在终端上的握持姿态是不相同的,根据检测到的手掌握持姿态对终端上显示应用的调整,但是该实现方式不利于对终端的生产工艺以及生产成本的控制,同时也不能保证用户的使用体验度。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左右手识别方法及其装置、移动终端,不仅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度,还有利于对移动终端的生产控制。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左右手识别方法,包括:

通过设置在移动终端边框内的用于检测移动终端的射频性能的识别器件获取移动终端中用于实现所述移动终端的射频通信的射频天线的射频反射性能系数;

将所述射频反射性能系数分别与预设的第一预设值、第二预设值进行比较分析,其中所述第一预设值为移动终端在左手握持模式下的射频性能系数阈值,所述第二预设值为移动终端在右手握持模式下的射频反射性能系数阈值;

根据比较分析的结果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手握持模式。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左右手识别装置,包括:采样检测模块、分析处理模块和主控制模块;

所述采样检测模块用于通过设置在移动终端边框内的用于检测移动终端的射频性能的识别器件获取移动终端中用于实现所述移动终端的射频通信的射频天线的射频反射性能系数;

所述分析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射频反射性能系数分别与预设的第一预设值、第二预设值进行比较分析,其中所述第一预设值为移动终端在左手握持模式下的射频反射性能系数阈值,所述第二预设值为移动终端在右手握持模式下的射频反射性能系数阈值;

所述主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比较分析的结果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手握持模式。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移动终端本体、如权利要求7-12任一项所述的左右手识别装置和至少一个射频天线,所述射频天线设置于所述移动终端本体的边框上,且在所述射频天线对应的边框位置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识别器件;

所述左右手识别装置通过所述识别器件检测所述移动终端边框上的射频天线的射频反射性能系数,将所述射频反射性能系数分别与左手握持模式下和右手握持模式下的射频反射性能系数阈值进行比较分析,根据比较分析的结果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握持模式。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执行前述的左右手识别方法。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左右手识别方法及其装置、移动终端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通过设置在移动终端边框上的识别器件获取在手握持姿态下移动终端射频天线的射频反射性能系数,然后将获取到的射频反射性能系数与第一预设值、第二预设值进行比较分析,根据比较分析的结果确定移动终端的握持模式,并对移动终端的显示状态进行调整;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获取射频天线的射频反射性能系数来确定移动当前是左右握持模式还是右手握持模式,不需要再移动终端上设置专门的传感器或者检测工具进行辅助检测,大大降低了移动终端的生产成本,也无需改变终端外观造型;由于是直接通过对射频天线的射频性能实现握持模式的判断,从而对移动终端的显示状态的调整,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用户出现误触控时导致移动终端操作的误操作调整的现象,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左右手识别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左右手识别方法的另一种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对移动终端姿态检测的处理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左右手识别方法的又一种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左右手识别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采样检测模块的结构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采样检测模块的另一种结构框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识别器件在移动终端上的位置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分析处理模块的结构框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请参见图1,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左右手识别方法,该方法具体的操作流程如下所示:

s101,获取移动终端射频天线的射频反射性能系数。

在本实施例中,具体是通过设置在移动终端边框上的识别器件获取所述射频反射性能系数,其中所述识别器件为本发明实施例增加的用于检测移动终端的射频性能的器件,而射频天线指的是移动终端本身用于实现射频通信的天线,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识别器件可以采用现有的识别传感器实现,也可以是是一种用于检测射频性能的识别天线,且为了避免与射频天线的通信干扰,该识别天线应当设置工作于低频率的天线,所述射频反射性能系数指的是射频天线接收外界信号的接收能力值或者向外界发送数据的发射能力值。优选的,这里的射频反射性能系数指的是移动终端在当前工作状态下的反射性能系数。

在本实施例中,当所述识别器件设置为识别天线时,则所述识别天线还可以采用移动终端中的二次天线或者射频天线来实现,只是采用移动终端中的二次天线或者射频天线实现会降低射频反射性能系数的精准度。

s102,将所述射频反射性能系数分别与预设的第一预设值、第二预设值进行比较分析。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预设值和第二预设值分别是用户在第一次使用移动终端时,对射频天线的射频接收性能进行校准时所设置的射频反射性能系数,其中所述第一预设值为移动终端在左手握持模式下的射频反射性能系数阈值,所述第二预设值为移动终端在右手握持模式下的射频反射性能系数阈值。

在本实施例中,对于第一预设值的设置具体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首先,采集移动终端在左手握持模式下的若干个射频反射性能系数,根据获取到的射频反射性能系数和移动终端在实验室环境下设置的射频天线的射频反射性能系数对所述移动终端的射频性能进行校准,经过该校准得到一个第一校准值,并将该第一校准值作为第一预设值;所述实验室环境下的射频天线的射频反射性能系数指的是移动终端在出产前工作人员对射频天线测试得到的参数。

同理,对于第二预设值与第一预设值的设置方式相同,通过采集移动终端在右手握持模式下的若干个射频反射性能系数,根据获取到的射频反射性能系数和移动终端在实验室环境下设置的射频天线的射频反射性能系数对所述移动终端的射频性能进行校准,经过该校准得到一个第二校准值,并将该第二校准值作为第二预设值。

在实际应用中,在对获取到的射频反射性能数据系数进行比较分析时,具体是通过将所述射频反射性能系数进行加权函数运算,得到一离散曲线;将所述离散曲线分别与所述第一预设值、第二预设值对应的曲线进行对比。

s103,根据比较分析的结果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握持模式。

在本实施例中,这里的握持模式指的是左手握持模式和右手握持模式,当根据比较分析的结果确定移动终端当前的姿态为左手握持模式或者右手握持模式时,根据实际需要判断是否需要对移动终端的显示状态进行调整或者调整当前应用的显示界面,具体的可以将显示界面从缩小显示至某一角落上,方便用户的单手模式操作,设置是将显示界面从横屏显示模式调整至竖屏显示模式。

优选的,在确定对应的握持模式后,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对移动终端的调整:

根据预设的握持模式与射频反射性能校准指令的对应关系,查询所述握持模式对应的射频反射性能校准指令;

根据所述射频反射性能校准指令对所述移动终端的射频性能进行校准补偿处理;

或者,根据预设的握持模式与显示状态调整控制指令的映射关系,查询所述握持模式对应的显示状态调整控制指令;

根据所述显示状态调整控制指令对所述移动终端或当前应用的显示状态进行调整。

在实际应用中,当根据比较分析的结果确定移动终端当前的姿态为左手握持模式时,根据预先设置的左手调整策略对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方式调整为左手操作模式;

当根据比较分析的结果确定移动终端当前的姿态为右手握持模式时,则根据预先设置的右手调整策略对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方式调整为右手操作模式。

进一步地,在实际应用中,移动终端并不是每次都需要对手握持进行判断,在比较当前终端的姿态与前一次的姿态是否相同,这里的姿态可以理解为用户在移动终端上的握持位置,若相同,则不需要判断是否是手握持状态,直接调取前一次的结果使用即可。

当比较当前终端的姿态与前一次的姿态不相同,这时则需要对终端的当前姿态进行判断,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左右手识别方法,在所述获取移动终端射频天线的射频反射性能系数之后,还包括: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是否处于手握持姿态,具体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根据所述射频反射性能系数判断所述移动终端的姿态是否发生变化,所述姿态包括手握持姿态和非手握持姿态;

当判断结果为所述姿态发生变化,则采集所述移动终端在所述姿态发生变化后的射频反射性能系数组;

根据所述射频反射性能系数组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变化后的姿态。

当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变化后的姿态为手握持时,所述获取移动终端射频天线的射频反射性能系数为终端在被握持状态下的射频天线的反射性能系数。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射频反射性能系数组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变化后的姿态具体是通过将所述射频反射性能数据组中的最大值的绝对值与最小值的绝对值相减,得到所述移动终端在当前姿态下的射频反射性能系数的最大变化量;

将所述最大变化量的绝对值与预设阀值进行比较,所述预设阀值为所述移动终端在手握持姿态下的射频反射性能系数与射频反射性能系数阈值的变化量;

若所述最大变化量的绝对值小于所述预设阀值,则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变化后的姿态为手握持姿态,并执行将所述射频反射性能系数分别与预设的第一预设值、第二预设值进行比较分析的步骤s102;

若所述最大变化量的绝对值不小于所述预阀值,则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变化后的姿态为非手握持姿态。

本实施例通过获取射频天线的射频反射性能系数来确定移动当前是左右握持模式还是右手握持模式,不需要再移动终端上设置专门的传感器或者检测工具进行辅助检测,大大降低了移动终端的生产成本,也无需改变终端外观造型;由于是直接通过对射频天线的射频性能实现握持模式的判断,从而对移动终端的显示状态的调整,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用户出现误触控时导致移动终端操作的误操作调整的现象,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下面结合具体的应用场景对本发明提供的左右手识别方法进行详细的说明。请参考图2,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左右手识别方法的另一种流程图,该方法是在现有的移动终端结构的基础上提出的,不需要设置辅助的传感器就可以实现握持与非握持姿态,以及左右手握持模式的识别。具体识别流程如下所示:

s201,获取移动终端出厂时配置的相关参数。

该相关参数具体指的是移动终端在实验环境下测量设置的射频天线的射频反射性能系数γ0(bw),其中,参数bw表示射频天线工作的射频频带。

s202,设置移动终端首次使用时,射频天线的射频反射性能系数。

在该步骤中设置的射频反射性能系数包括左手握持模式的反射性能系数γl(bw)和右手握持模式的反射性能系数γr(bw),具体是通过实时采集到的数据结合出厂时检测设置的数据进行对比校准,从而分别得到左右手握持模式下的预设值,也即是第一预设值和第二预设值。

s203,判断移动终端当前姿态是否发生变化。

在本实施例中,具体是通过获取到的射频天线的射频反射性能系数来判断,若判断姿态发生变化,确定是否为手握持姿态,若是,则执行步骤s204,否则,继续采集数据判断移动终端姿态是否发生变化,对于该步骤的具体判断过程如图3所示:

s301,分别采集左手和右手握持移动终端时的若干个射频反射性能系数,得到一个数据组。

优选的,通过左右手分别n次握持移动终端,得到左手握持的反射性能系数组和右手握持的反射性能系数组其中表示左手握持模式下的射频反射性能系数,表示右手握持模式下的射频反射性能系数,n表示次数;根据上述的反射性能系数组分别确定每只手握持移动终端的反射性能系数的变化区间

s302,判断获取到的数据组确定移动终端是否处于手握持姿态。

优选的,是通过计算区间的跨度其中x表示左、右手两组数据,并将计算出来的跨度与预设定的阀值th0进行比较,当小于阈值th0时,则认为移动终端处于手握持姿态,并且其变化区间的数据的差异不大,且采样充分,可定义左右手握姿态典型值其中k表示不确定度;当大于th0时,则认为移动终端处于非手握持姿态,且数据有异常,需要用户再次训练校准数据,直至数据小于th0为止。

s204,当移动终端处于手握持姿态时,确定该手握持姿态是左手握持姿态还是右手握持姿态。

具体的,根据采集到的反射性能系数组得到对应的变化曲线,将所述曲线分别与所述第一预设值、第二预设值对应的曲线进行对比,当曲线的变化趋势更接近于第一预设值对应的曲线变化趋势,则认为移动终端为左手握持姿态,若曲线的变化趋势更接近于第二预设值对应的曲线变化趋势,则认为移动终端为右手握持姿态。

进一步的,当曲线的变化趋势与左右手对应的曲线的变化趋势都比较接近时,则可以通过加权函数运算将通过反射性能系数组得到变化曲线进行离散化处理,将采集的数据做进一步的区分处理,优选的,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将采集到的数据乘以一个加权系数,或者乘以一个区分函数f[x],然后将区分处理后得到的曲线与预设值对应的曲线进行比对。

s205,根据确定的握持模式对移动终端的显示状态进行调整。

在本实施例中,当根据比较分析的结果确定移动终端当前的姿态为左手握持模式时,则根据预先设置的左手调整策略对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方式调整为左手操作模式;

当根据比较分析的结果确定移动终端当前的姿态为右手握持模式时,则根据预先设置的右手调整策略对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方式调整为右手操作模式。

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根据比较分析的结果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握持模式之后,还包括:

根据预设的握持模式与射频反射性能校准指令的对应关系,查询所述握持模式对应的射频反射性能校准指令。

根据所述射频反射性能校准指令对所述移动终端的射频性能进行校准补偿处理。

在另一实施例中,该左右手识别方法还可以通过以下处理顺序进行握持模式识别,其识别步骤如图4所示。

s401,配置移动终端的出厂参数,具体为射频天线的射频反射性能系数。

优选的,,通过左右手识别装置采集射频天线的接收和发射的特性值,以及计算出误差值,并根据此确定移动终端的初始状态的反射性能系数值。

s402,判断是否需要激活左右手识别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具体是通过设置在移动终端上的传感器识别单元,包括:两侧边上的rf印刷天线和采集单元,主控制单元将采集到的数据判断是否需要激活识别处理,当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步骤s403-s406,反之执行步骤s407-s411。

s403,若需要激活,则提示用户对移动终端的射频天线的性能进行校准。

具体是分别通过左、右手交替握持移动终端,同时获取对应的射频反射性能系数,并与初始状态的反射性能系数值进行对比校准,如此反复校准n次,直到提取的数据稳定后,将稳定后采集到的数据作为后续判断左手、右手握持模式的参考数据,也即是第一预设值和第二预设值。

s404,在校准完成后,采集n个数据,对该n个数据的是否满足左右手握持模式的区分条件。

具体的,该区分条件指的是左右手模式下的射频反射性能系数的变化量是否小于阀值th1。

s405,如若是,则计算出对应的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作为后续的参数数据。

s406,若否,则将左右手模式下的所有数据进行加权运算处理,使得两者的数据加以实质的区分。

s407,若不需要激活,则继续对移动终端的状态进行监测。

在本实施例中,对移动终端状态的监测,具体时通过根据所述射频反射性能系数判断所述移动终端的姿态是否发生变化,所述姿态包括手握持姿态和非手握持姿态;

当判断结果为所述姿态发生变化,则采集所述移动终端在所述姿态发生变化后的射频反射性能系数组。

s408,判断移动终端当前状态下采集的射频反射性能系数是否满足第一预设值或者第二预设值。

s409,若满足,则判断当前握持状态是左手还是右手。

s410,根据判断的结果对移动终端进行调整。

s411,若不满足,则判断移动终端处于非握持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调整包括对显示状态的调整、对射频性能的补偿校准。

当根据比较分析的结果确定移动终端当前的姿态为左手握持模式时,则根据预先设置的左手调整策略对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方式调整为左手操作模式。

当根据比较分析的结果确定移动终端当前的姿态为右手握持模式时,则根据预先设置的右手调整策略对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方式调整为右手操作模式。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获取射频天线的射频反射性能系数来确定移动当前是左右握持模式还是右手握持模式,不需要再移动终端上设置专门的传感器或者检测工具进行辅助检测,大大降低了移动终端的生产成本,也无需改变终端外观造型;由于是直接通过对射频天线的射频性能实现握持模式的判断,从而对移动终端的显示状态的调整,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用户出现误触控时导致移动终端操作的误操作调整的现象,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实施例二:

请参考图5,图5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左右手识别装置的结构框图,该识别装置具体包括:采样检测模块51、分析处理模块52和主控制模块53,其中:

所述采样检测模块51用于通过设置在移动终端边框内的用于检测移动终端的射频性能的识别器件获取移动终端中用于实现所述移动终端的射频通信的射频天线的射频反射性能系数,所述射频反射性能系数指的是射频天线接收外界信号的接收能力值或者向外界发送数据的发射能力值,优选的,这里的射频反射性能系数指的是移动终端在当前工作状态下的反射性能系数。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识别器件为本发明实施例增加的用于检测移动终端的射频性能的器件,而射频天线指的是移动终端本身用于实现射频通信的天线,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识别器件可以采用现有的识别传感器实现,也可以是是一种用于检测射频性能的识别天线,且为了避免与射频天线的通信干扰,该识别天线应当设置工作于低频率的天线;当所述识别器件设置为识别天线时,则所述识别天线还可以采用移动终端中的二次天线或者射频天线来实现

所述分析处理模块52用于将所述射频反射性能系数分别与预设的第一预设值、第二预设值进行比较分析,所述第一预设值和第二预设值分别是用户在第一次使用移动终端时,对射频天线的射频接收性能进行校准时所设置的射频反射性能系数,其中所述第一预设值为移动终端在左手握持模式下的射频反射性能系数阈值,所述第二预设值为移动终端在右手握持模式下的射频反射性能系数阈值;

所述主控制模块53用于根据比较分析的结果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握持模式。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识别装置在为移动终端设置第一预设值和第二预设值时,具体是通过以下方式设置:

首先获取用户左右手依次握持所述移动终端时所产生的若干个射频反射性能系数;根据所述左手握持模式的若干个射频反射性能系数和在实验室环境下设置的射频天线的射频反射性能系数对所述移动终端的射频性能进行校准,得到第一校准值,并将所述第一校准值作为第一预设值;根据所述右手握持模式的若干个射频反射性能系数和在实验室环境下设置的射频天线的射频反射性能系数对所述移动终端的射频性能进行校准,得到第二校准值,并将所述第二校准值作为第二预设值。

在本实施例中,在主控制模块53确定移动终端当前的握持模式后,还包括对移动终端进行工作参数的调整,具体的通过校准模块根据预设的握持模式与显示状态调整控制指令的映射关系,查询所述握持模式对应的显示状态调整控制指令;根据所述显示状态调整控制指令对所述移动终端或当前应用的显示状态进行调整。

当移动终端的天线的性能受到影响时,还可以通过校准模块根据预设的握持模式与射频反射性能校准指令的对应关系,查询所述握持模式对应的射频反射性能校准指令;根据所述射频反射性能校准指令对所述移动终端的射频性能进行校准补偿处理。

为了更急精确地控制对左右手识别,在本实施例提供的左右手识别装置还设置了判断模块,用于对移动终端当前状态的判断,判断其是否发生变化,具体指的是判断移动终端在当前时刻的姿态与上一时刻的姿态是否发生变化,这里的变化包括移动终端从非手握持姿态变化为手握持姿态、从手握持姿态变化为非手握持状态或者从横屏变化为竖屏从竖屏变化为横屏。

当判断模块判断移动终端的姿态发生变化时,则需要通知采样检测模块51采集所述移动终端在所述姿态该生变化后的射频反射性能系数组;所述主控制模块53根据所述射频反射性能系数组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变化后的姿态。

进一步地,所述主控制模块53在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变化后的姿态时,具体是通过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将所述射频反射性能数据组中的最大值的绝对值与最小值的绝对值相减,得到所述移动终端在当前姿态下的射频反射性能系数的最大变化量;

将所述最大变化量的绝对值与预设阀值进行比较,所述预设阀值为所述移动终端在手握持姿态下的射频反射性能系数与射频反射性能系数阈值的变化量;

若所述最大变化量的绝对值小于所述预设阀值,则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变化后的姿态为手握持姿态,并通知分析处理模块52执行将所述射频反射性能系数分别与预设的第一预设值、第二预设值进行比较分析的步骤;

若所述最大变化量的绝对值不小于所述预阀值,则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变化后的姿态为非手握持姿态。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主控制模块53根据所述射频反射性能系数组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变化后的姿态之后,分析处理模块52还用于对左右手握持模式的比较分析,具体是根据获取到的移动终端当前姿态下的射频反射性能系数,然后将该系数与预设值进行比较,具体是将该系数分别与第一预设值、第二预设值进行比较,当比较结果为更加接近第一预设值,则主控制模块53根据该结果确定移动终端别左手握持使用,则调取左手调整策略对移动终端进行调整;

同理,当确定移动终端当前的姿态为右手握持模式时,则根据预先设置的右手调整策略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调整。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每个用户使用移动终端的使用习惯都不相同,可能会造成左右手握持模式下采集到的射频天线的性能数据区别不大,当左右手握持的数据差异不大,难以判断时,本实施例提供的分析处理模块52还包括:将所述射频反射性能系数进行加权函数运算,得到一离散曲线;将所述离散曲线分别与所述第一预设值、第二预设值对应的曲线进行对比。

在实际应用中,本实施例提供的采样检测模块51具体可以采用如图6所示的硬件结构实现对应的数据采集功能,该采样检测模块51包括识别器件511、rf采样模块512、rf信号源模块513、rf控制开关514和若干阻抗,其中:

识别器件511:根据人手对移动终端的握持特点,在移动终端侧边位置构造特定的识别位置(参考图8),优选的,该识别器件设置为识别天线,天线物理特征决定装置的频带工作范围。

在本实施例中,对于所述识别器件511设置数量为至少一个,具体设置几个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比如,当移动终端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射频天线且分左右手天线时,则所述识别器件511的设置数量可以与射频天线的数量相同,且设置位置也与所述射频天线的位置对应,通过单独设置的识别器件511有针对性的检测,达到提高了获取到的射频反射性能系数的精度。当然也可以设置一个,具体如图7所示。

rf采样模块512:rf线性网络,用于分别测量来自rf电路、天线双向的采样信号的幅相值。

rf信号源模块513:提供特定频段的rf模拟小信号,其扫频速率决定分析处理模块52的处理数据数量,输出信号需经频率合成和模拟滤波处理。

rf控制开关514:接收分析处理模块52的控制,当分析处理模块52要求rf信号源模块513输出时,先控制开关514状态为连接,以形成rf信号的发射通路;当分析处理单元接收到由rf采样模块512传递的数据信息时,则控制开关514状态为断开,以形成rf信号的反射通路。

具体基于上述的硬件结构,所述采样检测模块51的具体检测过程为:

根据终端id及其他设计要求,通过设计特定的识别器件511后,对信号源模块513进行设计调谐,以保证天线的辐射效率;

当识别装置被激活使用时,信号源模块513根据分析处理模块52的指令输出特定频率范围的rf模拟信号,并通过识别器件511辐射;

发射信号同时被采样,记为xin(f0,bw),其中f0表示信号的中心频率,bw表示信号的带宽,送往分析处理模块52,并完成控制开关514的切换;

用户左或右手握持终端,由于介质加载效应,识别器件511作为识别装置的rf负载,其rf反射信号经过采样模块512采样(记为xr(f0,bw))也被送往分析处理模块52。

优选的,当识别器件511的数量设置为n(≥2)个时,这时信号源模块513在模拟小信号需要经过分工器进行划分,具体是根据设置的识别器件511数量进行划分为n等分,且划分后的n个模拟小信号都是相同的信号,然后再通过与每个识别器件511连接的采集通道进行采样比较,然后统一反馈给分析处理模块52。因此,在分析处理模块52中接收到的采样数据实际上应当是一个m×n的矩阵,其中m表示装置的采样数量。进一步的,对于上述的n个识别器件511在设置时,若同时按照用户在使用终端时的左右手握持使用户习惯进行设置,则最终获取到的m×n的矩阵数据还需要分别对应左、右手握姿态进行单独的采集,每种握持状态均会采集一个m×n的矩阵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对于设置的多个识别器件511时,可以选择全部采用相同规格的识别器件511,也可以选择不相同规格的,当然选择优选的是选择相同规格的,因为对于相同规格的识别器件511,会更加方便测试人员的调试检测,同时也便于用户在初次使用时的校准操作,不需要每个针对每个手持状态进行调整。此外,还可以对识别器件511区分左右手状态,具体将识别器件511对称地设置在终端的两侧边框上(包括数量和位置均是对称设置),同时,当识别器件511使用的是nfc天线时,可以直接使用终端上的无线通信天线来实现对射频反射性能系数的采集,只是在直接使用终端上的无线通信天线之前,需要对无线通信天线进行多功能的划分,即是在实现无线通信的同时对信号的性能进行采集传输给分析处理模块52。

在实际应用中,本实施例提供的分析处理模块52具体可以采用如图9所示的硬件结构实现对应的数据分析功能,该分析处理模块52包括幅频处理模块521、存储模块522和计算分析模块523,其中:

幅频处理模块521:用于隔离rf电路域网络和分析处理模块52,同时将采样到的幅频模拟值,直接量化为数字信号,并传递给存储模块522,该模块的rf输入阻抗为50ω。

存储模块522:用于存储采样检测模块51的rf信号数据和rf电路网络校准值及误差,用于存储判定阈值th0和th1,并根据实际需求能够动态调整,也可以用于存储特定用户的典型应用场景(由主控制模块53获取)处理数据,以便快速响应。

计算分析模块523:通过识别装置首次使用时获取的用户数据,预先进行手握模式的计算加权,根据之后幅频处理模块521的加权结果,判断用户当前状态,当主控制模块53根据用户反馈要求更改状态时,则对用户数据重新计算加权。

基于上述提供的分析处理模块的硬件结构,所述分析处理模块52数据分析过程为:

在移动终端出厂前,存储模块522预先记录识别装置的rf电路网络特性以及误差模型,用于测量数据的补偿,和典型值的确定;

在识别装置激活工作时,幅频处理模块521动态记录采样检测模块51发送的采样幅频数据xin(f0,bw)和xr(f0,bw),并量化成数字信号传递给存储模块522;

当存储模块522接收到两种采样数据后,传递给计算分析模块523,计算分析模块523计算反射系数得到每个离散点的数值,通过与校准值的相关性分析,确定当前的移动终端状态;

计算分析模块523将分析结果反馈给主控制模块53,从而实现移动终端的控制调整。

在实际应用中,上述的采集检测模块51、分析处理模块52和主控制模块53等模块均可以通过现有移动终端中的处理器和射频通信模块来实现,处理器从射频通信模块中获取移动终端当前状态下的射频反射性能系数,然后对该射频反射性能系数进行比较的分析,根据分析的结果对移动终端进行调整。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通过设置在移动终端边框内的用于检测移动终端的射频性能的识别器件获取移动终端中用于实现所述移动终端的射频通信的射频天线的射频反射性能系数,将所述射频反射性能系数分别与预设的第一预设值、第二预设值进行比较分析,其中所述第一预设值为移动终端在左手握持模式下的射频反射性能系数阈值,所述第二预设值为移动终端在右手握持模式下的射频反射性能系数阈值,根据比较分析的结果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握持模式。

在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握持模式之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预设的握持模式与射频反射性能校准指令的对应关系,查询所述握持模式对应的射频反射性能校准指令;根据所述射频反射性能校准指令对所述移动终端的射频性能进行校准补偿处理;

或者,根据预设的握持模式与显示状态调整控制指令的映射关系,查询所述握持模式对应的显示状态调整控制指令;根据所述显示状态调整控制指令对所述移动终端或当前应用的显示状态进行调整。

本实施例提供的左右手识别装置,通过获取射频天线的射频反射性能系数来确定移动当前是左右握持模式还是右手握持模式,不需要再移动终端上设置专门的传感器或者检测工具进行辅助检测,大大降低了移动终端的生产成本,也无需改变终端外观造型;进一步地,通过判断用户的手握方式,确定是否需要对当前的信号质量进行额外的补偿,从而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对应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执行实施例一所述的左右手识别方法,通过检测射频反射性能系数来实现对移动终端的姿态的判断,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必须要通过设置专门的传感器才能实现左右握持模式的区分,大大降低了移动终端的生产成本,也无需改变终端外观造型;由于是直接通过对射频天线的射频性能实现握持模式的判断,从而对移动终端的显示状态的调整,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用户出现误触控时导致移动终端操作的误操作调整的现象,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实施例三:

如图10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该移动终端包括:移动终端本体91、左右手识别装置(图中未显示)和至少一个射频天线92,优选的,这里选择射频天线92的数量为2个,所述射频天线92设置于所述移动终端本体91的两侧边框上,且在所述射频天线92对应的边框位置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识别器件511,优选的,下面选择设置两个射频天线92和两个识别器件511进行说明。

所述左右手识别装置设置于所述移动终端本体的内部,并与所述识别器件511电连接,用于检测两侧边框上的射频天线92的射频反射性能系数,将所述射频反射性能系数分别与左手握持模式下和右手握持模式下的射频反射性能系数阈值进行比较分析,根据比较分析的结果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握持模式。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识别器件511采用低频的工作天线,使得识别器件在采集射频天线的射频数据时,减少射频天线的高频信号的干扰。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左右手识别装置还可以在确定移动终端的握持模式后,根据该握持模式对所述移动终端或当前应用的显示状态进行调整,以及射频天线的射频性能进行校准补偿处理。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左右手识别方法及其装置、移动终端,通过检测射频反射性能系数来实现对移动终端的姿态的判断,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必须要通过设置专门的传感器才能实现左右握持模式的区分,大大降低了移动终端的生产成本,也无需改变终端外观造型;由于是直接通过对射频天线的射频性能实现握持模式的判断,从而对移动终端的显示状态的调整,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用户出现误触控时导致移动终端操作的误操作调整的现象,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本发明实施例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计算机存储介质(rom/ram、磁碟、光盘)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所以,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实施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