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AP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53048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线AP设备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AP设备。



背景技术:

AP就是传统有线网络中的HUB,也是组建小型无线局域网时最常用的设备。AP相当于一个连接有线网和无线网的桥梁,其主要作用是将各个无线网络客户端连接到一起,然后将无线网络接入以太网。

如图1所示,对于大多数家庭而言,插座一般位于墙壁较低处,而无线AP为保证信号覆盖,建议的摆放位置一般是在适当远离墙壁且在桌面等更高一些的地方。因此在使用传统AP时,用户难免要使用大量线材(电源线、网线、电话线、光纤等)连接AP设备和墙壁接口,浪费空间且影响美观,并为布线带来了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线AP设备,能够减少使用的线材,节约使用空间,降低了布线难度,并且避免影响美观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AP设备,包括电源适配器、无线AP设备本体以及连接线;

所述电源适配器包括电源转换模块、有线数据处理模块、电源接口、数据接口以及第一外部连接端子;

所述电源转换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源接口连接,所述电源转换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外部连接端子的电源信号传输端连接;

所述有线数据处理模块的第一输入/输出端与所述数据接口连接,所述有线数据处理模块的第二输入/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外部连接端子的数据传输端连接;

所述无线AP设备本体包括第二外部连接端子、处理器以及信号转换模块;所述第二外部连接端子的电源信号传输端与所述处理器的电源端连接;所述第二外部连接端子的数据传输端与所述处理器的第一输入/输出端连接;所述处理器的第二输入/输出端与所述信号转换模块连接;

所述第一外部连接端子通过所述连接线与所述第二外部连接端子连接。

在第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源适配器还包括信号分离器;

所述电源接口与所述数据接口共用同一接口;所述电源接口与所述信号分离器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电源转换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源接口连接具体为:

所述信号分离器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电源转换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有线数据处理模块的第一输入/输出端与所述数据接口连接具体为:

所述信号分离器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有线数据处理模块的第一输入/输出端连接。

在第二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有线数据处理模块为以太网有线数据处理模块;所述数据接口为以太网接口。

在第三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有线数据处理模块为DSL有线数据处理模块,且所述有线数据处理模块的第二输入/输出端支持USB协议;所述数据接口为DSL接口。

在第四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有线数据处理模块为PON有线数据处理模块;所述数据接口为PON接口。

优选地,所述第一外部连接端子与所述第二外部连接端子均为支持USB协议的接口;所述连接线为支持USB协议的连接线。

优选地,所述第一外部连接端子与所述第二外部连接端子为USB Type-C接口;所述连接线为USB Type-C连接线。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AP设备,包括电源适配器、无线AP设备本体以及连接线;所述电源适配器包括电源转换模块、有线数据处理模块、电源接口、数据接口以及第一外部连接端子;所述电源转换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源接口连接,所述电源转换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外部连接端子的电源信号传输端连接;所述有线数据处理模块的第一输入/输出端与所述数据接口连接,所述有线数据处理模块的第二输入/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外部连接端子的数据传输端连接;所述无线AP设备本体包括第二外部连接端子、处理器以及信号转换模块;所述第二外部连接端子的电源信号传输端与所述处理器的电源端连接;所述第二外部连接端子的数据传输端与所述处理器的第一输入/输出端连接;所述处理器的第二输入/输出端与所述信号转换模块连接;所述第一外部连接端子通过所述连接线与所述第二外部连接端子连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连接线将带有有线数据处理模块的电源适配器和无线AP连接。连接线既可以给无线AP供电,也可以将电源适配器中的有线信号传输到无线AP中,目前实验效果最好的是支持USB协议的连接线。此方法可以将无线AP需要接出的线缆数量减少到1跟,从而大大节省空间,提升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传统无线AP设备的布置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AP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电源适配器1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电源适配器1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电源适配器1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电源适配器1的第四种实施方式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2,其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AP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无线AP设备,包括电源适配器1、无线AP设备本体2以及连接线3;

所述电源适配器1包括电源转换模块11、有线数据处理模块12、电源接口13、数据接口14以及第一外部连接端子15;

所述电源转换模块11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源接口13连接,所述电源转换模块11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外部连接端子15的电源信号传输端连接;

所述有线数据处理模块12的第一输入/输出端与所述数据接口14连接,所述有线数据处理模块12的第二输入/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外部连接端子15的数据传输端连接;

所述无线AP设备本体2包括第二外部连接端子21、处理器22以及信号转换模块23;所述第二外部连接端子21的电源信号传输端与所述处理器22的电源端连接;所述第二外部连接端子21的数据传输端与所述处理器22的第一输入/输出端连接;所述处理器22的第二输入/输出端与所述信号转换模块23连接;

所述第一外部连接端子15通过所述连接线3与所述第二外部连接端子21连接。

所述电源转换模块11用于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

所述处理器22用于数据处理,例如对用户数据进行封装和解封装;

所述信号转换模块用于信号转换,即将一种信号转换为另一种信号,例如将有线信号转换为无线信号或者将有线信号转换为无线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电源信号和用户数据并不是融合在一起,而是通过连接线中的不同的通道进行传输,因而传输到无线AP设备本体时无需进行信号分离。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由于所述电源适配器1中配置了有线数据处理模块12,则所述电源适配器1可以通过所述有线数据处理模块12来完成原来必须在AP中完成的数据处理工作;所述电源适配器1上配置了第一外部连接端子15,所述无线AP设备本体2上配置了第二外部连接端子21,所述第一外部连接端子15与所述第二外部连接端子21通过连接线3连接,因此通过所述连接线3可以将电源信号从电源适配器1中传输到所述无线AP设备本体2为其供电,还可以实现所述无线AP设备本体2与所述数据接口14之间的数据互传。因此,通过以上的结构,所述无线AP设备本体2只需要一条连接线3连接到电源适配器1中,即可同时得到电源信号和有用数据信号,减少了需要连接的线材,节约使用空间,降低了布线难度,并且避免影响美观性。

请参阅图3,其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电源适配器1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在图3中,所述电源适配器1还包括信号分离器MUX;所述有线数据处理模块12为PLC数据处理模块,包括PLC数据处理单元与USB转换单元;

所述第一外部连接端子15与所述第二外部连接端子21均为支持USB协议的接口;所述连接线3为支持USB协议的连接线。优选地,所述第一外部连接端子15与所述第二外部连接端子21为USB Type-C接口;所述连接线3为USB Type-C连接线(USB Type-C cable)。

所述电源接口13与所述数据接口14共用同一接口;所述电源接口13与所述信号分离器MUX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电源转换模块11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源接口13连接具体为:

所述信号分离器MUX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电源转换模块11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有线数据处理模块12的第一输入/输出端与所述数据接口14连接具体为:

所述信号分离器MUX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有线数据处理模块12的第一输入/输出端连接;

所述有线数据处理模块12的第一输入/输出端依次通过所述PLC数据处理单元、所述USB转换单元连接到所述有线数据处理模块12的第二输入/输出端。

PLC(Power Line Communication)是一种将调制通信信号注入到家庭市电网络中,通过房间内市电线路传播数据的技术。在家庭环境中,其效能介于无线通信和使用专用线路的有线通信之间。在家庭分布式网络中,是一种非常理想的AP间互联信道扩充。

所述信号分离器用于将调制通信信号和电源信号分离开来,并分别输送到有线数据处理模块12和电源转换模块11进行数据处理或者电源转换。

所述PLC数据处理单元用于对调制通信信号进行处理,得到需要的数据,并通过所述USB转换单元转换为USB信号,从而能够通过支持USB协议的连接线3进行传输。

请参阅图4,其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电源适配器1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在图4中,所述有线数据处理模块12为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12;所述数据接口14为以太网接口。所述第一外部连接端子15与所述第二外部连接端子21均为支持USB协议的接口;所述连接线3为支持USB协议的连接线。优选地,所述第一外部连接端子15与所述第二外部连接端子21为USB Type-C接口;所述连接线3为USB Type-C连接线(USB Type-C cable)。

所述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将以太网信号转换为USB信号,从而能够通过支持USB协议的连接线3进行传输。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以太网接口为RJ45接口。

以太网接口是最常见的网络物理接口,也是目前大多数入户宽带的接入界面。带Ethernet接口的电源适配器1可以搭配入户位置的AP使用,作为家庭接入端口,也可以成对使用,中间连接网线作为高质量的AP间信道扩展。

请参阅图5,其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电源适配器1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在图5中,所述有线数据处理模块12为DSL数据处理模块,且所述有线数据处理模块12的第二输入/输出端支持USB协议;所述数据接口14为DSL接口。所述第一外部连接端子15与所述第二外部连接端子21均为支持USB协议的接口;所述连接线3为支持USB协议的连接线。优选地,所述第一外部连接端子15与所述第二外部连接端子21为USB Type-C接口;所述连接线3为USB Type-C连接线(USB Type-C cable)。

具体地,所述DSL数据处理模块为DSL Modem;所述DSL接口为RJ11接口。

由于所述有线数据处理模块12的第二输入/输出端支持USB协议,因此其输出的数据能够通过支持USB协议的连接线3进行传输。

目前仍有很大一部分家庭宽带接入使用基于RJ11接口的DSL技术。该技术涉及调制解调器(Modem),带DSL接口的电源适配器1可以搭配入户位置的AP使用,作为家庭接入端口。

请参阅图6,其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电源适配器1的第四种实施方式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在图6中,所述有线数据处理模块12为PON数据处理模块,包括PLC数据处理单元与USB转换单元;所述数据接口14为PON接口(PON Port)。

所述第一外部连接端子15与所述第二外部连接端子21均为支持USB协议的接口;所述连接线3为支持USB协议的连接线。优选地,所述第一外部连接端子15与所述第二外部连接端子21为USB Type-C接口;所述连接线3为USB Type-C连接线(USB Type-C cable)。

所述PON数据处理单元用于对光纤信号进行处理,得到需要的数据,并通过所述USB转换单元转换为USB信号,从而能够通过支持USB协议的连接线3进行传输。

目前许多家庭的入户宽带是光纤的形式,往往需要搭配PON来实现到以太网(RJ45)接口的转换。带PON接口的电源适配器1可以搭配入户位置的AP使用,作为家庭接入端口。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内容只是对于电源适配器的结构举例,事实上电源适配器中可能存在多个有线模块,比如“电源+PLC+Ethernet”、“电源+PLC+DSL”。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四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线3并不一定要采用USB Type-C连接线,还可以USB线缆、网线等。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AP设备,包括电源适配器、无线AP设备本体以及连接线;所述电源适配器包括电源转换模块、有线数据处理模块、电源接口、数据接口以及第一外部连接端子;所述电源转换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源接口连接,所述电源转换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外部连接端子的电源信号传输端连接;所述有线数据处理模块的第一输入/输出端与所述数据接口连接,所述有线数据处理模块的第二输入/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外部连接端子的数据传输端连接;所述无线AP设备本体包括第二外部连接端子、处理器以及信号转换模块;所述第二外部连接端子的电源信号传输端与所述处理器的电源端连接;所述第二外部连接端子的数据传输端与所述处理器的第一输入/输出端连接;所述处理器的第二输入/输出端与所述信号转换模块连接;所述第一外部连接端子通过所述连接线与所述第二外部连接端子连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连接线将带有有线数据处理模块的电源适配器和无线AP连接。连接线既可以给无线AP供电,也可以将电源适配器中的有线信号传输到无线AP中,目前实验效果最好的是支持USB协议的连接线。此方法可以将无线AP需要接出的线缆数量减少到1跟,从而大大节省空间,提升使用体验。

使用统一接口的另一个好处是可以做灵活的搭配/升级/扩展,降低成本,延长产品生命周期。当用户家中有线网络类型发生变化时,无需更换整套路由设备,只需要更换电源适配器即可。在结合有线通信与无线通信各自优势的同时,解决了现有的布线麻烦,设备摆放位置受限的缺陷。提升多台无线设备组网时的通信效能。由于将有线和无线模块分成两个相对独立的产品,制造商可以减少其所维护的产品种类,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