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戴式智能音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37654阅读:418来源:国知局
颈戴式智能音箱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智能音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颈戴式智能音箱。



背景技术:

音箱指可将音频信号变换为声音并将其扩大的一种设备,现有的智能音箱放在家中、办公室等场所,距智能音箱越远听到的声音就会越小,且对于可语音交互的智能音箱,麦克风的拾音要在一定范围内,超过该范围就不能识别人声,存在的主要缺点是体积大不便于携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颈戴式智能音箱,旨在解决现有智能音箱体积大不便于携带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颈戴式智能音箱,包括呈弧形状的颈戴环体,所述颈戴环体的两端邻近并且留有间距;在所述颈戴环体围成的腔体内安装有主控板、以及与所述主控板电连接的电池;在靠近所述颈戴环体一端部处的腔体部分内安装有与所述主控板电连接的喇叭组件,在所述颈戴环体的侧壁上对应的设有出声孔;在靠近所述颈戴环体另一端部处的腔体部分内安装有与所述主控板电连接的麦克风组件,在所述颈戴环体的侧壁上对应的设有进声孔。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颈戴环体包括扣合在一起的音箱底盖、音箱上盖,所述音箱底盖与所述音箱上盖密封连接。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喇叭组件包括低音喇叭、高音喇叭,在所述音箱上盖上对应所述低音喇叭、所述高音喇叭处分别设有一个出声孔,对应的所述低音喇叭、所述高音喇叭安装在所述出声孔处并且与所述音箱上盖固定连接。

作为一种改进,在所述低音喇叭、所述高音喇叭靠近所述出声孔的一侧上分别设有泡棉。

作为一种改进,在所述音箱底盖上设有卡位筋,所述电池卡在所述卡位筋处;在所述音箱底盖上还设有至少两根支柱,所述主控板固定连接在至少两根所述支柱上。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麦克风组件包括麦克风线路板、固定在所述麦克风线路板上的麦克风,在所述音箱上盖的内侧壁上对应所述麦克风处设有容置孔,在所述音箱上盖的外侧壁上对应所述容置孔处设有进声孔,在所述麦克风线路板与所述音箱上盖的内侧壁之间设有连接件。

作为一种改进,对应每个所述容置孔处的所述进声孔设有多个。

作为一种改进,在所述容置孔内设有泡棉。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麦克风设置有两个,所述容置孔对应的设置有两个,一个所述麦克风插入一个所述容置孔内。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颈戴环体的两端对应设置,所述喇叭组件与对应侧所述颈戴环体的端部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麦克风组件与对应侧所述颈戴环体的端部之间的距离。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颈戴式智能音箱包括呈弧形状的颈戴环体,颈戴环体的两端邻近并且留有间距;在颈戴环体围成的腔体内安装有主控板、以及与主控板电连接的电池;在靠近颈戴环体一端部处的腔体部分内安装有与主控板电连接的喇叭组件,在颈戴环体的侧壁上对应的设有出声孔;在靠近颈戴环体另一端部处的腔体部分内安装有与主控板电连接的麦克风组件,在颈戴环体的侧壁上对应的设有进声孔。使用时,由于颈戴环体呈弧形状、其两端邻近并且留有间距,可以将颈戴式智能音箱挂在脖颈上,在靠近颈戴环体一端部处的腔体部分内安装有喇叭组件、在靠近颈戴环体另一端部处的腔体部分内安装有麦克风组件,喇叭组件的位置靠近耳部处便于收听,另一侧的麦克风组件靠近嘴部处可与该智能音箱进行语音交互,解决了现有智能音箱体积大不便于携带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颈戴式智能音箱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颈戴式智能音箱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颈戴式智能音箱安装喇叭侧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颈戴式智能音箱安装麦克风侧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1、音箱底盖,12、音箱上盖,13、出声孔,14、进声孔,15、卡位筋,16、支柱,21、低音喇叭,22、泡棉,23、高音喇叭,31、麦克风线路板,32、麦克风,33、泡棉,41、电池,42、主控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由图1、图2、图3和图4可知,该颈戴式智能音箱包括呈弧形状的颈戴环体,该颈戴环体的两端邻近并且留有间距;在颈戴环体围成的腔体内安装有主控板42、以及与主控板42电连接的电池41;在靠近颈戴环体一端部处的腔体部分内安装有与主控板42电连接的喇叭组件,在颈戴环体的侧壁上对应喇叭组件处设有出声孔13;在靠近颈戴环体另一端部处的腔体部分内安装有与主控板42电连接的麦克风组件,在颈戴环体的侧壁上对应麦克风组件处设有进声孔14。

使用时,由于颈戴环体呈弧形状、其两端邻近并且留有间距,可以将颈戴式智能音箱挂在脖颈上,在靠近颈戴环体一端部处的腔体部分内安装有喇叭组件、在靠近颈戴环体另一端部处的腔体部分内安装有麦克风组件,喇叭组件的位置靠近耳部处便于收听,另一侧的麦克风组件靠近嘴部处可与该智能音箱进行语音交互,该颈戴式智能音箱跟随使用者移动,而且不用单独的携带,喇叭组件、麦克风组件设置在两侧,喇叭组件不会影响人与麦克风组件进行语音交互,没有外置连线,避免出现缠线的现象,解决了现有智能音箱体积大不便于携带的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颈戴环体包括扣合在一起的音箱底盖11、音箱上盖12,该音箱底盖11与音箱上盖12密封连接。

具体的说,喇叭组件包括低音喇叭21、高音喇叭23,在音箱上盖12上对应低音喇叭21、高音喇叭23处分别设有一个出声孔13,对应的低音喇叭21、高音喇叭23安装在出声孔13处并且与音箱上盖12固定连接,进一步的,为了保证颈戴环体围成的腔体的密闭性能,在低音喇叭21、高音喇叭23靠近出声孔13的一侧上分别设有泡棉22,通过低音喇叭21、高音喇叭23与音箱上盖12的固定连接将泡棉22压紧,将低音喇叭21、高音喇叭23的出声端处的出声孔13与颈戴环体围成的腔体分隔开,增强颈戴环体围成的腔体的密闭性能,通常泡棉22是粘接在低音喇叭21、高音喇叭23上的,具体的说,是通过螺钉将低音喇叭21与泡棉22、高音喇叭23与泡棉22固定在音箱上盖12上的。

麦克风组件包括麦克风线路板31、固定在麦克风线路板31上的麦克风32,在音箱上盖12的内侧壁上对应麦克风32处设有容置孔,在音箱上盖12的外侧壁上对应容置孔处设有进声孔14,在麦克风线路板31与音箱上盖12的内侧壁之间设有连接件,通常连接件为螺钉,当然也可以使用双面胶将麦克风线路板31与音箱上盖12的外侧壁粘接在一起,为了防止喇叭组件产生的声音对麦克风32产生影响,在容置孔内设有泡棉33,通过连接件将麦克风32、泡棉33紧紧的挤压在容置孔内,可以使麦克风32的进声端与颈戴环体围成的腔体分隔开。为了更好的与智能音箱进行交互,麦克风32设置有两个,在音箱上盖12的内侧壁上对应每个麦克风32处分别设有一个容置孔,可以利用双麦克风进行降噪,防止杂音影响使用者的声音传递给麦克风32。在音箱上盖12的外侧壁上对应容置孔处设有两个、三个或者更多个进声孔14,增强进声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该颈戴环体的两端对应设置,喇叭组件与对应侧颈戴环体的端部之间的距离大于麦克风组件与对应侧颈戴环体的端部之间的距离,这样可以保证喇叭组件靠近使用者的耳部处便于收听,麦克风组件靠近使用者的嘴部处便于交互。

在本实施例中,在音箱底盖11上设有卡位筋15,电池41卡在卡位筋15处;在音箱底盖11上还设有至少两根支柱16,主控板42固定连接在支柱16上,具体的说,支柱16设置有四根呈矩形状排列,在每根支柱16上设有轴向的螺纹孔,在主控板42上设有通孔,螺钉穿过主控板42上的通孔与支柱16上的螺纹孔连接,将主控板42固定连接在音箱底盖11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