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源音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84407阅读:502来源:国知局
一种有源音箱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音箱,具体涉及一种有源音箱,属于有源音箱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有源音箱又称为主动式音箱;通常是指带有功率放大器的音箱,如多媒体电脑音箱、有源超低音箱,以及一些新型的家庭影院有源音箱等;有源音箱由于内置了功放电路,使用者不必考虑与放大器匹配的问题,同时也便于用较低电平的音频信号直接驱动;有源音箱是指在音箱内部装有自配功放的一类音箱;由于有源音箱的功率放大器进行了专门的匹配设计,所以这些功放都能较好地用于推动音箱内的喇叭,从而让使用者不需再去考虑功放的功率有多大以及阻抗是否匹配等问题;另外,由于在音箱内还装有在放大器的前边便进行分频的电子分频器以及每台功放仅仅负责放大一段频率的声频信号,所以放大器的效率往往可以做得高些,失真也相对可以小些;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220270430.1,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有源音箱;它包括有音箱体,在音箱体上安装有高音扬声器、低音扬声器和回音孔,音箱体的外表面设有与电源连接的插孔和音源输入的接入装置,以及开关、音量控制和选台旋钮,在音箱体内设有在音源和高音扬声器、低音扬声器之间的功率放大器和收音机,其特征是在音箱体内设有无线蓝牙传输装置,所述的音源输入的接入装置是指 USB、SD卡、MMC卡的插座,与CD机、VCD、DVD、MP3的连接插接孔和用于遥控多功能有源音箱的遥控接收器插孔。它具有连接目前大部分音源输入的接入口,控制方便,适用性广的优点;但其输入没有保护,如果外接功放,则可能烧毁,同时,如果处在长时间高音播放时,也会造成变压器烧毁。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有源音箱,能够保护功放电路和喇叭,同时保证变压器的实用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源音箱,包括壳体,及设置于壳体背面的音频接线口,及设置于壳体内侧的功放板,及设置于壳体正面的喇叭单元;及给功放板供电的电源电路,所述音频接线口通过功放板连接到喇叭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音频接线口输出端并接有信号强度检测器;所述信号强度检测器电连接到电控开关控制端;所述电控开关两端串接于音频接线口和功放板之间。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信号强度检测器由信号比较器构成;所述信号比较器输出端电连接到电控开关控制端。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电源电路其变压器绕组内侧安装有温度感应器;所述温度感应器电连接温度控制电路;所述温度控制电路输出端并接于变压器输出端。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变压器输出端并接有大容量电解电容。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温度控制电路包括与温度传感器电连接的调理电路,所述调理电路输出端电连接有温度比较器;所述温度比较器输出端连接有触发开关;所述触发开关并接于变压器输出端。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喇叭单元由至少一高保真喇叭构成。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源音箱,能够保护功放电路和喇叭,同时保证变压器的实用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有源音箱,包括壳体1,及设置于壳体1背面的音频接线口2,及设置于壳体内侧的功放板3,及设置于壳体正面的喇叭单元4;及给功放板供电的电源电路5,所述音频接线口2通过功放板连接到喇叭单元4;所述音频接线口2输出端并接有信号强度检测器5;当外部外接功放时,信号强度检测器检测到超过阈值时,断开外部输入信号;所述信号强度检测器6电连接到电控开关7控制端;所述电控开关7两端串接于音频接线口2和功放板3之间。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的有源音箱,所述信号强度检测器6由信号比较器构成;所述信号比较器输出端电连接到电控开关7控制端;通过一端口作为基准信号端口,同时另一端口采集音频接线口数据,当超过阈值时,信号比较器跳变(如高电平转低电平),跳变信号控制电控开关动作。

实施例3: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有源音箱,所述电源电路5其变压器8绕组内侧安装有温度感应器9;所述温度感应器9电连接温度控制电路10;所述温度控制电路10输出端并接于变压器输出端;通过温度感应器采集温度信号,达到阈值后,温度控制电路做出相应响应。所述温度控制电路9包括与温度传感器电连接的调理电路,所述调理电路输出端电连接有温度比较器;所述温度比较器输出端连接有触发开关;所述触发开关并接于变压器输出端;通过一端口作为基准信号端口,同时另一端口采集变压器实时温度数据,当超过阈值时(如110℃),信号比较器跳变(如高电平转低电平),跳变信号控制触发开关动作,断开变压器输出。

如图2所示,所述变压器8输出端并接有大容量电解电容11。所述喇叭单元4由至少一高保真喇叭构成。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