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移动侦测的变电站地面作业安全管控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125138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图像分析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利用图像分析的移动侦测技术实现变电站地面作业安全管控的技术实现。



背景技术:

变电站运行管理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要求,工作稍有不慎就会出现较大的安全事故。因此,安全是电力企业永恒的主题,现代电力企业一般管理章程都实现了系统化、标准化、规范化。然而,现实中由于管理环节众多,人员参与的环节也较多,容易因为疏忽产生管理上的纰漏。特别使现场作业的安全管控,管理上的疏忽及其容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为避免这种情况出现,亟需一套用于现场作业实时监控的管理系统,及时监督现场作业人员的作业过程,并提醒管理人员及时制止不规范流程,避免安全事故发生。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图像分析技术得到飞速发展,移动侦测等视频分析技术已经越来越成熟,移动侦测技术已经应用于许多的应用领域,如远程无线婴幼儿监护,家庭、银行、仓库等场所放到,交通、铁路违规拍摄等。移动侦测技术的发展为变电站远程作业安全管控提供了有力的基础,利用此项技术,可以有效实现变电站远程作业安全管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降低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现场监督的可靠性的基于移动侦测的变电站地面作业安全管控系统及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移动侦测的变电站地面作业安全管控系统,其包括

作业区域设定模块:用于根据变电站下发的作业票内容,确定变电站作业活动的区域,且确定人员不可活动的区域范围;

视频联动设定模块:用于从不同方位选择作业区域周围可以进行联动的摄像头,使得可以全方位观察现场作业区域;

移动物体识别模块:用于通过图像识别技术,识别在视频中具有移动信息的物体,锁定视频中存在移动的区域;

区域筛选模块:用于在非活动区域范围内筛选移动物体存在的区域范围;

判定模块:用于对筛选出的移动物体进行判别,确定是否符合人员移动的特征,确认为人员活动时,自动检测人员的落足点位置,落足点在可活动的区域范围外时,即认为作业人员越界,并进行区域报警。

进一步的,所述作业区域设定模块设定参数后,限定了作业人员的可活动范围,并确定了用于作业监控的主摄像头,并设置作业区域预置位信息,在作业时间内,该摄像头不允许改变预置位设置。

进一步的,当管理人员根据作业区域设定模块设定的作业内容,使用在变电站中划出对应的人员活动范围区域时,将根据划线的情况,自动记录对应区域在屏幕上的坐标,用于移动侦测坐标范围的比对。

进一步的,当视频联动设定模块根据监控的区域范围,自动选择范围周围的摄像机,并设置预置位相关信息,发生越限行为时,进行过全方位作业过程录像做预备。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物体识别模块通过图像识别技术,识别在视频中具有移动信息的物体,锁定视频中存在移动的区域,具体步骤包括:根据移动侦测技术,识别所有在视频监控范围内存在移动的物体,获取所有移动物体的移动范围并记录,同时对移动物体的轮廓进行分析,记录物体移动的轮廓范围供后续分析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判定模块根据人员活动时的基本特征,确定移动的物体是否为人体,即人员活动时一般具有连续性且带有轻微的抖动即手臂摆动),活动范围较大的特征,确认移动物体是否为人员,获取人员的落脚点位置是否在选定区域范围之外,如果超过即进行报警记录。

一种基于所述系统的移动侦测的变电站地面作业安全管控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作业区域设定的步骤:根据变电站下发的作业票内容,确定变电站作业活动的区域,且确定人员不可活动的区域范围;

视频联动设定的步骤:从不同方位选择作业区域周围可以进行联动的摄像头,使得可以全方位观察现场作业区域;

移动物体识别的步骤:通过图像识别技术,识别在视频中具有移动信息的物体,锁定视频中存在移动的区域;

区域筛选步骤:在非活动区域范围内筛选移动物体存在的区域范围;

判定是否人员活动的步骤:对筛选出的移动物体进行判别,确定是否符合人员移动的特征,确认为人员活动时,自动检测人员的落足点位置,落足点在可活动的区域范围外时,即认为作业人员越界,并进行区域报警。

本发明的优点及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变电站作业安全难于实现有效管控的问题,利用计算机视频移动侦测技术实现对变电站现场作业过程的安全管控,确保变电站现场人员的作业流程处于有效的监督管控,降低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现场监督的可靠性。

上述作业安全管控技术可有效实现对现场作业的安全管控过程,在发生作业区域越限存在安全隐患时,可在第一时间通知管理人员,制止不规范行为的发生,并可全方位记录事故现场的实时视频,为管理人员进行有效的管理提供必不可少的管理手段。

本发明能够改变了变电站作业时,长期以来只能依靠人员现场监督的管理方式,实现了通过软件对地面作业进行不间断巡视的安全管控方法。为提高现场作业管控的可靠性以及减轻人员负担方面提供了一个可靠的管理手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优选实施例基于移动侦测的变电站地面作业安全管控大致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详细地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变电站作业安全难于实现有效管控的问题,利用计算机视频移动侦测技术实现对变电站现场作业过程的安全管控,确保变电站现场人员的作业流程处于有效的监督管控,降低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现场监督的可靠性。

参照图1所示,本发明的具体流程如下:

作业区域设定:根据变电站下发的作业票内容,确定变电站作业活动的区域,选择合适的变电站作业监控主摄像头,在视频区域中画出对应的区域,确定人员的可活动边界,并划定的区域应预留人员的出入口,进而确定人员不可活动的区域范围。

视频联动设定:选择作业区域周围可从不同方位进行联动的摄像头,确保可以全方位观察现场作业区域。

移动物体识别:通过图像识别技术,识别在视频中具有移动信息的物体,锁定视频中存在移动的区域。

区域筛选:在非活动区域范围内筛选移动物体存在的区域范围。

标定了具体的活动范围,工作人员只允许在规定范围内移动,当运维人员触碰具体的线条时,将引发报警。

判定是否人员活动:对帅选出的移动物体进行判别,确定是否符合人员移动的特征,确认为人员活动时,自动检测人员的落足点位置。落足点在可活动的区域范围外时,即认为作业人员越界,并进行区域报警。

针对具体上述步骤划定具体路线后,人员走出划定区域时,软件自动识别处工作人员从那一侧跨出安全范围,在软件中自动识别了应用人员跨出的区域位置。

在上述发明过程中,作业区域设定,限定了作业人员的可活动范围,并确定了用于作业监控的主摄像头,并设置作业区域预置位信息。在作业时间内,该摄像头一般不允许改变预置位设置。在活动范围之外的任何人员动作,都将触发相应的报警。因此,该步骤是系统实现过程非常重要的一步,管理人员根据作业内容,自动使用系统在变电站中划出对应的人员活动范围区域,系统将根据划线的情况,自动记录对应区域在屏幕上的坐标,用于移动侦测坐标范围的比对。

视频联动设定:根据监控的区域范围,自动选择范围周围的摄像机,并设置预置位相关信息,为发生越限行为时,进行过全方位作业过程录像做预备。

移动物体识别,该项技术是系统实现的重要技术支撑,通过该项技术可以迅速定位屏幕范围内的移动物体,并确定移动物体所在的具体位置。

区域筛选技术,用于定位移动侦测的物体是否在非活动的区域范围,从而迅速定位活动物体的位置

判定是否人员活动,根据人员活动时的基本特征,确定移动的物体是否为人体,即人员活动时一般具有连续性且带有轻微的抖动(手臂摆动),活动范围较大的特征,确认移动物体是否为人员,获取人员的落脚点位置是否在选定区域范围之外,如果超过即进行报警记录,并记录发生时间。

上述作业安全管控技术可有效实现对现场作业的安全管控过程,在发生作业区域越限存在安全隐患时,可在第一时间通知管理人员,制止不规范行为的发生,并可全方位记录事故现场的实时视频,为管理人员进行有效的管理提供必不可少的管理手段。

以上这些实施例应理解为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阅读了本发明的记载的内容之后,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效变化和修饰同样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