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树和版本号的组网配置内容的管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717673发布日期:2018-06-16 01:54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树和版本号的组网配置内容的管理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卫星通讯网网络配置的组织方式。



背景技术:

在卫星通讯网的组网过程,需要一套组网配置,组网配置内容会根据不同网系而有所不同,通常包含卫星资源、设备资源和业务配置参数。

当配置执行软件收到新的配置时,需要快速比对出新配置与当前配置差异,从而针对性的进行处理。由于配置内容较多,如果进行全文比对的话,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设计一种基于树和版本号的组网配置内容的管理方法,本方案给出一种按业务逻辑关系、对通讯网的影响等将配置文件以树的形式进行组织。由于业务逻辑关系是固定的,所以父子关系不会发生变更。比如,只能是终端属于地球站,而不可能是地球站属于某个终端;而对于会造成全网终端重新入网的参数,应独立设置为一个节点。每个树的节点均设置一个版本号。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树和版本号的组网配置内容的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配置编辑软件按业务逻辑关系和对通讯网的影响将组网配置内容以树的形式进行组织,形成初始配置树,将初始配置树的每个节点均设置一个版本号,并存入数据库;

(2)配置编辑软件每次收到新配置,按照新配置将初始配置树中所有发生变更的节点标记为新的版本号,形成新的配置树,并存入数据库;

(3)配置执行软件读取数据库,通过比对新配置树与初始配置树获取配置差异,并按照配置差异执行处理。

其中,步骤(2)中对于每个节点,发生变更的判定为:

1)如果为叶子结点,则该节点的内容发生变更则判定为该节点发生变更;

2)如果不是叶子结点,则该节点的子节点发生变更、增加新的子节点或删除子节点则判定为该节点发生变更。

其中,步骤(3)中通过比对新配置树与初始配置树获取配置差异,并按照配置差异执行处理具体为:

(301)配置执行软件按深度优先顺序遍历新配置树和原始配置树,判断新配置树与原始配置树中当前节点相比版本号是否发生变更,若是,则执行步骤(302),否则执行步骤(304);

(302)判断当前节点是否为叶子结点,若是,则根据新配置树和原始配置树中当前节点的差异进行处理,执行步骤(304);否则执行步骤(303);

(303)将新配置树和原始配置树的同一节点进行比对,获取新增的子节点、删除的子节点或发生变更子节点,按照获取的内容进行处理;

(304)判断遍历是否完成,若是,则结束本流程,否则进入下一节点,将下一节点作为当前节点,返回步骤(301)。

1)

本发明与背景技术相比优点为:

本发明专利的优势在于配置编辑软件不需要知道配置执行软件当前的配置文件内容及版本情况。配置执行软件在收到新的配置后,只需要一次遍历的方式即可获取新旧配置的差异,由于节点是按照业务逻辑关系组织,该差异可以直接转为对应的更新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配置执行软件收到新配置的处理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卫星通信系统的配置下发流程。

图3是本发明初始版本t1的组网配置及版本示意;

图4是本发明版本t2的组网配置及版本示意;

图5是本发明版本t3的组网配置及版本示意;

图6是本发明非叶节点的子节点集比对示意。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由配置编辑软件(例如网管界面软件)将新的组网配置写入数据库并通知配置执行软件(例如网控软件),由配置执行软件根据新配置,将变更的部分下发到相应的终端设备。

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

(1)配置编辑软件按业务逻辑关系和对通讯网的影响将组网配置内容以树的形式进行组织,形成初始配置树,将初始配置树的每个节点均设置一个版本号,并存入数据库;

(2)配置编辑软件每次收到新配置,按照新配置将初始配置树中所有发生变更的节点标记为新的版本号,形成新的配置树,并存入数据库;

(3)配置执行软件读取数据库,通过比对新配置树与初始配置树获取配置差异,并按照配置差异执行处理。如图1所示,具体流程为:

(301)配置执行软件按深度优先顺序遍历新配置树和原始配置树,判断新配置树与原始配置树中当前节点相比版本号是否发生变更,若是,则执行步骤(302),否则执行步骤(304);

(302)判断当前节点是否为叶子结点,若是,则根据新配置树和原始配置树中当前节点的差异进行处理,执行步骤(304);否则执行步骤(303);

(303)将新配置树和原始配置树的同一节点进行比对,获取新增的子节点、删除的子节点或发生变更子节点,按照获取的内容进行处理;

(304)判断遍历是否完成,若是,则结束本流程,否则进入下一节点,将下一节点作为当前节点,返回步骤(301)。

其中,步骤(2)中对于每个节点,发生变更的判定为:

1)如果为叶子结点,则该节点的内容发生变更则判定为该节点发生变更;

2)如果不是叶子结点,则该节点的子节点发生变更、增加新的子节点或删除子节点则判定为该节点发生变更。

如图3所示,一套示例的组网配置由三部分组成:中心站设备、远端终端和基本组网参数。需要说明本组网配置仅为示意,实际的组网参数的组成因实际不同的系统而异。

初始配置中远端终端有终端1和终端2,每个远端终端的参数又划分为基本参数和业务参数两类。中心站设备则有A类终端三台和B类终端一台。在初始配置中,所有节点的版本号均为t1。

接着,上层向配置执行软件下发了配置t2,其中终端1的业务参数发生变更,并移除了终端4。如图4所示,发生变更的节点及其所有上层节点的版本号被标记为t2,其他未变更的节点仍然被标记为t1。

如图5所示,下发的配置t3中,远端终端里增加了终端7,中心站里的终端5配置变更。新增节点及其所有上层节点被标记为t3。

如图6所示,在比对t2和t3配置的“远端终端”节点时,可以通过新旧配置的遍历获得配置t3比配置t2增加了终端3。而对比版本t2和t3的节点“A类终端”的子节点集,可以获知终端5配置发生更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