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城市防洪监测预警信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67049阅读:698来源:国知局
一种城市防洪监测预警信息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预警信息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城市防洪监测预警信息系统,属于防洪数据调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一些城市因暴雨来袭而成内涝的事件频频发生,2016年6月至7月,长江中下游、华北黄淮等地相继出现今年入汛以来最强降雨过程,引发山洪暴发、河水陡涨、城市内涝等灾害,内涝已成为我国城市遭遇强降雨后的普遍状态,城市看海、马路成河、汽车潜水、市民游泳……排水不畅带来的城市管理短板从没有像今天这样凸显,2012年7月21日北京市特大暴雨,让全国人民记忆犹新,2013年10月份“菲特”台风对浙江省造成的巨大灾害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近年由于暴雨造成的内涝情况也不容小觑,造成城区多个居民小区和路段内涝积水严重,城区交通基本中断,这些现象已经引起市政、防汛、路政等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一方面要积极修建并管理好排水设施,另一方面要加快城市道路积水监测系统等非工程性措施的建设和应用,与国家正在开展的智慧城市建设工作相结合,可实现海绵城市的智慧化,结合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使原来非常困难的监控参量,变得容易实现。

国内许多城市都已经建立了积水监测系统,现有的城市道路积水监测系统能实现城市重要积水点的水位监测,既可以为决策机构提供道路积水的实时信息,也能为市政排水调度管理机构提供信息支持,但目前国内的城市道路积水监测系统在平台架构设计和功能实现上都仅面向部分应用群体,没有考虑将这些信息以直观的形式直接共享给普通市民,并提供一个便捷有效获取实时信息的途径,市民只能从广播、电视等媒体上获取相关的报道信息,无法满足信息需求。

目前,城市道路积水监测信息发布存在以下缺点:不能支持智能手机等嵌入式移动终端的接入,包括注册用户和非注册用户;不能支持大量用户的并发访问,不能满足应用、资源和服务的弹性扩展;城市道路各类监测点的分布、实时积水情况和通行状况的不能图形化显示;不能实现用户定位、关注和核心位置的道路积水情况详细数据显示和告警提示;不能实现区域划分的汛情实景图片共享;政府措施公告、专家预测、网友交流等信息不能及时发布与共享。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城市道路积水监测及预警信息发布存在的不能为市民提供一体化汛情信息服务及无法满足信息需求的问题,提供一种城市防洪监测预警信息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一种城市防洪监测预警信息系统,包括防洪监测服务单元、负载均衡器、虚拟服务器、智能移动用户终端、城市道路积水监测系统、智慧交通信息系统和智慧城市应用系统,所述智能移动用户终端通过所述负载均衡器实现与所述防洪监测服务单元的服务访问,所述防洪监测服务单元与所述虚拟服务器电连接,所述虚拟服务器分别与所述城市道路积水监测系统、所述智慧交通信息系统、所述智慧城市应用系统之间连接,所述防洪监测服务单元内设有云端数据库和本地嵌入式数据库,所述本地嵌入式数据库包括地理信息空间数据库和监测数据库,所述虚拟服务器内设有GIS应用服务器、Web应用服务器、移动信息服务器和服务器控制器。

优选的方案是,所述云端数据库与所述智能移动用户终端通讯连接,实现数据存储及管理;所述云端数据库与所述本地嵌入式数据库有线连接,实现本地数据连接;所述云端数据库与所述虚拟服务器之间通过网络连接;所述虚拟服务器与所述智能移动用户终端无线连接,实现监测数据实时获取与同步;所述本地嵌入式数据库与所述虚拟服务器无线连接,实现分布式数据存储。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云端数据库用于存储系统服务数据,完成系统数据的统一存储与管理,所述云端数据库将系统服务数据提供给所述智能移动用户终端,保证用户随时随地的获取服务数据;所述系统服务数据采取分布式的存储结构,所述系统服务数据在物理空间上分布式的存储于所述本地嵌入式数据库和所述虚拟服务器中;所述云端数据库从逻辑空间上设有协调管理机制,将所述系统服务数据集中于所述云端数据库,所述云端数据库向所述智能移动用户终端提供统一的预警数据信息。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智能移动用户终端内包含应用层、核心层、操作系统和硬件系统,所述应用层与所述核心层连接,所述核心层分别与所述操作系统、所述硬件系统连接,所述云端数据库与所述核心层之间实现数据存储与管理。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智能移动用户终端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脑,所述智能手机、所述平板电脑、所述电脑均与通过所述负载均衡器实现与所述防洪监测服务单元的服务访问。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虚拟服务器包括虚拟服务器A和虚拟服务器B,所述虚拟服务器A与所述城市道路积水监测系统之间通过数据接口及交互机制实现连接,所述虚拟服务器A与所述智慧交通信息系统连接实现信息接收,所述虚拟服务器B与所述智慧城市应用系统之间通过服务访问接口实现连接,所述虚拟服务器A、所述虚拟服务器B均与所述防洪监测服务单元电连接。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虚拟服务器A与所述地理信息空间数据库之间实现分布式数据存储,所述虚拟服务器A与所述云端数据库之间网络连接,所述虚拟服务器B与所述监测数据库之间实现分布式数据存储,所述虚拟服务器B与所述云端数据库之间网络连接。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GIS应用服务器、所述Web应用服务器、所述移动信息服务器均与所述服务器控制器电连接。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防洪监测服务单元支持基于嵌入式移动终端的接入,包括注册用户和非注册用户;并支持大量智能移动用户终端的并发访问,应用、资源和服务的弹性扩展。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防洪监测服务单元支持城市道路各类监测点的分布、实时积水情况和通行状况的图形化显示;并支持基于用户定位、关注和核心位置的道路积水情况详细数据显示和告警提示;还支持基于区域划分的汛情实景图片共享。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

1、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城市防洪监测预警信息系统,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城市防洪监测预警信息系统,解决了目前城市道路积水监测及预警信息发布存在的不能为市民提供一体化汛情信息服务及无法满足信息需求的问题,移动用户终端通过无线技术接入防洪监测服务单元,获取防洪监测服务,包括道路实时积水状态、道路通行重要告警信息、汛情实景图片、政府信息通告和网友评论等,也可以通过防洪监测服务单元发布用户发现的最新汛情信息,实现信息共享。

2、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城市防洪监测预警信息系统,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城市防洪监测预警信息系统,防洪监测服务单元将系统服务数据存储于云端数据库,完成系统数据的统一存储与管理,并从云端数据库将数据提供给移动用户终端,保证用户随时随地的获取服务数据,云端数据库数据采取了分布式的存储结构,在物理空间上分布式存储于本地嵌入式数据库和虚拟服务器中,将服务数据集中于云端数据库,然后从云端数据库向移动用户终端提供统一的数据,移动用户终端从云端数据库中向本地嵌入式数据库获取数据,整个数据服务的过程对于移动用户终端来说都是透明的、可靠的。

3、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城市防洪监测预警信息系统,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城市防洪监测预警信息系统,具有以下优点:1)支持基于智能手机等嵌入式移动终端的接入,包括注册用户和非注册用户;2)支持大量用户的并发访问,应用、资源和服务的弹性扩展;3)城市道路各类监测点的分布、实时积水情况和通行状况的图形化显示;4)基于用户定位、关注和核心位置的道路积水情况详细数据显示和告警提示;5)基于区域划分的汛情实景图片共享;6)政府措施公告、专家预测、网友交流等信息的及时发布与共享。

附图说明

图1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城市防洪监测预警信息系统的一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城市防洪监测预警信息系统的一优选实施例的防洪监测服务单元与虚拟服务器连接示意图;该实施例可以是与图1相同的实施例,也可以是与图1不同的实施例;

图3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城市防洪监测预警信息系统的一优选实施例的虚拟服务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该实施例可以是与图1或图2相同的实施例,也可以是与图1或图2不同的实施例。

图中:1-防洪监测服务单元,2-负载均衡器,3-虚拟服务器A,4-虚拟服务器B,5-智能手机,6-平板电脑,7-电脑,8-城市道路积水监测系统,9-智慧交通信息系统,10-智慧城市应用系统,11-云端数据库,12-本地嵌入式数据库,13-地理信息空间数据库,14-监测数据库,31-GIS应用服务器,32-Web应用服务器,33-移动信息服务器,34-服务器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加清楚和明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城市防洪监测预警信息系统,包括防洪监测服务单元1、负载均衡器2、虚拟服务器、智能移动用户终端、城市道路积水监测系统8、智慧交通信息系统9和智慧城市应用系统10,所述智能移动用户终端通过所述负载均衡器2实现与所述防洪监测服务单元1的服务访问,所述防洪监测服务单元1与所述虚拟服务器电连接,所述虚拟服务器分别与所述城市道路积水监测系统8、所述智慧交通信息系统9、所述智慧城市应用系统10之间连接,所述防洪监测服务单元1内设有云端数据库11和本地嵌入式数据库12,所述本地嵌入式数据库12包括地理信息空间数据库13和监测数据库14,所述虚拟服务器内设有GIS应用服务器31、Web应用服务器32、移动信息服务器33和服务器控制器34。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云端数据库11与所述智能移动用户终端通讯连接,实现数据存储及管理;所述云端数据库11与所述本地嵌入式数据库12有线连接,实现本地数据连接;所述云端数据库11与所述虚拟服务器之间通过网络连接;所述虚拟服务器与所述智能移动用户终端无线连接,实现监测数据实时获取与同步;所述本地嵌入式数据库12与所述虚拟服务器无线连接,实现分布式数据存储。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云端数据库11用于存储系统服务数据,完成系统数据的统一存储与管理,所述云端数据库11将系统服务数据提供给所述智能移动用户终端,保证用户随时随地的获取服务数据;所述系统服务数据采取分布式的存储结构,所述系统服务数据在物理空间上分布式的存储于所述本地嵌入式数据库12和所述虚拟服务器中;所述云端数据库11从逻辑空间上设有协调管理机制,将所述系统服务数据集中于所述云端数据库11,所述云端数据库11向所述智能移动用户终端提供统一的预警数据信息。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智能移动用户终端内包含应用层、核心层、操作系统和硬件系统,所述应用层与所述核心层连接,所述核心层分别与所述操作系统、所述硬件系统连接,所述云端数据库11与所述核心层之间实现数据存储与管理;所述智能移动用户终端包括智能手机5、平板电脑6、电脑7,所述智能手机5、所述平板电脑6、所述电脑7均与通过所述负载均衡器2实现与所述防洪监测服务单元1的服务访问。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虚拟服务器包括虚拟服务器A3和虚拟服务器B4,所述虚拟服务器A3与所述城市道路积水监测系统8之间通过数据接口及交互机制实现连接,所述虚拟服务器A3与所述智慧交通信息系统9连接实现信息接收,所述虚拟服务器B4与所述智慧城市应用系统10之间通过服务访问接口实现连接,所述虚拟服务器A3、所述虚拟服务器B4均与所述防洪监测服务单元1电连接;所述虚拟服务器A3与所述地理信息空间数据库13之间实现分布式数据存储,所述虚拟服务器A3与所述云端数据库11之间网络连接,所述虚拟服务器B4与所述监测数据库14之间实现分布式数据存储,所述虚拟服务器B4与所述云端数据库11之间网络连接。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GIS应用服务器31、所述Web应用服务器32、所述移动信息服务器33均与所述服务器控制器34电连接。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洪监测服务单元1支持基于嵌入式移动终端的接入,包括注册用户和非注册用户;并支持大量智能移动用户终端的并发访问,应用、资源和服务的弹性扩展;所述防洪监测服务单元1支持城市道路各类监测点的分布、实时积水情况和通行状况的图形化显示;并支持基于用户定位、关注和核心位置的道路积水情况详细数据显示和告警提示;还支持基于区域划分的汛情实景图片共享。

综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按照本实施例的城市防洪监测预警信息系统,本实施例提供的城市防洪监测预警信息系统,解决了目前城市道路积水监测及预警信息发布存在的不能为市民提供一体化汛情信息服务及无法满足信息需求的问题,移动用户终端通过无线技术接入防洪监测服务单元,获取防洪监测服务,包括道路实时积水状态、道路通行重要告警信息、汛情实景图片、政府信息通告和网友评论等,也可以通过防洪监测服务单元发布用户发现的最新汛情信息,实现信息共享。

在本实施例中,按照本实施例的城市防洪监测预警信息系统,本实施例提供的城市防洪监测预警信息系统,防洪监测服务单元将系统服务数据存储于云端数据库,完成系统数据的统一存储与管理,并从云端数据库将数据提供给移动用户终端,保证用户随时随地的获取服务数据,云端数据库数据采取了分布式的存储结构,在物理空间上分布式存储于本地嵌入式数据库和虚拟服务器中,将服务数据集中于云端数据库,然后从云端数据库向移动用户终端提供统一的数据,移动用户终端从云端数据库中向本地嵌入式数据库获取数据,整个数据服务的过程对于移动用户终端来说都是透明的、可靠的。

在本实施例中,按照本实施例的城市防洪监测预警信息系统,本实施例提供的城市防洪监测预警信息系统,具有以下优点:1)支持基于智能手机等嵌入式移动终端的接入,包括注册用户和非注册用户;2)支持大量用户的并发访问,应用、资源和服务的弹性扩展;3)城市道路各类监测点的分布、实时积水情况和通行状况的图形化显示;4)基于用户定位、关注和核心位置的道路积水情况详细数据显示和告警提示;5)基于区域划分的汛情实景图片共享;6)政府措施公告、专家预测、网友交流等信息的及时发布与共享。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