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交换联系人的方法、装置和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8009259发布日期:2019-06-25 23:47阅读:439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交换联系人的方法、装置和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交换联系人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即时通讯软件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随着即时通讯软件的使用普及率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实际需求问题可以在即时通讯软件等社交平台上得以解决,比如微商、好友推荐等等。

在实际的网络交友中,由于人们对陌生人的不了解,在需要拓展人脉圈子的时候,如果有熟人的推荐,既能较快地找到需要的联系人,又能比较放心。到目前为止,在各类即时通讯软件中,熟人推荐好友的方法还仅限于线下推荐,比如先通过电话联系,然后在对方的同意下加qq好友、微信好友的方式,还没有一种直接通过线上资料,智能分析、匹配不同用户新增联系人需求,然后建议进行交换的方法与即时通讯类软件。

例如,用户为某互联网公司hr,近期公司需招聘业务比较熟练的专利工程师,公司原有专利工程师意愿辞职去深圳发展,那么该用户可通过即时通讯软件,在自己已有的好友圈子中或自己加入的qq群中或者通过其他途径寻找深圳互联网公司的hr,匹配对方是否有招聘专利工程师的需求和认识愿意到长沙发展的专利工程师的资源,然后请求交换。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出一种智能交换联系人的方法、装置和系统,从而为用户实现智能交换联系人,达到有针对性地拓展用户人脉圈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智能交换联系人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s101.收集和分析用户交换联系人的需求;

s102.根据用户资料,分析用户已有的人脉资源;

s103.根据分析结果,对其他海量用户的资料信息进行数据挖掘,并与所述用户需求进行数据匹配;

s104.如果所述匹配结果满足所述用户的需求,则将所述匹配结果推荐给所述用户;

s105.向匹配的交换对象发出交换人脉的请求。

进一步地,所述用户寻找联系人的需求,可以通过收集用户一定时期内的行为轨迹数据得到,也可以通过标签由用户自主设定。

进一步地,所述用户已有的人脉资源,是指用户的好友。

进一步地,所述其他海量用户的资料信息包括:所述其他海量用户的可公开查询的资料,和所述其他海量用户的好友列表信息和对应的好友的可公开查询的资料。

进一步地,所述其他海量用户的选择顺序为:用户通讯录中的直接联系人,用户通讯录中好友的间接联系人、用户加入的群中的间接联系人、服务器上的其他用户。

进一步地,交换人脉的请求中包含用户交换人脉的优势和意图。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智能交换联系人的装置,包括:

用户需求分析模块,用于收集和分析用户交换联系人的需求;

用户资源统计模块,用于根据用户资料,分析用户已有的人脉资源;

数据挖掘模块,用于根据分析结果,对所述用户之外的其他海量用户的资料信息进行数据挖掘,所述数据挖掘包括挖掘其他海量用户自身的数据和其好友的数据,分析其他海量用户的资源和需求;

数据匹配模块,用于将挖掘结果和所述用户的分析结果进行数据匹配;

人脉交换请求发送模块,用于向匹配的交换对象发出交换人脉的请求。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智能交换联系人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终端和服务器;

所述终端,实现对用户交换联系人需求数据的收集,然后上传至服务器;并接收服务器进行数据挖掘和数据匹配后,向用户推荐的交换联系人名单;并根据用户需求向对应的交换联系人发送交换联系人的请求;

所述服务器,负责接收所述终端上传的数据,并智能用户的人脉资源和交换联系人的对象需求,智能交换联系人,然后将匹配结果返回终端。

进一步地,所述终端可以为pc、平板、手机、可穿戴智能设备等,优选地,为移动终端。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交换联系人的方法、装置和系统,该方法分析用户的好友资源以及用户希望获得的新的好友资源,在用户的直接好友、间接好友和即时通讯软件上的海量用户中,匹配符合用户交友资源的交换联系人,用用户自己手中的好友资源交换对方的好友资源,通过相互推荐好友的方式,扩大双方的人脉圈,达到了有效、准确地扩展人脉资源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智能交换联系人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智能交换联系人的装置的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智能交换联系人的系统的组成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智能交换联系人的方法的步骤,包括:

s101.收集和分析用户交换联系人的需求;

具体地,在可选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用户终端(如手机等)收集用户一定时期内的行为轨迹数据,所述一定时期可以是用户手动设置的一段时期或系统自动设定的一段时期,所述用户的行为轨迹数据可以包括:用户的聊天记录、使用手机的轨迹、历史找人办事记录、用户画像等数据,例如,用户的历史聊天记录、历史找人办事记录中显示用户正在找寻投资商,得到“投资商”的关键词;

具体地,在另外的可选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标签设定用户的找人需求,例如,在即时通讯软件上增加“交换人脉”的标签,在该标签下,设定关键词“投资商”。

s102.根据用户资料,分析用户已有的人脉资源;

具体地,在可选实施例中,在获得用户的找人需求后,进一步根据用户的资料,分析用户已有的人脉资源,例如,用户身份为某互联网公司ceo,其即时通讯软件中,好友列表中有大量互联网型人才。

s103.根据分析结果,对其他海量用户的资料信息进行数据挖掘,并与所述用户需求进行数据匹配;

具体地,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其他海量用户的资料信息包括:所述其他海量用户的可公开查询的资料,和所述其他海量用户的好友列表信息和对应的好友的可公开查询的资料,例如,根据用户寻找投资商的需求,从其他海量用户的公开资料中寻找潜在的投资商,又可根据分析得到的这些潜在投资商,查找其好友中潜在投资商的数量,分析这些投资商投资互联网公司的意愿;

具体地,在另外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其他海量用户的选择顺序为:用户通讯录中的直接联系人,用户通讯录中好友的间接联系人、用户加入的群中的间接联系人、服务器上的其他用户。

s104.如果所述匹配结果满足所述用户的需求,则将所述匹配结果推荐给所述用户;

具体地,在可选实施例中,将匹配到的满足用户需求的其他用户信息发送给用户,对多个其他用户按照匹配程度、资源多少进行排序。

s105.向匹配的交换对象发出交换人脉的请求;

具体地,在可选实施例中,交换人脉的请求中包含用户交换人脉的优势和意图,例如,互联网公司ceo想交换投资商,发送请求中包含:“我是某公司ceo某某某,我认识多少互联网精英,我希望与您交换投资商信息”。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智能交换联系人的装置的结构,包括:

用户需求分析模块21,用于收集和分析用户交换联系人的需求;

用户资源统计模块22,用于根据用户资料,分析用户已有的人脉资源;

数据挖掘模块23,用于根据分析结果,对所述用户之外的其他海量用户的资料信息进行数据挖掘,所述数据挖掘包括挖掘其他海量用户自身的数据和其好友的数据,分析其他海量用户的资源和需求;

数据匹配模块24,用于将挖掘结果和所述用户的分析结果进行数据匹配;

人脉交换请求发送模块25,用于向匹配的交换对象发出交换人脉的请求。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智能交换联系人的系统的组成,包括:

终端31,实现对用户交换联系人需求数据的收集,然后上传至服务器;并接收服务器进行数据挖掘和数据匹配后,向用户推荐的交换联系人名单;并根据用户需求向对应的交换联系人发送交换联系人的请求;

服务器32,负责接收所述终端上传的数据,并智能用户的人脉资源和交换联系人的对象需求,智能交换联系人,然后将匹配结果返回终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仅用以帮助理解本发明的实施原理与方法,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