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更换贴皮的手机保护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54564阅读:882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更换贴皮的手机保护壳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配件设备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便于更换贴皮的手机保护壳。



背景技术:

现在市场上的手机保护壳种类繁多,材质各种各样,其实质均是对手机起到保护作用。而手机保护壳长时间使用后表面容易磨损,使得整个手机壳看起来很破旧,人们不得不购买新的手机保护壳,因此浪费了较多的费用;另外,手机保护壳的生产商家在生产过程中,一种样式的手机保护壳需要使用一种模具,若想要生产较多样式的保护壳则需要准备较多的模具进行生产,增加了整体的生产成本。

上述缺陷,值得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的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更换贴皮的手机保护壳。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一种便于更换贴皮的手机保护壳,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护壳本体,所述保护壳本体包括背板和侧板,所述侧板设于所述背板的四周,所述背板背面设有背板贴槽,所述背板贴槽相对于所述背板的表面内凹,所述侧板上设有侧板贴槽,所述侧板贴槽相对于所述侧板的表面内凹,所述背板贴槽和所述侧板贴槽上设有贴皮,所述背板上设有与手机的镜头对应的镜头孔,所述镜头孔与所述镜头尺寸相同。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其特征在于,所述贴皮与所述背板贴槽或所述侧板贴槽之间粘贴连接。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贴槽包括左右贴槽和顶部贴槽,或者所述侧板贴槽包括左右贴槽、顶部贴槽及底部贴槽。

更进一步的,所述顶部贴槽或底部贴槽向左右两侧延伸,并延伸至所述保护壳本体的左右两侧。

更进一步的,所述左右贴槽向上下两侧延伸,并延伸至所述保护壳本体的上下两侧。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上设有前后穿透的透孔。

更进一步的,所述透孔的边缘为倾斜的透孔斜边,所述透孔斜边的倾斜角度不大于50度。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上设有与所述手机对应的按键、透声孔以及USB接线孔。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孔设于所述背板上设置的镜头孔槽内,所述镜头孔槽相对于所述背板的表面内凹。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其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者需要更换贴皮的时候将原有的贴皮撕下换上新的贴皮就可以对手机壳进行翻新,更换过程简单易操作,无需购买新的手机保护壳;生产商家不需要准备新的模具,在原有模具生产的产品上贴上不同的贴皮就能呈现不同样式的手机保护壳。

另外,本实用新型中的手机贴皮能够全方位的对手机保护壳的表面进行保护,对手机保护壳容易损坏的边角也能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顶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B部分的放大图。

在图中,11、背板;12、侧板;20、透孔;21、透孔斜边;30、按键;40、镜头孔槽;41、镜头孔;51、背板贴槽;52、左右贴槽;53、顶部贴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便于更换贴皮的手机保护壳,包括保护壳本体,保护壳本体包括背板11和侧板12,侧板12设于背板11的四周。

背板11上设有与手机的镜头对应的镜头孔41,镜头孔41与镜头尺寸相同,镜头孔41设于背板11上设置的镜头孔槽40内,镜头孔槽40相对于背板11的表面内凹。除了镜头或闪光灯外其余部分均包裹在手机保护内部,更好的保护了手机各个裸漏部件;内凹的镜头孔槽40不仅使得镜头处的线条更加顺滑,还能对镜头的凸出部分起到保护作用。

背板11上设有前后穿透的透孔20,透孔20的边缘为倾斜的透孔斜边21,透孔斜边21的倾斜角度不大于50度。倾斜的透孔斜边21整体线条更加顺滑,给使用者的手感更加舒适。

侧板12上设有与手机对应的按键30、透声孔以及USB接线孔。

如图2所示,背板11背面设有背板贴槽51,背板贴槽51相对于背板1的表面内凹,侧板12上设有侧板贴槽,侧板贴槽相对于侧板12的表面内凹,背板贴槽51和侧板贴槽上设有贴皮,贴皮与背板贴槽51或侧板贴槽之间粘贴连接。

如图3-6所示,本实施例中,侧板贴槽包括左右贴槽52和顶部贴槽53;在其他实施例中,侧板贴槽包括左右贴槽52、顶部贴槽53及或底部贴槽。顶部贴槽53或底部贴槽向左右两侧延伸,并延伸至保护壳本体的左右两侧;左右贴槽52向上下两侧延伸,并延伸至保护壳本体的上下两侧。

以iPhone手机为例,手机保护壳中的左右贴槽52向下延伸至侧板12底侧,保护了侧板12的两个底角处;顶部贴槽53向两侧延伸至侧板12的左右两侧,保护了侧板12的两个顶角处。使得贴皮能够全方位的对手机保护壳的表面进行保护,对手机保护壳容易损坏的边角也能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专利的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