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GWDM网络的规划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81826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100G WDM网络的规划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网络传输网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100gwdm网络的规划系统。



背景技术:

软银在移动世界大会(mobileworldcongress)上宣布过去10年的数据流量增加了1000倍,并预测未来10年将再增加1000倍,带宽需求的加速增长势不可挡。在全业务运营背景下,业务类型多元化、宽带化(集客、ftth(fibertothehome,光纤到户)等),传送带宽资源困乏的劣势很明显,因此,无线接入技术从gsm(globalsystemformobilecommunications,全球移动通讯系统)技术逐步过渡至td(timedivision,时分同步)、td-lte(timedivisionlongtermevolution,分时长期演进)技术,无线接入带宽向100m演进,城域传送网各层面带宽均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移动互联网、流媒体业务发展迅速,部分业务已需n*10g带宽,业务网带宽也继续给予全面提速升级。

100g波分技术(也称100g波分,也可以简称为100g)有效提高单纤传输容量,更好地承载将来的40g/100gip信号,综合带宽高速增长与信息传送综合成本平衡的结果,其必将是高速光通信的发展方向。而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据业务爆炸式增长,宽带业务和带宽饥渴型应用的增加,使得骨干网数据量以每5年接近8倍的速度增长。

100g波分技术已经大规模商用,随着100g波分技术商用成熟,其综合效益将会逐步提升,而且在宽带接入等全业务运营充分占据先机,所以100g波分技术将会成为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高速光通信技术的最佳解决方案。

然而,现有的传统wdm(densewavelengthdivisionmultiplexing,密集波分复用)网络规划系统(如10g/40gwdm网络规划系统等)已经不能满足大数据时代业务带宽迅速发展的需求。一方面是体现在不够体系化,对于wdm网络规划,现网业界更多是关注于100gwdm技术应用的某一环节,而未形成有效、规范、标准的流程。另一方面是不够完善:100gwdm网络规划属于新技术引入,而现网业界是采用以10g/40gwdm网络为主的规划系统,在100gwdm网络的规划应用上存在局限性,难以满足100g网络规划建设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100gwdm网络的规划系统,以满足100g网络规划建设需求,且满足100gwdm网络的体系需求。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100gwdm网络的规划系统,包括:

现状分析体系模块,用于根据技术及网络现状信息,确定引入100g波分的影响结果,获得初步可行性判断结果;

指标体系模块,用于确定100g波分应用到现网的各关键指标;

测试体系模块,用于根据各所述关键指标形成的评估100g波分单机、系统性能优劣的测试体系,基于搭建的100g试点网络开展现网测试,获得测试结果;

规划策略体系模块,用于根据初步可行性判断结果以及所述测试结果,确定组网建设的应用模型以及组网建设原则策略;

业务规划体系模块,用于从各纬度进行业务规划,各所述纬度包括业务模型、流量分析、带宽预测、业务配置安全,确定网络需求;

组网规划体系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网络需求,形成各方面的组网建设方案,各方面包括节点设置、网络安全、平台组建以及波道规划,获得100g波分系统方案;

评估体系模块,用于对100g波分系统方案进行投资估算、100g波分网络能力、经济效益进行评估分析,获得评估分析结果,根据评估分析结果确定各组网建设方案的可行性。

如上所述的本实施例的方案,结合100gwdm网络在测试体系、技术指标、业务规划体系、组网方案的特点,形成了从规划评估体系到规划原则、最终形成规划方案的全流程,提出了一套标准、完善、普遍适用于通信行业的100gwdm网络规划部署方案,满足了100g网络规划建设需求和100gwdm网络的体系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一个实施例的100gwdm网络的规划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个具体示例中的现状分析体系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一个具体示例中的指标体系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一个具体示例中的测试体系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一个具体示例中的规划策略体系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一个具体示例中的业务规划体系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一个具体示例中的组网规划体系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一个具体示例中的评估体系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图1中示出了一个实施例中的100gwdm网络的规划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实施例中的系统包括:

现状分析体系模块110,用于根据技术及网络现状信息,确定引入100g波分的影响结果,获得初步可行性判断结果;

指标体系模块120,用于确定100g波分应用到现网的各关键指标;

测试体系模块130,用于根据各所述关键指标形成的评估100g波分单机、系统性能优劣的测试体系,基于搭建的100g试点网络开展现网测试,获得测试结果;

规划策略体系模块140,用于根据初步可行性判断结果以及所述测试结果,确定组网建设的应用模型以及组网建设原则策略;

业务规划体系模块150,用于从各纬度进行业务规划,各所述纬度包括业务模型、流量分析、带宽预测、业务配置安全,确定网络需求;

组网规划体系模块160,用于基于所述网络需求,形成各方面的组网建设方案,各方面包括节点设置、网络安全、平台组建以及波道规划,获得100g波分系统方案;

评估体系模块170,用于对100g波分系统方案进行投资估算、100g波分网络能力、经济效益进行评估分析,获得评估分析结果,根据评估分析结果确定各组网建设方案的可行性。

如上所述的本实施例的方案,结合100gwdm网络在测试体系、技术指标、业务规划体系、组网方案的特点,形成了从规划评估体系到规划原则、最终形成规划方案的全流程,提出了一套标准、完善、普遍适用于通信行业的100gwdm网络规划部署方案,满足了100g网络规划建设需求和100gwdm网络的体系需求。

通过上述现状分析体系模块110,可以对技术现状、网络现状做深入的调研,确定网络环境、网络状态、技术瓶颈等现状情况对100g波分技术引入的影响,从而做出初步的可行性判断。图2中示出了一个具体示例中的现状分析体系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现状分析体系模块110包括:

技术现状模块1110,用于基于技术现状信息,确定基于技术现状信息对100g波分引入的需求及引入100g波分的影响,获得基于技术现状的初步可行性判断结果;

网络现状模块1120,用于基于网络现状信息,确定引入100g波分对现有网络的影响,获得基于网络现状的初步判断结果。

基于技术现状模块1110,可以以政策背景、技术现状等作为调查研究的基础,确定出在确定规划方案时所需的技术背景以及技术应用的初步可行性判断依据。如图2所示,该技术现状模块1110可以包括:宏观分析单元1111、行业背景分析单元1112、标准进展分析单元1113和产业现状分析单元1114。

其中,宏观分析单元1111对基于国家战略信息、政策信息的技术资料进行分析,确定对大容量波分技术的引入要求。

行业背景分析单元1112获取行业背景技术信息,行业背景技术信息包括上游产业链技术信息、下游产业链技术信息、以及同行企业的相关技术信息,并对行业背景技术信息进行分析,确定行业对100g波分引入需求的迫切度。从而可以针对整个行业,包括上、下游产业链、同行企业层面,收集和分析相关的技术信息,确定行业对100g波分技术引入需求的迫切度。

标准进展分析单元1113对100g波分的标准信息的制定及进展状态进行分析,标准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接口、映射、关键技术,确定对100g波分整个标准状况的评判结果。从而可以对100g波分技术的接口、映射、关键技术等标准制定、进展情况进行分析,获得对100g波分技术的整个标准状况的评判。

产业现状分析单元1114对100g波分的各技术组成部分进行分析,各技术组成部分包括但不限于100g光模块、测试仪以及设备厂商,确定产业链成熟状态、设备厂商成熟度,获得产业现状分析结果。从而可以对100g光模块、测试仪等产业链成熟情况,以及设备厂商成熟度进行调研、分析,获得对100g技术产业现状、应用时间窗口的研判结果。

基于网络现状模块1120,可以对所需规划的波分网络的现状进行调研分析。如图2所示,一个示例中的网络现状模块1120包括:基础资源分析单元1121、现网架构分析单元1122、带宽资源分析单元1123和电路资源分析单元1124。

基础资源分析单元1121对现网资源情况进行分析,所述现网资源情况包括但不限于局房资源、动力资源、光缆路由资源,确定100g波分引入现网基础资源满足条件的可行性评判结果。从而可以对现网资源情况进行分析,包括局房、动力、光缆路由等资源情况,进行100g技术引入现网基础资源满足条件的可行性评判。

现网架构分析单元1122对现网波分系统的组网情况进行分析,组网情况包括但不限于组网架构、节点选择、电层技术、光层技术,并对100g现网应用案例、应用情况、现网应用架构进行梳理分析,获得100g波分引入后组网架构与现网架构的匹配度评判结果。从而可以对现网波分系统组网情况进行分析,包括组网架构、节点选择、电层技术、光层技术等,同时对100g现网应用案例、应用情况、现网应用架构进行梳理,进行100g技术引入后组网架构与现网架构的匹配度评判。

带宽资源分析单元1123对现网波分系统带宽资源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获得带宽资源统计分析结果,所述带宽资源包括系统容量和通道资源,所述带宽资源统计分析结果包括现网系统带宽已用情况分析结果、冗余通道资源情况分析结果,并根据带宽资源统计分析结果确定基于带宽资源的100g波分引入需求的初步评判结果。从而可以对现网波分系统带宽资源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包括系统容量、通道资源等,获得对现网系统带宽已用、冗余通道资源情况的分析结果,据此进行100g技术引入需求的初步评判

电路资源分析单元1124对现网波分系统电路资源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获得电路资源统计分析结果,电路资源包括但不限于已配置电路、业务在用电路、冗余电路,并根据电路资源统计分析结果确定基于电路资源的100g波分引入需求的初步评判结果。从而可以对现网波分系统电路资源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获得对现网系统已配置电路、业务在用电路、冗余电路等资源情况的分析结果,据此进行100g技术引入需求的初步评判。

基于指标体系模块120,确定了与100g波分技术引入密切相关的技术指标,具体可以从线路侧端口、业务侧端口以及系统性能等方面进行梳理,输出各项指标的要求及参数范围。如图3所示,一个示例中的指标体系模块120包括:线路侧端口指标模块1210、业务侧端口指标模块1220、系统性能指标模块1230。

线路侧端口指标模块1210,用于基于100g波分对线路侧端口的需求,确定线路侧端口指标。

业务侧端口指标模块1220,用于基于100g波分对业务侧端口的需求,确定业务侧端口指标;

系统性能指标模块1230,用于根据100g波分对系统性能的需求,确定系统性能指标。

基于线路侧端口指标模块1210,可以结合100g波分技术对线路侧端口提出的需求,以相关的具体指标,例如误码率、中心波长等为输入,经处理后得到线路侧端口指标,以为测试体系提供指标依据。

如图3所示,一个示例中的线路侧端口指标模块1210包括:误码性能指标单元1211、通道功率指标单元1212及中心波长指标单元1213。

其中,误码性能指标单元1211对100g波分的误码率进行分析,估算出与100g波分相匹配的误码性能指标。

通道功率指标单元1212,对由发射机耦合到光纤的光功率指标进行分析,确定与100g波分相匹配的通道功率指标。

中心波长指标单元1213,对发送机发出的中心波长指标进行分析,确定与100g波分相匹配的中心波长指标;

如图3所示,一个示例中的业务侧端口指标模块1220包括:纠错功能指标单元1221、多业务承载指标单元1222及接口性能指标单元1223。

其中,纠错功能指标单元1221,根据100g波分的纠错功能,确定纠错容限的范围,确定纠错功能指标;

多业务承载指标单元1222,根据100g波分的多业务承载能力,确定多业务承载指标,该多业务承载指标包括但不限于承载业务的范围、流量大小。

接口性能指标单元1223,根据100g波分的接口性能,确定接口性能指标,该接口性能指标包括但不限于对多接口的支持能力指标、稳定性指标。

如图3所示,一个示例中的系统性能指标模块1230包括:光信噪比指标单元1231、色散指标单元1232及非线性效应指标单元1233。

其中,光信噪比指标单元1231,根据100g波分系统对光信噪比的需求,确定光信噪比指标;

色散指标单元1232,根据100g波分系统对色散指标的要求,确定色散指标的范围;

非线性效应指标单元1233,根据非线性效应对100g波分系统的影响分析非线性效应的影响范围、应对策略,确定非线性效应指标。

基于测试体系模块130,在研究100g波分技术各项指标参数的基础上,形成了评估100g波分单机、系统性能优劣的测试体系,并通过搭建100g试点网络并开展现网测试,获得的测试结果可以为100gwdm的现网应用及策略制定提供实际试点参考数据。如图3所示,一个示例中的测试体系模块130包括:单机测试模块1310和系统测试模块1320。

单机测试模块1310,用于对100g波分系统中的单端设备进行测试获得单机设备测试结果。

系统测试模块1320,用于对100g波分系统进行测试,获得系统测试结果。

基于单机测试模块1310,可以对100g波分系统中的单端设备进行测试,通过关注单端设备的接口参数、网管功能等方面,获得的测试结果可以为规划策略体系提供数据支撑。如图4所示,一个示例中的单机测试模块1310包括:接口参数测试单元1311和网管功能验证单元1312。

其中,接口参数测试单元1311对单端设备中的接口进行调试,获得接口的接口类型及各参数的参数范围,各所述参数包括但不限于收发端的功率、谱宽、灵敏度、时延及抖动。

网管功能验证单元1312对设备的网管功能进行测试,确认各网管功能模块的可用性,确定100g波分网管服务器对网络维护、网元管理要求、规范的符合度评判结果,各所述网管功能模块包括但不限于配置管理模块、性能管理模块、告警管理模块。

基于系统测试模块1320,可以对100g波分系统进行测试,通过业务与保护测试、系统功能测试等测试,获得的测试结果可以为后期的规划策略制定提供系统参数、配置要求、典型组网模型等方面的数据支撑。如图4所示,一个示例中的系统测试模块1320包括:业务与保护测试单元1321和系统功能测试单元1322。

其中,业务与保护测试单元1321,对100g波分系统的各保护类型(如sncp(sub-networkconnectionprotection,子网连接保护)、omsp(opticalmultiplexsectionprotect,光复用段保护)、olp(光纤线路自动保护)等)进行系统保护倒换测试,并针对不同电路类型开展各业务需求满足能力测试,各业务需求满足能力包括但不限于支线路合一otu、支线路合一out、odu4交叉确定,确定100g波分系统满足各种类型业务需求、提供多种保护能力的评估结果。

系统功能测试单元1322,对100g波分系统的相关性能指标进行测试,各所述相关性能指标包括但不限于误码、纠错容限、通道参数等系统性能指标,确定100g波分系统运行安全性、稳定性、可靠性的符合度评判结果。

基于规划策略体系模块140,其以前期的测试体系所得的测试指标为指导,对组网现状、组网原则进行调研,可以归纳总结出规划策略的整套体系,为后期的业务规划、组网建设提供指导依据。如图5所示,一个示例中的规划策略体系模块140包括现网应用模型模块1410和组网建设策略模块1420。

现网应用模型模块1410,用于基于对现网的波分系统的应用场景、组网架构的分析以及所述初步可行性判断结果,确定现网应用模型;

组网建设策略模块1420,用于根据所述测试结果,确定组网建设的原则策略。

基于现网应用模型模块1410,可以对现网的波分系统进行调研,对应用场景、组网架构等方面进行梳理,形成作为100g组网规划的指导依据。如图5所示,一个示例中的6现网应用模型模块1410包括:应用场景模型单元1411、组网架构模型单元1412以及业务电路配置模型单元1413。

其中,应用场景模型单元1411通过对波分系统的现网应用场景进行研究、分类、系统整理的分析,确定应用场景模型。从而可以为100g波分系统的应用作准备。

组网架构模型单元1412对现网波分系统的组网架构进行分析,确定现网波分系统的组网模型、系统瓶颈,确定组网架构模型。

业务电路配置模型单元1413基于组网架构分析现有波分系统的电路配置,确定业务电路配置模型。

基于组网建设策略模块1420,可以参考测试结果对组网建设的原则策略进行确定,以为后期的组网规划作指导。如图5所示,一个示例中的网建设策略模块1420包括:组网配置单元1421、网络安全单元1422、波道规划单元1423及业务配置单元1424。

其中,组网配置单元1421对100g波分的网络配置进行分析,确定将100g波分应用到现网的应用场景下的网络组网配置需求。

网络安全单元1422基于所述网络组网配置需求,分析100g波分在网络安全方面的实施原则。

波道规划单元1423基于100g波分以及波道划分现状信息,分析确定波道的划分原则。其以100g波分技术为背景,对波道的划分原则进行总结归纳,以波道划分的现状作为参考,分析确定波道的划分原则,确保了规划原则的延续性。

业务配置单元1424,通过分析100g波分对业务的支撑能力,确定业务配置策略。

基于业务规划体系模块150,以现网应用的分析结果为基础,100g波分技术的应用为指导,分别对需求、带宽、电路等进行分析,确定了整体规划方案。如图6所示,一个示例中的业务规划体系模块150包括:业务需求分析模块1510、业务带宽预测模块1520及业务电路配置模块1530。

其中,业务需求分析模块1510基于现网应用以及100g波分,对业务需求进行规划,确定业务需求。

业务带宽预测模块1520基于所述业务需求,引入冗余容量,预测业务所需的带宽资源。

业务电路配置模块1530基于所述业务所需的带宽资源,预测业务侧的电路配置需求。

基于组网规划体系模块160,以组网建设原则为指导,综合考虑了100g波分技术的特点,并对节点设置、平台搭建、网络安全、波道规划等方面进行研究,对组网方案进行分析,确定了整体规划方案。如图7所示,一个示例中的组网规划体系模块160包括:节点设置模块1610、平台组建模块1620、网络安全模块1630以及波道规划模块1640。

节点设置模块1610基于100g波分网络的需求,设置组网节点。以确保网络符合100g波分系统的技术要求。

平台组建模块1620基于设置的组网节点,结合100g波分系统的需求,制定平台搭建方案。

网络安全模块1630基于网络安全原则,结合100g波分系统的需求,制定网络安全方案。

波道规划模块1640基于波道规划原则,结合100g波分系统的需求,制定波道规划方案。

基于评估体系模块170,可以对前期业务及组网规划出的100g波分系统方案进行评估,确保整个方案的可行性、合理性、经济性等需求。如图8所示,一个示例中的评估体系模块170包括:综合造价预测模块1710、总投资预测模块1720以及投资估算模块1730。

其中,综合造价预测模块1710预测所述100g波分系统方案的综合造价。以确保方案的可行性。

总投资预测模块1720预测所述100g波分系统方案的总体投资。以确保方案的合理性。

投资估算模块1730对100g波分系统方案进行投资估算。以确保方案的经济性。如图8所示,一个示例中的投资估算模块1730包括综合造价预测单元1731和总投资预测单元1732。

其中,综合造价预测单元1731基于前期波分工程建设造价、厂家报价,对所述100g波分系统方案的单板/平台/端口造价以及服务费用取定比例进行造价预测,获得综合造价预测。

总投资预测单元1732根据所述100g波分系统方案以及所述综合造价预测,估算方案总投资。

基于如上所述的实施例中的方案,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100gwdm网络的规划系统,具有如下特点:

规划流程标准化:系统、全面地对100gwdm网络规划进行把控,给出综合规划方案,并结合100gwdm网络在测试体系、技术指标、业务规划体系、组网方案的特点,形成了从规划评估体系到规划原则、最终形成100gwdm网络规划方案的标准流程。

规划体系完善化:总结出一套完善的网络规划体系,清晰地梳理出规划体系中各模块、单元的逻辑关系及规划要点,分析各项输入指标,达到100gwdm网络规划精细化的目的。

如上所述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系统,可以概括为“一条主线、七大体系、十二个模块,三十七个独立单元”,最终形成一套标准、完善的100gwdm网络规划方法。以100gwdm网络规划为主线,按规划流程各阶段分为现网、指标、测试等规划体系,进一步将各体系划分成不同的规划模块,最后将模块的细化成为各个独立的规划单元,做到“相互独立,完全穷尽”。整体规划方案中,清晰地展现了各体系、模块、单元的逻辑关系,对于各独立单元也做了详细描述。在100gwdm网络的规划中,通过此规划方法,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可得出迥异的规划结果,体现出差异性、多样性、灵活性等特点,规划方法具有普遍适用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