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显示器的logo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43574阅读:1295来源:国知局
电视显示器的logo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视机logo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电视显示器的logo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电视显示器的logo基本采用印刷或者标牌方式来呈现,以作为品牌宣传的手段,然而,这些静态的logo对于色彩缤纷的电视显示器来说,略显单调,即使采用荧光材料使logo呈现出光泽效果,也不能满足消费者的视觉需要,而且,传统的这种方式,只能在设备上呈现logo图案,不能使图案脱离设备,呈现出独有的美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视显示器的logo显示装置,可以将logo从显示器投射到环境中,这种方式呈现的logo图案,富有动感,给用户更好的视觉体验。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视显示器的logo显示装置,其改进之处在于:包括第一投射模组和第二投射模组,且两组投射模组呈锐角设置在电视显示器的后壳和背光板之间,第一投射模组和第二投射模组均包括投射logo图案的投射组件;所述电视机显示器的后壳预留有供投射组件向外投射logo图案的光通道。

上述结构中,所述投射组件包括灯头、照明角度管理透镜、菲林片和透镜组,所述照明角度管理透镜、菲林片和透镜组沿灯头的LED灯珠光线射出方向依次分布。

上述结构中,所述灯头、照明角度管理透镜、菲林片和透镜组分别封装在由上壳和底壳围合的空腔内。

上述结构中,第一投射模组和第二投射模组安装在设有安装槽的底座上,所述底座上设有面盖,面盖与底座围合成容纳所述第一投射模组和第二投射模组的容纳腔。

上述结构中,所述面盖设有插销,所述底座设有与所述插销卡扣连接的插孔,所述面盖与底座扣合时,将所述第一投射模组和第二投射模组固定住,且面盖和底座的相应处设有所述投射组件向外投射logo图案的投射窗。

上述结构中,所述第一投射模组和第二投射模组的侧端分别设有凸台,安装所述第一投射模组和第二投射模组的安装槽内分别设有与凸台相互卡嵌的凹槽和斜槽。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视显示器的logo显示装置,可以将logo从显示器投射到环境中,这种方式呈现的logo图案,富有动感,给用户更好的视觉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logo显示装置的安装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logo显示装置的投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logo显示装置的实施效果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logo显示装置的内部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logo显示装置的分解结构图一。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logo显示装置的分解结构图二。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投射模组的结构分解结构图。

图中:1、电视显示器的后壳;2、背光板;3、第一投射模组;4、第二投射模组;5、桌面;6、墙面;7、logo显示装置;41(31)、凸台;42(32)、投射组件;71、面盖;72、底座;711、投射窗;712、插销;721(723)、安装槽;722、凹槽;724、斜槽;725、插孔;421、上壳;422、底壳;423、灯头;424、照明角度管理透镜;425、菲林片;426、透镜组;423-1、LED灯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照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电视显示器的logo显示装置7,包括第一投射模组3和第二投射模组4,且两组投射模组呈锐角设置在电视显示器的后壳1和背光板2之间,第一投射模组3和第二投射模组4均包括投射logo图案的投射组件;当然,可以理解的,电视机显示器的后壳1预留有供投射组件向外投射logo图案的光通道;这样两组投射模组分别将logo图案投射在桌面5和墙面6上,参考图2、图3所示,这样呈现的logo图案脱离设备本体,使用者可以在观影环境中,无意中察觉这种独特logo图案的存在,而避免了传统logo呈现方式容易被观影者忽略的问题,而且这种投射在环境中的logo图案极富美感,在宣传品牌logo的同时,也增添了观影氛围。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投射模组3和第二投射模组4的内部投射组件32、42是相同的,结合图7所示,以第二投射模组4为例,投射组件42包括灯头423、照明角度管理透镜424、菲林片425和透镜组426,照明角度管理透镜424、菲林片425和透镜组426沿灯头423的LED灯珠423-1光线射出方向依次分布;LED灯珠423-1设置在灯头423的中部,灯头423上围绕LED灯珠423-1设置散热片,便于扩散投射模组的热量,提高使用寿命。当然,可以理解的,菲林片425作为logo图案的载体,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颜色的调配;LED灯珠423-1的光线经照明角度管理透镜424调整至合适的角度,打在菲林片425上,将logo图案经透镜组426投射至环境中;为了便于批量制作和安装这种投射模组,在本实施例中,灯头423、照明角度管理透镜424、菲林片425和透镜组426分别封装在由上壳421和底壳422围合的空腔内;这种封装形式,在安装使用或更换维护时,非常方便,而不会影响电视显示屏的正常使用;具体地,参考图4所示;第一投射模组3和第二投射模组4安装在设有安装槽721、723的底座72上,第一投射模组3和第二投射模组4分别置有安装槽721、723内,当然,安装槽721、723满足第一投射模组3和第二投射模组4安装时的角度需要;使第一投射模组3和第二投射模组4安装在安装槽721、723内时,两组投射模组向外投射logo图案的方向呈一定夹角;底座72上设有面盖71,面盖71与底座72围合成容纳第一投射模组3和第二投射模组4的容纳腔,容纳腔既可以提供投射模组的安装位,同时也是保障投射角度的一种手段,以确保第一投射模组3和第二投射模组4在投射角度上呈一定夹角,这样,使环境中存在多组投射logo,使用户获得全方位的感知,避开传统logo呈现方式的单调。

结合图5、图6所示,面盖71设有插销712,底座72设有与插销712卡扣连接的插孔725,面盖71与底座72扣合时,将第一投射模组3和第二投射模组4固定住,且面盖71和底座72的相应处设有投射组件向外投射logo图案的投射窗711;面盖71一方面构成容纳腔的壳体,另一方面,可以将第一投射模组3和第二投射模组4固定住,防止使用时投射模组松动,影响logo投射效果。当然,logo图案一般具备方向性,为了使投影的logo图案以合适的角度投射至环境,本实施例中,在第一投射模组3和第二投射模组4的侧端分别设有凸台,安装第一投射模组3和第二投射模组4的安装槽内分别设有与凸台31、41相互卡嵌的凹槽722和斜槽724,凸台31和凸台41根据实际需要设计成不同的形状,以配合凹槽722和斜槽724,在凸台31、41的限定下,第一投射模组3和第二投射模组4不会转动,进而确保投影角度的稳定性,呈现出logo图案符合视觉感受。

以上所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上述具体实施例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范畴内,可以出现各种变形及修改,凡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以上描述所做的润饰、修改或等同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