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3D同步信号发射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0755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红外3D同步信号发射器,其特征是:含有信号输入接口、信号处理电路、信号驱动电路和N个红外线发射二极管,从信号输入接口进来的同步信号进入信号处理电路中,信号处理电路输出的信号进入信号驱动电路的输入端,信号驱动电路驱动N个红外线发射二极管工作;信号驱动电路中含有M个分驱动电路,M个分驱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在一起,信号处理电路输出的信号进入M个分驱动电路的输入端,每个分驱动电路驱动一个红外线发射二极管串工作,每个红外线发射二极管串由P个串联在一起的红外线发射二极管组成,P个红外线发射二极管的导通方向一致,M*P=N,N、M和P均为大于等于1的自然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3D同步信号发射器,其特征是:所述信号处理电路中含有电压变换器、第一反向斯密特触发器、第二反向斯密特触发器、第四反向斯密特触发器、第五反向斯密特触发器、第一场效应管、第二场效应管、磁珠、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信号输入接口中的第一电源与电压变换器的输入端连接,电压变换器的输出端即为第二电源,信号输入接口中的第一同步信号端依次通过第二电阻、第三电容与第一反向斯密特触发器的输入端连接,信号输入接口中的第一同步信号端还依次通过第一电阻、第二电容接地,第一反向斯密特触发器的输入端与第二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第一反向斯密特触发器的输入端还通过第三电阻接地,第一反向斯密特触发器的输出端与第四反向斯密特触发器和第五反向斯密特触发器的输入端连接,第四反向斯密特触发器和第五反向斯密特触发器的输出端连接在一起并通过第八电阻与M个分驱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第四反向斯密特触发器和第五反向斯密特触发器的输出端还通过第七电阻接地,第二反向斯密特触发器的输入端分别通过磁珠和第四电容接地,第二反向斯密特触发器的输入端还通过第五电阻接第二电源,第二反向斯密特触发器的输出端通过第四电阻接信号输入接口中的第二同步信号端,第二反向斯密特触发器的输出端与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第一场效应管和第二场效应管的源极均接第二电源,第一场效应管和第二场效应管的漏极均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外3D同步信号发射器,其特征是:所述每个分驱动电路中含有运算放大器、第三场效应管、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第十二电阻、第十三电阻、第五电容和第十三电容,第四反向斯密特触发器和第五反向斯密特触发器的输出端连接在一起并通过第八电阻与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连接,第二电源通过第九电阻与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第五电容并接在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第十电阻与第三场效应管的源极连接,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通过第十一电阻与第三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第三场效应管的源极通过第十二电阻接地,第三场效应管的漏极与红外线发射二极管串的负极连接,红外线发射二极管串的正极通过第十三电阻与第一电源连接,红外线发射二极管串的正极还通过第十三电容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红外3D同步信号发射器,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第二场效应管和第三场效应管均为N沟道型场效应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红外3D同步信号发射器,其特征是:所述电压变换器的型号为:7805ACD2T;第一场效应管和第二场效应管的型号为:2N7002MTF;第三场效应管的型号为:AUIRF7313Q;第一反向斯密特触发器、第二反向斯密特触发器、第四反向斯密特触发器和第五反向斯密特触发器的型号为:74HC14;运算放大器的型号为:TLC084I。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3D同步信号发射器,其特征是:所述N的个数为20~500。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