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智能穿戴设备防止儿童被拐的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3011472阅读:3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智能穿戴设备防止儿童被拐的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智能穿戴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智能穿戴设备防止儿童被拐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越来越多的儿童被拐案件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悲痛,在拐卖人口的案件中,能否成功找回儿童最关键的因素就是时间。所谓的黄金72小时就是指儿童丢失后的72小时内,是最有希望找到走失儿童的。因此,越早发现孩子丢失,越有利于找回。

目前技术一般是通过gps追踪或者活动距离来进行报警。如果犯罪分在在有效距离内将儿童的智能穿戴设备取下,家长不能及时知道儿童丢失的消息。

公开号为cn104936143a的专利提供了一种防走失智能穿戴设备的定位方法及装置,该防走失智能穿戴设备的定位方法包括:获取智能穿戴设备用户的当前位置信息,关联所述位置信息对应的安全级别;根据所述安全级别自动匹配所述安全级别对应的定位频率,随着所述安全级别的降低,所述定位频率增大;使用所述匹配到的定位频率实时定位智能穿戴设备用户的位置信息。本发明可以根据智能穿戴设备用户所处的位置使用不同的定位频率进行定位,智能穿戴设备用户在安全级别高的区域时降低定位频率,以减少因频繁定位消耗的能量,延长了防走失智能穿戴设备充电一次的使用时长。该发明在智能穿戴设备被取下后便不能再继续定位。

公开号为cn105868670a的专利提供了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及其控制方法、防走失系统,该智能穿戴设备包括距离检测单元、指纹信息比较单元、指纹识别单元、存储单元、安全控制单元以及通讯单元;所述距离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智能穿戴设备与移动终端的距离是否处于预设的安全范围内;所述指纹信息比较单元分别与所述指纹识别单元、所述存储单元相连,所述指纹信息比较单元用于判断所述指纹识别单元检测的指纹信息与所述存储单元存储的指纹信息是否匹配;所述安全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距离检测单元、所述指纹信息比较单元以及所述通讯单元相连。该发明可以提高智能穿戴设备的佩戴者的安全性。但是该发明在智能穿戴设备被取下后不能继续控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智能穿戴设备防止儿童被拐的方法及系统,用以解决智能穿戴设备被非法取下后不能继续追踪儿童位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智能穿戴设备防止儿童被拐的方法,包括步骤:

s1、判断智能穿戴设备是否被取下,若否,持续上报gps数据信息至对应的移动终端;

s2、若检测到智能穿戴设备被取下,判断是否接收到指纹验证信息,若否,则触发告警语音。

进一步地,还包括步骤:

若检测到智能穿戴设备被取下但接收到指纹验证信息,则不进行语音告警。

进一步地,步骤s2中,在触发告警语音的同时,自动收集并发送预设时间内的gps数据信息及当前的gps数据信息至对应的移动终端。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

通过网络方式发送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gps数据信息至对应的移动终端;

判断所述通过网络方式发送的gps数据信息是否发送成功,若否,通过短信方式发送所述gps数据信息至对应的移动终端。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

同时通过网络方式及短信方式发送所述预设时间内的gps数据信息及当前的gps数据信息至对应的移动终端。

一种基于智能穿戴设备防止儿童被拐的系统,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智能穿戴设备是否被取下,若否,持续上报gps数据信息至对应的移动终端;

告警模块,用于若检测到智能穿戴设备被取下,判断是否接收到指纹验证信息,若否,则触发告警语音。

进一步地,还包括:

验证模块,用于若检测到智能穿戴设备被取下但接收到指纹验证信息,则不进行语音告警。

进一步地,所述告警模块还用于在触发告警语音的同时,自动收集并发送预设时间内的gps数据信息及当前的gps数据信息至对应的移动终端。

进一步地,所述判断模块具体包括:

网络发送单元,用于通过网络方式发送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gps数据信息至对应的移动终端;

短信发送单元,用于判断所述通过网络方式发送的gps数据信息是否发送成功,若否,通过短信方式发送所述gps数据信息至对应的移动终端。

进一步地,所述告警模块具体包括:

同时发送单元,用于同时通过网络方式及短信方式发送所述预设时间内的gps数据信息及当前的gps数据信息至对应的移动终端。

本发明与传统的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

采用本发明,能在智能穿戴设备被取下的同时及时告警以及通知家长,震慑犯罪分子。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基于智能穿戴设备防止儿童被拐的方法流程图;

图2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基于智能穿戴设备防止儿童被拐的系统结构图;

图3是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基于智能穿戴设备防止儿童被拐的方法流程图;

图4是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基于智能穿戴设备防止儿童被拐的系统结构图;

图5是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基于智能穿戴设备防止儿童被拐的方法流程图;

图6是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基于智能穿戴设备防止儿童被拐的系统结构图;

图7是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基于智能穿戴设备防止儿童被拐的方法流程图;

图8是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基于智能穿戴设备防止儿童被拐的系统该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智能穿戴设备防止儿童被拐的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步骤:

s11:判断智能穿戴设备是否被取下,若否,持续上报gps数据信息至对应的移动终端;

s12:若检测到智能穿戴设备被取下,判断是否接收到指纹验证信息,若否,则触发告警语音。

智能穿戴设备是应用穿戴式技术对日常穿戴进行智能化设计、开发出可以穿戴的设备的总称,如手表、手环、眼镜、服饰等。

为了防止儿童丢失,儿童的智能穿戴设备设有gps定位功能,若儿童超过预设范围,则会进行告警。但是,如犯罪分子取下智能传递设备,则家长不能继续通过gps功能定位也不能及时得到告警通知。

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除了gps定位和范围报警外,还增加了一种新的模式:gps定位,范围告警,指纹验证及语音告警。指纹验证可以及时发现犯罪分子取下儿童的智能穿戴设备,语音告警可以惊动路人,恐吓犯罪分子,让儿童第一时间获取的帮助。

本实施例中,步骤s11为判断智能穿戴设备是否被取下,若否,持续上报gps数据信息至对应的移动终端。

智能穿戴设备带有gps模块、报警模块、指纹验证模块。并且智能穿戴设备与家长的移动终端连接,智能穿戴设备发送信息至对应的移动终端;对应的移动终端获取智能穿戴设备发送的信息。

若犯罪分子带走儿童,智能穿戴设备会不断地上报gps数据信息至对应的移动终端,即家长的移动终端,从而可以让家长追踪到儿童的具体位置以及位置变化信息。

本实施例中,步骤s12为若检测到智能穿戴设备被取下,判断是否接收到指纹验证信息,若否,则触发告警语音。

本实施例中,在触发告警语音的同时,自动收集并发送预设时间内的gps数据信息及当前的gps数据信息至对应的移动终端。

若犯罪分子带走儿童,并取下儿童的智能穿戴设备,则会触发告警语音。智能穿戴设备有指纹验证模块,预设指纹,如家长或儿童的指纹可以通过指纹验证,将智能穿戴设备取下来。但是犯罪分子的指纹不是预设指纹,只能通过暴力手段取下智能穿戴设备,并没有指纹验证信息,此时,判定为儿童的智能穿戴设备被非法取下,触发告警语音。第一时间触发告警语音,可以引起路人的注意,增大获救的概率。在触发告警语音的同时,将预设时间内的gps信息及当前的gps信息发送至对应的移动终端,即家长的移动终端。

本实施还提供了一种基于智能穿戴设备防止儿童被拐的系统,如图2所示,包括:

判断模块21,用于判断智能穿戴设备是否被取下,若否,持续上报gps数据信息至对应的移动终端;

告警模块22,用于若检测到智能穿戴设备被取下,判断是否接收到指纹验证信息,若否,则触发告警语音。

本实施例中,告警模块22还用于在触发告警语音的同时,自动收集并发送预设时间内的gps数据信息及当前的gps数据信息至对应的移动终端。

本实施例中,判断模块21用于判断智能穿戴设备是否被取下,若否,持续上报gps数据信息至对应的移动终端。

智能穿戴设备与家长的移动终端连接,智能穿戴设备发送信息至对应的移动终端;对应的移动终端获取智能穿戴设备发送的信息。

若犯罪分子带走儿童,判断模块21中智能穿戴设备会不断地上报gps数据信息至对应的移动终端,即家长的移动终端,从而可以让家长追踪到儿童的具体位置以及位置变化信息。

本实施例中,告警模块22用于若检测到智能穿戴设备被取下,判断是否接收到指纹验证信息,若否,则触发告警语音。

若犯罪分子带走儿童,并取下儿童的智能穿戴设备,告警模块22会触发告警语音。智能穿戴设备具有指纹验证的功能,如家长或儿童的指纹可以通过指纹验证,将智能穿戴设备取下来。但是犯罪分子只能通过暴力手段取下智能穿戴设备,并没有指纹验证信息,此时,判定为儿童的智能穿戴设备被非法取下,触发告警语音。第一时间触发告警语音,可以引起路人的注意,增大获救的概率。在触发告警语音的同时,告警模块22还会将预设时间内的gps信息及当前的gps信息发送至对应的移动终端,即家长的移动终端。家长获取告警信息,能够第一时间得知儿童丢失的信息,及时追踪儿童。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智能穿戴设备防止儿童被拐的方法,如图3所示,包括步骤:

s31:判断智能穿戴设备是否被取下,若否,持续上报gps数据信息至对应的移动终端;

s32:若检测到智能穿戴设备被取下,判断是否接收到指纹验证信息,若否,则触发告警语音;

s33:若检测到智能穿戴设备被取下但接收到指纹验证信息,则不进行语音告警。

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还包括步骤s33。

具体的,智能穿戴设备有指纹验证功能,用户预设指纹并保存至智能穿戴设备,若要取下智能穿戴设备,需先进行指纹验证,若指纹验证通过,则能够正常取下,不进行语音告警。避免因为误报影响用户使用。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智能穿戴设备防止儿童被拐的系统,如图4所示,包括:

判断模块41,用于判断智能穿戴设备是否被取下,若否,持续上报gps数据信息至对应的移动终端;

告警模块42,用于若检测到智能穿戴设备被取下,判断是否接收到指纹验证信息,若否,则触发告警语音;

验证模块43,用于若检测到智能穿戴设备被取下但接收到指纹验证信息,则不进行告警。

具体的,智能穿戴设备有指纹验证功能,用户预设指纹并保存至智能穿戴设备,若要取下智能穿戴设备,需验证模块23先进行指纹验证,若指纹验证通过,则能够正常取下,不进行语音告警。避免因为误报影响用户使用。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智能穿戴设备防止儿童被拐的方法,如图5所示,包括步骤:

s51:判断智能穿戴设备是否被取下,若否,持续上报gps数据信息至对应的移动终端;

s52:通过网络方式发送智能穿戴设备的gps数据信息至对应的移动终端;

s53:判断通过网络方式发送的gps数据信息是否发送成功,若否,通过短信方式发送gps数据信息至对应的移动终端;

s54:若检测到智能穿戴设备被取下,判断是否接收到指纹验证信息,若否,则触发告警语音;

s55:若检测到智能穿戴设备被取下但接收到指纹验证信息,则不进行语音告警。

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步骤s11具体包括步骤s51、步骤s52及步骤s53。

具体的,如果智能穿戴设备未被取下,智能穿戴设备会不断地上报gps位置信息至对应的移动终端,即家长的移动终端。

由于网络方式发送更加低成本及便捷,智能穿戴设备优先通过网络方式发送gps数据信息至对应的移动终端。若通过网络方式发送失败,则发送短信至对应的移动终端。优选网络方式,能够提高效率。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智能穿戴设备防止儿童被拐的系统,如图6所示,包括:

判断模块61,用于判断智能穿戴设备是否被取下,若否,持续上报gps数据信息至对应的移动终端;

告警模块62,用于若检测到智能穿戴设备被取下,判断是否接收到指纹验证信息,若否,则触发告警语音;

验证模块63,用于若检测到智能穿戴设备被取下但接收到指纹验证信息,则不进行告警。

与实施例一、二不同之处在于,判断模块61具体包括:

网络发送单元61a,用于通过网络方式发送智能穿戴设备的gps数据信息至对应的移动终端;

短信发送单元61b,用于判断通过网络方式发送的gps数据信息是否发送成功,若否,通过短信方式发送gps数据信息至对应的移动终端。

具体的,如果智能穿戴设备未被取下,智能穿戴设备会不断地上报gps位置信息至对应的移动终端,即家长的移动终端。网络发送单元61a优先通过网络方式发送gps数据信息至对应的移动终端。若通过网络方式发送失败,则短信发送单元61b发送短信至对应的移动终端。优选网络方式,能够提高效率。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智能穿戴设备防止儿童被拐的方法,如图7所示,包括步骤:

s71:判断智能穿戴设备是否被取下,若否,持续上报gps数据信息至对应的移动终端;

s72:通过网络方式发送智能穿戴设备的gps数据信息至对应的移动终端;

s73:判断通过网络方式发送的gps数据信息是否发送成功,若否,通过短信方式发送gps数据信息至对应的移动终端;

s74:若检测到智能穿戴设备被取下,判断是否接收到指纹验证信息,若否,则触发告警语音;

s75:同时通过网络方式及短信方式发送预设时间内的gps数据信息及当前的gps数据信息至对应的移动终端;

s76:若检测到智能穿戴设备被取下但接收到指纹验证信息,则不进行语音告警。

与实施例一、二、三不同之处在于,步骤s12具体包括步骤s74及步骤s75。

具体的,若智能穿戴设备被取下且没有接收到指纹验证信息,立即发出告警语音。发出告警语音的同时,通过网络方式及短信方式发送预设时间内的gps数据信息及当前的gps数据信息至对应的移动终端。保证了数据传递的可靠性,让家长第一时间获取孩子被拐的信息以及被拐的地点。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智能穿戴设备防止儿童被拐的系统,如图8所示,包括:

判断模块81,用于判断智能穿戴设备是否被取下,若否,持续上报gps数据信息至对应的移动终端;

告警模块82,用于若检测到智能穿戴设备被取下,判断是否接收到指纹验证信息,若否,则触发告警语音;

验证模块83,用于若检测到智能穿戴设备被取下但接收到指纹验证信息,则不进行告警。

其中,判断模块81具体包括:

网络发送单元81a,用于通过网络方式发送智能穿戴设备的gps数据信息至对应的移动终端;

短信发送单元81b,用于判断通过网络方式发送的gps数据信息是否发送成功,若否,通过短信方式发送gps数据信息至对应的移动终端。

与实施例一、二、三不同之处在于,告警模块82包括:

同时发送单元82a,用于同时通过网络方式及短信方式发送预设时间内的gps数据信息及当前的gps数据信息至对应的移动终端。

具体的,若智能穿戴设备被取下且没有接收到指纹验证信息,立即发出告警语音。发出告警语音的同时,同时发送单元82a通过网络方式及短信方式发送预设时间内的gps数据信息及当前的gps数据信息至对应的移动终端。保证了数据传递的可靠性,让家长第一时间获取孩子被拐的信息以及被拐的地点。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