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触控系统及其校正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403825发布日期:2018-12-25 20:18阅读:68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校正技术,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投影触控系统及其校正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当投影机投射影像画面于投影面上时,投影机与投影面之间往往需要手动进行两者之间的坐标校正操作,以使投影布幕上呈现正确的投影画面。然而,在目前的投影机的
技术领域
:中,有越来越多投影机用于投射影像画面于投影面是非平面的表面。但是,传统的投影机设计是需要通过使用者进行手动调教。并且,若将投影面进一步设计为具有触控功能的触控膜,则投影机与触控膜之间的坐标校正操作更是需要繁杂的校正程序。例如,若触控膜将贴附于曲面的表面上,则投影机必须投影百点以上的校正标靶,并且使用者必须以手动的方式逐一触碰或点击这些校正标靶,才能模拟出真实曲面的曲率。因此,如何可以准确地并且有效率对投影机以及贴附于非平面表面的触控膜进行坐标校正操作,是本领域目前重要的课题之一。“
背景技术
:”段落只是用来帮助了解本技术实现要素:,因此在“
背景技术
:”段落所揭露的内容可能包含一些没有构成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道的已知技术。在“
背景技术
:”段落所揭露的内容,不代表该内容或者本发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本发明申请前已被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或认知。
发明内容本发明提供一种投影触控系统及其校正方法,可对贴附于平面或非平面的表面的触控膜进行投影以及触控,并且可准确且有效率地进行多点校正操作,以使增加触控膜的触控精准度。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特征中得到进一步的了解。为达上述之一或部份或全部目的或是其它目的,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投影触控系统。所述投影触控系统包括处理装置、投影装置、触控膜以及影像撷取装置。所述处理装置用于预先储存有第一坐标转换方程式。所述投影装置耦接所述处理装置。所述触控膜耦接所述处理装置,并且设置有多个发光源。所述影像撷取装置耦接所述处理装置。所述影像撷取装置用于撷取所述触控膜的第一影像画面,且所述第一影像画面包括所述多个发光源的影像。所述处理装置分析所述第一影像画面,以判断所述多个发光源在所述第一影像画面中的位置,并建立第二坐标转换方程式。所述处理装置依据所述第一坐标转换方程式以及所述第二坐标转换方程式建立关于所述触控膜与所述投影装置的第三坐标转换方程式。为达上述之一或部份或全部目的或是其它目的,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校正方法用于投影触控系统。投影触控系统包括触控膜、投影装置以及影像撷取装置。所述校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设置多个发光源于所述触控膜上,并且预先储存第一坐标转换方程式;通过所述影像撷取装置撷取所述触控膜的第一影像画面,且所述第一影像画面包括所述多个发光源的影像;分析所述第一影像画面,以判断这些发光源在所述第一影像画面中的位置,并建立第二坐标转换方程式;以及依据所述第一坐标转换方程式以及所述第二坐标转换方程式建立关于所述触控膜与所述投影装置的第三坐标转换方程式。基于上述,本发明的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其中一个优点或功效。本发明的投影触控系统及其校正方法可对于投影装置与触控膜之间进行自动校正操作。本发明的投影触控系统及其校正方法可对于触控膜以及影像撷取装置之间建立第二坐标转换方程式,并且结合第二坐标转换方程式以及预先储存的第一坐标转换方程式以建立第三坐标转换方程式,以使投影触控系统可套用这些坐标转换方程式来对于触控膜进行准确且有效率的多点自动校正操作。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绘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投影触控系统的示意图。图2绘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投影触控系统的示意图。图3绘示本发明的图1实施例的投影触控系统的侧视图。图4绘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校正影像的示意图。图5绘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校正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它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的一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地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并且,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耦接”一词可指任何直接或间接的连接手段。此外,“信号”一词可指至少一电流、电压、电荷、温度、资料、电磁波或任何其它一或多个信号。图1绘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投影触控系统的示意图,参照图1。在本实施例中,投影触控系统100包括投影系统120、处理装置140以及触控膜160。触控膜160设置有多个发光源181、182、183、184,可设置于触控膜160未具有触控功能的区域,但不以此为限。投影系统120包括投影装置124以及影像撷取装置126。在本实施例中,处理装置140外设于投影系统120,并且耦接投影装置124以及影像撷取装置126,耦接方式为有线或无线的方式来传递信息。在本实施例中,处理装置140提供影像资料d1至投影装置124,以使投影装置124依据影像资料d1投射出影像画面pi于触控膜160的投影面上,其中影像画面pi是由投影装置124投射的影像光束所形成。并且,影像撷取装置126用于撷取在触控膜160投影面上形成的影像画面(imageframe)pi所反射的影像光束,影像撷取装置126撷取的反射的影像光束被定义为撷取的影像画面(capturedimageframe)pi’。在本实施例中,影像撷取装置126可依据撷取的影像画面pi’转换为另一影像资料d2且回传影像资料d2至处理装置140。在本实施例中,处理装置140可外设于投影系统120。处理装置140可例如是具有影像资料处理以及运算功能的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ingunit,cpu),或是其它可程式化之一般用途或特殊用途的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数位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processor,dsp)、影像处理器(imageprocessingunit,ipu)、图形处理器(graphicsprocessingunit,gpu)、可程式化控制器、特殊应用积体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s,asic)、可程式化逻辑装置(programmablelogicdevice,pld)、其它类似处理装置或这些装置的结合。此外,处理装置140也可进一步包括储存装置,其中储存装置可用于储存本发明各实施例所述的影像处理程式、影像资料、资料运算程式或坐标转换方程式等,以使处理装置140可通过执行这些程式、资料以及坐标转换方程式来实现本发明各实施例所述之投影触控系统及其校正方法。在另一实施例中,处理装置140也可例如是配置于台式电脑(desktopcomputer)、个人电脑(personalcomputer,pc)、携带式终端产品(portableterminalproduct)、个人数位化助理(personaldigitalassistor,pda)、平板电脑(tabletpc)等设备之中。在本实施例中,影像撷取装置126,例如包括电荷耦合组件影像传感器(chargecoupleddeviceimagesensor,ccdimagesensor)或互补式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metaloxidesemiconductor,cmos)影像传感器等类似的装置。此外,投影装置124可为投影机,此投影机是具有光调制器(lightmodulator)例如是反射式或透射式的空间光调制器,以反射式空间光调制器为例,反射式的硅基液晶(liquidcrystalonsilicon,lcos)或者数字微镜组件(digitalmicro-mirrordevice,dmd)等;透射式的空间光调制器,例如透光液晶面板(transparentliquidcrystalpanel)。另外,依据输入控制信号方式的不同,光调制器例如是光寻址空间光调制器(opticallyaddressedspatiallightmodulator,oaslm)或者是电寻址的空间光调制器(electricallyaddressedspatiallightmodulator,easlm),本发明对光调制器的型态及其种类并不加以限制。参照图1,在本实施例中,触控膜160具有可挠性的特色,因此触控膜160可贴设于平面或非平面的表面上。触控膜160可例如是应用于投射式电容式触控技术(projectedcapacitivetouch,pct)的一种电容式触控膜(capacitivetouchfilm),或者电阻式触控膜(resistivetouchfilm),但不以此为限。在应用电容式触控膜的实施例中,触控膜160具有触控面以及投影面。触控膜160的触控面可由多个金属线以格线形式排列形成,并且触控膜160的触控面可用于感测触控物件于触控膜160上的触控结果而产生对应的触控信号ts,经由触控膜160耦接处理装置140,而传递至处理装置140。在本实施例中,在一般触控操作的情况下:投影装置124用于投射出影像光束以形成影像画面pi至触控膜160的投影面,而让使用者可于触控膜160上观看影像画面pi并且依据触控膜160上所投影的影像画面同时进行触控操作,其中,触控膜160的投影面为投影装置124投射影像光束而形成的影像画面pi在触控膜160上所形成的区域,该区域的范围小于触控膜160的触控面的范围。另外,在本实施例中,触控物件可例如是使用者的手指或电容式触控笔(capacitivetouchpen)。在本实施例中,这些发光源181、182、183、184可分别例如是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diode,led),或者例如是红外线发射器(infraredemitter),但不以此为限。这些发光源181、182、183、184用于发射可见光或不可见光,本发明并不加以限制,需注意的是需要对应搭配影像撷取装置,让影像撷取装置可撷取到由发光源所产生光点的影像。并且,这些发光源181、182、183、184可设置于触控膜160的四个角落,但不以此限制这些发光源的数量与设置于触控膜160的位置,可依据制造商的设计,在另一实施例中,两个发光源设置于触控膜160的两侧边的中心位置。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处理装置140可预先储存有关于这些发光源181、182、183、184与触控膜160之间的第一坐标转换方程式。也就是说,投影触控系统100可于制造过程中,预先找出这些发光源181、182、183、184与触控膜160触控点之间的相对位置,以预先建立第一坐标转换方程式,举例来说,将触控膜160中靠近四个角落的四个触控点的坐标对应这些发光源181、182、183、184的坐标,以预先建立第一坐标转换方程式并储存于处理装置140中。图2绘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投影触控系统的示意图,参照图2。在本实施例中,投影触控系统200包括投影系统220以及触控膜260。触控膜260设置有多个发光源281、282、283、284。投影系统220包括处理装置222、投影装置224以及影像撷取装置226。在本实施例中,处理装置222配置于投影系统220之中,可接收来自外部的影像源所提供的影像资料,并且处理装置222耦接投影装置224以及影像撷取装置226。在本实施例中,处理装置222提供影像资料d1至投影装置224,以使投影装置224依据影像资料投射出影像画面pi于触控膜260的投影面上。并且,影像撷取装置226用于撷取形成于触控膜260的影像画面,定义为撷取的影像画面pi’。在本实施例中,影像撷取装置226可依据撷取的影像画面pi’转换为另一影像资料d2并回传影像资料d2至处理装置222。相较于图1实施例,本实施例的处理装置222设置于投影系统220之中。也就是说,本实施例的投影系统220具有影像资料处理以及运算功能,可整合成一投影机。投影系统220可接收由触控物件于触控膜260进行触控操作所产生的触控信号ts。同时,投影系统220的投影装置224投射影像画面pi,以及投影系统220的影像撷取装置226撷取到撷取的影像画面pi’。此外,投影系统220可进一步包括储存装置,其中储存装置可用于储存影像处理模组、资料运算模组或影像资料等,以使处理装置220可通过执行这些模组以及资料以实现本发明各实施例所述的投影触控系统及其校正方法。然而,关于本实施例的其它装置特征可参考上述图1实施例,而获致足够的教示、建议与实施说明,因此不再赘述。图3绘示本发明的图1实施例的投影触控系统的侧视图,参照图1、3。在本实施例中,投影系统120可装设于固定物件b上,以使投影装置124以固定角度投影影像画面pi至触控膜160。触控膜160可贴设于表面s1,其中表面s1可延伸于第一方向p1以及第二方向p2所形成的平面上。在本实施例中,固定物件b可延伸于第二方向p2以及第三方向p3所形成的平面上,并且固定物件b可例如是天花板或支撑固件等,本发明并不加以限制。在其它实施例中,投影系统120可放置于桌面等表面上。第一方向p1、第二方向p2以及第三方向p3之间彼此相互垂直。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步骤中,若触控膜160贴设于非平面的表面s1,例如表面s1是一曲面,可为规则曲面或不规则曲面,以其曲率半径来定义是否为规则曲面或不规则曲面,在投影系统120的投影装置124投射于触控膜160上的影像将会发生影像偏移或者影像变形。并且,使用者基于投射于触控膜160上的影像画面pi,而于触控膜160上进行触控操作的结果同样会发生偏移,而造成使用者在使用的过程中产生不方便与错误的结果。因此,本实施例的投影触控系统100将对于投影装置124、影像撷取装置126以及触控膜160三者之间进行坐标转换方程式,以解决上述问题,更进一步解释,校正的目的在于让使用者在使用投影触控系统100时,即使触控膜160在非平面的表面上,由处理装置140提供的影像资料给投影装置124,能使在投影装置124的影像资料(例如影像的坐标位置)对应于触控膜160的坐标位置。应用本发明的校正方法的情况下:当触控膜160贴设于非平面的表面s1,影像撷取装置126撷取触控膜160上的影像画面pi’,其中影像画面pi’还包含这些发光源181、182、183、184的影像,并且透过影像撷取装置126,处理装置140记录影像画面pi’,以作为第一影像画面,其中第一影像画面包含这些发光源181、182、183、184的影像。处理装置140分析第一影像画面,以判断这些发光源181、182、183、184在第一影像画面中的坐标资讯。透过这些发光源181、182、183、184在第一影像画面中的坐标资讯与第一坐标转换方程式,以建立第二坐标转换方程式,其中第二坐标转换方程式是关于触控膜160与影像撷取装置126之间的坐标转换。其中上述的分析的处理程序包括取得在第一影像画面中这些发光源的实质中心位置的坐标资讯,或者包括第一影像画面被干扰或有破碎的区域时,可忽略这些区域,以加速影像的处理程序。须先说明的是,以建立影像撷取装置126与设置于触控膜160上的之间的这些发光源181、182、183、184的坐标转换方程式为例。在此实施例中,这些发光源181、182、183、184于触控膜160上的坐标可例如分别是(0,0)、(1,0)、(1,1)以及(0,1),在其它实施例中,并不限定发光源的数量。在此实施例中,影像撷取装置126撷取触控膜160的影像画面pi’,并且经由处理装置140分析影像画面pi’,以取得在影像画面pi’中设置于触控膜160上的这些发光源181、182、183、184的坐标资讯。然而,由于触控膜160可能贴附于非平面的表面s1上,因此在影像画面pi’中的这些发光源181、182、183、184的坐标可能发生偏移。因此,这些发光源181、182、183、184在影像画面pi’中的坐标可例如分别是(x0,y0)、(x1,y1)、(x2,y2)以及(x3,y3),即触控信号ts,由触控膜160提供上述触控信号ts给处理装置140。对此,处理装置140可依据处理装置140中的影像画面pi’以及在触控膜160上的这些发光源181、182、183、184的坐标资讯来建立以下公式(1)~公式(5):[x0y001]=[0001]×m……………公式(2)[x1y101]=[1001]×m……………公式(3)[x2y201]=[1101]×m……………公式(4)[x3y301]=[0101]×m……………公式(5)在上述公式(1)~公式(5)中,符号m为代表一个齐次转换矩阵(homogeneoustranslationmatrices),符号a~h为参数。由上述公式(1)~公式(5)可知,转换矩阵m可将坐标(0,0)、(1,0)、(1,1)以及(0,1)转换为坐标(x0,y0)、(x1,y1)、(x2,y2)以及(x3,y3),并且假设触控膜160的投影区域的长度与宽度都为1。在此范例中,处理装置140可对上述公式(1)~公式(5)进行运算以取得逆转换矩阵。逆转换矩阵以及坐标转换可如以下公式(6)~公式(10):[x0y001]×m-1=[0001]……………公式(7)[x1y101]×m-1=[1001]……………公式(8)[x2y201]×m-1=[1101]……………公式(9)[x3y301]×m-1=[0101]……………公式(10)在上述公式(6)~公式(10)中,符号m-1为代表一个逆转换矩阵,符号a~i为参数。处理装置140可通过运算上述公式(1)~公式(5)的参数a~h,并取得对应的参数a~i。也就是说,处理装置140可通过逆转换矩阵m-1来取得这些发光源181、182、183、184在影像画面pi’中的坐标(x0,y0)、(x1,y1)、(x2,y2)以及(x3,y3)。更具体的说,处理装置140可依据上述公式(1)~公式(10)以及通过参数a~h的运算而取得的参数a~i来建立坐标转换方程式如以下公式(11):[xy01]×m-1=[xy01]……………公式(11)在上述公式(11)中,符号x以及符号y代表校正后的坐标。也就是说,在影像画面pi’中的各点坐标(x,y)可透过上述公式(11)来进行坐标转换,以使在影像画面pi’中的各点坐标(x,y)可校正为正确的坐标(x,y)。然而,在另一范例中,假设触控膜160的投影区域的长度与宽度都为r,则处理装置140可进一步将上述的逆转换矩阵m-1进一步乘上比例常数为r的四阶矩阵。逆转换矩阵以及转换公式如以下公式(12)~公式(16):[x0y001]×ma=[0001]……………公式(13)[x1y101]×ma=[1001]……………公式(14)[x2y201]×ma=[1101]……………公式(15)[x3y301]×ma=[0101]……………公式(16)在上述公式(12)~公式(16)中,符号ma为代表另一逆转换矩阵,此另一逆转换矩阵ma由逆转换矩阵m-1进一步乘上比例常数为r的四阶矩阵而得。因此,处理装置140可通过逆转换矩阵ma来校正在影像画面pi’中的这些发光源181、182、183、184的坐标(x0,y0)、(x1,y1)、(x2,y2)以及(x3,y3),并且可同时校正在影像画面pi’中的这些发光源181、182、183、184之间的距离比例。更具体的说,处理装置140可依据上述公式(1)~公式(16)以及通过参数a~h的运算而取得的参数a~i来建立另一坐标转换方程式如以下公式(17):[xy01]×ma=[xy01]……………公式(17)在上述公式(17)中,符号x以及符号y代表校正后的坐标。也就是说,在影像画面pi’中的各点坐标(x,y)可透过上述公式(17)来进行坐标转换,以使在影像画面pi’中的各点坐标(x,y)可校正为正确的坐标(x,y),并且可同时校正在影像画面pi’中的各点坐标(x,y)之间的距离比例。须注意的是,本发明的设置于触控膜160上的发光源数量并不限于上述范例,并且本发明各实施例的设置于触控膜上的多个发光源与触控膜之间的坐标转换方程式,以及触控膜与影像撷取装置之间的坐标转换方程式都可类比于上述建立公式(1)~公式(17)的运算方式来实现。然而,关于上述的转换矩阵与逆转换矩阵之间的矩阵运算方式以及参数运算方式可由本领域公知常识获致足够的教示、建议以及实施说明,在此不予赘述。另外,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更了解本发明的校正方法以及投影触控系统,以下进一步提出一范例实施例说明。图4绘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校正影像的示意图,参照图1、图3以及图4。首先,在本实施例中,触控膜160上固设有这些发光源181、182、183、184,并且处理装置140用于预先储存有这些发光源181、182、183、184的坐标资讯。在本实施例中,处理装置140用于预先储存有第一坐标转换方程式,其中第一坐标转换方程式是关于设置于触控膜160上的这些发光源181、182、183、184与触控膜160之间的坐标转换。接着,在本实施例中,影像撷取装置126撷取触控膜126的影像画面pi’,并且处理装置140记录影像画面pi’,以作为第一影像画面。处理装置140分析第一影像画面,以判断这些发光源181、182、183、184在第一影像画面中的坐标资讯,并依据第一坐标转换方程式以及第一影像画面中的这些发光源181、182、183、184的坐标资讯,来建立第二坐标转换方程式。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坐标转换方程式是关于触控膜160与影像撷取装置126之间的坐标转换,其中分析的处理程序包括取得在第一影像画面中这些发光源的实质中心位置的坐标资讯,或者包括第一影像画面被干扰或有破碎的区域时,可忽略这些区域,以加速影像的处理。在本实施例中,处理装置140可依据第一坐标转换方程式以及第二转换方程式推算出第三坐标转换方程式。更明确的说,由于第一坐标转换方程式是关于触控膜160上的这些发光源181、182、183、184与触控膜160之间的坐标转换,并且第二坐标转换方程式是关于触控膜160与影像撷取装置126之间的坐标转换,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坐标转换方程式则是关于触控膜160以及投影装置124之间的坐标转换。在本实施例中,投影装置124投影影像画面pi至触控膜160,其中影像画面pi可呈现如图4所示的校正画面ci。校正画面ci可具有100个校正标靶401的图形,但不限制校正标靶的数量。在本实施例中,触控膜160用于贴附于非平面的表面上,因此校正画面ci的这些校正标靶401可分布于触控膜160上的多个不同平面的区域。在本实施例中,处理装置140可通过影像撷取装置126撷取由投影装置124投影至触控膜160的校正画面ci,以取得影像画面pi’。处理装置140可记录影像画面pi’,并作为第二影像画面。在本实施例中,处理装置140可分析第二影像画面,以取得这些校正标靶401的坐标资讯。其中分析的处理程序包括取得在第一影像画面中这些发光源的实质中心位置的坐标资讯,或者包括第一影像画面被干扰或有破碎的区域时,可忽略这些区域,以加速影像的处理。在本实施例中,处理装置140套用第二坐标转换方程式,以取得这些校正标靶401分别对应在触控膜160的相对坐标关系。也就是说,本实施例的处理装置140可依序建立第二坐标转换方程式以及第三坐标转换方程式,并且处理装置140套用第二坐标转换方程式来对投影触控系统100执行多点校正的操作。换句话说,由于触控膜160可能贴附于非平面的表面s1上,因此处理装置140可依据投影装置124投影出的影像画面尺寸变化而对应校正触控膜160的触控区域,进而增加触控膜160的触控精准度。须注意的是,本实施例的第一坐标转换方程式、第二坐标转换方程式以及第三坐标转换方程式可类似于上述公式(11)或公式(17)。也就是说,本实施例的处理装置140可执行类似于上述公式(1)~公式(17)的运算方式来产生本实施例所述的第二坐标转换方程式以及第三坐标转换方程式,而在此不再赘述。图5绘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校正方法的流程图,参照图5。本实施例的校正方法可至少用于图1的投影触控系统100。在步骤s510中,投影触控系统100设置多个发光源181、182、183、184于触控膜160上,并且预先储存第一坐标转换方程式。在步骤s520中,投影触控系统100通过影像撷取装置126撷取触控膜160的第一影像画面,且第一影像画面包括这些发光源181、182、183、184的影像。在步骤s530中,投影触控系统100分析第一影像画面,以判断这些发光源181、182、183、184在第一影像画面中的位置,且依据第一坐标转换方程式,并建立第二坐标转换方程式。在步骤s540中,投影触控系统100依据第一坐标转换方程式以及第二坐标转换方程式获得所有校正点关于触控膜160与投影装置124的第三坐标转换方程式。因此,本实施例的投影触控系统100可套用第一坐标转换方程式、第二坐标转换方程式以及第三坐标转换方程式来对触控膜160进行多点校正操作。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其中一个优点或功效。本发明的触控膜可贴附于平面或非平面的表面上。本发明的投影触控系统及其校正方法可于触控膜上设置有多个发光源,并且预设有这些发光源与触控膜之间的第一坐标转换方程式。本发明的投影触控系统及其校正方法可进一步建立有关影像撷取装置以及触控膜之间的第二坐标转换方程式以及投影装置以及触控膜之间的第三坐标转换方程式,以使投影触控系统可套用这些坐标转换方程式来对于触控膜进行准确并且有效率的多点校正操作,进而增加触控膜的触控精准度。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所有依本发明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改,都仍属于本发明专利覆盖的范围。另外本发明的任一实施例或权利要求不须达成本发明所揭露的全部目的或优点或特点。此外,摘要和发明名称仅是用来辅助专利文件检索之用,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的权利范围。此外,本说明书或权利要求书中提及的“第一”、“第二”等用语仅用以命名元件(element)的名称或区别不同实施例或范围,而并非用来限制元件数量上的上限或下限。附图标记说明100、200:投影触控系统b:固定物件120、220:投影系统ci:校正画面124、224:投影装置d1、d2:影像资料126、226:影像撷取装置pi、pi’:影像画面140、222:处理装置p1、p2、p3:方向160、260:触控膜s1:表面401:校正标靶ts:触控信号s510、s520、s530、s540、s550:步骤181、182、183、184、281、282、283、284:发光源当前第1页12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