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物联网技术的丢失物品寻找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16712阅读:149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应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物联网技术的丢失物品寻找系统。



背景技术:

快速的生活节奏使得物品丢失成为常态。虽然防丢失技术可以一定程度提醒物品丢失,但是在一些常见的生活物品,比如交通卡、银行卡等,由于种类繁多,很难应用防丢失技术。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需要开发专门的硬件,实施成本高;第二、失主在没有及时响应提醒的情况下,仍然无法有效防止物品丢失。因此,在物品丢失时,失主由于找不到物品而无能为力,拾主却无法联系物品的主人。这就造成了失主与拾主之间有效沟通的鸿沟。

目前,大多数的组织或机构通过内部的公共信息发布平台提供失物寻找功能的,这样的平台注重丢失物品信息的单项传播,不够智能化。其仅能够提供失物本身的简要描述信息,不能提供失主的联系方式。对于失主来说,许多不常用但重要的物品丢失后,失主可能在一段时间内都不会意识到该物品的丢失,从而错过失物认领的最佳时期。并且,即便是通过平台查找,还要面临繁重的检索工作,造成时间和精力的大量浪费。物品防丢失技术大多是在丢失物品上部署防丢失装置,目前,大多采用蓝牙技术。当物品离开检测装置一定距离时,发出提醒。但是,这种被动的预防方式主要会造成以下问题:第一、正常活动中的误提醒。偶尔超出范围就提醒,给生活带来困扰;第二、无法有效避免物品丢失。当提醒被失主忽略时,仍然会导致物品丢失;第三、资源浪费。在没有丢失物品的情况下,一直保持信号连接,造成资源浪费。

信息技术迅速发展,“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群体智慧思维深入人心,亟需采用新技术提供一套有效、低成本、易部署的丢失物品寻找系统。其中,物联网技术可以用于定位和识别物品,保证用户数据的隐私;移动互联网技术可以有效提供物品地理位置信息和沟通方式;大数据技术可以分析物品丢失的规律,提醒用户容易丢失物品的区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采用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构建一种针对丢失物品寻找的系统。该系统由物联网传感器接口、客户端子系统和云中心子系统构成,方便用户快速找回丢失的物品。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应用物联网技术的丢失物品寻找系统,包括依附于物品上的nfc标签和蓝牙发送装置、客户端子系统和云中心子系统,其中,客户端子系统运行于移动终端上;云中心子系统运行于云服务器上,客户端子系统可以与nfc标签和蓝牙发送装置通信,客户端子系统还包括用户信息模块、位置服务模块、互动沟通模块和数据分析和传输模块。

进一步,上述客户端子系统与nfc标签和蓝牙发送装置通信是通过nfc读写功能模块和蓝牙读写模块,可以读写用户标识信息。

上述用户标识信息可以采用加密算法进行加密。

进一步,上述用户信息模块可以建立用户与物品之间的映射关系。

进一步,上述位置服务模块可以记录丢失物品的位置,并提供导航功能。

进一步,上述互动沟通模块可以建立失主与拾主之间的互动渠道。

作为优选,上述互动包括电话、短信、在线聊天。

聊天方式可以发送文字、图片、地理位置。

进一步,上述数据分析和传输模块可以提供逻辑分析和网络功能。

进一步,上述服务器端子系统包括数据存储模块和热点区域挖掘模块(12),该模块挖掘丢失物品的热点区域,并提供给客户端子系统。

本发明所提出的系统具有以下优点:

(1)实用性,系统化地解决了生活中困扰人们的丢失物品的难题;

(2)成本低,系统使用低成本的nfc标签和蓝牙发送装置,借助智能手机和云中心,降低了系统的使用成本;

(3)安全性,通过加密算法保护用户隐私,数据存储在云中心确保数据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原理图。

附图标记说明:1-nfc标签;2-蓝牙发送装置;3-nfc读写;4-蓝牙读写;5-用户信息;6-位置服务;7-互动沟通;8-数据分析和传输;9-用户数据存储;10-物品数据存储;11-互动数据存储;12-热点区域挖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描述。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应用物联网技术的丢失物品寻找系统,可以支持不同的物联网网络协议以适配多种传感器。本发明中,物品丢失寻找的场景分为两类,分别为主动寻找和被动寻找。主动寻找的情况下,拾主将捡到的物品主动上传到云中心或者联系失主;被动寻找的情况下,客户端子系统自动感应丢失的物品并且上传到云中心。针对以上两种场景,分别使用了nfc标签和蓝牙接收装置两类传感器。nfc标签可以贴附于卡片等物品上,方便拾主扫描获取失主的联系信息;蓝牙接收装置可以置于钥匙等物品上,适用于被动寻找的场景。一种应用物联网技术的丢失物品寻找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智能终端系统以提升用户使用系统的便捷性。智能终端支持nfc读写、蓝牙读写、gps定位和网络连接等组件。借助以上基本组件,客户端子系统具有读写nfc标签和蓝牙的功能,数据读写经过加密处理,并且可以共享当前地理位置。同时,提供失主与拾主之间互动的界面,包括短信、电话和网络聊天。所涉及的功能可以实现为智能手机终端子系统。

本发明通过云中心提供安全可靠的数据存储和分析服务。用户数据、物品数据等通过无线网络传输保存在云中心。数据中心运行流式数据聚类算法,实时处理丢失物品地点、类型等数据,将计算结果返回客户端子系统,并通过用户界面显示。

为便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实施本发明,下面提供几个实施例:

实施例1

本实施例关于一种使用物联网技术的物品寻找系统的部署。如图1所示,首先,传感装置派发。为用户提供带有二维码标记的nfc标签(1)或蓝牙发送装置(2);其次,用户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并根据自己个人唯一通信信息,比如电话号码,通过用户信息模块(5)进行系统注册,数据通过云中心的用户数据存储模块(9)保存;最后,客户端子系统与远程云中心进行通信。远程云中心子系统通过热点区域挖掘模块(12)实时分析用户上传的地理位置、物品等数据,并将结果提供给客户端子系统,展示给关联用户。

实施例2

本实施例针对拾主。主动场景下,拾主捡到丢失物品后,打开智能终端上的客户端,根据界面提醒,通过nfc读写模块(3)读取nfc标签中的用户数据。客户端提醒成功读取,并通过互动沟通模块(7)提示用户选择与失主的联系方式,主要包括短信、电话、网络聊天。其中,短信和电话与智能手机对应功能类似。网络聊天通过数据分析和传输模块(8)发起与失主之间的网络连接。如果网络连接成功建立,拾主与失主之间可以通过用户界面输入文字、声音等进行互动。并且,通过位置服务模块(6),拾主可以共享其当前的地理位置,并发送给失主。失主收到地理位置之后,通过导航服务,可以到达拾主的位置。互动数据通过云中心的互动数据存储模块(11)保存。如果拾主联系失主失败,则将物品信息上传至云中心,通过物品数据存储(10)保存,供失主在方便的时候进行查找和联系。被动场景下,拾主经过附有蓝牙发送装置的丢失物品附近,其智能终端上后台运行的子系统与蓝牙发送装置建立连接,并通过蓝牙读写模块(4)读取用户的信息,结合位置服务模块(6)提供的地理位置信息,通过数据分析和传输模块将以上数据上传至云中心保存。随后,通过失主客户端的界面提示其有未处理事项,拾主选择沟通互动方式与失主联系。

实施例3

本实施例针对失主。失主在丢失物品之后,如果拾主发起短信或者电话互动,则可以快速拿回丢失物品。如果失主发起网络聊天连接,则接收连接,之后可以通过智能终端上的客户端与拾主进行互动沟通。如果拾主尚未发起互动请求,则登陆智能终端在丢失物品列表中进行检索和查找,并且,客户端提供与拾主进行互动沟通的界面,互动类型包括电话、短信和网络聊天。

上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限制,凡是根据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