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散热型智能移动通信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15159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高效散热型智能移动通信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通信设备,具体涉及一种高效散热型智能移动通信设备。



背景技术:

在当前的社会生活中,子机已从原先的通讯工具走向了生活助理的角色。随着手机集成的功能越来越多,其芯片发热量也会逐步超过以往水平,而且还在朝着更高发热密度的趋势快速迈进。当前一些手机的运算能力已接近笔记本电脑,子机运算能力的增强使得其芯片功耗和集成度也对应增加。在于机通话过程或使用于机的其他功能时,机壳内的芯片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不能及时对于机予以降温,其运算速度就会下降,继而影响手机功能的发挥;而与此同时,过热会给使用者带来明显的不适感。

长期以来,就手机散热问题的研究,受功耗限制,由于其总体发热并未达到非解决不可的程度,人们一直对此问题重视不够。近年来,随着高性能、智能乃至上网子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对相应热管理系统的研制开发被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层面。配备有高能量密度散热系统的手机将会成为一个重要需求。能使高性能手机摆脱发热甚至发烫的麻烦,无疑是件令人愉悦的事情,特 别是,散热效率限制了硬件性能的提高的可能性,阻碍了智能手机的普及及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高效散热型的智能移动通信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实现:一种高效散热型智能移动通信设备,包括本体以及倒扣在本体背面的背盖,所述本体背面和背盖之间设有热交换腔,所述热交换腔内、本体背面设有多个冷却液室;所述冷却液室内填充有冷却液;所述背盖上设有与热交换腔连通的对流通孔。

所述本体应该包含智能移动通信设备所必要的输入、显示、处理、通信、储存等功能模块,均可选用现有技术实现,其实现方式并非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说明书不再对其进行限定。本实用新型特别在本体的背面设置冷却液室,冷却液室内可填充任意一种冷却液。本体大功率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将被比热容较大的冷却液暂存,并缓慢释放到热交换腔内,是热交换腔内外产生温差,而对流孔则可以使热交换腔与大气发生热对流,最终转移走本体产生的工作热量。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液室为杆状;所述多个冷却液室 相互平行。

进一步的,所述对流通孔设置在冷却液室的两端。

更进一步的,所述本体的背面覆盖有石墨烯层;所述冷却液室固定在石墨烯层表面。

所述石墨烯层可选用现有技术实现。石墨烯具有优秀的导热系数,可以快速传递本体工作产生的热量。

优选的,相邻的两个冷却液室通过管道连通。

由于设备在进行不同的工作时,不同的功能模块发热情况并不一致。当本体只是部分高温,高温区域的冷却液将被加热,由于与其他区域的冷却液存在温差,通过管道可以实现不同区域的冷却液对流,促进热量的传递。

优选的,所述背盖内侧设有与所述冷却液室交错设置的导流槽;所述对流通孔设置在导流槽的两端。

导流槽可以引导外界的空气沿冷却室方向流动,实现与其的充分热交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剖面图。

图2是对流孔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体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俯视剖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背盖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高效散热型智能移动通信设备,如图1图5,包括本体1以及倒扣在本体

1背面的背2盖,所述本体背面和背盖之间设有热交换腔3,所述热交换腔3内、本体背面设有多个冷却液室4;所述冷却液室内填充有冷却液;所述背盖上设有与热交换腔连通的对流通孔2l o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液室4为杆状;所述多个冷却液室4相互平行。

进一步的,所述对流通孔21设置在冷却液室的两端。

优选的,所述本体的背面覆盖有石墨烯层(图中未出示);所述冷却液室固定在石墨烯层表面。

优选的,相邻的两个冷却液室4通过管道41连通。

优选的,所述背盖2内侧设有与所述冷却液室交错设置的导流槽22;所述对流通孔21设置在导流槽22的两端。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中具体实现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显而易见的替换形式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