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患者可视听力测试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33391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外接电子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患者可视听力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有听力障碍人群开始选择佩戴助听器,以便保护残余听力,聆听这个美妙世界的声音。

为了了解听障患者的残存的听力情况,就需要对患者的听力进行测试。目前,测试的项目一般包括气导测试和骨导测试,通过让患者在封闭区域内佩戴气导耳机和骨导耳机来实现。测试员通过会处于封闭区域以外,并通过听力计主机实时调节气导耳机和骨导耳机传输的音频数据的分贝值,并经过处理分析后得到患者听力损失情况的听力图,并在测试结束后再告知患者相应的情况。由于患者无法实时获知自己当前的听力损失情况,给用户患者带来不良的感官体验。同时,也无法避免测试员出现较大失误,导致告知患者的听力损失数据与实际存在明显偏差,影响验配助听器时的准确度以及服务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上述原因,需要提供一种患者可视听力测试系统,用于解决听力患者在进行听力测试时,由于无法实时获知自己当前的听力损失数据,导致用户感官体验差、影响助听器验配时的服务质量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发明人提供了一种患者可视听力测试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气导耳机、骨导耳机、应答器、听力计主机和患者显示装置,所述气导耳机、骨导耳机、应答器、患者显示装置分别与听力计主机连接,所述听力计主机包括第一处理单元、第一通信单元和音频生成单元,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和第一通信单元连接;所述患者显示装置包括第二通信单元和第二显示单元;所述第一处理单元用于调节气导耳机或骨导耳机传输的分贝值,并经过分析处理生成气导或骨导听力损失数据的听力图,并将所述听力图通过第一通信单元发送至第二通信单元;所述第二通信单元用于接收听力图,所述第二显示单元用于显示所述听力图;所述气导耳机、骨导耳机、应答器、患者显示装置设置于同一封闭空间内。

进一步地,所述患者显示装置还包括第二处理单元,所述第二处理单元与第二通信单元连接,所述第二处理单元用于通过第二通信单元将第一信号转发至第一通信单元;所述第一处理单元用于在接收第一信号,通过第一通信单元发送所述听力图至第二通信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患者显示装置还包括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用于控制患者显示装置开启或关闭。

进一步地,所述应答器上设置有第一反馈按钮,所述听力计主机包括发光单元,所述应答器用于在第一反馈按钮被触发时,发送第二信号至第一处理单元;所述第一处理单元用于接收第二信号,并驱动所述发光单元产生灯光反应。

本实用新型通过额外设置一患者显示装置,听力计主机中的音频生成单元产生音频流,调节音频流的音量大小并通过气导耳机或骨导耳机传输给用户,而后根据应答器的响应情况,经过分析处理生成气导或骨导听力损失数据的听力图后,可以将所述听力图传输至患者显示装置进行显示。又由于所述气导耳机、骨导耳机、应答器、患者显示装置设置于同一封闭空间内(即患者所在的区域内),听力患者就可以实时观察到自己左右耳进行测试时的气导或骨导的听力图,听力图中包含了左右耳听力情况和损失的听力情况。通过本实用新型,听力患者无需移动至室外,也无需再向测试者反复询问听力情况,就可了解到自己双耳听力损失数据,有效增强了用户的进行听力测试时的感官体验,提高了验配助听器时的服务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的患者可视听力测试系统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1、骨导耳机;

102、气导耳机;

103、应答器;

104、听力计主机;114、第一处理单元;124、第一通信单元;134、音频生成单元;

105、患者显示装置;115、第二显示单元;125、第二通信单元;135、第二处理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的患者可视听力测试系统的示意图。所述系统包括气导耳机102、骨导耳机101、听力计主机104和患者显示装置105,所述气导耳机101、骨导耳机102、应答器103、患者显示装置105分别与听力计主机104连接,所述听力计主机104包括第一处理单元114、第一通信单元124和音频生成单元134,所述第一处理单元114和第一通信单元124连接;所述患者显示装置105包括第二通信单元125和第二显示单元115。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通信单元和第二通信单元为具体通信功能的硬件实体模块。气导耳机101、骨导耳机102、应答器103、患者显示装置105分别与听力计主机104连接的方式可以为有线连接,也可以为无线连接;当为有线连接时,第一通信单元为与听力计主机相连接的各个设备对应的接口,其与各个设备之间通过有线线缆相连;当为无线连接时,第一通信单元为内置于听力主机内的无线通信模块,如WIFI模块等。第二通信单元与第一通信单元(即两个设备的对应接口)之间可以通过有线线缆进线连接,也可以是通过无线模块(如WIFI模块)进行连接以完成数据交互。音频生成单元为具有音频信号生成功能的电子器件,如外接的MP3设备,或者内置于听力计主机内的发声硬件等。

在使用过程中,先将气导耳机或骨导耳机佩戴在听力患者身上,而后听力计主机的音频生成单元134产生音频信号经过气导耳机或骨导耳机进行传输,第一处理单元114调节气导耳机或骨导耳机反馈回的分贝值,根据用户对应答器的响应情况,并经过分析处理生成气导或骨导听力损失数据的听力图,并将所述听力图通过第一通信单元124发送至第二通信单元125。所述第二通信单元125接收听力图,并将所述听力图传输给第二显示单元115进行显示。所述气导耳机101、骨导耳机102、应答器103、患者显示装置105设置于同一封闭空间内,患者就处于所述封闭空间内,例如封闭区域可以是密闭的房间,以排除听力测试时患者受到外界声音因素的干扰。听力计主机设置于所述封闭区域外,测试员也处于封闭区域外,可以通过听力计主机实时了解当前患者的听力情况。同时,又由于封闭区间内还设置有一供患者实时观察自己听力数据的患者显示装置,其接收的数据为听力计主机传输的听力图。患者显示装置可以悬挂于封闭区域的显眼位置,如墙体上,听力患者通过患者显示装置就可以实时了解到自己的听力情况,具体包括了包含了左右耳听力情况和损失的听力情况。

在某实施例中,所述患者显示装置还包括第二处理单元135,所述第二处理单元135与第二通信单元125连接,所述第二处理单元135用于通过第二通信单元125将第一信号转发至第一通信单元124;所述第一处理单元114用于在接收第一信号,通过第一通信单元发送所述听力图至第二通信单元。优选的,患者显示装置上还设置有可供调节输出音量的按钮,听力患者可以通过旋转所述按钮触发第一信号。当第二处理单元接收到第一信号后,会通过通信单元反馈至第一处理单元,再由第一处理单元来完成对应的音量调节。第一处理单元和第二处理单元为具有数据处理功能的电子元件,如CPU、MCU处理器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患者显示装置还包括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用于控制患者显示装置开启或关闭。这样,当不需要使用患者显示装置时,就可以通过控制开关将其关闭,达到节省功耗的效果。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应答器上设置有第一反馈按钮,所述听力计主机包括发光单元,所述应答器用于在第一反馈按钮被触发时,发送第二信号至第一处理单元;所述第一处理单元用于接收第二信号,并驱动所述发光单元产生灯光反应。当听力患者在封闭区域内听到测试音时,就可以按动应答器上的第一反馈按钮,将产生第二信号发送至听力计主机,听力计主机立即产生灯光反应(如闪烁红光或绿光),让测试员明白听力患者已经听到了听力计主机发来的测试音。

本实用新型通过额外设置一患者显示装置,听力计主机在调节气导耳机或骨导耳机传输的分贝值,并经过分析处理生成气导或骨导听力损失数据的听力图后,可以将所述听力图传输至患者显示装置进行显示。又由于所述气导耳机、骨导耳机、应答器、患者显示装置设置于同一封闭空间内(即患者所在的区域内),听力患者就可以实时观察到自己左右耳进行测试时的气导或骨导的听力图,听力图中包含了左右耳听力情况和损失的听力情况,具体为分贝值与收听结果之间的关系,收听结果包括“收到”或“未接收”两者状态,可以用“1”和“0”表示。在测试时,可以将音频分贝值由大到小,逐一测试患者在不同分贝值下的听力情况,当患者通过气导耳机或骨导耳机接收到某一分贝值大小的音频信号时,可以通过应当器触发响应信号,以便听力计主机记录收听结果。

通过本实用新型,听力患者无需移动至室外,也无需再向测试者反复询问听力情况,就可了解到自己双耳听力损失数据,有效增强了用户的进行听力测试时的感官体验,提高了验配助听器时的服务质量。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或“包含……”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要素。此外,在本文中,“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

尽管已经对上述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