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方法、装置和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7326057发布日期:2019-04-05 21:48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通信方法、装置和系统与流程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通信方法、装置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无线网络提供的服务日益增强,承载的业务日益增多,因此无线通信技术不断演进,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业务需求。例如,单个小区或网络设备的带宽资源和覆盖范围有限,可以集中多个小区或网络设备的无线资源来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目前,这种集中资源的技术例如包括载波聚合(carrieraggregation,ca)、双连接(dualconnectivity,dc)等。

ca技术把多个连续或不连续的载波聚合使用,多个载波主要在媒体接入控制(mediaaccesscontrol,mac)层进行聚合,对mac层调度过程中的时延和同步要求较高。dc技术可以在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packetdataconvergenceprotocol,pdcp)实现信息的拆分(split)和合并,对mac层调度过程中的时延和同步要求降低,相对于ca技术,提供了网络设备间非理想传输条件下的性能解决方案。

在dc技术中,终端和网络之间的信息流可以通过多个网络设备进行传输,当这些网络设备采用不同的频谱资源时,可能会产生干扰,从而影响通信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通信方法、装置和系统,以期在共同为终端提供服务的网络设备采用不同的频谱资源时,减少干扰,提高通信质量。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通信方法,用于网络侧,该网络侧包括共同为终端提供服务的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该方法包括:第一网络设备获取第一模式的信息和第二模式的信息,生成包括第一模式的信息和第二模式的信息的配置信息,并将该配置信息发送给终端;其中,第一模式的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模式,第二模式的信息用于指示第二模式,第一模式用于第一频谱资源和第二频谱资源在时域上错开用于终端和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上行传输以及终端和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上行传输,第二模式用于终端和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上行传输以及终端和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上行传输共享第一频谱资源或第二频谱资源。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包括:终端从网络侧接收配置信息,并根据配置信息进行上行传输,该配置信息同以上第一方面的描述。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用于执行以上第一方面各个步骤的单元或手段(means)。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用于执行以上第二方面各个步骤的单元或手段(means)。

第五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元件和存储元件,其中存储元件用于存储程序。当该装置用于终端时,处理元件用于调用程序执行第一方面提供的方法。当该装置用于网络设备时,处理元件用于调用程序执行第二方面提供的方法。

第六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用于执行以上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方法的至少一个处理元件(或芯片)。

第七方面,提供一种程序,该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以上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方法。

第八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第七方面的程序。

以上各个方面通过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的设置,可以减少网络设备之间使用不同频谱资源时的干扰;同时,终端可以获知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的信息,进而预先适配不同的频谱资源,降低上行传输的时延,提高通信效率。

在一种实现中,第一网络设备确定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第一网络设备从自身获取第一模式的信息和第二模式的信息;在另一种实现中,第二网络设备确定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第一网络设备从第二网络设备获取第一模式的信息和第二模式的信息;在另一种实现中,第一网络设备确定第一模式,第二网络设备确定第二模式,第一网络设备从自身获取第一模式的信息,从第二网络设备获取第二模式的信息;在又一种实现中,第一网络设备确定第二模式,第二网络设备确定第一模式,第一网络设备从自身获取第二模式的信息,从第二网络设备获取第一模式的信息。

在一种实现中,第一模式包括至少一种资源模式,用于指示至少一种第一频谱资源和/或第二频谱资源的资源使用位置;第二模式包括至少一种资源模式,用于指示至少一种共享频谱资源的资源使用位置,该共享频谱资源为终端和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上行传输以及终端和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上行传输共享的第一频谱资源或第二频谱资源。

可选的,第一模式的资源模式所指示的资源使用位置为时域位置;第二模式的资源模式所指示的资源使用位置为时域位置,频域位置,或者时频位置。

可选的,第一模式的信息还用于指示第一模式的一种资源模式,第二模式的信息还用于指示第二模式的一种资源模式。

可选的,第一模式的信息包括用于指示第一模式的部分和用于指示第一模式的资源模式的部分,其中用于指示第一模式的部分例如为第一模式的标识或索引,用于指示第一模式的资源模式的部分例如为该资源模式的配置索引或配置编号。第二模式的信息包括用于指示第二模式的部分和用于指示第二模式的资源模式的部分,其中用于指示第二模式的部分例如为第二模式的标识或索引,用于指示第二模式的资源模式的部分例如为该资源模式的配置索引或配置编号。

在一种实现中,终端向网络侧发送测量信息,该测量信息包括终端对第一网络设备和/或第二网络设备下的小区的测量结果。该测量信息可以上报给第一网络设备,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测量信息选择第一模式或者第二模式作为目标模式。或者,该测量信息可以上报给第二网络设备,由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给第一网络设备,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测量信息选择第一模式或者第二模式作为目标模式。或者,该测量信息可以上报给第二网络设备,第二网络设备根据测量信息选择第一模式或者第二模式作为目标模式。或者,该测量信息可以上报给第一网络设备,由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给第二网络设备,第二网络设备根据测量信息选择第一模式或者第二模式作为目标模式。

可见,生成配置信息的网络设备和确定目标模式的网络设备可以是同一个网络设备,也可以是不同的网络设备。

可选的,确定目标模式的网络设备可以将目标模式的指示信息发送给终端,终端接收该目标模式的指示信息,可以获知网络侧确定的目标模式,从而预先适配该目标模式对频谱资源的使用,降低上行传输的时延,提高通信效率。确定目标模式的网络设备可以直接将目标模式的指示信息发送给终端,也可以通过另一个网络设备发送给终端。例如第一网络设备确定目标模式,并将目标模式的指示信息直接或通过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给终端。其中,目标模式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目标模式。

可选的,确定目标模式的网络设备可以将目标模式的指示信息发送给另一网络设备,使得另一网络设备只预留目标模式的资源,减少资源浪费。例如,第一网络设备确定目标模式,并将目标模式的指示信息发送给第二网络设备。其中,目标模式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目标模式。

在一种实现中,第一网络设备可以将它对第二模式的支持能力发送给第二网络设备,第二网络设备也可以将它对第二模式的支持能力发送给第一网络设备。该第二模式的支持能力即为上行共享能力,即第一网络设备可以将上行共享能力发送给第二网络设备,第二网络设备也可以将上行共享能力发送给第一网络设备。如此,第一网络设备可以在第一网络设备和/或第二网络设备支持上行共享能力的时候,执行两种模式的配置,以节省操作流程。

在一种实现中,终端可以将它对第二模式的支持能力发送给网络侧,该第二模式的支持能力即为上行共享能力,即终端可以将上行共享能力发送给网络侧,如此,网络侧可以在终端支持上行共享能力的时候,执行两种模式的配置,以节省操作流程。

在一种实现中,网络侧可以更换目标模式,此时,网络侧向终端发送更换指示,该更换指示用于指示终端更换目标模式,终端接收该更换指示,根据该更换指示更换目标模式。该更换指示可以由第一网络设备发送,也可以由第二网络设备发送。即生成配置信息的网络设备和发送更换指示的网络设备可以是同一个网络设备,也可以是不同的网络设备。

在一种实现中,网络侧可以修改目标模式的资源模式,此时,网络侧向终端发送修改指示,该修改指示用于指示终端修改目标模式的资源模式,终端接收该修改指示,根据该修改指示修改目标模式的资源模式。该修改指示可以由第一网络设备发送,也可以由第二网络设备发送。即生成配置信息的网络设备和发送修改指示的网络设备可以是同一个网络设备,也可以是不同的网络设备。

在一种实现中,第一网络设备为主节点,第二网络设备为辅节点。在另一种实现中,第一网络设备为辅节点,第二网络设备为主节点。

以上各个方面通过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的设置,可以减少网络设备之间使用不同频谱资源时的干扰;同时,终端可以获知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的信息,进而预先适配不同的频谱资源,降低上行传输的时延,提高通信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连接(dc)的场景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lte-nr双连接场景下上行调度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一种lte和nr是共存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信方法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部分用语进行说明,以便于理解。

1)、终端,又称之为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ue)、移动台(mobilestation,ms)、或移动终端(mobileterminal,mt)等,是一种向用户提供语音/数据连通性的设备,例如,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车载设备等。目前,一些终端的举例为:手机(mobilephone)、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移动互联网设备(mobileinternetdevice,mid)、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vr)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reality,ar)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手术(remotemedicalsurgery)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home)中的无线终端等。

2)、网络设备是为终端提供无线服务的设备,例如无线接入网(radioaccessnetwork,ran)节点。ran节点是网络中将终端接入到无线网络的节点。目前,一些ran节点的举例为:gnb、传输接收点(transmissionreceptionpoint,trp)、演进型节点b(evolvednodeb,enb)、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networkcontroller,rnc)、节点b(nodeb,nb)、基站控制器(basestationcontroller,bsc)、基站收发台(basetransceiverstation,bts)、家庭基站(例如,homeevolvednodeb,或homenodeb,hnb)、基带单元(basebandunit,bbu),或wifi接入点(accesspoint,ap)等。另外,在一种网络结构中,ran包括集中单元(centralizedunit,cu)节点或分布单元(distributedunit,du)节点,在这种结构中,ran侧的功能划分在cu和du中实现,且多个du由一个cu集中控制,此时,ran节点可以为cu节点/du节点。cu和du的功能可以根据无线网络的协议层划分,例如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packetdataconvergenceprotocol,pdcp)层的功能设置在cu,pdcp以下的协议层,例如无线链路控制(radiolinkcontrol,rlc)和媒体接入控制(mediaaccesscontrol,mac)等的功能设置在du。这种协议层的划分仅仅是一种举例,还可以在其它协议层划分,例如在rlc层划分,将rlc层及以上协议层的功能设置在cu,rlc层以下协议层的功能设置在du;或者,在某个协议层中划分,例如将rlc层的部分功能和rlc层以上的协议层的功能设置在cu,将rlc层的剩余功能和rlc层以下的协议层的功能设置在du。此外,也可以按其它方式划分,例如按时延划分,将需要满足时延要求的功能设置在du,低于该时延要求的功能设置在cu。

3)、“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其它量词与之类似。“/”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

请参考图1,其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连接(dc)的场景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网络设备110和网络设备120共同为终端130提供服务,其中网络设备110为主节点(masternode,mn),网络设备120为辅节点(secondarynode,sn)。主节点110与核心网(corenetwork,cn)140之间具有控制面连接和用户面连接,辅节点120与核心网140之间可以具有用户面连接,也可以不具有用户面连接,其中用s1-u代表用户面连接,用s1-c代表控制面连接。在辅节点120与核心网140之间不具有用户面连接时,终端130的数据可以由主节点110在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dataconvergenceprotocol,pdcp)层分流给辅节点120。其中,主节点和辅节点又被称之为主基站和辅基站。

双连接可以在同频段网络设备之间实现,也可以在不同频段网络设备之间实现。即,主节点和辅节点可以工作在相同的频段,也可以工作在不同的频段。其中,频段是频谱资源,可以用该频谱资源范围内的一个频点表示(例如3.5ghz频段),且该频谱资源可以包括连续的频谱资源,或者可以包括不连续的频谱资源。例如,频段可以包括上行频段和下行频段,且上行频段和下行频段可以是不连续的两段频谱资源。针对特定的上行频段组合,例如1.8ghz频段和3.5ghz频段,当终端同时在两个频段上进行上行传输时,会产生严重的交调(inter-modulation)信号对下行接收造成干扰,这种现象称为交调产物(inter-modulationproduct)或者称为交调干扰(inter-modulationdegradation,imd)。此时,可以采用时分的方式将终端在主节点的上行频段和辅节点的上行频段上的传输错开。

另外,双连接可以在同制式(intra-radioaccesstechnology,intra-rat)网络设备之间实现,也可以在异制式(inter-rat)网络设备之间实现。例如,可以在lte(又称为4g)和新无线(newradio,nr)(又称为5g)联合组网的场景下实现双连接,称为lte-nr双连接,从而终端可以同时从lte和nr空口获得无线资源进行数据传输,获得传输速率的增益。

以lte-nr双连接为例,假设主节点工作在lte制式下,且工作频段为1.8ghz频段,辅节点工作在nr制式下,且工作频段为3.5ghz频段。也可以反过来,主节点工作在nr制式下,且工作频段为3.5ghz频段,辅节点工作在lte制式下,且工作频段为1.8ghz频段。当终端同时向主节点和辅节点发送上行信息时,会产生交调产物,该交调产物落入lte的下行频段时,将对lte网络中终端的下行接收造成干扰,可能会导致终端无法正确接收下行信息,从而影响通信质量。

为此,主节点和辅节点不同时对终端进行上行调度,使得终端不会同时在1.8ghz的lte上行频段和3.5ghz的nr上行频段发送信息。即网络侧对终端的上行传输的调度是错开的,该错开可以是时分复用(timedivisionmultiplexing,tdm)方式的错开。请参考图2,其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lte-nr双连接场景下上行调度的示意图。主节点(例如,工作在lte制式下)对终端的上行调度和辅节点(例如,工作在nr制式下)对终端的上行调度在时域上是错开的。如图2所示,辅节点对终端的上行传输调度在t0-t1、t2-t3时段;主节点对终端的上行传输调度在t1-t2、t3-t4时段。一种简单的实现方式是主节点和辅节点都对终端进行半静态调度,即t0-t1、t2-t3时段相同,设为周期t1;t1-t2、t3-t4时段相同,设为周期t2。辅节点以t1为周期半静态对终端的上行传输进行调度;主节点以t2为周期半静态对终端的上行传输进行调度,其中t1和t2在时域上不重叠,即错开。

将以上传输模式称为第一模式(pattern)。第一模式是第一频谱资源(或第一频段)和第二频谱资源(或第二频段)在时域上错开使用的模式,即错开用于终端和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上行传输以及终端和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上行传输。或者说,在第一模式下,终端在第一频谱资源(或第一频段)和第二频谱资源(或第二频段)的上行传输在时域上是错开的。或者说,在第一模式下,网络设备在第一频谱资源(或第一频段)和第二频谱资源(或第二频段)上对终端上行传输的调度在时域上是错开的。其中,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共同为终端提供服务。第一频谱资源和第二频谱资源可以为同一网络制式下的频段,例如,为lte或nr制式下的不同频段;或者可以为不同网络制式下的频段,例如lte和nr制式下的不同频段。

此外,lte工作在3ghz以下的频段,为了引入更多的频谱资源,nr引入了高于3ghz的频谱资源。当nr工作3ghz以上的频段时,nr的上行覆盖会较弱,为了增强终端在nr网络设备下的上行覆盖。提出了一种lte与nr共存的方法,将低频的lte上行频谱资源共享给nr使用,此时终端可以通过lte频谱资源发送nr的上行信息给nr网络设备。

请参考图3,其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lte和nr是共存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假设主节点和辅节点中的一个节点为工作在nr制式下的网络设备,例如为nr网络中的gnb,另一个节点为工作lte制式下的网络设备,例如为lte网络中的enb。其中,enb工作在lte频谱资源上,下行频段为f1,上行频段为f2;gnb工作在nr频谱资源上,下行频段为f3,上行频段为f4。此时lte网络和nr网络都可以是tdd系统,允许f1=f2,f3=f4。对于gnb的小区内的终端,中心区域的终端可以仍然使用nr频谱资源f4向gnb发送nr的上行信息;小区边缘的终端则可以用lte频谱资源f2向gnb发送nr的上行信息,这是因为频谱资源f4频率较高,衰减比较严重,小区边缘的终端采用nr频谱资源f4进行上行传输,可能导致上行信息传输质量下降,甚至无法到达gnb。

此时,在lte频谱资源f2上,lte和nr是共存的,或者说,lte的频谱资源f2是lte系统和nr系统共享的。在这种情况下,lte网络设备和nr网络设备共同使用该频谱资源f2,可能会在相同的时刻使用相同的频率资源,从而对对方的传输产生干扰。因此,可以在两个网络设备之间协商好使用频谱资源f2的模式,这个模式可以是时分的,例如tdm;也可以是频分的,例如频分复用(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xing,fdm)。

将以上传输模式称为第二模式(pattern)。第二模式是频谱资源由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共享的模式,该共享为频谱资源的共享,即第一网络设备和终端之间的上行传输以及第二网络设备和终端之间的上行传输共享该频谱资源。即,第二模式可以是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错开使用共享的频谱资源与终端进行上行通信的模式。或者说,在第二模式下,终端错开使用共享的频谱资源与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进行上行传输。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可以为不同制式的网络设备,此时,第二模式可以理解为第一网络制式和第二网络制式共享频谱资源的模式,该频谱资源是上行频谱资源。例如,lte上行和nr上行共享lte频谱资源。

可见,在dc场景下,当主节点和辅节点支持频谱资源共享时,通过设置两种传输模式,即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来减少网络设备之间使用不同频谱资源时的干扰。且网络侧将这两种传输模式的信息通知给终端,使得终端可以获知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的信息,进而预先适配不同的频谱资源,降低上行传输的时延,提高通信效率。进一步,网络侧的主节点和辅节点之间可以传输这两种传输模式的信息,从而使得主节点或辅节点在对终端进行调度时,可以基于这两种传输模式为终端配置资源,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降低资源使用冲突引起的干扰。

下面结合附图进行描述。

请参考图4,其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示意图。该通信方法可以用于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共同为终端提供服务的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第一网络设备可以为主节点,第二网络设备可以为辅节点;当然也可以反过来,第一网络设备为辅节点,第二网络设备为主节点。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410: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之间传输第一模式的信息/第二模式的信息。其中,第一模式的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模式,第二模式的信息用于指示第二模式,第一模式用于第一频谱资源和第二频谱资源在时域上错开用于终端和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上行传输以及终端和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上行传输,第二模式用于终端和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上行传输以及终端和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上行传输共享第一频谱资源或第二频谱资源。

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可以都由一个网络设备确定,例如都由主节点确定并将第一模式的信息和第二模式的信息发送给辅节点,或者都由辅节点确定并将第一模式的信息和第二模式的信息发送给主节点。或者,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由不同的网络设备确定,例如第一模式由主节点确定并将第一模式的信息发送给辅节点,第二模式由辅节点确定并将第二模式的信息发送给主节点;或者反过来,第一模式由辅节点确定并将第一模式的信息发送给主节点,第二模式由主节点确定并将第二模式的信息发送给辅节点。

可见,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之间传输第一模式的信息/第二模式的信息包括:第一网络设备将第一模式的信息和第二模式的信息发送给第二网络设备;或者,第二网络设备将第一模式的信息和第二模式的信息发送给第一网络设备;或者,第一网络设备将第一模式的信息发送给第二网络设备,第二网络设备将第二模式的信息发送给第一网络设备;或者,第一网络设备将第二模式的信息发送给第二网络设备,第二网络设备将第一模式的信息发送给第一网络设备。此时,第一网络设备和/或第二网络设备获取了第一模式的信息和第二模式的信息,进而可以执行以下操作:

s420:生成配置信息,该配置信息包括第一模式的信息和第二模式的信息;

s430:将配置信息发送给终端。

其中,辅节点可以通过主节点将配置信息发送给终端,也可以直接将配置信息发送给终端。例如,假设第二网络设备为辅节点,则第二网络设备将配置信息发送给第一网络设备,第一网络设备将该配置信息封装在第一网络设备生成的配置信息中发送给终端。

终端接收配置信息之后,可以根据该配置信息传输上行信息,即执行以下步骤s440。

s440:根据配置信息进行上行传输。即,向网络侧发送上行信息,该上行信息可以发送给第一网络设备,也可以发送给第二网络设备。

该上行信息可以包括上行数据和/或上行信令,本申请对其内容不做限制。

终端在接收到该配置信息之后,可以根据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的信息确定自己可能会在哪些频谱资源上被网络侧调度,如此,终端可以提前处理,将基带资源适配到相应的频谱资源,从而降低上行传输的时延,提高通信效率。终端可以根据历史资源调度情况,预估出当前采用的传输模式为第一模式或第二模式,从而根据预估的传输模式进行预处理。或者,终端可以对两种传输模式都做预处理,将基带资源适配两种模式的频谱资源。此外,网络侧可以选择出目标模式通知终端,终端根据目标模式进行预处理,将基带资源适配目标模式的频谱资源,如此,可以降低终端的处理复杂度,进一步降低时延。

处于lte-nr双连接的终端会同时与主节点和辅节点进行数据传输,终端在向nr网络设备发送上行数据时,可能通过lte频谱资源,也可能通过nr频谱资源。但终端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向lte网络设备发送上行信息,什么时候会向nr网络设备发送上行信息,只能同时监听lte网络设备和nr网络设备的调度信息。收到调度信息之后,终端才能在相应的时频资源上向lte网络设备或nr网络设备发送上行信息。可见,现有技术中,终端并不知道网络侧何时在哪些资源上进行调度,因此需要一直监听主节点和辅节点的调度信息,功耗较大。而采用以上方案之后,终端可以了解两种传输模式的频谱资源的使用情况,进而进行针对性的监听,降低功耗。

网络侧还会向终端发送调度信息,该调度信息用于指示用于上行传输的时频资源。该调度信息可以由第一网络设备发送,也可以由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终端根据配置信息进行上行传输包括:终端根据第一模式/第二模式的信息进行预处理以基于调度信息进行上行传输。例如终端获知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后,根据历史调度情况或网络侧的通知,确定第一模式(或第二模式)为当前模式,则利用当前模式进行预处理以基于调度信息进行上行传输。

第一模式可以称为dc模式或tdm模式等,第二模式可以称为共享模式或共存模式等。这些模式名称只是示例性的,并不进行任何限定,也可以使用其他名称。

以lte-nr联合组网为例,第一模式可以为lte频谱资源和nr频谱资源在时域上错开使用的模式;第二模式可以为lte上行和nr上行共享lte频谱资源的模式。此时,主节点和辅节点之间传输两种传输模式:一种传输模式是lte频谱资源和nr频谱资源在时域上错开使用的模式;另一种是lte上行和nr上行共享lte频谱资源的模式。

对于第一模式,可以配置至少一种资源模式,每种资源模式用于指示一种第一频谱资源/第二频谱资源的资源使用位置;该资源使用位置可以为时域位置。对于第二模式,可以配置至少一种资源模式,每种资源模式用于指示一种共享频谱资源的资源使用位置,该共享频谱资源为以上终端和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上行传输以及终端和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上行传输共享的第一频谱资源或第二频谱资源;该资源使用位置可以为时域位置,频域位置,或者时频位置。

以lte-nr联合组网为例,第一模式的资源模式可以用于指示第一模式下nr频谱资源的上行时域位置,即上行可用时刻(timing);也就是说,第一模式的资源模式可以用于指示在nr网络设备和终端之间使用nr频谱资源进行通信时,终端可以进行上行传输的时域位置或时刻。该时域位置例如可以以帧、子帧(subframe)、时隙(slot)、或符号(symbol)等形式来体现。对于不同numerology(又称为空口资源配置),该帧、子帧(subframe)、时隙(slot)、或符号(symbol)等的时域大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其中不同numerology是指空口参数具有多种配置,该空口参数例如包括以下参数:资源单元(resourceelement,re)的频域长度,即子载波间隔;re的时域长度,即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xing,ofdm)符号的时间长度;调度时间单元内的时间资源单元的个数;或ofdm符号的循环前缀(cyclicprefix,cp)类型等。

以上仅为举例,可选的,第一模式的资源模式可以用于指示第一模式下lte频谱资源的上行时域位置,即上行可用时刻(timing);也就是说,第一模式的资源模式可以用于指示在lte网络设备和终端之间使用lte频谱资源进行通信时,终端可以进行上行传输的时域位置或时刻。那么在该时域位置之外的时域位置,可以用于nr网络设备和终端之间使用nr频谱资源进行通信。或者,第一模式的资源模式可以用于指示第一模式下lte频谱资源的上行时域位置和nr频谱资源的上行时域位置。

同样以lte-nr联合组网为例,第二模式的资源模式可以用于指示第二模式下nr网络设备和终端之间使用lte频谱资源进行上行传输的资源位置。该资源位置例如为时域位置,可以以帧、子帧(subframe)、时隙(slot)、或符号(symbol)等形式来体现。或者该资源位置可以为频域位置,可以以频点、带宽等形式来体现。或者该资源位置可以为时频位置,可以以物理资源块(physicalresourceblock,prb)、prb对或资源块组(resourceblockgroup,rbg)的形式来体现。

可选的,对于两种传输模式的资源模式可以预先设计好,在后续根据需求选择一种资源模式进行通信。该需求可以是业务类型对第一频谱资源的需求/第二频谱资源的需求。例如,对于第一模式,可以预先设计好至少一种资源模式,第一网络设备(或第二网络设备)可以配置第一模式采用其中一种资源模式,并将指示该资源模式的第一模式的信息发送给第二网络设备(或第一网络设备)。对于第二模式,可以预先设计好至少一种资源模式,第一网络设备(或第二网络设备)可以配置第二模式采用其中一种资源模式,并将指示该资源模式的第二模式的信息发送给第二网络设备(或第一网络设备)。

或者,对于两种传输模式的资源模式可以由第一网络设备/第二网络设备根据需求进行配置。该需求可以是业务类型对第一频谱资源的需求/第二频谱资源的需求。例如,对于第一模式,第一网络设备(或第二网络设备)可以配置第一模式采用的资源模式,并将指示该资源模式的第一模式的信息发送给第二网络设备(或第一网络设备)。对于第二模式,第一网络设备(或第二网络设备)可以配置第二模式采用的资源模式,并将指示该资源模式的第二模式的信息发送给第二网络设备(或第一网络设备)。

第一模式的信息可以用于指示第一模式的一种资源模式;第二模式的信息可以用于指示第二模式的一种资源模式。对于每种传输模式可以有对应的索引(index)或标识(id)来指示该传输模式,例如第一模式的索引为“0”;第二模式的索引为“1”。对于第一模式或第二模式的资源模式,可以有对应的配置信息来指示该资源模式。例如预先配置第一模式的m种资源模式,第二模式的n中资源模式,其中m和n为正整数。每种资源模式有对应的编号或索引,例如0~m-1或者1~m,0~n-1或者1~n。第一网络设备(或第二网络设备)配置第一模式的资源模式为编号“x”对应的资源模式,并将编号“x”发送给第二网络设备(或第一网络设备),其中x∈【0,m-1】或【1,m】。且第一网络设备(或第二网络设备)配置第二模式的资源模式为编号“y”对应的资源模式,并将编号“y”发送给第二网络设备(或第一网络设备),其中y∈【0,n-1】或【1,n】。

以第一网络设备配置两种传输模式,且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两种传输模式的信息为例,此时该传输模式的信息的形式例如可以为:

patternlist

patternid/index【0,1】

patternconfiguration【x,y】

或者,将第一模式称为dc模式(dcpattern),第二模式称为共享模式(sharingpattern),该传输模式的信息的形式例如可以为:

可见,第一模式的信息可以包括用于指示第一模式的部分,还可以包括用于指示第一模式的资源模式的部分;第二模式的信息可以包括用于指示第二模式的部分,还可以包括用于指示第二模式的资源模式的部分。以上信元的形式仅为示例性参考,并非用于限制本申请。

可选的,网络侧可以配置终端对第一网络设备/第二网络设备的小区进行测量。终端基于网络侧的配置进行测量并上报测量结果。该测量结果例如可以包括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signalreceivedpower,rsrp)或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eferencesignalreceivedquality,rsrq)等。网络侧可以基于测量结果选择第一模式或第二模式作为目标模式。该测量结果可以包括第一网络设备下的小区的测量结果/第二网络设备下的小区的测量结果。当第一网络设备是主节点时,终端可以将测量结果上报给第一网络设备,第一网络设备可以将全部或部分测量结果发送给第二网络设备,以便第二网络设备确定目标模式,或者可以由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测量结果确定目标模式。当第二网络设备是主节点时,终端可以将测量结果上报给第二网络设备,第二网络设备将全部或部分测量结果发送给第一网络设备,以便第一网络设备确定目标模式,或者可以由第二网络设备根据测量结果确定目标模式。可见,生成配置信息的网络设备和确定目标模式的网络设备可以是同一个网络设备,也可以是不同的网络设备。

进一步的,确定目标模式的网络设备可以将目标模式的指示信息发送给终端,终端接收该目标模式的指示信息,可以获知网络侧确定的目标模式,从而预先适配该目标模式对频谱资源的使用,降低上行传输的时延,提高通信效率。确定目标模式的网络设备可以直接将目标模式的指示信息发送给终端,也可以通过另一个网络设备发送给终端。例如第一网络设备确定目标模式,并将目标模式的指示信息直接或通过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给终端。其中,目标模式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目标模式。

可选的,以上配置信息和该目标模式的指示信息可以携带在同一消息中,例如,无线资源控制(radioresourcecontrol,rrc)消息中。即由同一消息向终端配置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并在同一消息中指示激活哪种模式。

网络侧也可以不向终端发送目标模式的指示信息,而是默认激活其中一种模式,例如默认激活第一模式或者第二模式。

可选的,以上配置信息和该目标模式的指示信息在不同消息中发送给终端,例如以上配置信息携带在rrc消息中,目标模式的指示信息携带在媒体接入控制(mediaaccesscontrol,mac)层消息中,例如mac控制元素(mediaaccesscontrolcontrolelement,macce)。即,网络侧通过高层向终端配置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通过mac层向终端指示激活哪种模式。相比于rrc配置,通过mac层消息指示目标模式能够更快速的实现上行频谱资源转换,而后终端根据基于网络侧的调度在具体的时频资源上发送上行信息。且发送配置信息和激活指示信息的网络设备可以是同一网络设备,也可以是不同的网络设备。

可选的,确定目标模式的网络设备可以将目标模式的指示信息发送给另一网络设备,使得另一网络设备只预留目标模式的资源,减少资源浪费。例如,第一网络设备确定目标模式,并将目标模式的指示信息发送给第二网络设备。其中,目标模式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目标模式。

主节点可以在辅节点添加过程中,将该测量信息发送给辅节点,以节省消息的数量。

此外,主节点确定第一模式的信息/第二模式的信息时,可以在辅节点添加过程或者主节点和辅节点之间的接口建立过程中将第一模式的信息/第二模式的信息发送给辅节点。辅节点确定第一模式的信息/第二模式的信息时,可以在辅节点添加过程或者主节点和辅节点之间的接口建立过程中将第一模式的信息/第二模式的信息发送给主节点。

在另一种实现中,网络侧可以直接配置终端使用的目标模式,以便终端根据目标模式进行上行传输。此时,网络侧的第一网络设备或第二网络设备生成配置信息,该配置信息包括目标模式的信息,该目标模式的信息用于指示该目标模式的资源模式。而后网络侧向终端发送上行调度信息,该上行调度信息用于指示上行传输的时频资源。终端接收该配置信息,根据目标模式的信息确定目标模式以进行预处理,进而使用上行调度信息指示的时频资源进行上行传输。

在又一种实现中,网络侧的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之间可以不传输第一模式/第二模式的信息,而是分别将自己确定的第一模式的信息/第二模式的信息发送给终端。如此终端可以根据第一模式的信息和第二模式的信息进行预处理,以在后续接收到上行调度信息时,进行上行传输。

以上配置信息中的信元可以位于同一个消息中,也可以位于不同的消息中,本申请不做限制。

可选的,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之间还可以传输能力信息,该能力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网络设备/第二网络设备对第二模式的支持能力,即是否支持第二模式。该第二模式的支持能力又可以称为上行共享能力。例如,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能力信息,该第一能力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网络设备对第二模式的支持能力。再如,第二网络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二能力信息,该第二能力信息用于指示第二网络设备对第二模式的支持能力。再者,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可以将各自的能力信息进行交互,即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能力信息,第二网络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能力信息。

如此,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可以知晓对方对第二模式的支持能力,在任一方不支持第二模式时,可以不进行后续的两种传输模式的交互,以节省操作流程。当然,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可以默认都支持第二模式,并进行以上实施例中的操作。

可选的,终端还可以将自己对第二模式的支持能力通知给网络侧,例如终端向主节点发送第三能力信息,该第三能力信息用于指示终端对第二模式的支持能力。该第二模式的支持能力又可以称为上行共享能力。

如此,网络侧在获知终端不支持第二模式时,可以针对该终端不进行后续的两种传输模式的交互,以节省操作流程。当然,网络侧可以默认所有终端支持第二模式,并进行以上实施例中的操作。

可选的,由于终端业务的变化或者位置的移动,网络侧可以更换配置给终端的传输模式,即更换目标模式,以更好的适应终端当前的业务或位置。此时,以上通信方法还可以包括图5所示的步骤。请参考图5,其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示意图,该方法用于更换目标模式,包括如下步骤:

s510:第一网络设备确定更换目标模式。

例如,第一网络设备可以维护更换目标模的策略,例如终端位置变化,从小区边缘移动到小区中心,将目标模式从第二模式更换为第一模式;或者从小区中心移动到小区边缘,将目标模式从第一模式更换为第二模式。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终端上报的测量信息,确定是否更换目标模式。当确定更换目标模式时,执行以下操作:

s520: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修改请求信息,该修改请求信息用于请求修改目标模式。

当第一网络设备为辅节点时,该修改请求信息可以携带在现有的辅节点修改请求消息中。

s530:第二网络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修改确认信息。

第二网络设备接收到该修改请求信息之后,可以获知新的目标模式,并根据新的目标模式预留资源,并向第一网络设备返回修改确认信息。该修改确认信息可以携带在现有的辅节点修改确认消息中。

s540:网络侧向终端发送更换指示,该更换指示用于指示终端更换目标模式。例如原始的传输模式为第一模式,该指示用于指示终端将其更换为第二模式。或者,原始的传输模式为第二模式,该指示用于指示终端将其更换为第一模式。

该更换指示可以由第一网络设备发送,也可以由第二网络设备发送。

可选的,第一网络设备可以通过rrc消息发送该更换指示,也可以通过mac层消息携带该更换指示。该更换指示可以为待激活的模式的指示信息。

以上实施例中,以第一网络设备确定更换目标模式为例进行描述,类似的,也可以由第二网络设备确定更换目标模式。本申请不做限制。此外,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是主节点也可以是辅节点。即可以由主节点确定更换目标模式,也可以由辅节点确定更换目标模式。在由主节点确定更换目标模式时,主节点通知辅节点更换后的模式,并可以有主节点或辅节点通知终端更换后的模式。在由辅节点确定更换目标模式时,辅节点通知主节点更换后的模式,并可以有主节点或辅节点通知终端更换后的模式。

可见,该目标模式的更换可以由主节点触发,也可以由辅节点触发。且该指示信息可以由主节点发送给终端,也可以辅节点(直接或通过主节点)发送给终端。此外,该更换指示可以通过高层消息,例如rrc消息,发送给终端,也可以通过mac层消息,例如macce,发送给终端。

可选的,在第一网络设备(或第二网络设备)在确定第一模式的信息/第二模式之后,还可以修改第一模式/第二模式,主要是指修改第一模式/第二模式的资源模式。并将修改后的第一模式/第二模式的信息发送给第二网络设备(或第一网络设备)。此时,以上通信方法还可以包括图6所示的步骤。请参考图6,其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示意图,该方法用于修改第一模式/第二模式。本实施例以第一网络设备确定第一模式,并确定修改第二模式为例,包括如下步骤:

s610:第一网络设备确定修改第一模式。

这里的修改可以指对资源模式的修改。例如,第一网络设备确定将第一模式的资源模式从一种资源模式调整为另一种资源模式。可以是资源位置的修改,或者可以是对时分的粒度进行修改,例如从子帧级修改为符号级或时隙级。

s620: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修改请求信息,该修改请求信息用于请求修改第一模式。

该修改请求信息可以包括第一模式的信息,用于指示修改后的第一模式的资源模式。

s640:第二网络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修改确认信息。

第二网络设备根据修改请求信息,修改第一模式的配置,即第一模式的资源模式。此外,还可以包括步骤s630:第二网络设备进行决策,确定是否修改目标模式。如果修改目标模式,可以在修改确认信息中携带待激活的目标模式的信息。

s650:网络侧向终端发送修改指示,该修改指示用于指示终端修改第一模式的资源模式。

如果在步骤s630中,第二网络设备确定修改目标模式,则网络侧可以采用以上实施例中的发送目标模式的方法,向终端发送待激活的目标模式。

该修改指示可以由第一网络设备发送,也可以由第二网络设备发送。

可选的,第一网络设备可以通过rrc消息发送该修改指示,也可以通过mac层消息携带该修改指示。该修改指示可以为待修改的模式的信息,在本实施例中为修改后的第一模式的信息。

以上实施例中,以第一网络设备确定修改第一模式为例进行描述,类似的,也可以由第一网络设备确定修改第二模式,或者,第二网络设备确定修改第一模式或第二模式。本申请不做限制。此外,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是主节点也可以是辅节点。

以上是以第一模式的修改为例,如果是确定修改第二模式,则对于第二模式,可以是对资源位置的修改,或者可以是对时分或频分的粒度进行修改。

在以上已经描述,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可以都由一个网络设备确定,或者由不同的网络设备确定。此外,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可以是终端特定的模式,也可以是小区特定的模式。所谓终端特定的模式是指针对每个终端独立配置传输模式;所谓小区特定的模式是指针对每个小区独立配置传输模式,小区内的终端被配置有相同的传输模式。

下面结合附图分别描述不同场景下的通信方法。

请参考图7,其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示意图。该方法中,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都由主节点确定,且以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是终端特定的模式为例进行描述。如图7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701:主节点与辅节点之间建立接口;或者,辅节点与主节点之间建立接口。

该接口可以称为x2接口(或者xn接口),用于网络设备之间传输信息,例如用于主节点和辅节点之间传输信息。该该接口建立过程可以包括:主节点向辅节点发送接口建立请求消息;辅节点接收该接口建立请求后,向主节点发送接口建立响应消息。

可选的,在接口建立过程中,主节点和辅节点之间可以传输能力信息。例如当主节点是lte网络设备,辅节点是nr网络设备时,nr辅节点可以向lte主节点发送能力信息,该能力信息用于指示nr辅节点是否支持第二模式,即是否支持lte频谱资源共享。进一步的,lte主节点也可以向nr辅节点发送能力信息,该能力信息用于指示lte主节点是否支持第二模式,即是否支持nr辅节点上的lte频谱资源共享;当然lte主节点也可以不向nr辅节点发送能力信息,默认在nr辅节点支持第二模式时,lte主节点即支持第二模式。也就是说,nr网络设备支持lte频谱资源共享时,lte网络设备即支持nr网络设备上的lte频谱资源共享。

再如,当辅节点是lte网络设备,主节点是nr网络设备时,nr主节点可以向lte辅节点发送能力信息,该能力信息用于指示nr主节点是否支持第二模式,即是否支持lte频谱资源共享。进一步的,lte辅节点也可以向nr主节点发送能力信息,该能力信息用于指示lte辅节点是否支持第二模式,即是否支持nr主节点上的lte频谱资源共享;当然lte辅节点也可以不向nr主节点发送能力信息,默认在nr主节点支持第二模式时,lte辅节点即支持第二模式。也就是说,nr网络设备支持lte频谱资源共享时,lte网络设备即支持nr网络设备上的lte频谱资源共享。

当主节点和辅节点之间的接口建立完成之后,便可以在主节点和辅节点之间交互信息,例如交互以上第一模式的信息/第二模式的信息。以上能力信息可以在接口建立过程中传输,例如当主节点向辅节点发送能力信息时,该能力信息可以携带在接口建立请求中。当辅节点向主节点发送能力信息时,该能力信息可以携带在接口建立响应中。或者可以在接口建立之后进行传输。

此外,除了在主节点和辅节点之间传输能力信息外,终端也可以将自己对第二模式的支持能力发送给网络侧,例如发送给主节点。此时,以上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s702。

s702:终端向主节点上报能力信息,该能力信息用于指示终端对第二模式的支持能力,即是否支持第二模式。在本实施例中,该能力信息用于指示终端是否支持共享模式,即是否支持频谱资源共享,例如,是否支持在lte频谱资源上发送nr信息。

该步骤s702为可选步骤,可以替换为主节点可以从核心网获取终端的能力信息。

此外,网络侧也可以不获取终端的能力信息,默认终端是支持第二模式。

在本实施例中以及本申请的其它实施例中,无论是终端还是网络设备对第二模式的支持能力都可以称为上行共享能力。

s703:主节点向终端发送测量配置消息,该测量配置消息用于配置终端对网络侧的测量。

s704:终端根据该测量配置消息,执行测量,并获得测量结果上报给主节点。

该测量配置消息可以包括对测量对象的配置,例如配置某个频点的测量,该频点可以对应主节点的小区,也可以对应辅节点的小区。该测量配置消息还可以包括对测量上报的配置,例如上报周期、或上报条件等。测量结果可以包括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signalreceivedpower,rsrp)或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eferencesignalreceivedquality,rsrq)等。关于测量的配置和上报为可以采用现有的测量配置和上报方式,也可以根据技术的演进进行测量配置和上报,在此不做限制。

s705:主节点向辅节点发送添加请求消息,该添加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添加辅节点。

主节点可以在该添加请求消息中将第一模式的信息和第二模式的信息发送给辅节点。关于第一模式的信息和第二模式的信息的描述同以上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模式用于lte频谱资源和nr频谱资源在时域上错开用于终端与lte网络设备和nr网络设备之间的上行传输。第二模式用于nr网络设备和终端之间的上行传输共享lte频谱资源。其中lte网络设备为主节点,nr网络设备为辅节点;或者,lte网络设备为辅节点,nr网络设备为主节点。

第一模式的信息还用于指示第一模式的一种资源模式,第二模式的信息还用于指示第二模式的一种资源模式。第一模式的资源模式和第二模式的资源模式的描述同以上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模式的资源模式用于指示第一模式的场景下,即lte频谱资源和nr频谱资源在时域上错开用于终端与lte网络设备和nr网络设备之间的上行传输的场景下,nr网络设备与终端之间使用nr频谱资源进行通信时,终端可以进行上行传输的时域位置。该时域位置例如可以以帧、子帧(subframe)、时隙(slot)、或符号(symbol)等形式来体现。第二模式的资源模式用于指示第二模式的场景下,即nr网络设备和终端之间的上行传输共享lte频谱资源的场景下,nr网络设备和终端之间使用lte频谱资源进行上行传输的资源位置。该资源位置例如为时域位置,可以以帧、子帧(subframe)、时隙(slot)、或符号(symbol)等形式来体现。或者该资源位置可以为频域位置,可以以频点、带宽等形式来体现。或者该资源位置可以为时频位置,可以以物理资源块(physicalresourceblock,prb)、prb对或资源块组(resourceblockgroup,rbg)的形式来体现。

此外,主节点向辅节点发送的第一模式的信息和第二模式的信息的信元的形式,同以上实施例的描述。例如,包括第一模式的索引,第一模式的资源模式的编号,第二模式的索引,第二模式的资源模式的编号。

可选的,主节点还可以将终端上报的测量结果发送给辅节点,且发送给辅节点的测量结果可以是终端上报的全部或部分测量结果,该部分测量结果例如包括对辅节点下小区的测量结果,例如rsrp、rsrq或者路损信息等。将该发送给辅节点的测量结果称为测量信息,该测量信息可以携带于添加请求消息中,以节省消息数量。当然,也可以独立于添加请求消息发送该测量信息。

s706:辅节点确定目标模式。

辅节点可以基于主节点发送的测量信息选择目标模式。在此之前,辅节点可以基于测量信息确定为终端服务的小区,即服务小区;并根据测量信息确定终端位于该服务小区的中心还是边缘。例如,当测量信息中包括多个小区的测量结果时,选择测量结果中服务质量最好的小区作为服务小区。进而判断终端对该服务小区的测量结果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当满足预设条件时,终端位于服务小区的中心,当不满足预设条件时,终端位于服务小区的边缘。该预设条件例如是rsrp或rsrq门限值,当测量结果中的rsrp或rsrq大于或等于门限值时,该终端位于服务小区的中心;当测量结果中的rsrp或rsrq小于门限值时,终端位于服务小区的边缘。

对于位于小区中心的终端,辅节点可以选择nr频谱资源进行上行传输,对于位于小区边缘的终端,辅节点可以选择lte频谱资源进行上行传输。假设辅节点为nr网络设备,则辅节点基于测量信息为终端配置nr频谱资源进行上行传输或者lte频谱资源进行上行传输。如果选择通过nr频谱资源与终端进行上行通信,则按照第一模式对终端进行上行调度,即为终端分配用于上行传输的资源;如果选择通过lte频谱资源与终端进行上行通信,则按照第二模式对终端进行上行调度,即为终端分配用于上行传输的资源。

辅节点可以将分配给终端的时频资源以及目标模式的信息发送给终端,如此终端可以根据目标模式进行预处理,以在分配的时频资源上进行上行传输。此时,辅节点生成配置信息,该配置信息可以包括目标模式的信息,该目标模式的信息用于指示目标模式的资源模式。终端接收该配置信息,根据目标模式的信息确定目标资源模式,基于目标资源模式进行预处理;并接收网络侧发送的上行调度信息,根据上行调度信息确定用于上行传输的时频资源,并在该时频资源上进行上行传输。

或者,辅节点可以将第一模式的信息、第二模式的信息都发送给终端,并将选择的目标模式的指示信息发送给终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辅节点选择的目标模式,以便终端根据目标模式的信息确定目标模式,该目标模式的信息可以仅用于指示目标模式,而不需要指示资源模式。终端可以根据目标模式的指示信息确定第一模式或第二模式为目标模式,第一模式的信息和第二模式的信息既用于指示模式,又用于指示资源模式,因此可以确定目标模式的资源模式。此时,辅节点生成配置信息,该配置信息包括第一模式的信息,第二模式的信息。目标模式的指示信息可以携带在该配置信息中,也可以单独发送。终端接收该配置信息,根据目标模式的指示信息确定目标模式,当目标模式为第一模式时,根据第一模式的信息确定第一模式的资源模式,并利用该资源模式进行预处理以进行上行传输;当目标模式为第二模式时,根据第二模式的信息确定第二模式的资源模式,并利用该资源模式进行预处理以进行上行传输。第一模式的信息可以包括第一模式的标识或索引,第一模式的资源模式的编号或索引;第二模式的信息可以包括第二模式的标识或索引,第二模式的资源模式的编号或索引。目标模式的指示信息可以为目标模式的标识或索引,或者为1比特信息,当该信息为第一值时,指示目标模式为第一模式,当该信息为第二值时,指示目标模式为第二模式。

该目标模式的指示信息可以为激活指示。该激活指示用于指示终端使用目标模式。上行调度信息指示的时频资源为上行资源,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hysicalrandomaccesschannel,prach)资源、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uplinksharedchannel,pusch)资源、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referencesignal,srs)资源、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uplinkcontrolchannel,pucch)资源。

当辅节点为nr网络设备时,该配置信息可以为nrrrc消息,该nrrrc消息可以以容器(container)的形式发送给主节点,主节点对该容器不做解析,携带在该主节点生成的rrc消息中,发送给终端。

以上以辅节点生成配置信息为例,当然也可以由主节点生成配置信息并发送给终端,其实现过程同以上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s707:辅节点向主节点发送添加请求消息的响应消息,例如,添加请求确认消息。

以上配置信息可以携带在该添加请求确认消息中发送给主节点。

可选的,辅节点可以将选择的通信模式发送给主节点,即辅节点将目标模式告知主节点。此时,辅节点向主节点发送目标模式的指示信息,该目标模式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目标模式,例如为目标模式的标识或索引。例如主节点为第一模式标注了标识1,为第二模式标注了标识2。辅节点为终端配置了nr频谱资源,则将第一模式对应的标识1回复给主节点。辅节点如果不将选择的模式告知主节点,则主节点需要预留两套模式对应的资源,这时候对主节点侧的资源会造成浪费。而辅节点将目标模式告知主节点,则主节点可以只预留目标模式的资源,减少资源浪费。当然,如果是主节点选择目标模式,则主节点可以将选择的目标模式告知辅节点,以减少辅节点侧的资源浪费。

辅节点可以在添加请求确认消息中携带目标模式的标识或索引。当以上配置信息以容器(container)的形式发送给主节点,该目标模式的指示信息独立于该配置信息发送,且配置信息中还可以包括目标模式的信息。当主节点可以解析以上配置信息时,目标模式的指示信息可以只在配置信息中发送一份。

s708:主节点向终端发送rrc连接重配置消息。

主节点收到辅节点发送的添加请求确认消息,解出辅节点发送的配置信息,将该配置信息发送给终端。例如,该配置信息为nrrrc配置消息,主节点将其携带于主节点生成的lterrc连接配置消息中发送给终端。

此外,主节点解析出辅节点发送的目标模式的指示信息,根据该指示信息,主节点能够知道自己能够能使用哪部分上行资源,以避免与辅节点之间产生干扰。

s709:终端向主节点发送rrc连接重配置完成消息。

终端收到rrc连接重配置消息后,分别执行主节点配置和辅节点配置,配置完成后向主节点回复lterrc连接重配置完成消息。该lterrc连接重配置完成消息中可以携带nrrrc配置完成消息。

s710:主节点向辅节点发送辅节点配置完成消息。

在该辅节点配置完成消息中携带终端生成的nrrrc配置完成消息。

而后,终端可以接入辅节点。终端可以按照nr辅节点的配置与辅节点之间完成接入。如果辅节点配置的是nr频谱的上行资源,则终端在nr频谱接入nr辅节点;如果辅节点配置的是lte频谱的上行资源,则终端在lte频谱接入nr辅节点。

本实施例以主节点为lte网络设备,辅节点为nr网络设备为例进行描述。也可以反过来,主节点为nr网络设备,辅节点为lte网络设备,且由主节点进行目标模式的决策,其实现同以上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主节点生成的配置信息可以直接发送给终端。

此外,目标模式的决策也可以由lte网络设备进行,无论lte网络设备是主节点还是辅节点。

以上在初始添加辅节点的配置流程中传输第一模式的信息和第二模式的信息,且两种传输模式都由主节点决定(或配置)。在以下实施例中,两种传输模式都由辅节点决定(或配置),由辅节点向主节点提供两种传输模式的信息。

该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包括如图7所示的各个步骤。与以上实施例不同的是,在步骤s705中,添加请求消息不携带第一模式的信息和第二模式的信息,而是在步骤s707中,由辅节点将第一模式的信息和第二模式的信息发送给主节点。此时,添加请求消息可以携带测量信息。

另外,主节点可以解析辅节点生成的配置信息,且该配置信息包括第一模式的信息和第二模式的信息时,辅节点可以通过该配置信息将第一模式的信息和第二模式的信息发送给主节点。如果主节点不可以解析辅节点生成的配置信息时,辅节点将第一模式的信息和第二模式的信息独立于配置信息发送给主节点。此外,同以上实施例,辅节点还可以将目标模式的指示信息独立于配置信息发送给主节点。

可见,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都由辅节点确定,并由辅节点决策使用哪种模式,即确定目标模式。因此在添加请求确认消息中携带第一模式的信息、第二模式的信息、以及目标模式的指示信息。

在以上实施例中,两种传输模式都由一个网络设备(主节点或辅节点)确定,在本实施例中,一种传输模式由主节点确定,另一种传输模式由辅节点确定。例如,主节点确定第一模式,辅节点确定第二模式;或者主节点确定第二模式,主节点确定第一模式。在此,以主节点确定第二模式,主节点确定第一模式为例进行描述。本实施例的通信方法包括如图7所示的各个步骤。与以上实施例不同的是,主节点和辅节点交互各自确定的传输模式的信息。例如,在步骤s705中,添加请求消息携带第二模式的信息,在步骤s707中,添加请求确认消息中携带第一模式的信息。此时,添加请求消息可以携带测量信息。

另外,同以上实施例,辅节点还可以将目标模式的指示信息发送给主节点。该目标模式的指示信息可以独立于配置信息发送给主节点,此时配置信息中也可以包括该目标模式的指示信息。

可见,在本实施例中,两种传输模式分别由主节点和辅节点确定,并由辅节点决策使用哪种模式,即确定目标模式。

在以上实施例中,传输模式是终端特定的,适于在辅节点添加过程中传输模式的信息。如果传输模式时小区特定的,则更适于在接口建立过程(即以上步骤s701所示的过程)中传输模式的信息。例如,第一模式是小区特定的,第二模式是终端特定的。如果主节点确定第一模式,则主节点在接口建立过程中,将第一模式的信息发送给辅节点,该第一模式的信息例如可以携带在接口建立请求消息中。如果辅节点确定第一模式,则辅节点在接口建立过程中,将第一模式的信息发送给主节点,该第一模式的信息例如可以携带在接口建立响应消息中。如果主节点确定第二模式,则主节点在辅节点添加过程中,将第二模式的信息发送给辅节点,该第二模式的信息例如可以携带在辅节点添加请求消息中。如果辅节点确定第二模式,则辅节点添加过程中,将第二模式的信息发送给主节点,该第二模式的信息例如可以携带在辅节点添加请求确认消息中。这里仅描述了与以上实施例不同的模式信息的传输过程,对于其它过程同以上实施例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再如,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都是小区特定的。如果主节点确定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则主节点在接口建立过程中,将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的信息发送给辅节点,该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的信息例如可以携带在接口建立请求消息中。如果辅节点确定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则辅节点在接口建立过程中,将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的信息发送给主节点,该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的信息例如可以携带在接口建立响应消息中。如果主节点确定第一模式,辅节点确定第二模式,则主节点在接口建立过程中,将第一模式的信息发送给辅节点,该第一模式的信息例如可以携带在接口建立请求消息中;辅节点在接口建立过程中,将第二模式的信息发送给主节点,该第二模式的信息例如可以携带在接口建立响应消息中。如果主节点确定第二模式,辅节点确定第一模式,则主节点在接口建立过程中,将第二模式的信息发送给辅节点,该第二模式的信息例如可以携带在接口建立请求消息中;辅节点在接口建立过程中,将第一模式的信息发送给主节点,该第一模式的信息例如可以携带在接口建立响应消息中。这里仅描述了与以上实施例不同的模式信息的传输过程,对于其它过程同以上实施例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实施例中由辅节点决策目标模式为例进行描述。此外,也可以由主节点决策目标模式,并将决策的目标模式的指示信息发送给辅节点。其实现同以上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以上实施例中,以lte网络设备为主节点,nr网络设备为辅节点,并由nr辅节点确定目标模式为例进行描述。在本实施例中,以nr网络设备为主节点,lte网络设备为辅节点,此时可以由nr主节点确定目标模式为例进行描述。同以上实施例,两种传输模式可以由主节点或辅节点确定,也可以分别由主节点和辅节点确定。且两种传输模式可以是终端特定的;也可以是小区特定的;或者一个是终端特定的,一个是小区特定的。在不同情况下的传输模式的信息在主节点和辅节点之间的传输同以上实施例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考图8,其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信方法的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801:主节点与辅节点之间建立接口;或者,辅节点与主节点之间建立接口。

s802:终端向主节点上报能力信息,该能力信息用于指示终端对第二模式的支持能力,即是否支持第二模式。在本实施例中,该能力信息用于指示终端是否共享模式,即是否支持频谱资源共享,例如,是否支持在lte频谱资源上发送nr信息。

s803:主节点向终端发送测量配置消息,该测量配置消息用于配置终端对网络侧的测量。

s804:终端根据该测量配置消息,执行测量,并获得测量结果上报给主节点。

s805:主节点向辅节点发送添加请求消息,该添加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添加辅节点。

s806:主节点确定目标模式。

s807:辅节点向主节点发送添加请求消息的响应消息,例如,添加请求确认消息。

s808:主节点向终端发送rrc连接重配置消息。

s809:终端向主节点发送rrc连接重配置完成消息。

s810:主节点向辅节点发送辅节点配置完成消息。

本实施例与以上实施例的区别在于,目标模式由主节点确定。当两种传输模式都由主节点确定时,主节点可以在发送添加请求消息(步骤s805)之前,确定目标模式,并在添加请求消息中携带目标模式的信息。即步骤s806可以在步骤s805之前,如此,可以在添加请求消息中向辅节点通知目标模式,从而节省消息开销。当然,步骤s806可以在步骤s805之后,或同时进行,此时如果要向辅节点通知目标模式,要通过其它消息或新增消息来实现。主节点将目标模式告知辅节点,可以让辅节点预留主节点选择的模式对应的时频资源,而未选择的模式对应的时频资源可以正常使用,减少资源浪费。

当两种传输模式都由辅节点确定,或者其中一个由辅节点确定时,主节点从辅节点获取到辅节点确定的传输模式后,执行以上步骤s806。例如,辅节点通过添加请求确认消息将辅节点确定的传输模式发送给主节点。而后主节点根据测量信息确定目标模式,即执行以上步骤s806。

主节点生成配置信息,并将该配置信息携带在步骤s808的rrc连接重配置消息中发送给终端。关于配置信息的描述同以上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辅节点会生成rrc配置消息,并将该rrc配置消息携带在添加请求确认消息中发送给主节点。该rrc配置消息可以以容器(container)的形式发送给主节点。主节点生成rrc连接重配置消息,该rrc连接重配置消息包括辅节点生成的rrc配置消息和主节点为终端生成的配置信息,该配置信息包括第一模式的信息,第二模式的信息。可选的,还可以包括目标模式的指示信息。

以上实施例中由nr主节点决策目标模式为例进行描述。此外,也可以由lte辅节点决策目标模式,并将决策的目标模式的指示信息发送给主节点。其实现同以上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该辅节点添加过程完成之后,主节点可以对确认的传输模式进行修改,辅节点可以对其确认的传输模式进行修改。该修改流程同以上图6所示的实施例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在修改传输模式时,如果主节点确定修改目标模式,则可以在图7或图8所示的rrc连接重配置过程中,将目标模式的指示信息发送给终端。如果修改后的目标模式是修改了资源模式的传输模式,则可以将目标模式的信息发送给终端,该目标模式的信息用于指示目标模式和目标模式的资源模式。例如,主节点确定修改第一模式的资源模式,且确定修改后的第一模式为目标模式,则可以将目标模式的信息发送给终端。例如可以生成配置信息,将该配置信息携带在步骤s708或s808的rrc连接重配置消息中发送给终端。

此外,主节点或辅确定目标模式,可以修改目标模式,即图7和图8所示的实施例可以跟图7所示的实施例结合,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用于实现以上任一种方法的装置,例如,提供一种装置包括用以实现以上任一种方法中终端所执行的各个步骤的单元(或手段)。再如,还提供另一种装置,包括用以实现以上任一种方法中第一网络设备或第二网络设备所执行的各个步骤的单元(或手段)。

应理解装置中单元的划分仅仅是一种逻辑功能的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集成到一个物理实体上,也可以物理上分开。且装置中的单元可以全部以软件通过处理元件调用的形式实现;也可以全部以硬件的形式实现;还可以部分单元以软件通过处理元件调用的形式实现,部分单元以硬件的形式实现。例如,各个单元可以为单独设立的处理元件,也可以集成在装置的某一个芯片中实现,此外,也可以以程序的形式存储于存储器中,由装置的某一个处理元件调用并执行该单元的功能。此外这些单元全部或部分可以集成在一起,也可以独立实现。这里所述的处理元件可以是一种集成电路,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或以上各个单元可以通过处理器元件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

例如,装置中的单元可以是被配置成实施以上方法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asic),或,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digitalsingnalprocessor,dsp),或,一个或者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fpga)等。再如,当装置中的单元可以通过处理元件调度程序的形式实现时,该处理元件可以是通用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unit,cpu)或其它可以调用程序的处理器。再如,这些单元可以集成在一起,以片上系统(system-on-a-chip,soc)的形式实现。

请参考图9,其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用于实现以上实施例中网络设备的操作。该网络设备可以是第一网络设备或者第二网络设备。如图9所示,该网络设备包括:天线910、射频装置920、基带装置930。天线910与射频装置910连接。在上行方向上,射频装置920通过天线910接收终端发送的信息,将终端发送的信息发送给基带装置930进行处理。在下行方向上,基带装置930对终端的信息进行处理,并发送给射频装置920,射频装置920对终端的信息进行处理后经过天线910发送给终端。

以上用于网络设备的装置可以位于基带装置930,在一种实现中,网络设备实现以上方法中各个步骤的单元可以通过处理元件调度程序的形式实现,例如基带装置930包括处理元件931和存储元件932,处理元件931调用存储元件932存储的程序,以执行以上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执行的方法。此外,该基带装置930还可以包括接口933,用于与射频装置920交互信息,该接口例如为通用公共无线接口(commonpublicradiointerface,cpri)。

在另一种实现中,网络设备实现以上方法中各个步骤的单元可以是被配置成一个或多个处理元件,这些处理元件设置于基带装置930上,这里的处理元件可以为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asic,或,一个或多个dsp,或,一个或者多个fpga等。这些集成电路可以集成在一起,构成芯片。

这些单元可以集成在一起,以片上系统(system-on-a-chip,soc)的形式实现,例如,基带装置930包括soc芯片,用于实现以上方法。该芯片内可以集成处理元件931和存储元件932,由处理元件931调用存储元件932的存储的程序的形式实现以上网络设备执行的方法;或者,该芯片内可以集成至少一个集成电路,用于实现以上网络设备执行的方法;或者,可以结合以上实现方式,部分单元的功能通过处理元件调用程序的形式实现,部分单元的功能通过集成电路的形式实现。

不管采用何种方式,总之,以上用于网络设备的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元件和存储元件,其中至少一个处理元件用于执行以上方法实施例所提供的网络设备执行的方法。处理元件可以以第一种方式:即调用存储元件存储的程序的方式执行以上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执行的部分或全部步骤;也可以以第二种方式:即通过处理器元件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结合指令的方式执行以上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执行的部分或全部步骤;当然,也可以结合第一种方式和第二种方式执行以上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执行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这里的处理元件同以上描述,可以是通用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unit,cpu),还可以是被配置成实施以上方法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asic),或,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digitalsingnalprocessor,dsp),或,一个或者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fpga)等。

存储元件可以是一个存储器,也可以是多个存储元件的统称。

请参考图10,其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其可以为以上实施例中的终端,用于实现以上实施例中终端的操作。如图10所示,该终端包括:天线、射频装置101、基带装置102。天线与射频装置101连接。在下行方向上,射频装置101通过天线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信息,将网络设备发送的信息发送给基带装置102进行处理。在上行方向上,基带装置102对终端的信息进行处理,并发送给射频装置101,射频装置101对终端的信息进行处理后经过天线发送给网络设备。这里的网络设备可以是以上第一网络设备或第二网络设备。

基带装置可以包括调制解调子系统,用于实现对数据各通信协议层的处理。还可以包括中央处理子系统,用于实现对终端操作系统以及应用层的处理。此外,还可以包括其它子系统,例如多媒体子系统,周边子系统等,其中多媒体子系统用于实现对终端相机,屏幕显示等的控制,周边子系统用于实现与其它设备的连接。调制解调子系统可以为单独设置的芯片,可选的,以上频域资源的处理装置便可以在该调制解调子系统上实现。

在一种实现中,终端实现以上方法中各个步骤的单元可以通过处理元件调度程序的形式实现,例如基带装置102的某个子系统,例如调制解调子系统,包括处理元件1021和存储元件1022,处理元件1021调用存储元件1022存储的程序,以执行以上方法实施例中终端执行的方法。此外,该基带装置102还可以包括接口1023,用于与射频装置101交互信息。

在另一种实现中,终端实现以上方法中各个步骤的单元可以是被配置成一个或多个处理元件,这些处理元件设置于基带装置102的某个子系统上,例如调制解调子系统上,这里的处理元件可以为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asic,或,一个或多个dsp,或,一个或者多个fpga等。这些集成电路可以集成在一起,构成芯片。

例如,终端实现以上方法中各个步骤的单元可以集成在一起,以片上系统(system-on-a-chip,soc)的形式实现,例如,基带装置102包括soc芯片,用于实现以上方法。该芯片内可以集成处理元件1021和存储元件1022,由处理元件1021调用存储元件1022的存储的程序的形式实现以上终端执行的方法;或者,该芯片内可以集成至少一个集成电路,用于实现以上终端执行的方法;或者,可以结合以上实现方式,部分单元的功能通过处理元件调用程序的形式实现,部分单元的功能通过集成电路的形式实现。

不管采用何种方式,总之,以上用于终端的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元件和存储元件,其中至少一个处理元件用于执行以上方法实施例所提供的终端执行的方法。处理元件可以以第一种方式:即调度存储元件存储的程序的方式执行以上方法实施例中终端执行的部分或全部步骤;也可以以第二种方式:即通过处理器元件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结合指令的方式执行以上方法实施例中终端执行的部分或全部步骤;当然,也可以结合第一种方式和第二种方式执行以上方法实施例中终端执行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这里的处理元件同以上描述,可以是通用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unit,cpu),还可以是被配置成实施以上方法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asic),或,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digitalsingnalprocessor,dsp),或,一个或者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fpga)等。

存储元件可以是一个存储器,也可以是多个存储元件的统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