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远程控制云服务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520947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基于智能可穿戴交互装置的远程控制云服务系统及方法,特别涉及交互设计、情感传递设计和互联网远程控制。



背景技术:

互联网技术和新能源技术的迅猛发展,使未来的生活方式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现实的状况是,在这个信息高速传递,科技极速发展的时代下,世界越来越像地球村,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却越来越远。即使是人与人之间亲密的关系,也总是有隔阂。社会将向着更加智能化和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同时,也应该被赋予情感化。

从年轻情侣群体市场来看,国内现有情侣产品多是首饰,杯子,摆件,钥匙链等,智能产品市场相对空白。且年轻情侣对于qq情侣空间等虚拟电子产品的消费热情,侧面说明了情侣对情感化互动产品的需求。

从市场趋势来看,年轻消费群体越来越趋向于个性化、定制化。从近年来的文创产品开发与饰品销售情况来看,个性化、特色化甚至是定制化的产品更受消费群体追崇。特别是在首饰行业表现明显,在大多数珠宝首饰企业销售增速下降的时候,推崇个性化定制的“潘多拉”却异军突起。这说明了年轻人市场的一大趋势就是个性化定制。

从情感需求来看,年轻情侣之间渴望有更多的接触与心灵的联系——这也是为什么情侣饰品如此流行的原因。但在现代社会,交通的发达间接造成了更多远距离情侣的产生。那么这些“异地情侣”对于彼此情感的联系则更依赖技术的维持。

目前,针对远距离情侣的情感交互的领域引起了众人的关注,但产品仍较少且缺陷明显。

1、国内有针对情侣的智能珠宝设计,主打私密通讯功能,但这一功能可替代性太强,由于原件大小,这类产品外观往往也不甚美观。

2、国外有针对情侣设计的智能手环,“hey手环”,该手环成套出售,按下一方手环的两个按钮即触发对方手环的压力模块,利用压力反馈将思念传达给对方。这种交互方式有用户反映不舒适且压力反馈不自然。

3、情感交流性弱。没有持续的感知和联系,也没有给使用者带来情侣间应有度的亲密无间的甜蜜感觉。

在这种背景下,人们对于一款优质的,能够传达粘性,私密,仅于两人之间的情感连接的智能情侣可穿戴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远程控制云服务系统及方法,方便远距离情侣的情感交互。

为此,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远程控制云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由第一用户穿戴的智能可穿戴交互装置、智能可穿戴产品服务器、由第二用户使用的可变色灯装置;所述智能可穿戴交互装置可测得第一用户的体温,并将体温信号通过网络上传至智能可穿戴产品服务器;所述专用智能可穿戴产品服务器还可与可变色灯装置互动,根据所收到的体温信号来控制由第二用户使用的可变色灯装置变色;从而实现通过第一用户的体温来来控制第二用户的可变色灯装置变色;其中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可以是不同的用户。

优选地,本发明的远程控制云服务系统还包括第一智能终端装置,该第一智能终端与由第一用户穿戴的智能可穿戴交互装置互动,可获得第一用户的体温;该第一智能终端还与智能可穿戴产品服务器互动,将所获得的第一用户的体温传送至智能可穿戴产品服务器。

优选地,本发明的远程控制云服务系统还包括第二智能终端装置,该第二智能终端与由第二用户使用的可变色灯装置互动,控制可变色灯的变化;该第二智能终端还与智能可穿戴产品服务器互动,接收所述智能可穿戴产品服务器获得的第一用户的体温信息,并根据该体温信息控制可变色灯的变化。

优选地,本发明的远程控制云服务系统还包括即时通讯公众平台服务号系统,并且所述智能终端上安装有即时通讯公众平台客户端,所述第一、第二智能终端均可通过该即时通讯公众平台客户端与即时通讯公众平台服务号系统互动。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远程控制云服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2、配对:根据用户输入的配对请求或装置的配对参数,将第一用户穿戴的智能可穿戴交互装置与第二用户使用的可变色灯装置配对;s3、信息传递:将第一用户穿戴的智能可穿戴交互装置所测得的第一用户的体温传送到智能可穿戴产品服务器;s4、灯控制:根据所收到的第一用户的体温控制第二用户使用的可变色灯装置变色;其中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可以是不同的用户。

优选地,本发明的远程控制云服务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智能可穿戴交互装置与第一智能终端绑定,并且在步骤s3中,将第一用户穿戴的智能可穿戴交互装置所测得的第一用户的体温是通过第一智能终端传送到智能可穿戴产品服务器的。

优选地,步骤s1中还包括,智能可穿戴交互装置与第二智能终端绑定,并且在步骤s4中,智能可穿戴产品服务器对第二用户使用的可变色灯装置的控制是通过第二智能终端实现的。

优选地,所述绑定、配对、信息传递和灯控制是通过通讯公众平台服务号系统参与实现的。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针对年轻情侣,基于其生理与心理温度的共情,利用交互媒介系列产品和互联网云服务,来满足用户的现实及情感需求,实现了使用者与其恋人温度的生理与心理层面的联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涉及的智能情侣可穿戴交互装置中手环的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所涉及的智能情侣可穿戴交互装置中可控灯外观的示意图;

图2.2为本发明所涉及的智能情侣可穿戴交互装置中可控灯的侧视示意图;

图3.1为可穿戴交互装置的电路方框图;

图3.2为可穿戴交互装置的电路图;

图4为温度控制变色灯装置的电路方框图;

图5为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远程控制云服务技术架构;

图6为“你的温度”智能情侣可穿戴交互装置微信公众平台公众帐号功能树状图;

图7为人与“你的温度”智能情侣可穿戴交互装置进行微信公众平台绑定的信息流程图;

图8为人使用“我的思念”功能操作信息流程图;

图9为人使用“模式切换”功能操作信息流程图;

图10为通过网关直接控制变色灯闪烁的示意图。

图中:1、手环亚克力外壳,2、手环橡胶材质连接体,3、手环开关,4、手环led闪烁灯,5、温度控制变色灯装置的旋转灯外壳,6、旋转灯间支柱,7、rgb全彩led灯条壳体,8、灯开关,9、色温变化按钮,10、色彩变化按钮,11、灯开关指示灯,12、色温变化按钮指示灯,13、色彩变化按钮指示灯;

rst:复位电路,resetcircuit

xtal:外接晶振,externalcrystaloscillator

txd:串行通信,数据发送

rxd:串行通信,数据接收

ad:数字信号模拟信号转换

opamp:运算放大器

thermistor:热敏电阻

mcu:微控制器,microcontrolunit

bluetooth:蓝牙

ref:参考电压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下述实施例中,所述远程控制云服务我们称为“感受你的温度-智能情侣可穿戴系统”,它是一个温度影响灯光变化的智能系统,该温度影响灯光变化的智能系统由可穿戴交互装置(即手环,包括外形结构及内部电路)、温度控制变色灯装置(即可变色灯装置,包括外形结构及内部电路),及基于微信的远程控制云服务系统(即智能可穿戴产品服务器)。

手环分为外形结构和内部电路两个部分,其中手环外形结构部分由手环亚克力外壳(1)、手环橡胶材质连接体(2)、手环开关(3)、手环led闪烁灯(4)、温度采集用金属接触片(或接触环)(5)组成。

手环内部电路由温度传感器、电路控制模块、无线发送模块、电源管理模块组成。温度传感器选用数字传感器,内部自带12位以上adc,拥有近场通信功能,通过i2c或spi的方式与电路控制模块通信。电路控制模块选用有ble、wifi功能的arm,一方面具有对led的控制功能;另一方面具有无线射频功能。电源管理模块为传感器、led、控制电路提供合适的电源。

其中手环亚克力外壳(1)、手环橡胶材质连接体(2)直接相连构成手环的外观,内部电路置于亚克力外壳(1)中,外壳与皮肤之间有所述金属接触片(或接触环)(5),接触片(或接触环)可以将体温快速传导至传感器,便于传感器做温度信号提取。所述的手环开关(3)打开时,温度传感器每隔5分钟对提问信号采集一次,采集到的信号经电路控制模块储存至储存区。当有手机(即第一智能终端)与手环连接时,电路控制模块控制无线发送模块将信号发送至手机,当与手机连接时,电路控制模块控制手环led灯(4)闪烁3秒。当手环开关(3)关闭时,数据采集与传输停止。当接收到对方手机(即第二智能终端)传来的控制信号,手环led灯(4)闪烁对方手机控制的时长(即由对方的手机来控制闪烁时长)。

温度控制变色灯装置(它是一个灯光色彩、色温可变的小夜灯)外形结构部分由旋转灯外壳(5)、旋转灯间支柱(6)、rgb全彩led灯条(7)、灯开关(8)、色温变化按钮(9)、色彩变化按钮(10)、灯开关指示灯(11)、色温变化按钮指示灯(12)、色彩变化按钮指示灯(13)组成。

灯装置的控制电路由电路控制模块、无线发送模块、电源管理模块、led模块组成。所述的电路控制模块、无线发送模块、可选用与所述的手环中相同的arm,电源管理模块根据其他三模块需要电压选型,led模块可选用带近场通信功能控制器。电路控制模块根据无线接收数据控制led的发光方式。

其中旋转灯外壳(5)和旋转灯间支柱(6)共同构成变色灯装置的外观,其外形灵感源自于古罗马建筑,螺旋上升的形状的小夜灯,可以更好的凸显灯光的逐渐变化,增强使用者的光影体验;当接收到对方的操作信号时能够进行灯光的闪烁。在旋转灯外壳(5)中有rgb全彩led灯条(7)以及调光与无线接收电路。当灯开关(8)打开时,灯开关指示灯(11)亮,rgb全彩led灯条(7)发出默认白色光。可以手动按下色温变化按钮(9)以及色彩变化按钮(10)来切换来自于手环的温度数据对于灯光的变化模式。按下色温变化按钮(9)后,装置中的无线接收模块,根据采集到的信息数据大小,对灯光的色温调制,所述的信息数据大小为云端服务器对温度信号计算后的情绪状态的剧烈程度;按下色彩变化按钮指示灯(13)后,装置中的无线接收模块,根据采集到的信息数据类型,对灯光的色彩调制,所述的信息数据类型为云端服务器对温度信号计算后的情绪状态判断;也可以使用绑定微信客户端(时通讯公众平台客户端),对灯光的变化模式进行切换,以及设置对灯光变化的具体要求。

手机与灯装置配对后,在微信客户端界面中,手机可自行对灯光模式任意控制。当处于色温变化模式时,色温变化按钮指示灯(12)亮;当处于色彩变化模式时,色彩变化按钮指示灯(13)亮。当接收到对方手机传来的控制信号,rgb全彩led灯条(7)闪烁对方手机控制的时长。以实现恋人双方亲密的互动关系。此处的手机控制并不是指温度影响灯光的变化,而是用户自己设定灯光色温/色彩的变化范围。举例说明:假设我不喜欢红色和紫色,想要将灯光的色彩变化范围设定在从黄色变化到蓝色,就可以在手机端进行相应操作。此时,对方的温度变化将与我设定的色彩变化范围像映射,以达到我预想中的颜色变化效果。

根据温度信息计算情绪状态的剧烈程度的说明如下:当人的情绪烦躁时,人的体温会上升;当人的情绪低落时,人的体温会下升。人体温的基础温度具有较大的个体差异,其变化范围也因人而异,于是应在用户佩戴手环的初期阶段进行一到两天的数据信息采集,以更好的为该用户设定体温基线,并以其体温变化范围为依据设定温度变化程度的变化数值,并以此数值表达该用户的情绪变化,影响到灯光的变化。

根据温度变化程度的变化数值确定两路不同占空比的电流,用pwm调频方式确定红光(暖色光)、蓝光(冷色光)的亮度,从而达到控制色温的效果。

根据温度变化程度的变化数值确定三路不同占空比的电流,用pwm调频方式确定红光、蓝光、绿光的亮度,从而达到控制色彩的效果。

手环内部电路中的电路控制模块控制传感器温度采集,传感器以近场通信i2c或者spi的方式,将信号传至内部电路的无线发送模块,无线发送模块以ble的方式将信号上传至手机。手机将体温信号上传至网络层云端服务器。服务器储存并同步云端的信号信息(用户的温度信息)。用户此时登陆微信,刷新手机本地的用户信息,即可获取到云端数据。

所述的灯装置的内部电路中的电路控制模块由具有低功耗ble、wifi功能的arm芯片完成控制功能。芯片根据云端数据或直接人工控制的方式,控制led灯的照射或闪烁方式。所述的电路控制模块可选与手环的电路控制模块相同的芯片模块。控制模块配置gpio(“通用输入输出接口”),可以以pwm调频方式控制led的发光模式;也可以使用i2c、spi等的近场通信方式,与所述的led控制器连接,通过控制控制器改变led的发光模式。

它与云端相连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手机再与云端相连,手环与手机通过蓝牙或者wi-fi传送信息,手机接收信息后再将信息传到云端。另一种是手环与云端间通过wi-fi直接传送信息。

亚克力外壳中的温度传感器,通过采集与皮肤接触的金属片温度来采集人体体温信号。云端服务器对手机上传的信号计算与分析,判断出手环佩戴者的情绪状态与情绪剧烈程度。在色彩变化模式下,情绪状态以所述灯装置的色彩表示;在色温变化模式下,情绪剧烈程度以所述等装置的色温表示。

所述的灯装置接收到数据后,根据情绪状态与情绪剧烈程度先后对灯的发光方式表示。使用手机微信可以对灯装置的灯光进行任意控制,即在色彩变化模式下,可选择不同情绪状态下对应的灯光颜色;在色温变化模式下,可调节情绪剧烈程度对装置色温的变化幅度。

基于微信的远程控制云服务由微信客户端、微信公众平台服务号(即时通讯公众平台服务号系统)、“你的温度”智能可穿戴产品服务器(即智能可穿戴产品服务器)组成。通过申请“你的温度”智能可穿戴产品的微信公众平台服务号,开通该服务号的设备功能,并通过webapi进行微信应用开发,能够实现以微信为入口控制“你的温度”智能设备。

技术上可以不基于微信,但是基于微信这种轻量化的界面设计更加让消费者容易接受。一个智能硬件附带一个app是之前市场上的常见模式,而产品附带app的情况并不受消费者欢迎,注册用户较少,甚至有的用户听说还要安装相应app的时候会放弃购买。而基于微信的平台,使消费者无需困扰,且占用手机内存小。

“你的温度”智能可穿戴产品服务器采用第三方云服务器,通过部署该服务器,能够响应由微信服务器发起的http请求,并且能够与“你的温度”智能设备的wi-fi通信模块建立通信,从而作为中间服务器,实现微信和“你的温度”智能设备的信息传递。

也可以采用另一种方式,即:不再通过第三方云服务器,而是让手环和手机通过蓝牙直接进行通信,当手机和手环蓝牙同时开启时,信息传递过程自动启动。此种方式可在没有wi-fi的情况下让手机和手环通过蓝牙直接通信。

两种方式相比,中间服务器可以使用户与手环的交互更加自然,当开启微信公众平台时,手环被自动唤醒,开始信息传递,不用再进行额外的操作(开启蓝牙)。

“你的温度”智能可穿戴产品的基于社交网络的通知平台(手机的微信平台)的下方菜单栏分为三个选项“我的主页”、“模式切换”、“情绪记录”。“我的主页”包括设备看护界面,其中有一选项为“我的思念”。“模式切换”能够切换温度对灯光的影响模式。其中分为“色温变化”模式以及“色彩变化”模式两种。“情绪记录”是对以往温度及温度变化的纪录,以及留悄悄话的功能。

其中,

“我的思念”功能及实现:当用户在手机上点击我的思念后,手机会通过网络层,访问云端服务器的实时存储的数据。用户可在微信上观看到恋人的全天温度曲线与服务器分析的情绪状态,若想要与情侣互动,可选择控制对方的灯装置闪烁,控制信息可由网络层直接传输至恋人家中网关,再将控制信息由wifi模块直接控制灯光闪烁,也可将控制信息发送至对方手机,间接控制恋人的灯装置闪烁。可控制对方灯光闪烁的时间。

当用户想查看恋人情绪状况时,用户通过手机进入“你的温度”智能可穿戴产品的微信公众平台服务号,点击“我的主页”中再点击“恋人心情”,发出获知对方情绪请求,该请求通过服务器传到对方手机,对方手机便开始响应获取情绪的请求,通过蓝牙/wi-fi给手环一个获取温度的请求,恋人温度的信息通过恋人的可穿戴设备上的亚克力外壳中的温度传感器测量出,温度信息再通过蓝牙/wi-fi传递到对方手机上。从手环传到手机上的温度信息在微信界面予以显示,云端服务器(微信公众平台服务器)对温度信号进行计算和分析,判断出手环佩戴者(即恋人)的情绪状态与情绪剧烈程度,将恋人的情绪变化反馈到用户的微信公众帐号界面上。其中微信公众平台服务器对温度信号进行计算和分析包括:将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数值去除粗大误差后,将一分钟之内的数据取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和变化幅度(微分值),根据以上参数确定温度变化程度的变化数值,从而确定人的情绪。温度反馈数据在手机界面上显示的同时,手机也要将信息反馈给我方的led灯,根据温度变化程度的变化数值确定灯的色温或色彩变化情况,给予我方对于对方情绪更直观的显示。

“我的主页”:我的主页内容包含二人合影,我的头像,恋人的头像,最近一次的谈话记录,以及“我的思念”,“恋人心情”按钮。

“当前状态”:指反映当前对方的温度及情绪状态。

“操作记录”:指对方打开开关共享温度的时间显示;我方对于色彩变化模式的调整记录,以及控制灯光闪烁的历史记录。

“悄悄话”:在温度记录的界面,会同时显示我方和对方的温度变化曲线。当我方对于对方在某温度处的变化情况感兴趣时,我方可通过文字的方式在感兴趣的温度变化处留下留言,当这一留言的行为使界面内容产生变化后,该留言会被传送至对方温度记录界面的相应位置,从而使对方接收到我方的悄悄话。当我方对于自己在某温度处的变化情况有分享的欲望时,亦可在相应位置留下留言,传送到对方的界面,等待对方关注。

当用户想查看恋人情绪状况时,用户通过手机进入“你的温度”智能可穿戴产品的微信公众平台服务号,点击“我的主页”中再点击“恋人心情”,发出获知对方情绪请求,该请求通过服务器传到对方手机,对方手机便开始响应获取情绪的请求,通过蓝牙/wi-fi给手环一个获取温度的请求,恋人温度的信息通过恋人的可穿戴设备上的亚克力外壳中的温度传感器测量出,温度信息再通过蓝牙/wi-fi传递到对方手机上。

从手环传到手机上的温度信息在微信界面予以显示,云端服务器(微信公众平台服务器)对温度信号进行计算和分析,判断出手环佩戴者(即恋人)的情绪状态与情绪剧烈程度,将恋人的情绪变化反馈到用户的微信公众帐号界面上。

其中微信公众平台服务器对温度信号进行计算和分析包括:将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数值去除粗大误差后,将一分钟之内的数据取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和变化幅度(微分值),根据以上参数确定温度变化程度的变化数值,从而确定人的情绪。

温度反馈数据在手机界面上显示的同时,手机也要将信息反馈给我方的led灯,根据温度变化程度的变化数值确定灯的色温或色彩变化情况,给予我方对于对方情绪更直观的显示。

模式切换功能可在灯装置上完成,也可由手机远程控制实现。当用户点“模式切换”时,可控制灯装置在“色温变化”模式和“色彩变化”模式中进行切换。“色温变化”模式是使温度的变化对灯光的色温产生缓慢的影响,反应手环方的情绪剧烈程度,适用于日常生活(具体日常生活场景举例见后);“色彩变化”模式是使温度的变化对灯光的色彩迅速地产生明显的影响,反应手环方的情绪状态,适用于调节环境氛围。用户可以通过微信平台自主调整光变化的具体值域,即在色彩变化模式下,可选择不同情绪状态下对应的灯光颜色;在色温变化模式下,可调节情绪剧烈程度对装置色温的变化幅度。

当灯开关打开时,rgb全彩led灯条发出默认白色光。可以手动按下色温变化按钮以及色彩变化按钮来切换来自于手环的温度数据对于灯光的变化模式。按下色温变化按钮后,装置中的无线接收模块,根据采集到的信息数据大小,对灯光的色温调制,所述的信息数据大小为云端服务器对温度信号计算后的情绪状态的剧烈程度;按下色彩变化按钮指示灯后,装置中的无线接收模块,根据采集到的信息数据类型,对灯光的色彩调制,所述的信息数据类型为云端服务器对温度信号计算后的情绪状态判断;也可以使用绑定微信客户端,对灯光的变化模式进行切换,以及设置对灯光变化的具体要求。手机与灯装置配对后,在微信客户界面中,手机可自行对灯光任意控制(这是为了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让灯光的变化效果更加贴合自己的喜好,从而更好的建立“心锚”,也培养该用户对该产品的信任和好感)。当处于色温变化模式时,色温变化按钮指示灯亮;当处于色彩变化模式时,色彩变化按钮指示灯亮。

当用户点击情绪纪录时,跳转到相应的html5网页,在该网页上,能够查看到以往具体的温度数据及情绪变动纪录。当可变灯装置的使用者对手环使用者过去的某一时刻或某一段时间的情绪变化产生了兴趣,可以在相应的图标位置处留下悄悄话,询问对方;当手环使用者对某一时刻的情绪变化有分享的欲望,亦可留下悄悄话,和可变灯装置使用者互动。

本实施例的具体日常生活场景举例:

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倚窗阅读,我知道,照亮我的是你的温度;

当我依偎在你身旁,灯光渐暖,我便知道了……你的心意。【色温变化的应用方式】

当孤寂难耐的时候,打开跃动的声音;光色的细微变化,让我知觉你的陪伴;

当你环抱着我的时候……色彩迷离……一切已在不言之中。【色彩变化的应用场景】

本实施例的心理学意义

本发明基于“具身认知”的心理学理论基础。具身认知(embodiedcognition),也称“具体化”(embodiment),是心理学中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是一个跨学科、跨领域的研究课题,涉及到多学科的研究领域,如哲学、心理学、神经科学、认知人类学、认知语言学以及计算机科学和机器人学等。具身认知理论主要指生理体验与心理状态之间有着强烈的联系。

温度与心理:具身认知视角下的概念隐喻里也包括温度隐喻,即具身的身体知觉的冷暖体验与抽象人际情感思维表达之间的隐喻映射。温度隐喻的心境诱发范式证明了隐喻映射具有双向性,灵活性。心境诱发范式指从抽象概念的变化引起具体体验的变化。通过该范式的研究均表明了心境的改变能影响被试对相应的感知觉体验变化。

灯光与心理:

1.明暗隐喻的相关研究

明暗是人眼能感受到的光的亮度,这种明暗的狙神体验与抽象的情感概念之间存在隐喻映射。meier等人(2004)用明暗不同的颜色来呈现不同的情感词汇,之后让被试判断词汇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结果显示,人们在头脑中加工不同效价的词汇时涉及明暗的视觉体验,当视觉信息与词汇的情感效价一致时,被试会对概念的加工产生促进的作用。banerjee等人(2012)在研究中让被试回忆道德行为后,发现被试会将颜色知觉为更加明亮。

2.不同色温的光照环境使人产生的不同心理感受

具身认知的研究表明,不同色温的光照也会使人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如暖色系黄光使人感到温暖而放松,冷色系的蓝光让人感觉冰冷而警醒。

用灯光来显示恋人的体温的效果:

有益于心锚的建立

日常生活中,许多事物人们刚一接触,即便油然兴起各种不同的心情。像此类经刺激产生特殊感觉的事物,心理学家称之为心锚。[]心锚(anchor),大陆称之为“感应点”,香港称之为“经验掣”。心锚是控制情绪的捷径,把人的情绪连接到不同的按钮,此后凡触动该按钮,即可引发相应情绪。心锚的本质,即是神经链联系。触觉、视觉、听觉、嗅觉和味觉接触的事物,可与情绪固化成一体。继以反复强化,固定此联系。心锚有其心理学原理,在各种类型广告上多有体现,通过改变心锚的具体应用技巧,可收到奇效。

设计方案中,手环隐喻了“一个约定”而灯则作为“心情”的替代品。在理想状态,每当用户看到手环就会想到自己的恋人,当灯亮起来就会联想到恋人的温度。这里的“心锚”是一种“自我设定”,将灯作为“我不能在你身边时候的一个暂时的陪伴”,将手环视作“我对你的承诺和思念”;从而将消极的感受转化为积极的感受,在浓情蜜意的时候,表达爱恋,传递温度。

浓情蜜意的时候,表达爱恋,传递温度。

通常,大家公认人是恒温动物,在人们印象中,人体温是恒定的——这种恒定低温度是取的人体各部位体温各时间点的均值。但实际上,人的体表温度是随时随地在发生变化的。无论是受环境的影响还是受心情的影响,温度都直观地反映着人体的变化。且人在不知不觉中在物理温度的影响下,产生着心理变化——比如人总是不知不觉偏向于信任温暖的人。手部等裸露肌肤在调节适应稳定的环境温度时,变化较小,在情绪波动时却会产生较大的骤时温差——从生理心理学而言,温度在人情绪产生变化时会随之变化,瞬时变化温度甚至可达6℃。从生理学上而言,温度是少有的便于检测的能直观反应人身体及心理变化的可测因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装置或等效方法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