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板无边框电视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65516阅读:6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平板无边框电视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用于平板电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平板无边框电视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无边框平板电视将液晶显示玻璃粘贴于前壳,前框与钣金背板固定方式采用螺钉固定,先前壳设有螺钉柱,钣金背板设有对应孔位,再将前壳装配于钣金背板并加以螺钉固定。

因前壳需先设有螺钉柱结构,且前壳需要增加铆钉,工艺复杂,按照此惯性思维导致传统前壳边框厚度较厚(因前壳采用螺钉柱结构方式务必会受到螺钉高度限制要求),ID造型设计也受到极大限制,此方案的产品也造成前壳结构复杂,模具费用高。

目前平板电视前壳造型设计,前壳厚度已是消费者选购电视考虑的重要因数,也是各大电视厂家产品追求卖点。如何设计出让前壳更窄更薄的结构方式给目前各大电视厂带来了全新的课题,此无边框结构方案完全体现无边框更窄更薄,模具设计更简单,费用更便宜是设计的发展趋势。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满足结构可靠且装配方便需求,加大设计师自由设计空间,给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外观产品,同时降低开发成本的平板无边框电视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平板无边框电视结构,包括依次设置的背板、背光组件和液晶显示玻璃,背光组件采用设在背光组件外围的中框安装在背板上,所述中框包括与背板固定连接的下中框和与下中框可拆卸连接并用于定位所述背光组件的上中框,所述液晶显示玻璃通过泡棉胶带粘贴于所述上中框上。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背板具有侧框,背板通过侧框形成背板腔,所述背光组件和中框均设在所述背板腔内。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背板为钣金件,所述侧框的边缘具有卷边结构。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背光组件包括导光板、设在所述导光板背侧的反射片和设在导光板前侧的膜片。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下中框采用胶带粘贴在背板上,所述下中框和上中框上设有相对应的螺钉孔位,上中框采用安装于螺钉孔位内的螺钉与下中框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下中框上设有膜片定位挂耳,所述下中框的内侧设有胶垫卡位,胶垫卡位内设有可精确定位导光板和膜片的限位胶垫。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下中框上设有卡槽,所述上中框上设有可嵌入所述卡槽内的凸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使用时,装配顺序为:背板-胶带-下中框-背光组件-泡棉胶带-液晶显示玻璃,先将下中框固定于背板,然后放置背光组件,接着盖上上中框,贴附泡棉胶带,最后进行自动化贴附无边框液晶玻璃即可。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设计满足结构可靠且装配方便需求,加大设计师自由设计空间,给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外观产品,同时降低开发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下中框月背板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下放置背光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下放置上中框和螺钉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下放置液晶显示玻璃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5,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以下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各部件的结构特点,而如果有描述到方向( 上、下、左、右、前及后) 时,是以图1所示的结构为参考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际使用方向并不局限于此。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平板无边框电视结构,参见图1,包括依次设置的背板1、背光组件和液晶显示玻璃2,所述背光组件包括导光板3、设在所述导光板3背侧的反射片和设在导光板3前侧的膜片4。所述背光组件采用设在背光组件外围的中框安装在背板1上,所述中框包括与背板1固定连接的下中框5和与下中框5可拆卸连接并用于定位所述背光组件的上中框6,所述液晶显示玻璃2通过泡棉胶带7粘贴于所述上中框6上,泡棉胶带根据对应定位刻线设置。

其中,所述下中框5采用VHB3M胶带13根据相对应的刻线粘贴在背板1上,所述下中框5和上中框6上设有相对应的螺钉孔位,上中框6采用安装于螺钉孔位内的螺钉8与下中框5可拆卸连接,防止上中框6脱落。同时,所述下中框5上设有卡槽9,所述上中框6上设有可嵌入所述卡槽9内的凸台10,上中框6和下中框5分别采用螺钉8、凸台10和卡槽9定位配合,连接稳定,同时保证内部背光组件的位置得到精确控制。

此外,所述下中框5上设有膜片定位挂耳,所述下中框5的内侧设有胶垫卡位,胶垫卡位内设有可精确定位导光板3和膜片4的限位胶垫。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背板1具有侧框11,背板1通过侧框11形成背板腔,所述背光组件和中框均设在所述背板腔内。所述背板1为钣金件,所述侧框11的边缘具有卷边结构12,外围四周的卷边结构方式可作外观部件使用。

参见图2,本实用新型使用时,装配顺序为装配顺序为:钣金背板-VHB3M胶带-下中框5-限位胶垫-反射片-导光板3-膜片4-泡棉胶带7-液晶显示玻璃2,先将下中框5通过VHB3M胶带粘贴于背板1,再将限位胶垫放置在胶垫卡位内,进行限位装配固定,然后放置反射片,导光板3,膜片4,接着盖上上中框6,并增加螺钉8固定,贴附泡棉胶带7,最后进行自动化贴附无边框液晶玻璃2即可。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设计满足结构可靠且装配方便需求,加大设计师自由设计空间,给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外观产品,同时降低开发成本。

当然,本发明创造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