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硬盘的通信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1327260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硬盘的通信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数据存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硬盘的通信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这个数字化和信息化的时代,数字信息日益增加,这就涉及到了电子文件的存储问题。因为终端设备的存储空间有限,往往需要其他方式来存储文件,扩展存储空间。

目前,常使用硬盘来存储数据,硬盘具有存储空间大,保密性强等优点,但是硬盘往往不方便携带,尤其是当需要几个硬盘来存储数据的时候。还有一种存储方法是使用云盘,云盘是一种互联网存储工具,是互联网云技术的产物,它通过互联网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信息的储存,读取,下载等服务,云盘不像硬盘那样需要随身携带,可以随时随地地通过网络访问云盘中存储的文件,但是云盘每次想要浏览自己存在云盘中的文件都需要下载。

因此,如何通过终端设备便捷地对扩展存储空间进行访问和操作,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硬盘的通信方法及系统,用于使终端设备便捷地对扩展存储空间进行访问和操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硬盘的通信方法,其中所述硬盘包括通信模块,该方法包括:

所述硬盘通过所述通信模块与终端设备建立通信网络,并连接;所述终端设备在接收到用户的操作请求时,通过所述通信网络将所述操作请求发送至所述硬盘;所述硬盘接收所述操作请求,并执行所述操作请求。

优选地,所述终端设备在接收到用户的操作请求时,通过所述通信网络将所述操作请求发送至所述硬盘具体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在接收到用户的操作请求时,将所述操作请求发送至服务器;所述服务器根据存储的对应关系将所述操作请求发送给与所述终端设备绑定的所述硬盘;其中,所述对应关系具体为所述终端设备的账号和所述硬盘的账号的对应关系,所述服务器具有公网ip。

优选地,该方法还包括:所述服务器定时检查所述硬盘和所述终端设备的联网情况。

优选地,该方法还包括:所述服务器保存预定时间内所述终端设备对所述硬盘的操作请求。

优选地,所述硬盘基于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协议iscsi与所述终端设备通信,所述终端设备上安装有相应的iscsi模块。

优选地,所述硬盘具体为网络附属存储器nas。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硬盘的通信系统,包括:

具有通信模块的硬盘,用于通过所述通信模块与终端设备建立通信网络,并连接;所述硬盘还用于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操作请求,并执行所述操作请求;

所述终端设备,用于在接收到用户的操作请求时,通过所述通信网络将所述操作请求发送至所述硬盘。

优选地,所述系统进一步包括:

服务器,用于接收所述终端设备的操作请求,并根据存储的对应关系将所述操作请求发送至与所述终端设备绑定的所述硬盘;其中,所述对应关系具体为所述终端设备的账号和所述硬盘的账号的对应关系,所述服务器具有公网ip。

优选地,所述服务器还用于定时检查所述硬盘和所述终端设备的联网情况。

本发明所提供的基于硬盘的通信方法及系统,其中硬盘包括通信模块,硬盘通过通信模块与终端设备建立通信网络,并连接;终端设备在接收到用户的操作请求时,通过通信网络将操作请求发送至硬盘;硬盘接收操作请求后执行操作请求。通过网络将终端设备和硬盘连接起来,处于终端设备一端的用户无需携带硬盘就可以在终端设备上通过网络访问硬盘并对硬盘进行操作,由于是直接对硬盘进行读写操作,硬盘中的数据不需要放在云盘上,因此,不需要从云盘上下载,提高了通信过程中的可靠性,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硬盘携带不便和访问存储空间需要下载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硬盘的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于硬盘的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硬盘的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于硬盘的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范围。

本发明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基于硬盘的通信方法及系统,用于使终端设备便捷地对扩展存储空间进行访问和操作。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硬盘的通信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所述硬盘包括通信模块,基于硬盘的通信方法包括:

s10:硬盘通过通信模块与终端设备建立通信网络,并连接。

s11:终端设备在接收到用户的操作请求时,通过通信网络将操作请求发送至所述硬盘。

s12:硬盘接收操作请求,并执行操作请求。

为了让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加清楚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案,下文将具体应用场景进行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硬盘的通信模块可以采用提供ipsan服务即以ip网络构建存储网络服务的嵌入式板卡,在嵌入式板卡上集成硬盘的数据接口和电源接口等,这个嵌入式板卡可以用于将硬盘格式化,也可以用于将硬盘中的数据共享到网络上,并且接收终端设备通过网络传过来的数据。

还可以为硬盘设置身份验证功能,通过软件实现,在建立通信网络之前先验证要访问硬盘的设备的身份,当身份合法时,才让其进行读写操作。

上述终端设备可以是固定终端设备,如台式机,也可以是移动终端设备,如手机。相应的,终端设备可以通过固定网络或者移动网络与硬盘通信。另外,在终端设备中可安装软件用于连接硬盘,可以提供虚拟磁盘服务,即可通过该软件对硬盘中的数据进行读或写等操作;也可以提供账号管理服务,即保存与上述硬盘的账号绑定的账号,软件界面可以因终端设备类型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设计。

在具体实施中,对于步骤s10来说,终端设备联网后,运行用于连接硬盘的软件,可以为软件设置登录账号和密码,以便用户在使用不同的终端设备时登录相同的账号。在上述软件中,通过输入硬盘的ip地址或者直接点击要访问的硬盘的图标,可以选择要访问的硬盘。

对于步骤s11来说,用户可以在用于连接硬盘的软件界面中对硬盘进行读/写操作,并且可以设置使软件保存预定时间的操作请求,具体可为“某年某月某日某时某分,对硬盘(账号)中的x文件进行某种修改”。

对于步骤s12来说,硬盘连接网络后可以接收到终端设备的操作请求,并执行操作请求。但若是硬盘或终端设备出现断网或者断电情况,可以根据终端设备上用于连接硬盘的软件中保存的操作请求,在连接上网络后继续执行之前未执行或者未执行完的操作请求。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基于硬盘的通信方法,可以通过网络将终端设备和硬盘连接起来,因此,处于终端设备一端的用户无需携带硬盘就可以在终端设备上通过网络访问硬盘并对硬盘进行操作,由于是直接对硬盘进行读写操作,硬盘中的数据不需要放在云盘上,因此,不需要从云盘上下载,提高了通信过程中的可靠性。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于硬盘的通信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在图1所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另一实施例中,步骤s11具体包括:

s20:终端设备在接收到用户的操作请求时,将操作请求发送至服务器;

s21:服务器根据存储的对应关系将操作请求发送给与所述终端设备绑定的所述硬盘;

其中,对应关系具体为终端设备的账号和硬盘的账号的对应关系,服务器具有公网ip。

本实施例中给出步骤s11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除了这一种实施方式外,还可以采用其他实施方式,本发明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中,由于在步骤s11的基础上进行了优化,在终端设备和硬盘的通信过程中增加了服务器这个媒介,相应的,在步骤s10中的硬盘通过通信模块与终端设备建立通信网络并连接这个过程中,也具体为硬盘通过通信模块经由服务器与终端设备建立通信网络并连接,其中建立通信网络的依据是保存在服务器中的终端设备的账号与硬盘的账号的对应关系。

对于步骤s20来说,终端设备将操作请求发送给服务器,如果此时硬盘突然断网,那么将无法进行步骤s21,所以服务器可以保存一定时间内的操作请求,以便应对断网断电这样的突发情况。

对于步骤s21来说,服务器根据存储的对应关系将操作请求发送给与终端设备绑定的硬盘,可以理解的是,在执行完这一步后,终端设备已经与硬盘完成了一次通信,即传递了一次信号,之后终端设备就可以直接对硬盘进行读/写操作了。

另外,服务器存储的硬盘的账号和终端设备的账号的对应关系可以是一对一,也可以是一对多,即一个终端设备绑定一个硬盘,或者一个终端设备绑定多个硬盘,或者一个硬盘被多个终端设备绑定。另外,与硬盘的账号绑定的也不限于终端设备的账号,还可以是用户的账号,以便用户在不同的终端设备上对硬盘进行读/写操作。通过服务器这个媒介,可以使硬盘和终端设备更稳定地连接,提高了安全性。

在步骤s20和s21的基础上,服务器还可以定时检查硬盘和终端设备的联网情况,以便于在确定硬盘和终端设备都处于联网状态时自动为硬盘和终端设备建立连接;或者在终端设备上安装的用于连接硬盘的软件运行后,服务器自动为终端设备和硬盘建立连接。

此外,服务器还可以用于穿墙,方便在硬盘和终端设备中间有网络屏蔽的情况下使硬盘和终端设备进行通信。

相应的,在终端设备上安装的用于连接硬盘的软件中可以提供账号管理服务,即把硬盘的账号和终端设备的账号的对应关系保存在该软件中,还可以利用该软件保存预定时间内终端设备对硬盘的操作请求,以防在断网等突发情况下数据丢失。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实施中,硬盘可以基于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协议iscsi与终端设备通信,相应的,终端设备上要安装相应的iscsi模块。另外。硬盘可以采用网络附属存储器nas,nas是一种特殊的专用数据存储服务器,包括存储器件(例如磁盘阵列、cd/dvd驱动器、磁带驱动器或可移动的存储介质)和内嵌系统软件,可提供跨平台文件共享功能。nas可以通过自身具有的通信模块与终端设备建立通信网络,且终端设备可以通过浏览器对nas进行直观方便的管理。

上文详细描述了基于硬盘的通信方法对应的各个实施例,在此基础上,本发明还公开了与上述方法对应的基于硬盘的通信系统。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硬盘的通信系统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基于硬盘的通信系统包括:

具有通信模块的硬盘301,用于通过所述通信模块与终端设备302建立通信网络,并连接,还用于接收终端设备302发送的操作请求,并执行操作请求;

终端设备302,用于在接收到用户的操作请求时,通过通信网络将操作请求发送至硬盘301。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基于硬盘的通信系统,包括具有通信模块的硬盘和终端设备,具有通信模块的硬盘可以通过网络与终端设备进行通信。因此,处于终端设备一端的用户无需携带硬盘就可以在终端设备上通过网络访问硬盘并对硬盘进行操作,由于是直接对硬盘进行读写操作,硬盘中的数据不需要放在云盘上,因此,不需要从云盘上下载,提高了通信过程中的可靠性。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于硬盘的通信系统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另一实施例中,基于硬盘的通信系统还包括:

服务器401,用于接收终端设备302的操作请求,并根据存储的对应关系将操作请求发送至与终端设备302绑定的硬盘301;其中,对应关系具体为终端设备302的账号和硬盘301的账号的对应关系,服务器401具有公网ip。

在具体实施中,服务器401还可以定时检查硬盘301和终端设备302的联网情况,以便于在确定硬盘301和终端设备302都处于联网状态时自动为硬盘301和终端设备302建立连接。

由于基于硬盘的通信系统部分的实施例与方法部分的实施例相互对应,因此基于硬盘的通信系统部分的其他具体实施方式请参见方法部分的实施例的描述,这里暂不赘述。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基于硬盘的通信方法及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说明书中对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系统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的说明即可。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术语“包括”或者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