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辊道通过式钢板抛丸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25056发布日期:2019-06-15 00:21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一种辊道通过式钢板抛丸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板表面预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辊道通过式钢板抛丸系统。



背景技术:

在钢板预处理技术领域,钢板抛丸是其中一道重要工序。抛丸过程一般是钢板进入抛丸机中,钢板抛丸机抛出钢丸进行抛丸,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不足之处:一方面,现有绝大多数抛丸系统采取单面抛丸方式,需在抛丸过程中对钢丸进行翻面,严重影响了抛丸工序效率的提升,且额外增加了翻面工序,增加了人力和设备投入。另一方面,处于提高生产效率考虑,针对同一抛丸面设置多个抛丸装置,在实际抛丸过程中,抛丸相互之间碰撞动能较大,加剧了其自身磨损甚至破裂,影响抛丸的二次回收利用。因而,针对上述技术问题,亟待本领域技术人员进行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辊道通过式钢板抛丸系统,在实际喷丸过程中无须对钢板进行翻身,提高生产效率,减低人员和设备投入,另外,其还能降低抛丸自身的磨损率及破裂率,提高二次回收率,降低生产成本。

该辊道通过式钢板抛丸系统包括:

抛丸室;

辊道传送机构,其承载着钢板穿越抛丸室;

沿着辊道传送机构的运动方向、间隔设置有多组抛丸装置,且间隔距离不小于300mm;

每组抛丸装置均包括设置于同一横截面的四件抛丸器,其中两件左、右对称地设置于抛丸室的顶部,剩余的两件左、右对称地设置于抛丸室的底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辊道通过式钢板抛丸系统,在钢板的正、反面均设置有两件抛丸装置,且相对于钢板上下方向,以及左右方向均对称布置。这样一来,一方面避免了抛丸工序的钢板翻身工序;另一方面,使得抛丸针对钢板正、反面的作用力相互平衡,能更好的提高抛丸效果。再者,处于钢板同一抛面的抛丸装置之间间隔距离较大,从而有效地降低了抛丸自身的磨损率及破裂率,提高了二次回收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辊道传送机构包括机架,以及设置在机架上同步转动的传送托辊。机架设置有调整钢板相对于抛丸装置相对高度的高度调整装置。

受到存放环境及其他各方面因素影响,钢板的正、反面锈蚀程度不一,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相同的工艺规程进行抛丸,增大了成本投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设置,可以方便地根据钢板正面、反面的实际锈蚀情况调整其相对于抛丸装置的相对高度,从而在保证喷丸质量的前提下,降低了生产成本。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传送托辊包括托辊轴,以及插设于托辊轴两端的轴头,还包括套设于托辊轴外侧壁的耐磨衬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设置,传送托辊设计为分体形式,当其中某一部件受损严重时,仅需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更换,避免了整体更换,降低了成本投入。另外,托辊轴在整个传送托辊中成本最高,且更换困难。在托辊轴的外侧壁增设了耐磨衬套,对托辊轴形成可靠保护,提高了传送托辊的整体使用寿命,减少了对传送托辊的维护时间及人力投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耐磨衬套呈筒状,直径大于托辊轴。当处于工作状态时,耐磨衬套相对于托辊轴自由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设置,耐磨衬套在传送钢板过程中其能自由旋转,确保其周壁磨损均匀,提高了其使用寿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耐磨衬套为高铬耐磨铸铁衬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辊道通过式钢板抛丸系统还包括有设置于钢板正上方的清砂装置,其固定于机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设置,当钢板喷丸完成后,清砂装置能及时清除钢板上表面残存的抛丸,一方面提高了抛丸回收率,另一方面避免抛丸散落车间地面以及进入下道工序造成影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清砂装置包括板条状支架和置于其下方可拆卸连接的硬质毛刷体。该硬质毛刷体的刷毛低于钢板的上表面3~5mm。

硬质毛刷体自身具有较好的清扫效果,且采购成本较低。根据实际需求,可相隔一定距离、平行设置多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清砂装置相对于辊道传送机构的运动方向倾斜15~30°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设置,可以大大清除抛丸所需距离,提高抛丸的清理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机架沿着所述辊道传送机构的运动方向倾斜设置,使得抛丸依靠其自重滑下。

有别于上述抛丸清除方式,该方式通过将辊道传送机构倾斜一定角度,利用抛丸自重滑落,不但便于实现,具有较好的实际效果,更为重要的是,减少了附加的清砂装置,简化了辊道通过式钢板抛丸系统的结构设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辊道通过式钢板抛丸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辊道通过式钢板抛丸系统中传送托辊的结构示意图。

1-抛丸室;2-辊道传送机构;21-机架;22-传送托辊;221-辊轴; 222-轴头;223-耐磨衬套;23-高度调整装置;3-抛丸装置;4-清砂装置;41-支架;42-硬质毛刷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为了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辊道通过式钢板抛丸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其由抛丸室1、输送钢板的辊道传送机构2、抛丸装置3等几部分构成,具体布置方式如下:辊道传送机构 2承载着钢板穿越抛丸室1。抛丸装置3沿着辊道传送机构2的运动方向、间隔设置且间隔距离不宜小于300mm。每组抛丸装置3均包括设置于同一横截面的四件抛丸器,其中两件左、右对称地设置于抛丸室1的顶部,剩余的两件左、右对称地设置于抛丸室1的底部。这样一来,一方面避免了抛丸工序的钢板翻身工序;另一方面,使得抛丸作用于钢板正、反面的作用力相互平衡,能更好的提高抛丸效果。再者,处于钢板同一抛面的抛丸装置3之间间隔距离较大,从而有效地降低了抛丸自身的磨损率及破裂率,提高了二次回收率。

另外,从图1中还可以看出辊道传送机构2包括机架21,以及设置在机架21上同步转动的传送托辊22。受到存放环境及其他各方面因素影响,钢板的正、反面锈蚀程度不一,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相同的工艺规程进行抛丸,增大了成本投入。为此,在机架21上可以设置有调整钢板相对于抛丸装置3相对高度的高度调整装置23。高度调整装置23的设计方式推荐如下:机架支腿设计为高度方向分体式结构,下部支腿与上部支腿之间通过螺栓调节装置进行连接。当需要对钢板的相对高度进行调整时,仅需调节螺栓的相对高度,从而可以方便地根据钢板正面、反面的实际锈蚀情况调整其相对于抛丸装置3 的相对高度,从而在保证喷丸质量的前提下,降低了生产成本。

为了提高传送托辊22的使用寿命,对其结构进行了下述优化:传送托辊22包括托辊轴221,以及插设于托辊轴221两端的轴头222。为了降低实际工作过程中钢板对托辊轴221造成的磨损,在托辊轴 221外侧壁增设了耐磨衬套223。上述耐磨衬套223优选高铬耐磨铸铁衬套。作用效果如下:通过上述方式将传送托辊22设计为分体形式,当其中某一部件受损严重时,仅需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更换,避免了整体更换,降低了成本投入。另外,托辊轴221在整个传送托辊中成本最高,且更换困难。在托辊轴221外侧壁增设了耐磨衬套223,对托辊轴221形成可靠保护,提高了传送托辊22的整体使用寿命,减少了对传送托辊22的维护时间及人力投入。

另外,为了确保耐磨衬套223的外侧周壁磨损均匀,尽可能延长其使用寿命,耐磨衬套223的内径需稍大于托辊轴221的外径1-2mm,使得其处于工作状态时可以相对于托辊轴221自由转动。

再者,辊道通过式钢板抛丸系统还可以增设清砂装置4,其设置于钢板正上方,且与机架21相固定。当钢板喷丸完成后,清砂装置4 能及时清除钢板上表面残存的抛丸,一方面提高了抛丸回收率,另一方面避免抛丸散落车间地面以及进入下道工序造成影响。清砂装置4 具体结构推荐如下:其包括板条状支架41和置于其下方可拆卸连接的硬质毛刷体42。该硬质毛刷体42的刷毛低于钢板的上表面3~5mm。根据实际需求,可相隔一定距离、平行设置多道。为了缩短清除抛丸所需距离,提高抛丸的清理效果,清砂装置4还可以相对于辊道传送机构2的运动方向倾斜15~30°设置。

区别于上述抛丸清除方式,还可以通过将辊道传送机构2倾斜一定角度,利用抛丸自重滑落,不但便于实现,具有较好的实际效果,更为重要的是,减少了附加的清砂装置4,简化了辊道通过式钢板抛丸系统的整体结构设计。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所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