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图像检测的方法及装置、录播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17925055发布日期:2019-06-15 00:21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图像检测的方法及装置、录播设备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录播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图像检测的方法及装置、录播设备。



背景技术:

录播设备,是一种具有接入模拟信号、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hdmi:highdefinitionmultimedia)信号/视频图形阵列(vga:videographicsarray)信号、网络摄像机(ipc:ipcamera)信号、音频、网络码流等的综合设备,其可以动态的根据当前业务切换画面显示的通道数、显示位置、显示内容等,这类似于电影中多镜头切换效果。

在文教卫行业应用中,当录播设备收到演示图像,比如ppt(microsoftofficepowerpoint,微软演示文稿)图像、wps(wordprocessingsystem,文字编辑系统)图像和keynote图像等时,录播设备会将收到的演示图像投射到录播通道进行演示。

在目前的文教卫行业应用中,录播设备不能检测演示图像是否变动。而通常,演示图像发生变动是要及时处理的,比如及时调度演示图像对应的录播通道来及时演示发生变动的演示图像。如此,录播设备不能检测演示图像是否变动会导致发生变动的演示图像得不到及时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图像检测的方法及装置、录播设备,用于检测演示图像的变动。

具体地,本申请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图像检测方法,应用于录播设备,包括:

接收外部设备输入的第一图像;

将所述第一图像转换为第二图像,所述第二图像的格式为所述录播设备支持的指定格式;

从所述第二图像中确定出相比已保存的第三图像发生变动的像素点;其中,所述第三图像为上一次收到的且格式转换为所述指定格式的图像;

依据确定出的所述第二图像中发生变动的像素点的数量确定所述第二图像相比所述第三图像是否发生变动。

在所述图像检测方法中,所述第三图像被按照预设的缩放原则执行了缩放处理;

所述从所述第二图像中确定出相比已保存的第三图像发生变动的像素点,包括:

按照预设的缩放原则对所述第二图像进行缩放处理;

针对缩放处理后的第二图像中的每一像素点,计算该像素点的指定参数与所述第三图像中与该像素点处于同一图像位置的其他像素点的指定参数之差,若计算出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预设差值,则确定该像素点为相比所述第三图像发生变动的像素点。

在所述图像检测方法中,

所述指定格式为yuv格式;

所述指定参数为亮度值。

在所述图像检测方法中,所述依据确定出的第二图像中发生变动的像素点的数量确定所述第二图像相比所述第三图像是否发生变动,包括:

检查所述第二图像中发生变动的像素点的数量是否不小于预设阈值,

如果是,确定所述第二图像相比所述第三图像发生变动;

如果否,确定所述第二图像相比所述第三图像未发生变动。

在所述图像检测方法中,按照预设的缩放原则对所述第二图像进行缩放处理,进一步包括:保存缩放处理后的所述第二图像;

所述依据确定出的所述第二图像中发生变动的像素点的数量确定所述第二图像相比所述第三图像是否发生变动之后,进一步包括:

删除已保存的所述第三图像。

一种图像检测装置,应用于录播设备,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外部设备输入的第一图像;

转换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图像转换为第二图像,所述第二图像的格式为所述录播设备支持的指定格式;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从所述第二图像中确定出相比已保存的第三图像发生变动的像素点;其中,所述第三图像为上一次收到的且格式转换为所述指定格式的图像;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依据确定出的所述第二图像中发生变动的像素点的数量确定所述第二图像相比所述第三图像是否发生变动。

在所述图像检测装置中,所述第三图像被按照预设的缩放原则执行了缩放处理;

所述第一确定单元,进一步用于:

按照预设的缩放原则对所述第二图像进行缩放处理;

针对缩放处理后的第二图像中的每一像素点,计算该像素点的指定参数与所述第三图像中与该像素点处于同一图像位置的其他像素点的指定参数之差,若计算出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预设差值,则确定该像素点为相比所述第三图像发生变动的像素点。

在所述图像检测装置中,

所述指定格式为yuv格式;

所述指定参数为亮度值。

在所述图像检测装置中,第二确定单元,进一步用于:

检查所述第二图像中发生变动的像素点的数量是否不小于预设阈值,

如果是,确定所述第二图像相比所述第三图像发生变动;

如果否,确定所述第二图像相比所述第三图像未发生变动。

在所述图像检测装置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所述第一确定单元,进一步用于保存缩放处理后的所述第二图像;

所述第二确定单元,进一步用于删除已保存的所述第三图像。

一种录播设备,包括数模转换ad芯片、接口、存储器和数字信号处理dsp芯片;其中,所述接口,用于接收外部设备输入的第一图像;

所述ad芯片,用于在所述接口通过第一指定方式接收图像时,将所述第一图像转换为第二图像并发送给所述dsp芯片,所述第二图像的格式为所述录播设备支持的指定格式;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上一次收到的且格式转换为所述指定格式的第三图像;

所述dsp芯片,用于接收所述ad芯片发送的所述第二图像,从所述第二图像中确定出相比所述存储器已存储的第三图像发生变动的像素点;依据确定出的所述第二图像中发生变动的像素点的数量确定所述第二图像相比所述第三图像是否发生变动;以及,

所述dsp芯片,用于在所述接口通过第二指定方式接收图像时,将所述第一图像转换为第二图像,所述第二图像的格式为所述录播设备支持的指定格式,从所述第二图像中确定出相比所述存储器已存储的第三图像发生变动的像素点;依据确定出的所述第二图像中发生变动的像素点的数量确定所述第二图像相比所述第三图像是否发生变动。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录播设备通过将外部设备输入的第一图像转换为格式为所述录播设备支持的指定格式的第二图像,并依据所述第二图像中相比已保存的第三图像发生变动的像素点确定第二图像相比上述第三图像是否发生变动,实现了录播设备检测演示图像是否变动的目的;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录播设备能够检测演示图像是否变动,这保证了发生变动的演示图像能够被录播设备及时处理,防止因发生变动的演示图像未被及时处理而导致的诸多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示出的一种网络架构图;

图2是本申请示出的一种图像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示出的一种计算演示图像中发生变动的像素点的数量的流程图;

图4是本申请示出的一种图像检测装置的实施例框图;

图5是本申请示出的一种录播设备的硬件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并使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现有技术方案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为本申请示出的一种网络架构图,如图1所示,外部设备(比如,计算机主机)与录播设备连接,录播设备与显示设备(比如,显示器或投影仪等)连接。外部设备通过vga信号、hdmi信号或者网络传输等方式将演示图像传送至录播设备。录播设备在将演示图像在录播通道中输出,从而展示在显示设备上。

参见图2,为本申请示出的一种图像检测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应用于录播设备,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接收外部设备输入的第一图像。

这里,第一图像是泛指接收的任一图像,其只是为便于描述进行的命名,并不限定本申请。

作为一个实施例,这里的第一图像可为外部设备上演示文稿内自定义的演示图像区域中的图像,上述外部设备可以将演示图像传送至上述录播设备。

作为一个实施例,外部设备可基于预设的周期向录播设备周期性发送图像,对应地,录播设备也就周期性接收到外部设备发送的图像。其中,周期可以基于实际应用环境自定义,比如,周期可以为20毫秒。

在一个例子中,当录播设备接收到图像后,按照如图1所示关于第一图像的处理方式进行处理。

步骤202:将所述第一图像转换为第二图像,所述第二图像的格式为所述录播设备支持的指定格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之所以将第二图像的格式转换为录播设备支持的指定格式,其目的是统一图像格式,以实现同一格式的图像进行如下述步骤203的确定操作。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上述指定格式可以是yuv格式。当然,上述指定格式也可以是其它格式,比如说rgb格式。

在实际应用中,一方面,若外部设备是通过vga信号或hdmi信号的输入方式将上述第一图像输入录播设备,则该转换过程为将vga信号端口接收的第一图像转换为第二图像,或者,将hdmi信号端口接收的第一图像转换为第二图像。

另一方面,若外部设备是通过网络传输的输入方式将上述第一图像输入录播设备,则上述第一图像经过编码处理,则该转换过程为将通信接口接收的第一图像解码转换为第二图像。

步骤203:从所述第二图像中确定出相比已保存的第三图像发生变动的像素点。

这里,第三图像为上一次收到的且格式转换为所述指定格式(比如yuv格式)的图像。

至于步骤203中,如何从第二图像中确定出相比第三图像发生变动的像素点,图3示出了一个具体实现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图3示出了从第二图像中确定出相比第三图像发生变动的像素点的方式只是一种实施方式,并不限定本申请。

在图3示出的实施方式中,录播设备通过上述第二图像中任一像素点的指定参数,与上述第三图像中与该像素点处于同一图像位置的其他像素点的指定参数之差是否大于预设差值,来确定上述第二图像的像素点相比第三图像是否发生变动。其中,上述预设差值可基于实际应用环境进行自定义,用以表征像素点更改的临界值,差值超过该预设差值即可说明两个像素点不同。

在示出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录播设备可以首先按照预设的缩放原则对上述第二图像进行缩放处理,换而言之,对第二图像的像素点进行筛选。当然,在这种实施方式中,已保存的上述第三图像已经被按照预设的缩放原则执行了缩放处理。该措施可以减少录播设备的计算量,节省录播设备的系统开销。

比如,转换为yuv格式的上述第二图像为帧,而每一帧(frame)包含两个场(field)——顶场(topfield)和底场(bottomfield)。若一帧图像是720行,那么顶场就包括其中所有偶数行,而底场则包含其中所有的奇数行。录播设备可以选择顶场或底场的像素点,如此一来,缩放处理后的第二图像相比原来的第二图像,像素点减少一半,极大地减少了录播设备后续的计算量。

进一步地,录播设备可以针对缩放处理后的上述第二图像中的每一像素点,计算该像素点的指定参数与上述第三图像中与该像素点处于同一图像位置的其他像素点的指定参数之差,若计算出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预设的差值,则可以确定该像素点为相比上述第三图像发生变动的像素点。

作为一个实施例,这里的指定参数与上述的指定格式相关,比如,若指定格式为yuv格式,则指定参数可为yuv格式下的亮度值(即y分量)或者u分量、v分量。再比如,若指定格式为rgb格式,则指定参数可为rgb格式经过换算后的亮度值。

以指定参数为亮度值为例,则录播设备可以分配一块内存,用于记录各像素点的亮度值的差值。在计算差值时,可以将缩放处理后的上述第二图像的第1行第1个像素点的亮度值减去上述第三图像的第1行第1个像素点的亮度值,然后将差值记录到内存中;然后继续计算缩放处理后的上述第二图像的第1行第2个像素点的亮度值减去上述第三图像的第1行第2个像素点的亮度值,以此类推,直到计算并记录缩放处理后的上述第二图像的最后1行最后1个像素点的亮度值与上述第三图像的最后1行最后1个像素点的亮度值的差值,计算差值的过程结束。

需要指出的是,录播设备计算上述差值时,若任一差值为负数,则录播设备会记录该差值的绝对值。

差值计算完毕后,录播设备可以基于差值确定出上述第二图像相比已保存的上述第三图像发生变动的像素点。参见图3,录播设备可以遍历已保存的上述差值,将各差值与预设差值比较大小,统计超出预设差值的差值数量。其中,超出预设差值的差值数量就是发生变动的像素点的数量;当然,如果上述第二图像经过缩放处理,则超出预设差值的差值数量就是缩放处理后的第二图像中发生变动的像素点的数量。

步骤204:依据确定出的所述第二图像中发生变动的像素点的数量确定所述第二图像相比所述第三图像是否发生变动。

作为一个实施例,录播设备可以检查上述第二图像中发生变动的像素点的数量是否不小于预设阈值。

其中,上述预设阈值同样可以基于实际应用环境进行自定义,用以表征演示图像更改的临界值,若发生变动的像素点的数量达到上述预设阈值,则可以确定演示图像已经发生更改。比如,上述预设阈值可以是570,表示当存在不小于570个像素点发生变化时,说明演示图像发生更改。

一方面,如果发生变动的像素点的数量不小于上述预设阈值,则可以确定上述第二图像相比上述第三图像发生变动;

另一方面,如果发生变动的像素点的数量小于上述预设阈值,则可以确定上述第二图像相比上述第三图像未发生变动。

需要说明的是,缩放处理后的上述第二图像中发生变动的像素点的数量,与没有缩放处理的上述第二图像中发生变动的像素点的数量是不同的,因此,基于是否缩放处理而设置的预设阈值可能不一样。

作为另一个实施例,录播可以检测上述第二图像中发生变动的像素点的数量占像素点总数量的比例是否不小于预设阈值。在这种情况下,录播设备在遍历已保存的上述差值时,还需统计像素点总数量。

其中,上述预设阈值同样可以基于实际应用环境进行自定义,用于表征演示图像更改的临界值,若发生变动的像素点的数量占像素点的比例达到上述预设阈值,则可以确定演示图像已经发生更改。比如,上述预设阈值可以是40%,表示当发生变动的像素点的数量占像素点的比例不小于40%时,说明演示图像发生更改。

录播设备在确定上述第二图像相比上述第三图像发生变动后,可以执行后续的功能。具体的功能可以根据实际应用环境进行设置。比如,如果录播设备是在显示设备上输出导播界面,导播界面包括若干个大小不同的导播画面,而演示图像在其中一个导播画面中展示,当录播设备检测到演示图像发生变动后,可以将变动后的演示图像在大的导播画面中输出,从而使得观众可以更清晰地查看演示文稿变化后的内容。

此外,在确定出上述第二图像相比上述第三图像是否发生变动以后,录播设备可以删除之前保存的上述第三图像,然后保存上述第二图像。当然,如果要对上述第二图像进行缩放处理,则在缩放处理完成后,即可保存上述第二图像。该措施是为了能够在下次接收到演示图像后,以上述第二图像作为检测演示图像是否发生变动的比较对象。

综上所述,在本申请技术方案中,

录播设备可以将外部设备输入的第一图像基于指定格式转换为第二图像,然后从上述第二图像确定出相比已保存的第三图像发生变动的像素点;其中,上述第三图像为上一次收到的且格式转换为指定格式的图像;录播主机依据确定出的上述第二图像中发生变动的像素点的数量确定上述第二图像相比上述第三图像是否发生变动;

由于录播设备可以及时检测到外部设备输入的演示图像是否发生变动,从而保证了发生变动的演示图像能够被录播设备及时处理,防止因发生变动的演示图像未被及时处理而导致的诸多问题。

与前述图像检测方法的实施例相对应,本申请还提供了图像检测装置的实施例。

参见图4,为本申请示出的一种图像检测装置的实施例框图:

如图4所示,该图像检测装置40,包括:

接收单元410,用于接收外部设备输入的第一图像。

转换单元420,用于将所述第一图像转换为第二图像,所述第二图像的格式为所述录播设备支持的指定格式。

第一确定单元430,用于从所述第二图像中确定出相比已保存的第三图像发生变动的像素点;其中,所述第三图像为上一次收到的且格式转换为所述指定格式的图像。

第二确定单元440,用于依据确定出的所述第二图像中发生变动的像素点的数量确定所述第二图像相比所述第三图像是否发生变动。

在本例中,所述第三图像被按照预设的缩放原则执行了缩放处理;

所述第一确定单元430,进一步用于:

按照预设的缩放原则对所述第二图像进行缩放处理;

针对缩放处理后的第二图像中的每一像素点,计算该像素点的指定参数与所述第三图像中与该像素点处于同一图像位置的其他像素点的指定参数之差,若计算出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预设差值,则确定该像素点为相比所述第三图像发生变动的像素点。

在本例中,所述指定格式为yuv格式;

所述指定参数为亮度值。

在本例中,第二确定单元440,进一步用于:

检查所述第二图像中发生变动的像素点的数量是否不小于预设阈值,

如果是,确定所述第二图像相比所述第三图像发生变动;

如果否,确定所述第二图像相比所述第三图像未发生变动。

在本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所述第一确定单元430,进一步用于保存缩放处理后的所述第二图像。

所述第二确定单元440,进一步用于删除已保存的所述第三图像。

本申请图像检测装置的实施例可以应用在录播设备上。装置实施例可以通过软硬件结合的方式实现。以软件实现为例,作为一个逻辑意义上的装置,是通过其所在录播设备的ad(analog-to-digitalconvert,数模转换)芯片和dsp(digitalsignalprocessing,数字信号处理)芯片的处理器将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对应的计算机程序指令读取到内存中运行形成的。从硬件层面而言,如图5所示,为本申请示出的一种录播主机的一种硬件结构图,除了图5所示的ad芯片、dsp芯片、内存、接口、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之外,实施例中装置所在的录播主机通常根据该图像检测装置的实际功能,还可以包括其他硬件,对此不再赘述。

录播设备的ad芯片、接口、存储器和dsp芯片可以通过通信总线完成互相间的通信。

其中,所述接口,用于接收外部设备输入的第一图像;

具体地,所述接口可以通过第一指定方式接收第一图像,所述第一指定方式包括通过接收vga/hdmi信号的方式接收第一图像;

此外,所述接口还可以通过第二指定方式接收第一图像,所述第二指定方式包括通过接收网络数据的方式接收第一图像;

所述ad芯片,用于在所述接口通过第一指定方式接收图像时,将所述第一图像转换为第二图像并发送给所述dsp芯片,所述第二图像的格式为所述录播设备支持的指定格式;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上一次收到的且格式转换为所述指定格式的第三图像;

所述dsp芯片,用于接收所述ad芯片发送的所述第二图像,从所述第二图像中确定出相比所述存储器已存储的第三图像发生变动的像素点;依据确定出的所述第二图像中发生变动的像素点的数量确定所述第二图像相比所述第三图像是否发生变动;以及,

所述dsp芯片,用于在所述接口通过第二指定方式接收图像时,将所述第一图像转换为第二图像,所述第二图像的格式为所述录播设备支持的指定格式,从所述第二图像中确定出相比所述存储器已存储的第三图像发生变动的像素点;依据确定出的所述第二图像中发生变动的像素点的数量确定所述第二图像相比所述第三图像是否发生变动。

上述装置中各个单元的功能和作用的实现过程具体详见上述方法中对应步骤的实现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对应于方法实施例,所以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申请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