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移动物联网的电力通信装置及电力通信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53047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物联网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移动物联网的电力通信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移动物联网是由无线互联网技术、射频识别、无线数据通信等技术所组成的网络体系,它融合了移动通信、移动终端、物联网三大领域,是物联网发展的重要模式和途径。移动物联网体系覆盖面极广,可以满足移动设备随时随地联网的需求,而不受局域网信号覆盖范围的限制。在全球范围内移动物联网已经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工业监控、公共安全、智能交通、智能家居、环境监测、银行服务等领域。

目前主流的2G、3G、4G移动通信网络,是移动互联网最主要的网络技术。为方便众多设备联网与管理的需求,我国三大通信运营商面向物联网用户提供了采用物联网专用号段的号码作为通信接入的物联网卡业务。物联网卡具有灵活的计费方式,可以满足不同应用对象的需求。物联网卡可以一次性开通多张,除了具有基础的通信功能外,还可以通过专有平台进行集中管理,如卡信息查询、终端远程管理、业务统计分析等。

在智能电网的改造过程中,如何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上传到互联网是最主要的研究课题。以智能电箱为例,目前智能电箱只能通过连接家庭路由接入互联网,不仅操作复杂、使用具有局限性,并且受家中WIFI信号强弱的影响,电箱联网不稳定,易导致数据丢失或电箱失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移动物联网的电力通信装置,实现了在没有路由器或以太网的情形下电箱仍能够联网,并且方便快捷、信号稳定。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

一种基于移动物联网的电力通信装置,包括中央处理模块、电源模块、移动物联网通讯模组、Zigbee模块、按键模块、报警模块和时钟模块;Zigbee模块、移动物联网通讯模组、按键模块和报警模块均与中央处理模块相连;

所述中央处理模块具有中央处理器,用于通过移动物联网通讯模组以无线方式收发数据,通过Zigbee模块与其它设备进行交互;

所述移动物联网通讯模组包括无线通信模块、卡座和物联网卡;所述卡座与无线通信模块相连,物联网卡插拔于卡座中;

所述时钟模块具有时钟芯片,用于为所述电力通信终端提供时钟信息。

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移动物联网技术,使电力终端摆脱了WIFI信号覆盖范围以及有线通讯的束缚,大大简化了其联网操作流程,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和可靠性。

进一步的,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包括WIFI模块、GPRS通讯模块和蓝牙模块,其有益效果是可以采用多种无线传输方式进行移动物联网数据的传输,提高了数据转发效率和可靠性。

进一步的,所述报警模块采用声光报警器,用于对所述电力通信装置所管理的电力终端出现的线路短路、过压、欠压和漏电等故障进行报警,其有益效果是可以及时提醒用户电力-终端出现的问题,有效治理各种故障。

进一步的,所述按键模块设有还原、复位和报警解除三个按键,分别用于启动还原所述电力通信装置的初始设置、重新启动所述电力通信装置和解除警报信号,其有益效果是利于用户使用该电力通信装置,可通过还原、复位和警报解除恢复电力通信装置的正常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电源模块包括整流器、开关控制模块和稳压芯片,整流器将交流电源转化为直流电源,开关控制模块通过控制开关器件将较高的直流电压转换成较低的直流电压,稳压芯片将所述较低的直流电压转化为系统所需的固定值的供电电压,为所述中央处理模块、按键模块、报警模块和时钟模块供电,其有益效果是可以将市电转化为供电力通信装置内部使用的直流电,其供电质量高,谐波小。

进一步的,所述中央处理模块具有以太网接口、USB接口、HDMI接口和WIFI模块,其有益效果是具有丰富的网络接口和外设接口可以使该电力通信装置包容更多样的智能设备。

进一步的,所述时钟模块包括电池、时钟芯片和外围电路,用于在断电的情况下保持电力通信装置时钟模块的实时时钟精确计时功能。

进一步的,所述物联网卡具有至少两个通信频段,其有益效果是可以使得电力通信终端数据的传输不受频段的影响,并且可以在两个通信频段内自动自由转换,确保了电力通信终端数据的高效传输。

进一步的,所述Zigbee模块具有E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是用户可更改的只读存储器,其可通过高于普通电压的作用来擦除和重编程,EEPROM不需从中央处理模块中取出即可修改。在本实用新型中需要存储大量的用户信息,采用EEPROM存储器特别适用于具有大容量数据存储要求的数据采集终端。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移动物联网的电力通信系统,在上述基于移动物联网的电力通信装置的基础上,还包括智能家居设备或其它智能仪器,所述智能家居设备或智能仪器可通过Zigbee模块、WIFI和蓝牙模块等方式接入所述电力通信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移动物联网技术,使电力终端摆脱了WIFI信号覆盖范围以及有线通讯的束缚,大大简化了其联网操作流程,提高了数据上传效率和可靠性。

2.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物联网集中管理平台,对多个通讯装置的状态进行集中监控与管理。

3.其他智能设备可以通过Zigbee、WIFI、以太网、USB等多种方式接入电力通讯装置,实现数据的上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基于移动物联网的电力通信装置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中央处理模块;2-报警模块;3-Zigbee模块;4-电源模块;5-时钟模块;6-按键模块;7-物联网卡;8-卡座;9-无线通信模块;10-移动物联网通讯模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

一种基于移动物联网的电力通信装置,包括中央处理模块1、电源模块4、移动物联网通讯模组10、Zigbee模块3、按键模块6、报警模块2和时钟模块5;Zigbee模块3、移动物联网通讯模组10、按键模块6和报警模块2均与中央处理模块相连;

中央处理模块具有中央处理器,用于通过移动物联网通讯模组以无线方式收发数据,通过Zigbee模块与其它设备进行交互;

中央处理模块是电力通信装置的大脑,可以选用Raspberry Pi、Orange Pi、Nano Pi等小体积卡片式电脑。他们具有丰富的网络接口和外设接口,如以太网、USB、HDMI等接口,Raspberry Pi等卡片式电脑还具有板载WIFI和蓝牙功能,使该电力通信装置可以包容更多样的智能设备。

移动物联网通讯模组包括无线通信模块、卡座和物联网卡;卡座与无线通信模块相连,物联网卡插拔于卡座中;移动物联网通讯模组与中央处理模块相连接,用于将电力通讯装置接收到的数据通过移动网络上传到互联网,卡座可以选择SIM卡座,SIM卡座与无线通信模块相连接,物联网卡插于SIM卡座中,可灵活插拔。三大运营商均开通了物联网卡业务,用户可 以自行选择物联网卡的网络制式和计费方式,所使用的无线通讯模块需支持该物联网卡。

时钟模块具有时钟芯片,用于为所述电力通信终端提供时钟信息。时钟模块由3V纽扣锂电池、时钟芯片及其外围电路组成,用于在断电的情况下仍能保持装置时钟的准确性。

无线通信模块包括WIFI模块、GPRS通讯模块和蓝牙模块,其有益效果是可以采用多种无线传输方式进行移动物联网数据的传输,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和可靠性。

报警模块采用声光报警器,用于对电力终端出现的线路短路、过压、欠压和漏电故障进行报警。声光报警器由蜂鸣器和LED组成,其有益效果是可以及时提醒用户电力终端出现的问题,有效治理各种故障。

按键模块设有还原、复位和警报解除三个按键,分别用于启动还原所述电力通信装置的初始设置、重新启动所述电力通信装置和解除警报信号。用户可以在需要的时候还原初始设置或重启装置,当发生故障报警时,在警报没有自动解除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警报解除按键解除报警,其有益效果是利于用户使用该电力通信装置,可通过还原、复位和警报解除恢复电力通信装置的正常使用。

电源模块包括整流器、开关控制模块和稳压芯片和稳压芯片,整流器将交流电源转化为直流电源,开关控制模块通过控制开关器件将较高的直流电压转换成较低的直流电压,稳压芯片将所述较低直流电压转化为系统所需的固定值的供电电压,为所述中央处理模块、按键模块、报警模块和时钟模块供电;电源模块将AC220V转化DC5V,再利用稳压芯片将5V转化为3.3V,为各个模块与电路供电,其有益效果是可以将市电转化为供电力通信装置内部使用的直流电,其供电质量高,谐波小。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移动物联网技术,使电力通讯装置摆脱了WIFI信号覆盖范围以及有线通讯的束缚,大大简化了其联网操作流程,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和可靠性。

物联网卡具有至少两个通信频段,其有益效果是可以使得电力通信装置数据的传输不受频段的影响,并且可以在两个通信频段内自动自由转换,确保了电力通信终端数据的高效传输。

Zigbee模块具有E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是用户可更改的只读存储器,其可通过高于普通电压的作用来擦除和重编程,EEPROM不需从中央处理模块中取出即可修改。在本实用新型中需要存储大量的用户信息,采用EEPROM存储器特别适用于需要大容量数据存储要求的数据采集终端。

实施例2:

一种基于移动物联网的通信系统,在上述基于移动物联网的电力通信装置的基础上,配合智能家居设备或智能仪器构成生态系统,所述智能家居设备或智能仪器可通过Zigbee、WIFI和蓝牙等模块或与中央处理模块相连,接入上述电力通信装置,进而实现远程控制。

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其他智能设备可以通过Zigbee、WIFI、以太网、USB等多种方式接入电力通讯装置,实现数据的传输,智能家居设备或智能仪器可被远程控制。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