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箱腔体及具有所述音箱腔体的音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38330阅读:516来源:国知局
音箱腔体及具有所述音箱腔体的音箱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一种音箱腔体以及具有所述音箱腔体的音箱。



背景技术:

现在,音箱一般都设有麦克风。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多地选择智能音箱,而且选择的智能音箱的功率越来越大,导致扬声器的声音通过围绕扬声器安装腔的壳体材料本身以及周围的空气传播到麦克风拾音孔,严重地干扰麦克风拾音孔拾取用户的语音。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传统的做法常常是加大扬声器与麦克风拾音孔之间的距离。然而这种做法导致音箱的体积增大,使用的材料增加,进而导致音箱的制造成本上升。

基于上述现状,经分析,如果在扬声器和麦克风拾音孔之间设置隔音腔室,以避免扬声器的声音通过扬声器安装腔周围的壳体材料本身传递到麦克风区域,让麦克风附近环境有较好的声学环境,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扬声器声音进入麦克风区域,严重影响麦克风拾音孔拾取用户语音的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音箱腔体及一种音箱,通过在音箱腔体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的壳体上设置至少一个隔音腔室,阻止扬声器的声音通过壳体材料本身传递到麦克风区域,从而使麦克风附近环境有较好的声学环境。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用于音箱的音箱腔体,包括:第一壳体,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安装扬声器的第一开口;第二壳体;其中,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组装在一起后形成第一内部空间,在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围绕所述第一内部空间的壁内形成至少一个封闭腔室,用于阻断从所述扬声器产生的声波沿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材料本身从扬声器传递到安装在第二壳体外侧的麦克风或麦克风拾音孔。

在本发明的音箱腔体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壳体具有两个纵向外侧壁和两个横向外侧壁,并且在所述纵向外侧壁内侧具有至少一个纵向内侧壁,所述两个纵向外侧壁和至少一个横向外侧壁与所述至少一个纵向内侧壁构成至少一个一侧敞开的第一腔室,并且所述第二壳体在组装时覆盖所述第一腔室构成封闭的腔室。

在本发明的音箱腔体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壳体具有两个纵向外侧壁,并且所述两个纵向外侧壁具有凸缘,用于在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组装时覆盖所述第一腔室以形成封闭的腔室。

在本发明的音箱腔体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壳体还具有一个位于所述横向外侧壁内侧的至少一个横向内侧壁,并且所述两个纵向内侧壁和至少一个横向外侧壁与至少一个横向内侧壁构成一侧敞开的至少一个第二腔室,并且所述第二壳体覆盖所述第二腔室构成封闭的腔室。

在本发明的音箱腔体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壳体还具有两个横向外侧壁以及至少一个位于横向外侧壁内侧的横向内侧壁,至少一个所述横向内侧壁与所述两个纵向外侧壁和至少一个横向外侧壁构成一侧敞开的至少一个第三腔室,所述第三腔室与所述第二腔室相对应以在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组装后形成封闭的腔室。

在本发明的音箱腔体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腔室内部具有至少一个中空的连接柱,并且所述连接柱通过翼片连接到所述纵向外侧壁和纵向内侧壁,将所述第一腔室分隔成多个小的腔室。

在本发明的音箱腔体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腔室通过多个隔片分隔成多个小的腔室。

在本发明的音箱腔体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腔室通过多个隔片分隔成多个小的腔室。

在本发明的音箱腔体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分别设有卡扣结构,并且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通过卡扣结构固定在一起。

在本发明的音箱腔体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腔室内部填充有隔音材料。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音箱主机,包括根据上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音箱腔体;安装在所述音箱腔体上的扬声器部;第三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组成在一起后形成第二内部空间,以及集成电路板,所述集成电路板设置在所述第二内部空间中并且固定在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侧,并且在所述集成电路板的一端设有耳机插孔和麦克风拾音孔。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音箱,包括根据上述实施方式所述的音箱主机以及布网筒,其中所述布网筒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音箱主机的外部。

由于音箱腔体能够衰弱来自扬声器的声音,减弱传递到麦克风,尤其是拾音孔处的声音强度,于是通过在麦克风和扬声器安装腔之间的壳体上设置至少一个音箱腔体,使麦克风附近环境有较好的声学环境,而且减少制造音箱所用的材料,减轻其重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本发明的各具体实施方式。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布网筒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布网筒的底壳的放大图;

图3是图1的布网筒的一个轴向剖面图;

图4是图1所示的布网筒的底壳组装了保护垫时的仰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音箱主机的分解示意图;

图6是图5的音箱主机的立体图;

图7是图5的音箱主机的俯视图;

图8是图5的音箱主机的一个轴向剖面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布网筒和音箱主机组装成的音箱的轴线剖面图;

图10是图5所示的音箱主机的音箱腔体的分解示意图;

图11是图5所示的音箱腔体的俯视图;

图12是图10所示的音箱腔体的第一壳体的主视图;

图13是图12所示的第一壳体的左视图;

图14是图12所示的第一壳体的俯视图;

图15是图12所示的第一壳体的仰视图;

图16是图10所示的音箱腔体的第二壳体的主视图;

图17是图16所示的第二壳体的左视图;

图18是图16所示的第二壳体的俯视图;以及

图19是图16所示的第二壳体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音箱的布网筒。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布网筒的总体发明构思,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用于音箱的布网筒包括:布网、筒形支撑架、底壳以及吸合部,其中布网包覆在筒形支撑架上,底壳设置在筒形支撑架的底部,吸合部设置在底壳内侧,底壳通过吸合部的磁性吸合作用而固定在音箱主机上。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布网筒,利用吸合装置的吸合作用固定在音箱主机上,从而实现将布网筒快速、可拆卸地固定在音箱主机上,进而实现快捷地更换布网筒。

下面以图1-4说明本发明一个方面的布网筒的具体实施方案。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布网筒的分解示意图。如图1所示,布网筒1包括布网11、筒形支撑架12、底壳13以及第一吸合部14,其中布网11包覆在筒形支撑架12上,底壳13设置在筒形支撑架12的底端,第一吸合部14设置在底壳13的内侧,底壳13通过第一吸合部14以磁性吸合方式固定在音箱主机上。

图2是图1的布网筒1的底壳13的放大图,显示了底壳13内侧的结构。图3示出了图1的布网筒的一个轴向剖面图。如图2和3所示,第一吸合部14包括至少两个第一磁性配合部141,设置在底壳13的内侧;第一磁性吸附件142,布置在至少两个第一磁性配合部141上,第一吸合部14与音箱主机上的相应配合部配合,以将布网筒和音箱主机以磁性吸合的方式结合在一起。

在这里,如图1所示,第一磁性配合部141凸出于底壳13的内侧面。也就是说,第一磁性配合部141的顶部高于底壳13的内侧面,或者说,第一磁性配合部141是通过从底壳13的内侧面朝向背离底壳内侧面增高一部分底壳13得到的。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第一磁性配合部141还可凹入于底壳13的内侧面或者平行于底壳13的内侧面等。

还如图1和2所示,第一磁性吸附件142是铁片,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第一磁性吸附件142还可以是磁铁片,磁石片等。

另外,布网筒1还包括固定件15,用于将第一磁性吸附件142固定在第一磁性配合部141上。在这里,如图1和2所示,固定件15是螺钉,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固定件也可以是粘合剂、螺栓或销等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连接方式。

在底壳上还设有多个第一定位部。仍参阅图1,在底壳13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多个定位柱131,用于与音箱主机上的定位孔相配合。特别地,定位柱131是中空的。特别地,定位柱131的中空部设有内螺纹,用于通过螺钉将底壳13固定在音箱主机上。如果布网筒1不需要设置成可拆卸的,布网筒1也可以利用底壳13上的定位柱131固定在音箱主机上。

在图1中示出定位柱131的个数是4个,显然,图中示出的定位柱131的个数只是示例性的,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定位柱131的个数也可以是5个,6个等等。

布网筒还包括保护垫16,保护垫16设置在底壳13外侧的凹槽中,用于覆盖底壳13外侧面的一部分,以便美化底壳13。

图4示出了布网筒1的底壳13组装了保护垫16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保护垫16遮盖了底壳13上的定位柱131的中空孔等,使底壳13更美观。

如图1和图4所示,在底壳13上是设有耳机插孔132和麦克风拾音孔133。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一种音箱主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音箱主机的总体发明构思,音箱主机包括主体部;以及底盖,所述底盖设置在所述主体部的下部并设有第二吸合部,第二吸合部与设置在布网筒上的第一吸合部以磁性吸合的方式相配合,以使所述音箱主机和所述布网筒固定在一起。第二吸合部包括至少两个第二磁性配合部,分别设置在底盖内;至少第二磁性吸附件,分别布置在至少两个第二磁性配合部上。

通过底盖上的第二吸合部与布网筒上的第一吸合部的磁性吸合作用,使音箱主机与布网筒相固定。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音箱主机的分解示意图。图6示出了图5的音箱主机的立体图。图7示出了图5的音箱主机的俯视图。图8示出了图5的音箱主机的一个轴向剖视图。

如图5-8所示,音箱主机2包括底盖21,底盖21设有与布网筒1的第一吸合部14相配合的第二吸合部24,第二吸合部24包括至少两个第二磁性配合部241,分别设置在底盖21上;和至少两个第二磁性吸附件242,分别布置在至少两个第二磁性配合部242上。

在这里,如图5、6和8所示,第二磁性配合部241凹入于底盖21的外侧面。也就是说,第二磁性配合部241的底部低于底盖21的外侧面,或者说,第二磁性配合部241是通过从底盖21的外侧面朝向底盖21的内侧去除一部分底盖21得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是,第一磁性配合部141与第二磁性配合部241的凹凸结构互补。也就是说,如果第一磁性配合部141从底壳13的内侧面突出,那么第二磁性配合部241从底盖21的外侧面凹入;如果第一磁性配合部141从底壳13的内侧面凹入,那么第二磁性配合部241从底盖21的外侧面突出。当然,也可以通过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其它方式实现第一磁性配合部141与第二磁性配合部241之间的结构互补。

本发明的底盖21还包括与布网筒1的定位柱131相配合的多个定位孔211,定位孔211是通孔或盲孔。

在本发明的底盖21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底盖21包括端盖212,其中,端盖212可拆卸地固定在底盖21上,并且第二磁性吸附件242设置在底盖21上,端盖212相应地设有供第二磁性吸附件242通过的通孔,并且在所述通孔处设有与布网筒1的第一磁性配合部141相配合的第二磁性配合部241。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第二磁性吸附件242也可设置在端盖212上。

端盖212上还设有多个定位通孔2121,并且音箱腔体底盖213上设有相应的定位孔或定位柱2131,端盖212上的定位通孔2121和音箱腔体底盖213上的定位孔或定位柱2131与布网筒1的定位孔131相配合。

音箱主机2还包括多个固定件25,用于将第二磁性吸附件242固定在第二磁性配合部241上。在这里,如图8所示,第二磁性吸附件242利用粘合剂固定在底盖21、端盖212或音箱腔体底盖213中。当然,本发明不限于此,固定件也可以是螺钉,销或卡扣结构等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连接方式。

音箱主机2还包括多个固定件26,用于将端盖212固定在音箱腔体底盖213上。固定件26利用端盖212上的定位孔2121或者另设的安装结构固定在音箱腔体底盖213上。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布网筒1和音箱主机2组装成的音箱的轴向剖视图。如图9的底部所示,第一磁性吸附件142中心下凹并且具有贯通的通孔,通过螺钉固定在底壳13上;第二磁性吸附件242呈圆柱形,利用卡合方式固定在音箱腔体底盖213上。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磁性吸附件142和第二磁性吸附件242分别配对使用,包括彼此吸合的铁片、磁石片或磁铁片,例如第一磁性吸附件142包括铁片,第二磁性吸附件242包括磁石片或磁铁片;第一磁性吸附件142包括磁石片或磁铁片,第二磁性吸附件242包括铁片;第一磁性吸附件142包括磁石片或磁铁片,第二磁性吸附件242包括磁石片或磁铁片等等多种配合方式。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磁性配合部141和/或第二磁性配合部141是用铁质材料和/或磁性材料制成的。也就是说,第一磁性配合部141是用铁质材料或磁性材料制成的,或者第二磁性配合部241也是用铁质材料或磁性材料制成的;第一磁性配合部141和第二磁性配合部241都是用铁质材料或磁性材料制成的。在这里,第一磁性配合部141和第二磁性配合部241可以用相同的材料制成,也可以用不同的材料制成,例如第一磁性配合部141和第二磁性配合部241都用铁质材料制成,或者第一磁性配合部141和第二磁性配合部241都用磁性材料制成;或者第一磁性配合部141用铁质材料制成,第二磁性配合部241用磁性材料制成,或者相互对换。

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方式中,布网11在裁剪好尺寸后进行无缝烫接,使布网11成筒形。对筒形支撑架12进行喷胶处理。然后,无缝烫接的布网11组装在筒形支撑架12上后,进行加热固化。第一磁性吸附件142通过固定件15固定在底壳13上。保护垫16通过背胶组装在底壳13上。最后,组装好的底壳13通过第一磁性吸附件142固定在音箱主机2上。

在本发明中,由于使用相互吸附的磁性元件,实现了将布网筒快速、可拆卸地固定到音箱主机上,于是本发明的布网筒及音箱主机不仅能够实现低单价、高良率地生产,而且能够高生产率地制造,并且在几乎不需要更改生产线的条件下就能够实现使用螺钉固定和磁体固定的两种选择,从而提升了满足布网筒及音箱的客户定制化需求,并降低了产品库存,减轻了企业的资金压力。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音箱的音箱腔体。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总体发明构思,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用于音箱的音箱腔体中,所述音箱腔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安装扬声器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组装在一起后形成第一内部空间,在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围绕所述第一内部空间的壁内形成至少一个封闭腔室,用于阻断从所述扬声器产生的声波沿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材料本身从扬声器传递到安装在第二壳体外侧的麦克风或麦克风拾音孔。具体地,所述第一壳体的外侧壁内侧设置内侧壁,并且外侧壁和内侧壁之间间隔开一定距离,于是所述第一壳体的外侧壁和内侧壁之间形成至少一个腔室;所述第二壳体侧壁设有与所述第一壳体上的腔室相配合并且封闭所述第一壳体上的腔室的结构,由此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形成至少一个封闭腔室。

通过在扬声器安装腔周围设置至少一个封闭的隔音腔室,防止在麦克风拾音孔和扬声器安装腔之间的固体材料的直接连接,利用音箱腔体衰减来自扬声器的声波强度,隔断声波在麦克风拾音孔和扬声器安装腔之间的固体材料中的传播,阻止声音通过壳体材料本身传递到麦克风拾音孔附近区域,从而起到隔音的作用,使麦克风拾音孔附近环境有较好的声学环境。

在隔音腔室中可以填充隔音材料,例如纤维多孔隔音材料,如聚酯纤维隔音棉、离心玻璃棉、岩棉、矿棉、植物纤维喷涂等,纤维多孔隔音材料的隔音机理是纤维多孔隔音材料内部有大量微小的连通的孔隙,声波沿着这些孔隙可以深入材料内部,与材料发生摩擦作用将声能转化为热能,从而衰减来自扬声器的声音强度。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音箱主机的具体实施方案,下面以图5所示的音箱主机、图10所示的音箱腔体以及图11-18所示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为例来详细说明。

图10示出了图5所示的音箱主机2的音箱腔体的分解示意图。如图5和10所示,音箱主机2包括音箱腔体30和扬声器部40,其中音箱腔体30包括第一壳体31和第二壳体32;扬声器部40包括扬声器41和被动辐射膜42。第一壳体31和第二壳体32相互配合,组成音箱主机2的扬声器安装腔33和音箱主机的外部轮廓。第一壳体31呈圆筒形被平行于中心轴线的平面剖切后的一部分,并且在前部圆弧侧具有通孔,用于安装扬声器;以及在左、右两侧的部分壁被切除的弧形部分。第二壳体32呈一侧敞开的半个中空的长方体形,并且在与敞开的那一侧直接相邻的两侧具有两个环形,用于安装被动辐射膜42。扬声器安装腔33设置在第一壳体31和第二壳体32组合空间的内侧下半部中,呈圆柱形腔室,扬声器41安装在扬声器安装腔33中。这样,两片被动辐射膜42分别安装在由第一壳体31和第二壳体32组成的扬声器安装腔33的两侧并且从两侧封闭扬声器安装腔33。

图11是图5所示的音箱主机的俯视图。如图11所示,在俯视图的上半部,音箱主机2还包括第三壳体50,集成电路板100设置在第二壳体32和第三壳体50之间的空间中,并且麦克风拾音孔60和耳机插孔70设置在集成电路板100的一端上且位于第二壳体32的外侧。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壳体具有两个纵向外侧壁和两个横向外侧壁,并且在所述纵向外侧壁内侧具有至少一个纵向内侧壁,所述两个纵向外侧壁和至少一个横向外侧壁与所述至少一个纵向内侧壁构成至少一个一侧敞开的第一腔室,并且所述第二壳体在组装时覆盖所述第一腔室构成封闭的腔室。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壳体具有两个纵向外侧壁,并且所述两个纵向外侧壁具有凸缘,用于在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组装时覆盖所述第一腔室以形成封闭的腔室。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体还具有一个位于所述横向外侧壁内侧的至少一个横向内侧壁,并且所述两个纵向内侧壁和至少一个横向外侧壁与至少一个横向内侧壁构成一侧敞开的至少一个第二腔室,并所述第二壳体覆盖所述第二腔室构成封闭的腔室。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壳体还具有两个横向外侧壁以及至少一个位于横向外侧壁内侧的横向内侧壁,至少一个所述横向内侧壁与所述两个纵向外侧壁和至少一个横向外侧壁构成一侧敞开的至少一个第三腔室,所述第三腔室与所述第二腔室相对应以在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组装后形成封闭的腔室。

图12-15分别示出了第一壳体31的主视图、右视图、俯视图和仰视图。如图12所示,在第一壳体31的两个纵向外侧壁311内侧设有至少一个纵向内侧壁312,在纵向内侧壁312和纵向外侧壁311之间形成了多个第一腔室34,在离通孔较远的横向外侧壁313的内侧设有横向内侧壁314,横向外侧壁313、横向内侧壁314和纵向内侧壁312之间形成第二腔室35,特别地,第二腔室被隔片隔成了多个小的腔室。

如图12所示,在第一腔室内部设有多个内部设有螺纹的中空柱体341。特别地,所述中空柱体通过两个翼片连接到纵向外侧壁311和纵向内侧壁312,从而将第一腔室分隔成多个小的腔室。

如图14所示,在第一壳体31的顶壁上设有卡扣结构315。如图15所示,在第一壳体31的底壁上设有卡扣结构315。

图16-19分别示出了第二壳体32的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和仰视图。如图16、18-19所示,在第二壳体32的敞口侧设有凸缘321,用于与纵向外侧壁311相配合,封闭第一壳体31内的第一腔室以形成封闭腔室。如图16所示,在凸缘321上设有多个与位于第一腔室中的中空主体相配合的孔,以供连接元件插入,将第一壳体31和第二壳体32固定在一起。还如图16所示,离所述环形较远的横向外侧壁322的内侧设有横向内侧壁323,第一壳体32的侧壁、横向外侧壁322和横向内侧壁323形成第三腔室36。特别地,第三腔室被隔片分隔成多个小的腔室。第三腔室与第二腔室相对应,第一壳体31和第二壳体32组合在一起时,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相互配合,形成一个密封的大的腔室。特别地,第二腔室的被隔片分隔开的腔室与第三腔室的被隔片分隔开的腔室相互对应。

如图17所示,在第二壳体32的顶壁上设有卡扣结构325。如图18所示,在第二壳体32的底壁上设有卡扣结构325。

在本发明的所示实施方式中,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通过卡扣连接在一起,但不限于此,也可以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其它连接方式连接在一起,例如螺钉,粘合剂等。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中充有空气,然而也可以填充其它隔音材料。

在本发明的音箱主机中,通过音箱主机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设置封闭的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有效阻断了扬声器的声音沿壳体材料传播至麦克风拾音孔附近,隔离扬声器的声音,减弱甚至避免了大功率扬声器对麦克风拾音孔的声音干扰,有效提高了音箱的麦克风拾音效果。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附图标记列表

1布网筒

11布网

12筒形支撑架

13底壳

131定位柱

132耳机插孔

133麦克风拾音孔

14第一吸合部

141第一磁性配合部

142第一磁性吸附件

15固定件

16保护垫

2音箱主机

21底盖

211定位孔

212端盖

2121定位通孔

24第二吸合部

241第二磁性配合部

242第二磁性吸附件

25固定件

26固定件

30音箱腔体

31第一壳体

311纵向外侧壁

312纵向内侧壁

313横向外侧壁

314横向内侧壁

315卡扣结构

32第二壳体

321凸缘

322横向外侧壁

323横向内侧壁

325卡扣结构

33扬声器安装腔

34第一腔室

341中空柱体

35第二腔室

36第三腔室

40扬声器部

41扬声器

42被动辐射膜

50第三壳体

60麦克风拾音孔

70耳机插孔

100集成电路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