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音组件、移动终端、头戴式耳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06476阅读:4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音组件、移动终端、头戴式耳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音组件、移动终端、头戴式耳机。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移动终端及其周边产品如耳机、音箱等已然成为人们的生活必需品。特别是人们已经不单单使用移动终端和耳机来进行语音通话,人们已经越来越依赖移动终端和耳机来欣赏音乐。

现有移动终端往往需要分别设置一个受话器和一个扬声器,那么在移动终端的面板顶部和移动终端的边框底部就需要分别设置受话器和扬声器的出音孔,这种情况将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受话器的设置和出音孔会占用显示屏空间,使得显示区域变小;二是,扬声器的出音孔又造成移动终端边框开孔,不利于防尘和防水。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增加显示区域、利于防尘和防水的发音组件和移动终端。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发音组件,包括壳体、面板、动圈喇叭和压电喇叭,所述面板设于所述壳体上,所述动圈喇叭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压电喇叭的一端与所述面板固定连接,所述压电喇叭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壳体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与所述面板垂直的侧面上设有出音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电喇叭与所述动圈喇叭呈叠加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设有与所述动圈喇叭连接的第一功放,与所述压电喇叭连接的第二功放和第三功放。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动圈喇叭和压电喇叭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一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内还设有麦克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与所述面板垂直的一侧面上还设有麦克风孔,或所述面板和所述玻璃板上设有连通的麦克风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内还设有麦克风,所述麦克风与所述出音孔对应设置。

上述发音组件,比起现有技术,通过动圈喇叭与压电喇叭结合,声音信号传送给压电喇叭后,压电喇叭震动并带动面板震动,从而释放出相对高频的声音,同时通过动圈喇叭负责中低频,形成低、中、高频更为均衡的音质;由于无需在面板开孔,又可以扩大显示区域;另外,动圈喇叭与压电喇叭结合,即可作为受话器,又可作为扬声器,避免面板新开扬声器出音孔,防尘防水。

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玻璃板和如前所述的发音组件,所述玻璃板设于所述发音组件的面板上。

上述移动终端,比起现有技术,通过动圈喇叭与压电喇叭结合,声音信号传送给压电喇叭后,压电喇叭震动并带动面板震动,从而带动玻璃板震动释放出相对高频的声音,同时通过动圈喇叭负责中低频,形成低、中、高频更为均衡的音质;由于无需在面板和玻璃板开孔,又可以扩大显示区域;另外,动圈喇叭与压电喇叭结合,即可作为受话器,又可作为扬声器,避免在面板和玻璃板新开扬声器出音孔,防尘防水。

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头戴式耳机,包括头带和上述所述的发音组件,所述发音组件设于所述头带的两端。

上述头戴式耳机,比起现有技术,通过动圈喇叭与压电喇叭结合,声音信号传送给压电喇叭后,压电喇叭震动并带动面板震动,从而释放出相对高频的声音,同时通过动圈喇叭负责中低频,形成低、中、高频更为均衡的音质;并且无需在面板上开设出音孔,减少工艺流程、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发音组件的一实施方式的平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发音组件的一实施方式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发音组件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发音组件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移动终端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首选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一种发音组件,包括壳体101、面板102、动圈喇叭103和压电喇叭104,面板102设于壳体101上,优选的,面板102盖设于壳体101的开口上;动圈喇叭103设于壳体101内,压电喇叭104的一端与面板102固定连接,压电喇叭104的另一端延伸至壳体101内。动圈喇叭103负责中低频,压电喇叭104负责高频,形成低、中、高频更为均衡的音质,具体的,压电喇叭104与音源信号连接,收到音源信号后发生震动,再将震动传给面板102,面板102震动发声。

进一步的,压电喇叭104与动圈喇叭103呈叠加设置,具体的,压电喇叭104可通过支架叠加在动圈喇叭103上,以使得动圈喇叭103和压电喇叭104相邻设置。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压电喇叭104亦可与动圈喇叭103并列设置,可以避免叠加引起的发音组件厚度增加。

优选的,如图1和图2所示,压电喇叭104设有一个,且叠加在动圈喇叭104上。另一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压电喇叭104设有四个,均匀分布在面板104的四个边角。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压电喇叭104设有四个,与动圈喇叭 103出音方向的背向的四个边角相对设置,或在动圈喇叭103出音方向的四个边角相对设置。

进一步的,壳体101与面板102垂直的侧面1011上设有出音孔105,当然,出音孔105可以在与面板102垂直的一个侧面设置,或者,出音孔105可以在与面板102垂直的两个侧面或两个以上均设置,或者,出音孔105亦可以设置在与面板102平行的壳体101的底面上。

本实施例中,还设有与动圈喇叭103连接的第一功放(图中未示出),与压电喇叭104连接的第二功放(图中未示出)和第三功放(图中未示出),通过第一功放,可以控制动圈喇叭103的内放和外放,通过第二功放和第三功放分别控制压电喇叭104的内放和外放。内放可以理解为受话器,外放可以理解为扬声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动圈喇叭103和压电喇叭104设置在壳体101内的一端,手握发音组件至人耳时,能刚好与人耳相对,方便收听。

本实施例中,壳体101内还设有麦克风106,通过该麦克风106接收压电喇叭发出的超音波经人脸发射过来的声音,以此判断用户是否把发音组件拿至耳边,从而可以控制内放和外放。

本实施例中,壳体101内还设有接收语音的第二麦克风,第二麦克风与动圈喇叭103和压电喇叭104分别设于壳体101的两端,当手握发音组件至人耳时,动圈喇叭103和压电喇叭104能刚好与人耳相对,方便收听,而第二麦克风又刚好与人嘴相对,方便收音。

本实施例中,壳体101与面板102垂直的侧面1011上还设有麦克风孔(图中未示出),或面板102上设有麦克风孔(图中未示出),以供麦克风接收语音。

上述发音组件,比起现有技术,通过动圈喇叭与压电喇叭结合,声音信号传送给压电喇叭后,压电喇叭震动并带动面板震动,从而释放出相对高频的声音,同时通过动圈喇叭负责补强中低频,形成低、中、高频更为均衡的音质;由于无需在面板开孔,又可以扩大显示区域;另外,动圈喇叭与压电喇叭结合,即可作为受话器,又可作为扬声器,避免面板新开扬声器出音孔,防尘防水。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玻璃板206 和上述的发音组件,玻璃板206设于发音组件的面板202上。

上述移动终端,比起现有技术,通过动圈喇叭与压电喇叭结合,声音信号传送给压电喇叭后,压电喇叭震动并带动面板震动,从而带动玻璃板震动释放出相对高频的声音,同时通过动圈喇叭补强中低频,形成低、中、高频更为均衡的音质;由于无需在面板和玻璃板开孔,又可以扩大显示区域;另外,动圈喇叭与压电喇叭结合,即可作为受话器,又可作为扬声器,避免在面板和玻璃板新开扬声器出音孔,防尘防水。

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头戴式耳机,包括头带和上述的发音组件,发音组件设于头带的两端。

上述头戴式耳机,比起现有技术,通过动圈喇叭与压电喇叭结合,声音信号传送给压电喇叭后,压电喇叭震动并带动面板震动,从而释放出相对高频的声音,同时通过动圈喇叭补强中低频,形成低、中、高频更为均衡的音质;并且无需在面板上开设出音孔,减少工艺流程、节约成本。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